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零再婚夫妻 第26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真想批你,别说你是师范专业,你就是数学系的,那些人也能找到理由。
    陈森担心不已。
    陈鑫气得要去找甜儿和平平,都怪她俩瞎说。
    陈司令拦住他,因为她俩也是一片好心,他们不能不知好歹。
    陈森认为他爸说得对,便祈祷自己超常发挥。
    然而他没超常发挥。超常发挥的是陈鑫。
    这些天天天给他大哥讲数学,等于他复习一遍又一遍,所以数学考得极好,把整体分数拉上去,比他大哥的两百六多了二十分,差一点点就超过安安。
    甜儿心理素质好,又是学习最好的那个,所以她是全校考得最好的,三百二十四。但这个分数不一定能上全国最高学府。
    甜儿得知宁阳还有几个比她考得好的,不禁庆幸:“幸好我没填志愿。这要是没考上,我邵甜儿以后还怎么在这大院混啊。”
    王家还没出过大学生。王金氏得知甜儿这个分数全国一半学校随她挑,忍不住说:“这还少?考多少是多?”
    甜儿:“最少也得三百五。”
    满分四百分。
    王金氏被她的口气惊呆了:“那不得每门九十分以上?”
    甜儿点头,是的。
    王金氏顿时不想跟她说话,小小的人儿,志气可真大。
    吓死她老太太了。
    杜春分想笑:“好好复习,三百五也不是没有可能。”
    以前甜儿觉得她最聪明,听闻此话总有些不以为然。现在知道三百分以上的不少,甜儿乖乖地点一下头,就转向姐妹们,“你们也一样。明年要是还没考上,别怪我不等你们。”
    分数出来那一刻,小美、平平和安安就发誓,接下来好好听课认真复□□不能让邵甜儿压一辈子。
    小美瞥她一眼:“还要你说。”
    甜儿:“不用我说,你倒是比我考得好啊。”
    杜春分赶紧接过话茬:“好了。该我说了。”
    小美到嘴边的话咽回去。
    杜春分:“再过几天就放假了。放假后你们去爷爷家,我和你爹去滨海把你爷爷的坟平了。”
    王金氏听糊涂了,“小邵的爹娘不是还活着?”
    甜儿笑道:“不知道了吧?娘说的爷爷就是老杜爷爷。”
    王金氏不敢信,“你,你爹不还活着?”
    杜春分半真半假道:“以前以为他不在了。”随即补一句,“老杜以前为了脱身假死过一次,我们都以为他真死了。”
    王金氏想想以前的情况,信以为真:“你爹真不容易。你回去平坟,你爹不用回去?”
    杜春分:“不用。”
    甜儿正想点头,忽然想起老家那些人:“娘,爷爷不回去,二姥姥和二姥爷能让你挖吗?”
    杜春分:“凭啥不让我挖。那个坟还是我找人弄得。”
    “二姥爷的脾气肯定不敢拦你。就怕二姥姥啊。”甜儿想想,补一句,“不信你回头问爹。”
    傍晚,邵耀宗回来,听说甜儿担忧,也忍不住担心,“春分,到时候叫上二壮还有李大哥他们。不然就叫爹一块去。”
    第110章 平坟
    老杜是不可能去的。
    看着自己的衣冠冢被挖,老杜只是想想就受不了。
    腊月初十,大院里很多人家翘首以盼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杜春分和邵耀宗启程回滨海老家。
    杜春分怕小河村的人不相信她爹还活着,阳历元旦那天正好是周日,一家人就带老杜去照相馆,照一张全家福。
    带着这张全家福,整个小河村都轰动了。
    不论老幼,不论出没出五服的亲戚,不论以前有没有打过交道,都来“瞻仰”这位死而复生的“杜大郎”。
    杜大郎的头发白了,早年那个稚嫩跳脱的少年变成神态沉稳的老者。五官却没有太大变化。更重要的是眉眼跟杜春分像极了。
    饶是杜广元不敢相信,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他去世多年的大哥。
    杜启元看着半头白发的人,不由得想起幼年跟着大哥躲强盗土匪小鬼子,上山打猎下河摸鱼,虽然危险辛苦,可那时的他很快乐。
    自打大哥离家,他的快乐也一并没了。
    杜广元潸然泪下,不禁问:“大哥还活着,为啥不回来?”
    杜春分道:“这不应该问你吗?”
    万大娘没见过杜广元,却时常听老伴儿提起,那是小河村最有出息的后生。
    可惜好人不长命啊。
    万大娘原本和所有村民一样震惊杜启元还活着。
    杜春分的话一出,万大娘清醒过来,道:“还有脸问。你大哥要知道你先给春分介绍个陈世美,后又给她介绍个二流子,不弄死你就被你活活气死。”
    杜广元脸上的泪水凝固,尴尬地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讷讷道:“我也,也没想到,看着挺好的。”
    杜春分不禁问:“这话你自己信吗?”
    杜广元一万个不信,可他打小就怕他大哥,怕他大哥回头收拾他,忍不住为自己辩解,“他们都是你二婶娘家人,我拢共没见过几次。”
    林香兰像被蝎子蜇到一样,大喊大叫:“好你个杜广元,你给我说清楚!啥叫你拢共没见过几次?都是我的主意——”
    “闭嘴!”杜春分脑壳疼。
    林香兰猛然住嘴。
    杜春分:“你们两口子的事回家掰扯去,我没空听你们吵吵。二叔,甭管你咋说,一个被子底下睡不出两种人,这点你不承认也没用。我来不是找你们算账,是来给你大哥大嫂平坟。”
    村长不禁问:“你娘也还活着?”
    杜春分:“活着。”
    村长不由得看一眼全村人还在轮着看的照片,“那上面咋没她?”
    杜春分笑道:“跟大郎同志离婚了。”
    万大娘不禁问:“为啥?”
    杜春分:“她去资本主义国家享福去了。老杜要为人民服务,两口子过不到一块去。”
    众人乍一听没听懂。
    再仔细一琢磨,难以置信,惊呼:“你娘出国了?”
    杜春分点头:“老杜把我送回来那年就走了。”
    在国家民族危难存亡之际,很多在国外有很好的生活,前途远大的人纷纷回来报效祖国,她却选择出去,众人顿时对杜春分她娘的感官不好。
    待他们想起十年革命时期资本家被归为“黑七类”,原本脸上的笑容也因此消失不见。
    万大娘更是忍不住说:“你爹做得对,就应该跟她离。”
    杜春分此番过来也不是来讨伐她娘。再说了,个人选择,也没必要当众讨伐:“这些事都过去了。几十年了,老杜都忘了她长啥样。不说这些。你们谁跟我们去把坟平了?”
    土堆里有死人,没几个人敢去。
    那衣冠冢的主人还活着,没几个人害怕。
    万大娘立马让她儿子回家拿铁锨。
    杜广元不禁说:“等等,我跟你们一块去。”
    杜春分:“就不怕惊动我爷爷奶奶,老两口知道你们两口子干的好事,半夜去找你们?”
    杜广元的脸色变了,双脚像灌了铅一样动不了。
    邵耀宗无语又想笑,年过半百的人了,居然还这么怂,“跟他说这么多干嘛。这么冷的天早点弄好咱们也早点回去。”
    村长问:“还回去?”
    邵耀宗点头:“我就请几天假,不能离开太久。”
    村长想到邵耀宗还在部队:“这么多年,该是个师长副师长了吧?”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竖起耳朵。
    邵耀宗:“旅长。”
    村长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团长上面是旅长。”
    较为年轻的人不禁问:“现在还有旅?不是说都改成师了吗?”
    邵耀宗不由得朝说话的人看去。
    村长解释:“城里来的知青。”
    这就难怪了。
    邵耀宗:“类独立旅。”
    那知青不禁说:“怪不得。听说能进独立旅的人特厉害。这位同志你肯定也特厉害。”
    邵耀宗笑道:“我要是厉害,现在怎么着也得是个副军级。”
    村长:“早晚的事。再说了,你也不大。”
    杜春分道:“过了这个年就四十四了。”
    村长惊得不敢信,因为邵耀宗跟村里四十来岁的人比起来也就三十出头。
    农村人结婚早,家庭条件稍稍过得去,娶得起媳妇的人四十来岁都有孙子了。邵耀宗的几个孩子才十多岁。导致所有人潜意识认为他还很年轻。
    村长不禁说:“你这么大了?那,那过了这个年春分岂不四十了?”
    杜春分点一下头:“是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