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21)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明煜听着,闭了闭眼睛,问:有问出他们要把私盐运到哪里吗?
    陈修回答:那些镖局的人说,雇主要他们把东西送到赭城。
    陆明煜皱眉,转向武将队列,唤道:郑恭。
    郑恭站出来:末将在。
    天子注视他,说:赭城从前是你在镇守?
    郑恭抿唇,瞥一眼文官中的陈修,回答:是。
    陆明煜问:对此事,你有何头绪?
    郑恭听着,第一反应,是:这是皇帝的发难吗?私售私盐,可是能举家流放的重罪。唯一的线索,偏偏就是赭城
    他回答:末将并无头绪。一顿,补充,当初末将是在赭城不错,可一年到头,倒有大半时间在外征战巡逻,城中事务皆有知府管理。
    原本还想分辩两句,说陈修纯属胡言乱语。一介边城,要那么多盐做什么?可郑恭转念一想,觉得自己说了,恐怕才是中了圈套。不如把自己从头到尾撇清,冷眼看皇帝和陈修装模作样。
    他说完这两句,就闭口不言。
    原本以为皇帝还要为难,可出乎意料,天子只是哦了声,转头吩咐陈修从赭城入手,务必继续往下查,还让孙青等人配合。
    郑恭看这状况,拧拧眉毛,难得摸不着头脑。
    不过,眼看皇帝放下私盐贩卖一事,郑恭重新提心。
    要来了!
    他看向燕正源。
    不只是他,另有郭牧、其他武官,此时或多或少,都把注意力转到燕正源身上。
    陆明煜原先还在考虑陈修所报之事。见了武官们的反应,他眼皮跳了下,记起来了,燕家果然等着他呢。
    不只天子,就连文官们也留意到这边不同寻常的动静。
    他们相互看看,交换眼神。
    燕云戈死而复生,这么大的事,早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各样传言众说纷纭,有的说少将军是去西南匪寨深入卧底了,还有的说其实少将军之前是在长安城中明察暗访,欲要揪出包藏祸心、欲要谋反之人。到现在,除了郭家父子、郑家父子这些与燕府关系密切之人,谁也没得出真正答案。
    燕正源这会儿站出来,是要说起此事吗?
    在诸臣各异的目光中,燕正源终于开口了。
    他嗓音沉稳、冷静,按照此前与儿子商量好的那样,口中道:臣所奏之事,关乎先帝三殿下膝下皇嗣。
    第28章 侄子 (六更)给陛下看小殿下的头发
    此话一出, 众臣皆惊。
    就连历来沉默、就跟个透明人似的安王,也蓦地抬头,错愕地看向燕正源。
    在此起彼伏的什么怎会如此三殿下何来的孩子声中, 燕正源神色从容,细细说起:去年夏时,有人找到末将位于北疆的府上。
    陆明煜自上而下看他,眉尖微微拢起。
    他虽然早就知道此时,可当下, 他的错愕不比任何人少。
    不。比起错愕,陆明煜心中的茫然还要更多一点。燕家为何忽然说起此事?是从燕云戈那里知道他已经知晓此事,如今想告诉他燕家并无反意吗?
    可燕家心里若是没鬼, 当初为什么不把三弟之子的事情报上?
    短暂的惊诧后,陆明煜迅速冷静。
    他做出才知道这件事的样子,和燕家相互心知肚明地演戏:哦?还有这等事。
    燕正源答:正是。那是一对老夫妇,护着一个年轻妇人, 而年轻妇人又带着一个不过一岁多些的孩子。按照他们的说法,老夫妇是一对渔民,而年轻妇人是他们的女儿。
    三年前, 他家的女郎曾遇到一位贵人, 由此有了身孕。待到孩子出生, 那位贵人迟迟不去找寻,女郎一家便拿着贵人给的信物, 一路北上,找到燕府。
    听完这段,臣子们的神色又有变化。
    不用说,燕正源这会儿提到的贵人只能是三皇子。三年前,时间也对上了。可三皇子当时南下, 可是要去治水的。如今再听,他治水之余,还颇有闲情逸致,去与民间女郎谈情说爱?
    便是陆明煜,也未想到就燕正源能讲得这么直白。
    他眉尖跳了一下。九阶之下,燕正源已经忽略掉不同人的神色,继续道:此事关乎皇嗣,太过重大,末将一家不敢擅做决断。便将人先安置在府上,再派人往南,调查这家人的来历。如今总算有了结果,各样人证、物证都能对上。那孩子果真是三殿下之子。
    说到这里,燕正源话音中有了几分哽咽。
    他蓦地直视陆明煜,道:如今云戈已经去接那孩子了。想来五月之时,小殿下便能入长安。还望陛下给小殿下做一回主,让这孩子入三殿下名下!
    随着他这句话,一众武将像是事先演练好的一样,同时朝陆明煜拱手,道:还望陛下为小殿下做主,让小殿下入三殿下名下!
    十数人一同讲话,一时之间,声如雷霆,隆隆砸在众人耳中。
    按说臣下直视天子是僭越,但此刻,陆明煜没有降罪于燕正源。
    相反,他与燕正源对视,细细分辨着年迈将军面上的每一丝神色。
    燕正源脸上唯有坚定,没有一丝踟蹰。
    他笃定陆明煜不会、不能拒绝。
    那可是他三弟唯一的儿子,他敢冒着背上不悌之名的风险,拒绝燕家合情合理的要求?
    再说了,就像陆明煜此前想过的那样。不到三岁的孩子,自然是别人说什么他就信什么。把这么一个小孩儿接回京城,放在眼皮子底下,对陆明煜来说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他完全没必要摇头。
    就这样,与燕家此前所想一致,天子缓缓露出一个笑容,说:竟有这等事。燕将军说已经查过那孩子的来历,朕自是信的。不过,所谓人证、物证
    燕正源说:也已经在来长安的路上。
    好,陆明煜的神色淡下一些,那朕就等他们进长安。倘若真是三弟的孩子,自然要上玉牒。
    有他这句话,武将们又道:谢陛下隆恩!
    陆明煜听着,眼皮颤了颤,心想:一定还有什么地方被忽略了。
    面上则还是从前神色,说:起吧。一顿,看出朝臣们再无其他事,朝李如意的方向看了一眼。
    李如意会意,高声道:退朝!
    随着这句话,天子先走,诸臣后出。
    一直到回了福宁殿、批了半个时辰折子,开始喝今日的山楂汤,陆明煜的心情依然无法平静。
    他反复思索着燕家所作所为。燕云戈离开长安,便宜侄子即将归来燕家是想要他麻痹大意吗?用一句当时正在调查就想让陆明煜不追求他们长达数月的瞒而不报?别的不说,要真是这样,燕云戈大可以把话和他说清楚,何必那么吞吞吐吐!
    既然这样,燕云戈出长安的行为,就显得很耐人寻味了。
    想到这里,陆明煜抽出一张白纸,开始默写各方军队的分布。
    早前父皇把燕党所有将领召回京城,再将过去的燕家军打散。仅留三分之一继续守卫边城,余下三分之一则分散到了西南、东面沿海等地界,防的就是燕家拥兵自重。
    天长日久,昔日战无不胜的燕家军会变成农夫,变成猎人,变成其他人手下的寻常兵卒。
    这是软刀子杀人,所有人都知道,可燕家无法抗旨,只能遵从。
    如今过去三年多,不到四年。分化的时间远远不够,不说仍然留在北疆的士卒,恐怕被分散出的那些人里也有至少五成仍听燕家号令。
    如果真的走到最糟糕的一步,要如何应对?
    从郭信的性子来看,乱臣贼子的罪名根本不被燕家军放在眼中。他们私下里恐怕早把狗皇帝一类话当做寻常,就连燕云戈
    陆明煜腹中又有抽痛。
    他没再叫太医,而是左手捂住小腹,右手继续握笔往下书写。
    年轻天子的面色愈发苍白,唯有唇间多了被咬出的血色。
    他第一次觉得,也许自己还要感谢父皇。
    先帝忌惮徐皇后,在掌权之后,一步一步逼退了徐家。对燕家的处置,也不遑多让。
    长安十万禁军,都只听从天子号令。再有,西南有一批专门负责剿匪的军队,燕家军被打散的人多半进了那里。这群人或许没有长安禁军那样忠心,但同样可堪一用。不过毕竟天高路远,倘若真的到了启动他们的时候,长安恐怕已经危在旦夕。
    陆明煜握笔的手开始微微发抖。
    一半是因为痛,一半是想到长安危在旦夕的一刻。
    倘若燕家要他过继三弟之子到自己名下,甚至立做太子,陆明煜想,自己也是可以接受的。
    总归他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为天下计,少些战乱总是好事。
    但如果燕家所谋更多、更大呢?
    陆明煜盯着眼前纸页,看了半晌,终于将其揉成一团。
    再过须臾,火苗将纸团吞噬。陆明煜默想:好,我等着燕云戈。
    等到他回长安、把三弟之子带到我面前的一刻。
    到时候,燕家要做什么,都能清晰了。
    这一等,果真就等到五月。
    等待过程中,陈修和孙青两个被天子点的主事人在查贩卖私盐之事上出了争执。
    陈修认为,既然买家在赭城,那从赭城查起便最方便不过。
    孙青则说,既然镖师已经被抓,买家一定早就得了消息离开。如今去赭城,只能扑个空。依照他的经验,倒不如回镖师们出发的地方,从下单人的来路查起。同时依据私盐本身,去查盐矿所在。
    讲得头头是道。
    这两人哪个都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干脆报到陆明煜面前。陆明煜一样头疼,吩咐:那就双管齐下,一拨人去赭城,一拨人往南去。
    听了这个结果,孙青眉尖跳了一下,陈修同样抿了抿唇。
    陆明煜看着他们的神色,眼睛微微眯起,说:爱卿可是不同意朕的话?
    孙青道:陛下恕罪。
    陈修也跟着道:微臣万万不敢有如此念头!
    行了,陆明煜不耐烦看他们再折腾,去吧,好好查案。
    两人领命离去。出了门,仍有一些对话传入陆明煜耳中。
    陆明煜听着,心想,文人果然与武人不同。就孙青和陈修对彼此指桑骂槐的那些话,换个人来,还不一定能听懂。
    他把自己逗笑了一刻。转眼,神色收敛下来,想到:算算时间,燕云戈该回来了吧?
    距离燕云戈从上林苑离去的那天,已经过去月余了。
    大约真是说曹操、曹操到的道理。陆明煜想完不过两日,燕家就递了燕云戈归来的消息入宫。
    当时日头已经开始西落。长安的天气已经开始转暖,福宁殿里的火盆却还是没有撤去。
    燕云戈进入其中,先皱眉。
    太热了。
    不过他什么都没说,只向天子行礼。在陆明煜要他起身后,他再转身,温声对跟在身后、抱着孩子一言不发的年轻妇人道:好了,把小殿下抱给陛下看看吧。
    言语之间很是冷静。仿佛他不曾在宫中住过整整三个月,当了三个月的云侍君。
    陆明煜看他这样,又开始觉得胸闷。
    他慢慢吸了一口气,尽量做出平静的样子,不显露出任何不对。
    顺着燕云戈的话,他看向被妇人抱在怀里的孩子。
    第一眼,陆明煜微微怔忡:这孩子,仿佛
    哪里不对。
    肤色较抱着她的妇人白了许多。已经逐渐入夏了,却还裹得严严实实。尤其是头部,一根头发都没露出来。
    在陆明煜略带惊讶的视线中,燕云戈又说:给陛下看小殿下的头发。
    妇人显然紧张、恐惧,抱孩子的手开始发抖,但还是照做。
    她揭开了小孩头巾,让小孩的头发落入陆明煜眼中。
    不过两岁多点的孩子,竟有一头白发。
    陆明煜瞳仁骤缩,难以相信自己看到的场景。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问:这是?
    燕云戈看他,眼神冷淡,说:陛下如今算是知道,我为何不愿将这孩子接到京城了吧。
    第29章 悔恨 (七更)是他从未信任燕云戈。
    小孩的眼睛黑黝黝的, 小手仅仅拉住母亲衣襟,怯生生看着天子。
    陆明煜沉默,视线从小孩白到几乎透明的皮肤扫过, 再去看孩子明显不正常的发色。
    半晌,天子嗓音沙哑,问:怎么会这样?
    燕云戈听着,温声对妇人道:之前是怎么讲的?告诉陛下吧。
    妇人身体颤了一下,嗫嚅道:民妇、民妇
    她实在显得过于惧怕了。周遭高耸的殿柱, 静静立在一边侍候的宫人,加上正用很和善语气和她讲话的天子,都让这妇人的恐惧一叠一叠加深。
    说了半天, 还是在最开头的地方打转。眼神乱晃着,时不时用求助的目光看向燕云戈。
    燕云戈察觉,皱眉。
    陆明煜看在眼中,干脆道:燕将军, 你来替她说。
    燕云戈听着,拢起的眉尖散开些许,道:小殿下出生时便是这样。再大一些, 模样被周边渔人看到, 不少人将他视作妖邪, 要捉他去祭河神。不得已之下,姜娘子一家带着小殿下北上, 想要寻一个不为人知的地方,好好扶养小殿下长大。
    初时,姜家并不知道小殿下是三殿下之子。还是到了边城,有父亲的旧部认出三殿下留给姜娘子的信物,这才让事情明了。
    那之后的事, 父亲已经在朝上禀于陛下了。
    燕家派人南下查证,确认此女真的和三皇子有关,孩子真是三皇子的子嗣。
    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中,燕正源隐瞒了一些内容。
    到现在,被他隐瞒的部分暴露在陆明煜的视线中。
    燕云戈停了停,又道:小殿下是这般情况,想来要循安王之例。也就是被从皇位继承人名单上被剔除,再有,边城民风较长安开放许多,那边的人大约更好接受小殿下的样貌。父亲考虑这些,犹豫颇久,耽搁了将此事报与陛下的时机。其中过错,末将愿一力承担,望陛下恕末将之父之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