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零再婚夫妻 第1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噗!”围观的人们笑喷,纷纷指责他,“你瞎叫啥?小心你师傅收拾你。对了,春分咋没来?这个春分,也是心大,一走四年。也不知道过得好不好。”
    托了村长的福,小河村的人都知道杜春分为啥不声不响一走了之——林香兰两口子缺德,她懒得跟这么没良心的一家纠缠下去。
    杜春分无父无母,小河村很多正直善良的人同情她,自打她走后,见到林香兰和杜广元两口子都当没看见。
    这些人住村东头的,离杜广元家较远,离村长一家较近,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关系还不错。
    村长一家跟杜春分关系好,连带这些人也喜欢杜春分。
    几个小孩虽然不懂人心,但已有辨别喜恶的能力。
    甜儿觉得她们跟河边那个老头不一样,打开书包,抓两把糖果:“吃糖。”
    那些人习惯性伸手,看到小孩一脸稚气,赶紧缩回去,“好孩子,你们吃吧。”
    小美大概数一下,得有七八个人,也往包里抓糖果:“我娘买给你们吃的。”
    几人不由得看二壮。
    二壮笑道:“是师傅买的。”
    众人纷纷伸出手:“谢谢大丫——”一见甜儿板起小脸,那人笑道:“忘了,甜儿。”
    有人逗小美,故意喊:“谢谢二丫。”
    小美看出来了,道:“再这样就不给你们吃了。”
    那人还想逗逗她,孰料一抬眼看到来了四个人,“是你娘吗?”
    平平和安安没有分糖,先一步转身看去,挥挥小手大声喊:“爹,娘。”
    杜春分几人疾走几步就到众人跟前。
    一群女人注意到杜春分身边的年轻男人,又见男人身高腿长,腰板笔直,气质跟市里的公安都不一样,不由得相互看了看,难道这就是那位传说中的军官。
    众人不敢信。
    女人一旦离了婚,只能往下找。
    甭说小河村,滨海市有工作的女人也一样。
    这个春分二婚找的咋比头婚还好啊。
    有人不信,试探着问:“春分,不介绍一下?”朝邵耀宗看去。
    杜春分:“邵耀宗,我丈夫。”
    几个女人轻呼一声,居然真是那个军官。
    “现在在哪儿上班?”话对杜春分说,眼睛一个劲瞄邵耀宗。
    军官能在哪儿,肯定是部队。
    杜春分故意没拆穿她,顺着她的本意说:“某部队团长。”
    二壮经常回来,知道很多人都想知道传说中的军官是不是个糟老头子。以前没杜春分允许,他不敢说。
    现在她既然说了,二壮就加一句,“我师——姐夫现在转业就是咱们县公安局长。”
    众人惊呼一声,上上下下打量一番他。
    邵耀宗何曾被这么多女人围观,忍不住给杜春分使个眼色,赶紧走,这些女人太可怕了。
    杜春分:“我找村长有点事,先走了。”
    “忙你的去吧。”有人顺嘴接一句,忽然想到,“不去你二叔家?”
    杜春分想也没想就说:“不去!给他脸了。”
    众人毫不意外,闻言忍不住幸灾乐祸,“就别去。你是不知道,自打林香兰那个外甥从小科员变成咱们区革委会二把手,你二婶那眼睛,恨不得长到天上去。
    杜春分:“靠来路不正得来的东西早晚得还回去。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众人闻言以为她刚回来不清楚,就提醒她:“听说他那个岳父是一把手。”
    邵耀宗很想说,我岳父才是实打实的一把手,“那个班子就是为了稳住事态临时成立的。”
    有人问:“你咋知道?”
    邵耀宗笑道:“报纸上有报道,事态严重,上面紧急成立的。”
    又有人问:“这么说林香兰也只能得意几年?”
    邵耀宗提醒她:“几年我不能保证。但我知道革命不可能革一辈子。”
    众人想想从清末到现在,不说别的地儿,就是滨海都不知道换了多少届领导班子。
    别说一辈子,能撑十年都是她林香兰烧高香。
    指不定哪天一觉醒来,她侄子还不如一个小科员。
    这么想虽然跟自我安慰似的,可一想城里天天革命,还真说不好。
    众人得了满意的答案就放杜春分等人去二壮家。
    现在不过中午刚吃过午饭,天气热,不可能这么早下地,都怕中暑。所以二壮的爹娘都在家歇着。
    茅草房冬暖夏凉。
    外面热的烤人,进到屋里猛一凉快。
    村长和他媳妇愣了好一会儿才敢相信杜春分真回来了。
    当他们听到邵耀宗就是杜春分的丈夫,又愣住了。
    二壮没管他爹,找出大刀把西瓜切了。
    西瓜咔擦一声裂开。
    村长回过神招呼几人坐。
    杜春分让几个小的出去玩会儿。
    甜儿和小美原本对这边没啥印象。
    四年不足矣让一个小村落改变太多。
    听到熟悉的乡音,被遗忘在角落里的记忆若隐若现,甜儿和小美为了确定这一点,走到村中间的大路往西去,果然看到似曾相识的人。
    甜儿大声喊:“万姥姥!”
    姐妹俩像杜春分。
    万氏只是愣片刻就认出她们,颠着小脚迎上去:“大丫,二丫,我的小乖乖,你俩啥时候回来的?你娘呢?”
    甜儿已懒得纠正名字:“我娘和我爹在村长姥爷家。”
    万氏收回找人的视线,看到平平和安安,“这就是你爹的孩子吧?”
    平平和安安点一下头。
    万氏注意到俩孩子也一模一样,不禁惊呼:“也是双胞胎啊。可真巧。走,我们回家。累不累?这不年不节的,你娘咋突然回来了?是不是出啥事了?”
    村长也以为杜春分出什么事了。
    二壮没容他师傅开口,就把邵耀宗吓唬他的话和盘托出,末了直接问:“爹,大姨和姨夫是不是有你的啥把柄?”
    村长不禁反驳:“我能有啥把柄。”
    “那你干嘛让我娶表妹?我不清楚大姨家啥情况,你不清楚?我没想到表哥以后再没钱可能去饭店闹,你也没想到?”
    村长没有。
    杜春分和二壮都太高看了他。
    村长聪明也只是个村长,眼里就自家那一亩三分地,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滨海市。
    丈母娘恭维他有本事,大儿子娶妻生子,小儿子吃商品粮。日子越来越红火,不能不帮帮穷亲戚。
    小舅子跟他推心置腹地说,大姐就那一个儿子,不能让大姐夫绝后。
    妻子劝他,二壮娶别人家的闺女也得给彩礼。别人家的闺女再孝顺也没自家外甥女孝顺。
    儿子跟他分析,不娶大姨家的表妹,这个钱还得借。至少得借一百。一百块钱要不回来,等于二壮就花两百块钱娶个媳妇。
    村长想想二壮虽说吃商品粮,可上到二年级就不上了。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娶个中学生,那中学生勤快,聪明,这笔买卖不亏。
    听到二壮说他表妹还是未成年,村长觉得这不是大事:“春分,你二叔跟你二婶结婚的时候,你二婶才十六岁不也没事。”
    杜春分下意识回想。
    邵耀宗道:“那是什么时候?民国。”
    杜春分没正儿八经上过学,涉及到法律法规不如邵耀宗反应快,忍不住看邵耀宗,民国不违法啊?
    邵耀宗继续说:“民国纳妾都是合法的。”看二壮他爹,“现在你纳妾试试。”
    立马把他关起来。
    村长心中一凛,忽然又想起一件事,指着东边,“就我这邻居,儿媳妇今年才十八。”
    二壮接道:“他跟我一样吃商品粮,全村人都羡慕吗?”
    村长哑口无言。
    杜春分:“你那个二流子外甥以后要是去饭店闹,二壮不借他钱就不走,你打算咋办?”
    村长横眉怒道:“他敢!”
    李庆德忍不住说话:“老大哥,光脚不怕穿鞋的。”
    村长的怒火嗖一下没了,“我刚刚听二壮说,您是公安。这婚女方必须得满十八岁啊?”
    李庆德实话实说:“民不举官不究,这意思懂吧?您能保证没人举报,现在让二壮结婚都行。”
    村里有几个吃商品粮的,但就数二壮学问最低,工资最高。哪怕杜广元家有两个在厂里上班,人家也羡慕二壮。
    因为一年到都没啥补贴。二壮呢,逢年过节鸡鱼肉蛋一样不少。
    村长这人在外面挺要面子,“那这事咋办?我都答应了。”
    杜春分注意到到二壮的娘杜高氏一声不吭,就示意村长问问她,毕竟是她亲外甥。
    高氏犹豫片刻,道:“春分,要不这样,先定亲,让我那个外甥先娶媳妇。等我外甥女满十八再结婚?”
    杜春分:“你那个外甥拿二壮当冤大头咋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