文学五一

和霍少联姻的日子 第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刘团长客气了,”景迟日笑了笑, “说起来,我对越剧有了兴趣, 小荇还是个引路人呢。”
    “真的?”刘团长又惊又喜,“那可真是缘分了。”
    那边有人在叫刘团长了,刘团长抱歉地说了声“失陪”, 急匆匆地过去了。
    南荇看着景迟日,心情复杂。
    没想到景迟日这样一个位于时尚圈顶端的精英,居然是个认真做慈善、公益的爱心人士,
    “怎么用这种眼光看着我?”景迟日戏谑地道,“难道我长得不像慈善家吗?”
    南荇哑然失笑:“不是,功成名就的富豪做慈善很多,但鲜少有你这样坐了几个小时的车亲自到一个山坳坳里来做实事的,”她的声音顿了顿,由衷地道,“你很让我钦佩。”
    演出的时间定在下午一点,剧团的后勤开始布景、调音,做各种准备工作,演员们开始练嗓走台,南荇也跟着一起帮忙,剧务她插不上手,只能做个跑腿的。刘团长见了赶紧把她拽到了主演那里,说今天是让她来体验原汁原味的花旦日常的,不是来打零工的。
    南荇只好作罢。
    今天剧团准备了两场经典剧目的精选,一场《沙漠王子》,一场《盘夫索夫》,后一场南荇非常熟悉,其中的花旦名段唱得滚瓜烂熟。
    几个主演的花旦和小生都很喜欢她,不仅教了她一些发声的技巧,还把一些道具都一一演示给她看。
    另一边的景迟日除了那辆越野车,还带了一面包车的物资上来,这个山村是一个有着几百口人的大村落,因为交通不便十分贫穷,很多壮劳力都出山打工去了,留下的是一些老人、妇女和小孩,景迟日的工作人员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书籍,加上了一套越剧的人偶,分发到各家各户。
    单就这资助的物品,也足见景迟日的用心。
    南荇对他刮目相看。
    中餐也是景迟日这边准备的,居然十分丰盛,每个盒饭都带了自热装置,两荤一素,一掀开盖子香喷喷的,让辛苦了一个早上的剧团团员们食指大动。
    南荇捧着快餐正吃得欢,景迟日在她对面坐下了,“啧啧”了两声:“霍宁辞也真是舍得,把你一个人丢在这山坳坳里,不派几个手下陪着吗?”
    “我哪有这么娇气?”南荇不以为然,“就是跟着剧团一起来参加爱心活动的,身边围着一帮子人算怎么回事?”
    “那他呢?他也没空陪你来吗?”景迟日似笑非笑地看着她。
    “他不喜欢越剧的,”南荇忍不住为景迟日辩解,“用不着来这里浪费时间啊。”
    景迟日意味深长地道:“要是我的老婆,就算有什么我不喜欢的爱好,我肯定也要陪着的。”
    “别说他坏话啊,”南荇瞪了他一眼,“要不然我们就不能做朋友了。”
    景迟日举手投降:“好,不说,咱们聊别的。”
    不提霍宁辞,景迟日是个很不错的聊天对象,对古今中外都有涉猎,看着山间的美景也能来上一首“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古诗,十分应景。
    南荇很好奇,以景迟日这样一个久居国外的华裔背景,怎么会对中华文化如此熟悉?
    “我爷爷是个中文教授,出国后给子孙定下了一个规矩,传统的文化一个都不能丢,我们这一辈的,小时候都请过专门的国文老师,受的鞭挞不比国内的学生少,”景迟日笑着道,“而且我接手公司后也经常往国内跑,到过很多地方,论对国内风土人情的了解,你可能还比不上我。”
    “那你说说都去过哪里啊?”南荇不相信,“我虽然到过的地方不多,可我地理学得可不差。”
    景迟日报了几个地名,天南地北都有。
    “你去过南明市?”南荇纳闷地问,“是去旅游的吗?”
    “南明……我不太记得了,”景迟日想了片刻,“那好像是我大学刚刚毕业没多久,那里风景挺美的,很多小寨子都是少数民族的建筑,非常漂亮。”
    “我以前就是南明市的,十昭镇。”提起曾经的故乡,南荇来了精神。
    景迟日很意外:“你是在南明呆过?怎么会跑到那里去了?我记得那里很穷。”
    南荇正要解释,忽然,不远处的人群处传来了一阵骚动。
    不一会儿,景迟日的下属跑了过来,急急地道:“景总,剧团的花旦吐了一地晕倒了,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开演了,这下糟了。”
    剧团里乱哄哄的,刚才还在教南荇唱腔的当家花旦柳玉梅躺在会堂的长椅上,紧闭着双眼脸色苍白。
    化妆师拿着刷子正在描述事情的经过,一脸后怕:“她早上就说有点晕车,刚才饭也吃得很少,化妆的时候突然说不舒服,我刚要去扶她她就倒下了。”
    刘团长掐着人中,把柳玉梅掐醒了,景迟日叫来了司机,让人马上把柳玉梅送下山去医院。
    刘团长也顾不上客气了,张罗着把人送走了,这才不好意思地道:“这可真是太过意不去了,你回去怎么办?”
    景迟日看了看手表:“我就跟着你们的大巴一起走吧,也不着急。”
    处理完柳玉梅的事情,这下轮到火烧眉毛的演出。这趟演出并不正式,所以剧团里没有安排替补,出来的花旦只有两个,柳玉梅是专门演《盘夫索夫》的,另一个对这出戏不熟,不敢担当这个重任。
    “要不还是把《沙漠王子》全剧都演了,拖点时长。”有人建议道。
    “不行,”负责道具的场务连连摇头,“当时说好是演最出彩的几场,前面的道具、服装都没带过来。”
    “而且《盘夫》这么精彩的不演,太可惜了。”搭档的小生惋惜地道。
    的确,这个剧目非常经典,其中一段《官人好比是天上月》脍炙人口,从前很多戏迷张嘴就会来上几句,唱腔优美、朗朗上口,特别适合传唱。
    刘团长的目光在团员们身上打了个转,最后落在了南荇身上。
    “小荇,”刘团长的眼里放出光来,“要不你来试试?”
    化好妆、带上头套,又穿上了戏服,看着镜子里的“严兰贞”,南荇有种自己在做梦的错觉。
    她居然要这么正式地开始一场越剧演出了。
    王奶奶要是看到了,一定会乐得合不拢嘴吧。
    舞台上《沙漠王子》已经唱了大半了,会堂里听戏的人居然还挺多,还有一部分小孩子,一开始还有小孩跑来跑去喧闹,后来被长辈教训了两句,被抓着乖乖听了。
    中途会场进来了几个记者模样的人,架上了摄像机,刘团长出去应酬了几句又回来了,说是安州和当地两家采访这次爱心演出的媒体。
    马上要轮到第二场了,南荇紧张得很,手心都起了一层薄汗。
    “别紧张,没事的,这不是什么很正式的演出,”刘团长连连安慰,“你唱的完全没问题,就是走位和动作欠缺,到时候你就杵在原地做几个手势就好,乔昆达会随机应变的。”
    乔昆达就是这部戏里的男主人公,刚才已经带着南荇练了两次:“对,你放心,台上有我呢,你只要记住一点,和我对唱的时候看我,其他时候就要面对观众,尤其是出场亮相的时候。”
    景迟日兴致勃勃地靠在桌子上,调整角度给南荇拍照:“来,看这里。”
    南荇哭笑不得:“你能不能别开玩笑了?”
    “怎么是开玩笑呢?”景迟日笑着道,“这是霍太太在舞台上的首秀,说不定就这么一次,价值千金呢,我一定要录下来好好欣赏。”
    “你这么一说,我更紧张了。”南荇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压抑着好像快要跳出胸腔的心脏。
    景迟日敛了笑容,鼓励道:“小荇,相信自己,你唱得非常好听,一定可以演出成功的。”
    南荇掐了掐自己的掌心,用力地点了点头。
    说也奇怪,熟悉的鼓点和越胡声响起的时候,南荇紧张的心情消失了大半。阴差阳错,能真正参与到这么一场演出里,能把她喜爱的越剧带给这些生活贫瘠的村民们,她觉得很幸运。
    演出出了两个小岔子,一个是南荇的手帕没拿好掉了,幸好,旁边饰演婢女的机灵得很,立刻捡了起来递给了南荇;另一个是有一段过场的唱词南荇忘了最后一句,她“呀呀呀”地来了句戏腔遮掩过去了。
    有惊无险。
    最后谢幕的时候,景迟日不知道从哪里掰了一束黄色的野花,上台献给了南荇。
    演出结束后,会堂里的小孩子们很好奇,一个个都来后台看这些叔叔阿姨们,摸着戏服和头饰、鞋靴,眼里都是羡慕。
    “喜欢听吗?以后也来学越剧啊。”南荇温柔地和他们打招呼,又从景迟日那里顺来了巧克力,分给他们。
    孩子们嬉笑着答应了。
    南荇很满足。虽然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可是此刻她唱的戏或许也和王奶奶一样,在这群孩子们心里播下了喜爱越剧的种子。
    演出任务顺利完成,回程很是轻松愉悦。
    景迟日和南荇坐在前面一排,团员们都知道他是剧团的大金主,一开始还不敢搭腔,后来见南荇、刘团长和他聊得不错,也开起了玩笑,问他这一趟下乡有没有学会唱几句。
    景迟日即兴来了一句《沙漠王子》中《算命》的小生唱词,居然还挺像模像样的,引来团员们一阵捧场的掌声。
    回程过一半,大家忙乎了一整天,都东倒西歪地入睡了,南荇也不例外,靠在车窗上闭上了眼。
    景迟日却半点睡意都没有,侧过脸来,定定地看着南荇的睡颜。
    脸颊的皮肤因为下午的上妆、卸妆有了一丝薄红,但无损于它的剔透;眼睫长而卷曲,在眼睑下投下了一道阴影,嘴唇微翕着,好像果冻一般娇嫩。
    他在时尚圈里见过不少的美女、超模,有比南荇气质好的,有比南荇身材好的,但没有一个女人,能像今天下午的南荇一样,给了他一种鲜活的美感。
    一丝遗憾在心头掠过。
    怎么就是霍宁辞先碰到了南荇呢?
    到了安州市已经夜幕低垂,司机老周早就在集合点等着了,南荇手里捧着那束小黄花,下了车和团员们纷纷道了别。走了两步,她想起了什么,转头找了一圈。
    景迟日站在一棵梧桐树下,整个人被笼罩在树影中,不细看都发现不了。
    “嗨,你躲在那里干什么?再见了。”她朝着他挥了挥手里的小黄花。
    路灯下,南荇的身形窈窕,柔和的灯光打在她的脸上,眼神却清澈有神。
    下午舞台上的身影在眼前掠过,熟悉的感觉越来越浓。
    “南明……南明高中……”景迟日看着她,忽然脑中灵光一现:“南荇,你是不是在南明读的高中?”
    “是啊,”南荇奇怪地问,“有什么问题吗?”
    “我家有个小九妹[注]……”景迟日喃喃地道,忽然精神一振,几步就到了她的面前,“你就是那个唱小九妹的小女孩!我在南明市资助过一批高中生,是不是你?”
    景迟日的脸突兀地从阴影处走出,呈现在了南荇面前。
    和霍宁辞酷似的下颌线再次清晰地映入了她的眼中。
    南荇彻底愣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红包50个,20前二十,30随机~~
    [注]越剧《梁祝》唱词
    第28章 蔺草(七)
    南荇的读书生涯, 过得无比艰辛。
    十昭镇虽然名字上带了个镇,实际上就和一个村落差不多, 居住的也大多是陈氏一脉的族人, 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几乎根深蒂固, 里面没有几个女孩是读完初中的。
    读完小学后,陈建就不想让南荇读书了, 是县政府的工作人员连哄带吓,这才让她完成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当时老师鼓励她, 一定要好好读书,如果能考上好的高中, 说不定还有继续深造的机会。
    最后南荇的中考成绩全县第三,被南明二中录取。
    陈建当然不会出学费,还去学校闹了一场, 说南荇是要打工挣钱的,去读高中的话让老师把钱补给他。
    学校的老师努力做他的工作, 胡乱编了一点理由, 说是现在社会不同了,只有多读书才能挣大钱,让他一定目光放长远点, 放长线才能钓大鱼。
    陈建这才放弃了胡搅蛮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