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分卷(14)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几年,北疆战事平息,他这个半道出家的武人也没了用武之地,只在长安城中吃饷。郑恭又不是燕老将军、郭牧那样有兵器便万事足的性子,从前操练是为了活命,现在却更愿意回到书房,再做回读书人。
    他有心记下自己在北疆参与的诸多战事,留给后人参详。如今已经写好大半,即将到最惊心动魄的决战。
    放下笔后,郑恭抬眼看儿子,问:从宫里回来了?一顿,怎么了?
    前半句,是他只以为儿子要和自己说起宫中的情况。后半句,则是察觉到郑易眉眼中的不对。
    听着父亲的问题,郑易面颊微微抽搐一下,喉结滚动。
    他这幅模样,被郑恭看在眼里。郑恭更加肯定,儿子一定是有事,而且是大事,要说与自己听。
    果然,接下来儿子所说的事,真的让郑恭心惊肉跳。
    他眉头愈拢愈紧,尤其是听到儿子说:我忽而想到,云戈被抬回来的时候,棺木已经钉死。说白了,没人见到云戈的尸身。
    郑恭定定地看着儿子,口中道:你是说,云戈还活着?
    郑易心中紧张,低声说:我只是觉得,或许有这个可能。
    郑恭一言不发,面色沉沉。
    看父亲这样,郑易更是呼吸都困难。
    他开始觉得自己做了一桩蠢事。如果云戈还活着,他怎么会不联络家人,而是眼睁睁看燕叔、看太贵妃为他伤心欲绝?便是真有什么不得已的目的,也得让这些家人知道。
    郑易道:阿父,这些也不过是我胡思乱想。
    郑恭却摇头。
    他缓缓说:四年前,你曾在赭城抓住一个突厥的探子。
    赭城是大周的一座边城,也是郑恭父子从前负责守卫的城池,因当地盛产一种红石而得名。
    郑易没想到父亲会提起此事。不过他想了片刻,点头:是。
    郑恭说:你当时说,仿佛在突厥匪军中见过那人。
    郑易深吸一口气,说:是。
    作为边城,赭城之中其实生活着颇多两族混血。这些人往往是被突厥奸辱过的汉女所生,面孔是与突厥人类似的高鼻深目。前朝对他们颇为严苛,让不少混血奔赴草原、加入突厥部落。到了本朝,从燕家先祖开始,就对他们采取更柔和的政策。到燕正源镇守北疆期间,不少混血都在边城做些小买卖,安心生活,加入燕家军的也不在少数。
    这种情况下,城中出现一张异族面孔并不稀奇。可当日郑易走在路上,莫名觉得身侧经过的某个男人眼熟,仿佛在哪里见过。再一想,正是突厥军中!
    他其实没有证据,只有一些模糊记忆。也是因为特殊时期,宁可错杀不能放过,郑易将人抓回审讯,竟真审出此人是突厥来的。但要说之前和郑易打过什么交道,那就只有更早之前,两边曾经参加过同一场战争。
    要是其他原因,也还罢了。但你说,觉得那两人身影眼熟。一个与云戈相似,另一个倒像是皇帝。郑恭说,倘若当真如此
    郑易屏住呼吸。
    郑恭沉吟半晌,说:得想个法子试试。
    郑易眼皮跳了一下,问:阿父?
    郑恭看向儿子,吩咐:此事既不好肯定,便暂时不便说与将军听。但也十分要紧,这样,你再把上元那天的景象与我说一遍。
    郑易听了,知道父亲心中已有成算。
    他定一定神,娓娓道来。不只说了自己与那两个疑似燕云戈、皇帝之人的短暂对话,还说了他在正街、副街上的所见所闻。郑恭偶尔会在旁边的纸页上略记一笔,等到郑易说完,他对着纸页看了片刻,再看儿子:行了,你先回去休息吧。今天的事
    郭信还不知道。郑易说,我并非要瞒他,只是他十分信我,并未多问。
    郑恭点点头,未再多说。
    陆明煜对发生在郑家父子之间的对话一无所知。事实上,经历了数日的紧张、忧虑之后,他已经完全放下元宵那天与郑、郭两人的偶遇。
    那日见面,无论燕云戈还是他,都没有用自己的真实嗓音说话。这段时间,燕家也没有什么其他动静。之前所想,应该只是自己疑心太重。
    抱着这样的念头,在疯宫女投毒一事盖棺论定数月后,郑恭重新在朝堂上提起此案时,陆明煜难得头脑一空。
    他听着对方的话,面颊发僵,一时没有应声。
    郑恭今日所说,是他家儿子,加上郭牧家的儿子,元宵那天曾经偶然听到一段对话。郑易和郭信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后面仔细想想,却愈发觉得不对。
    所谓对话自然是编的,但其他东西,从街上杂耍的艺人,到挂在摊前栩栩如生的花灯,却都是陆明煜当日所见。
    他听着郑恭的嗓音,遍体生寒,想:郑易、郭信两人那天真的听到了这些吗?几个药铺的伙计议论着,说去年刚入冬的时候,铺子里来了个怪人,要他们改一方鼠药。仍要毒死鼠儿的那些材料,东西却要能放倒一头黄牛。因说不上要做什么,被自家的大夫拒绝。
    不。
    陆明煜迅速冷静下来。
    如果这件事是假的,说明自己已经露出破绽。这种时候,更不能露怯。
    心虚的应该是郑家人。郑恭要查,那他就让他查!看他能查出个什么来。
    如果是真的,那更好,与自己毫无关系,不过是一些寻常人家的阴谋诡计。
    想通此节,陆明煜心平气静,嗓音沉沉,说:竟有此事?
    郑恭顶着一帮同僚的目光拱手,说:是了。郑易也是昨日出宫才想起,忙说与末将听。也是那药铺伙计提到的时间实在巧合,司正司查出的耗儿药来源也让人生疑,末将这才斗胆请陛下重启此案。
    好。九阶之上,天子沉声开口,刑部尚书何在?
    一个中年男人站出来:臣在。
    陆明煜吩咐:既然郑易、郭信他们是在宫外闻听此言,这便是你的活计了。郑恭,回头让两位少将军去刑部一趟,先把当日讲话的药铺伙计找出来。往后如何查,上官杰,你知道否?
    这么问了,被点到名的人自然不能摇头。
    刑部尚书拱手领命。
    等到从宣政殿走出,郭牧迫不及待道:老郑!你方才所说
    郑恭深深吸了一口气,摇头,看向燕正源。
    燕正源原先也因郑恭朝上所说的话而心神动荡。但他理智知道,如果事实当真如此,郑恭不至于不提前与自己通气。如今这么处理,一定另有原因。
    半个时辰后,一群人再聚于将军府。
    郑恭说完前情,长叹一声,又道:我原先觉得,如果郑易的想法是真,皇帝一定要露出破绽。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果。
    天子的态度、表现无可挑剔。郑恭不得不开始往另一个方向考虑。或许自己儿子对好友的亡故过于悲伤,以至于出现一些错觉。
    他惭愧不已,反思道:将军,我实在不该自作主张。
    郭牧在一边叹气,燕正源则一言不发。
    郑恭见状,愈发愧怍。将军原先已经悲痛不已,自己却又将将军心头的伤口撕开,属实不对!
    他已经开始考虑如何请罪,这时候,燕正源慢慢道:云戈下葬的时候,我曾遗憾,不能亲手为他穿上殓衣。
    郑恭一怔,郭牧也跟着愣住。
    他们听出了燕正源的言下之意。
    原来对从宫中抬回来一尊钉死的棺木一事,燕正源心中也有疑虑。只是从前他知晓燕云戈与皇帝的关系,于是不曾多想。如今起了疑心,往前的许多笃定被瞬息推翻。
    还是得了却这幢憾事。
    最终,燕正源淡淡道。
    第18章 去而复返 我也是你的,云郎。
    陆明煜不知道燕党私下会商议多少。但他知道,面对那群人的疑心,自己一定不能露出破绽。
    下朝之后,他难得没有批改奏折,而是去园子里走动。
    李如意看出皇帝心情不好,愈发不敢讲话,只安静跟在一边。
    初春时节,冬日里的寒气仍在。冷风吹到面上,带出几分清醒。
    已经有零星花开,艳色花瓣在满园冷肃中鲜亮而耀眼。不过天子只是从旁经过,未分给其半点视线。
    陆明煜在心里梳理着去年腊月至今发生的种种。
    让燕云戈喝下那杯毒酒是突然决定,但那的确是最恰当的时机。
    他愚蠢地选择信任燕云戈,以至于暴露了自己知晓北疆将军府上那个婴孩存在一事。接下来,燕云戈一定对他多有防备。一旦让他出宫,后面的事,很难再被陆明煜控制。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燕云戈再也开不了口。
    接下来的一切,都是对那杯毒酒的掩饰。
    先是将事情压了整整一旬,后来送出时顺理成章地只让燕家人看到钉死的棺木,而非不可能出现的燕云戈尸身。往后利用宫中已有的是非,解释毒药来源、凶手,又成功挑动燕家与其他皇子势力的纠纷,让他们无心去查更多。
    每一步都十分圆满、未出差错。以至于他太过放松,竟然带着燕云戈出宫。
    但想到出现在永和殿中的放花木偶,陆明煜又觉得,至少在燕家人没有实质性证据的当下,自己并不后悔那天的事。
    再说,他是皇帝,整个宫廷都被他掌控在手中。那尊棺材里面也并不是空的,陆明煜不至于留下这么大破绽。三个月过去,里面的尸身早已开始腐败。这么想来,就算燕家起了疑心又能如何?只要他们不见到燕云戈本人,事情就不会出变故。
    想明此节,陆明煜豁然开朗。
    李如意正大气都不敢出,忽听天子道:午膳还是摆在永和殿。
    李如意心尖跳了一下,想,陛下的心情仿佛又好起来了?
    真是怪哉。不过,李总管秉持着装聋作哑的宫廷生存原则,恭恭敬敬地应了声嗻。
    这天,燕云戈照例一边在永和殿院中练武,一边等待天子前来。
    日复一日的过法是有些无聊,不过想到天子笑吟吟与自己讲话的模样,他又觉得一切都值得。
    尤其是今日桌上,皇帝时时看他,面上总带着笑意。燕云戈心中一动,微笑着问:清光,可是遇到什么好事了?
    在他想来,自己听到的答案应该和朝堂有关。燕云戈对这些兴趣不大,但他喜欢看陆明煜专注注视的样子。明明是一朝天子,家国天下都被抗在肩上。可那短暂一刻,又仿佛只属于他。
    然而出乎燕云戈意料,皇帝的答案是:我也练了这么些时日,是不是能试着拉四石弓了?
    看模样,很有些跃跃欲试的样子。
    燕云戈失笑,回答:想来可以试试。
    既到了三月,陆明煜半点提起自己一个时辰前还深有烦忧的意思都没有,继续闲闲和燕云戈讲话,春猎的事该备上。上林苑离长安不算远,可毕竟要走上十天半月。到时候,云郎,你可不能把我忘了。
    说着,还乜斜燕云戈一眼。
    燕云戈微顿,遗憾:看来是不打算带我去了。
    陆明煜看出他的想法,只做不觉,仍然说:若我到时候能好生在马上拉弓、射箭,你想我如何赏你?
    燕云戈听着,面上重新带笑,回答:我上次讨赏,得了你的字,又得了,看一眼陆明煜的唇,把下面的话含混过去,语气里都是暧昧的意思,再有下次,自然也要如此。
    你倒是不贪心。陆明煜笑道。
    笑的同时,还摆一摆手,意思是要李如意带宫人们撤下桌上碗盘。
    李如意有眼色,离去之后顺道关上屋门,再没回来。
    而在闭起的门扉后,天子靠近他的云郎,嗓音慵懒、愉快,说:若是只要如此,朕现在就能赏你。
    燕云戈低低唔了声,想,自己若是正经人,这会儿就该劝陛下莫要白日宣淫。
    可他不是。所以这个念头只是浅浅从燕云戈脑海中浮过,很快消失。他揽住天子的腰,把人带到自己腿上,半叹半笑,唤道:清光啊。
    他不知道皇帝是否有在春猎不带自己一事上做些补偿的意思。总归,这日的陆明煜给燕云戈的感觉十分不同。
    原先的陛下就很主动。到现在,更是又多三分热情。
    他坐在燕云戈腿上,捧着燕云戈面颊,一遍一遍吻他,低低叫他的名字。
    云郎、云郎
    燕云戈听得心热不已。尤其是到后面,天子吻着他眼角,用笃定、几乎有些独断的语气说:你是我的。
    燕云戈不由自主地重复:我是你的。
    陆明煜瞬时笑了。他显然很满意燕云戈的回答,眉眼里都带着餍足的意思。燕云戈看在眼中,手指微动,有些将天子下颚钳住,再吻他,问他你是不是忘了什么的冲动。
    可是总有顾忌。
    他怀里的是天下之主。他给了燕云戈很多特权,可燕云戈仍然只是一介平民。他可以恃宠而骄,叫着皇帝的字,在皇帝面前称我,可
    刚想到这里,皇帝亲昵地抵住他的额头。
    我也是你的,云郎。
    燕云戈瞳仁颤动。
    陆明煜温柔地、诱哄一般地说:你留在宫中陪我,爱我、待我总如今日这样好,那我就是你的。不会有别人,只有我们两个。
    燕云戈面颊微绷,难以置信,自己竟然听到了这么一番话。
    他不知道,陆明煜最初只是想稳住燕云戈的心态,让他在自己不在的时候也好好待在宫里。说到最后,却有了几分真心,想起自己从前的打算。
    总有人催我纳妃,可我不想。再过一两年,我就去宗室里寻个一两岁的孩子来。到时候,他管我叫父皇,管你叫爹爹?一顿,笑了,不过只能私下叫。唔,我教他读书治国,你教他骑马练武。被我们养大,那就是我们的孩子。
    燕家不想让三皇子之子在法理上成了陆明煜的儿子,无妨,只要他把消息放出去,总有人上赶着来给他送皇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