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零再婚夫妻 第3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老两口互相看看递个眼神,女方的妈对老杜说:“如果孩子看好了,那就两年后再结婚。”
    老杜:“也可以一年后订婚,这样你们放心,陈家也放心。具体还要看你们。你们觉得应该定亲亦或者直接结婚,回头跟她说。”看向自家邻居,“到时候告诉我一声就行了。我女婿也在宁阳军区,我经常过去。”
    女方的妈知道老杜的职位,很是不好意思地问:“不麻烦你吧?”
    老杜笑道:“一句话的事。”对邻居说:“你是介绍人。”
    邻居乐意当媒人:“对。以后的事就交给我吧。”说着,看一下时间,“差不多了吧?”
    她侄女不禁说:“才十来分钟。”
    邻居:“你不懂。刚一见面都紧张,容易说错话,给对方留下不好的印象。过几天你们不就开学了吗?你们去找陈森,或者让那个陈森找你们,在学校里见,没有我们这些人,他俩也自在。还能找同学打听打听。”问女方的父母,“你们说是吧?”
    陈森头一次相亲,他们也是头一次陪闺女相亲——不懂。
    杜春分道:“你说得对。孩子有很多面,咱们觉得自家孩子好,有可能是孩子怕咱们收拾他们装的。他们在朋友同学面前没什么顾忌才最真实。”
    几人代入一下自己,他们也是这样。
    邻居见状,知道都没意见,就去隔壁。
    俩人头一次相亲,说话牙齿打颤。邻居出现当真解救了他们。
    随后女方回邻居家,陈森去老杜家。
    老杜问:“陈森,觉得那姑娘怎么样?”
    陈森不好说。
    杜春分:“是不是觉得今天刚认识,还不了解,不好说?”
    陈森点头。
    老杜把刚刚邻居说的话,以及女方父母的态度告诉他,“因为你们都是学生,所以跟已经参加工作的人不一样。他们找对象三个月定亲,半年,最多一年结婚。不结婚都觉得彼此想吊着彼此。
    “那些参加工作的人处朋友的时候,逢年过节男方要去女方家里,女方也要去男方家里看看家庭情况。你们不用着急,先当男女朋友处着。不过,可别太死脑筋。偶尔也拎点水果串串门,让她父母知道你对这段感情很认真。”
    陈森还真不知道相亲跟相亲差别这么大。
    “谢谢杜爷爷。”
    老杜:“现在谢我还太早。这事可以告诉你爸。你家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先别说。跟人姑娘处两个月,觉得还能继续下去再说。否则没等你发现人家姑娘本性,你那些姑姑舅妈姨妈就能给你搅合了。”
    陈森笑着摇头:“不会的。”
    杜春分:“他们那么通情达理,你爸以前怎么不让你姥姥姥爷照顾陈鑫?”
    陈森笑不出来,不由得想起她姨妈和姑姑,在她们看来好像天仙都配不上他。
    “我懂了,真的懂了。”
    老杜起身,“走!”
    到门口就喊他邻居,然后让司机送陈森回去,顺便送那一家三口。
    天气太冷,女方家没汽车,又不好骑车,所以只能坐公交车。
    女方父母不敢坐老杜的专车,直言不用送。
    司机去接甜儿他们开了两辆车。警卫员开的是老杜的专车,他司机开的是从单位借的车。
    杜春分看着司机开的那辆车说道:“这是单位的车,不是他的车。”
    邻居认识老杜的专车,点头证实。
    女方的爸爸忍不住说:“杜老,给您添麻烦了。”
    老杜像个大领导似的挥挥手。
    女方的父母见状越发觉得他不是凡人。
    赶到家,想到陈森他爸也不是凡人,又开始担心这桩婚事黄了。
    开学三个月,街上的杨槐花开了。甜儿四姐妹来了几封信,陈森也给弟弟去了两封信,所有人都脱掉厚厚的衣服,换上单薄的春装,精神多了。
    陈森挑一个天气晴朗的周末,提着新鲜的水果去他对象家。
    陈森高高大大,在学校呆了一年多,整天认真上课努力学习,身上染上一种书卷气,人也捂得很白,很给女方家长脸。
    女方父母听到邻居纷纷问,这谁啊。满意地直说闺女的对象。
    邻居从未听女方一家说起过,瞧着陈森很不错,忍不住问哪儿找的,干什么的。
    再一听陈森在师范学校上学。
    邻居开始羡慕——长得不错,有个头,学校也不错,真是个好女婿啊。
    邻居越满意,女方的父母越高兴。此后时常叫陈森去他们家用饭。
    陈森打小照顾弟弟妹妹,干活干习惯了,不由自主地帮未来丈母娘。
    女方的妈妈怕他婚前一套婚后一套,趁机把活儿扔给他。
    陈司令在家是甩手掌柜,到了女方家里未来丈母娘还跟他一起干,陈森反而觉得他对象的父母好。
    起初几次陈森很拘谨,后来熟了,陈森开始掌勺。
    陈森在食堂吃了半年杜春分做的饭,家里还有个挑嘴的弟弟,厨艺自然比大多数人好。
    他虽然不会做酸菜鱼,但他会做红烧鱼。
    时间不允许他做费时的把子肉,但他吃过杜春分做的红烧肉。旁人问杜春分怎么做,她不吝啬,陈鑫又喜欢吃,找同学一问,陈森不想知道都不行。
    女方的父母工资不低,但肉油之类的有限。他们就这一个闺女,疼得很,肉票就留到闺女回家再买。
    有次买肉,陈森拿去烧,就给他们做成红烧肉。
    虽然费油但味道真好。
    女方的父母觉得这样的女婿打着灯笼没处找,临近暑假,两个年轻人快分开了,就话里话外暗示陈森把亲事定了。
    陈森怕自己听错了,抽个空就去找杜春分。
    杜春分笑道:“你没听错。现在可以告诉你那些姑姑姨妈了。让她们帮你打听打听。你对象的亲戚没大问题就可以定亲。”
    陈森不懂:“打听她家亲戚?”
    杜春分:“因为你爸啊。她家亲戚不懂事,以后你们结了婚,今儿让你爸帮忙安排个工作,明儿找你爸借点钱,日子还过不过?”
    陈森眉头微蹙,“这事不应该先打听吗?”
    杜春分:“家家都有糟心事。如果因为亲戚不好就不处,那就不用找对象结婚了。现在打听到什么不好的也不用担心。让你爸或者你姑你姨去跟你未来岳父岳母谈。他们是平辈,可以把丑说在前头。
    “你对象的父母通情达理,以后亲戚不论多么想找你爸帮忙,都找不到你跟前,你对象的父母就先把他们拦住了。如果他们认为找你爸帮忙不过是件小事。摊上这么糊涂的岳父岳母,你对象人再好都不能娶。”
    陈森不禁说:“谢谢杜姨。我没想到还能用这种事试探她父母是不是真拎得清。”
    杜春分:“别多想。咱俩这样聊,说不定人家父母也在聊,定亲的时候好好试试你家人有没有官架子,好不好相处。结婚就是这么麻烦。我当初就是忘了用这点试探我那前夫一家。要是试出他们嫌贫爱富,也不至于第二次结婚才遇到邵耀宗。”
    陈森道:“我真懂了。回去就把你说的告诉我爸。看看他谁去。”
    杜春分想到二月十四那天,上面令全军进入一级戒备,不再是北边这几个军区,“你爸有时间吗?”
    陈森仔细想想,“我爸说南边问题不大。虽然还在打,不过是让各部队轮战,顺便试试新的武器。这边的戒备也解除了。他们最近忙是忙着练兵,时刻准备着接替前线的部队。”
    邵耀宗这些天得空回来,吃了饭就睡,杜春分见他这么累也没舍得问:“那你们自己定吧。定了时间就去找老杜的邻居。两家人见面这种事,媒人出面显得正式。到时候把她叫上,也不用担心冷场。”
    上个月中旬在首都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取消革委会,恢复政府部门职能。有些人不甘心。
    陈森去他对象家就听他对象的父母说过,这些天宁阳时不时有枪声。
    老杜是公安系统的头,这种时候肯定在省里坐镇。
    思及此,陈森顺着她的话说:“那位姨确实会来事。”眼角余光看到一辆车拐进来,“邵叔叔回来了?”
    话音落下,邵耀宗从车上下来,警卫倒车出去。
    邵耀宗不禁问:“外面这么热,怎么不进屋?”
    杜春分:“屋里更热。甜儿都跑北大门外面凉快去了。没看见她们?”
    邵耀宗转向南边:“我从那边来了。对了,陈司令也回来了。”
    “那我该回家做饭了。”陈森说着,想起他弟弟,“陈鑫也在北边凉快?”
    杜春分点头:“还拿着书。可能顺便跟安安讨论功课。安安说计算机越学越难。回来这几天都没怎么玩儿。”
    陈森本想找陈鑫回来帮忙,听闻此话决定做好饭再去找弟弟。
    邵耀宗等他出了胡同,立即拉着杜春分进屋。
    杜春分眉心猛一跳:“出什么事了?”
    邵耀宗:“张大姐的信,加急。”
    杜春分不禁问:“写给你的?”
    “怕你在爹那儿,又怕爹在你这儿。”邵耀宗拿出信,“她往爹家里打电话,打几次都没打通。爹估计在忙政府部门的事没顾得回家。”
    杜春分:“谁出事了?”
    邵耀宗张了张口,问:“你猜!”
    有心情让她猜,肯定不是张连芳两口子和二壮。
    杜春分:“你爹娘?是知道你的好了,还是死了?”
    第134章 欺软怕硬
    邵耀宗好笑:“你说话真难听。”故意停顿一下,“不过我喜欢。”
    杜春分正准备捶他,顿时停的不上不下。
    邵耀宗佯装没发现这点,一手揽着她的肩膀一手把信递给她。
    杜春分拆开,很是意外地抬起头来,因为信上没提他爹娘,说的是她前夫林伟杰那人渣。
    邵耀宗微微点头,“你没看错。”
    “他是死是活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又不是咱们害得他。”
    邵耀宗:“没看完吧?继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