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零再婚夫妻 第8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滨海比安东暖和,学校开学早。
    安东的学校农历二月初一才开学。
    学生还是那么多,杜春分有了经验,正月二十,天气回暖,她才去找池主任拿她的笔记本和饭票。
    上学期是校长帮她写公告。
    杜春分是食堂总管,不想总麻烦别人,就让邵耀宗给她写,贴在副食厂门口,正月二十四,阳历二月十三去食堂门口换饭票。
    公告贴好,杜春分去副食厂,让职工帮她拉煤、米、面、油等必须提前准备的东西。
    其实天气好也不用提前准备。
    杜春分怕过几天又下雪。
    这边的雪通常可以下到农历二月底。
    二月十三这天正好是周日,杜春分把时间定在这天,因为邵耀宗能帮着照看孩子。
    邵耀宗也明白她的意思,早饭后就让杜春分忙她的去,孩子和锅碗瓢盆衣服鞋子,他该刷的刷该洗的洗该晒的晒。
    然而杜春分前脚走,邮递员过来。
    送来两封信,一封署名张连芳,一封是他弟弟邵光宗。
    邵耀宗没勇气拆开,等杜春分回来。
    杜春分的各种饭票卖光,陈月娥等人不买票也不走,就盯着杜春分。
    外面风大,江凤仪本打算早点回家,发现她一动不动,索性也盯着她。
    李慕珍可不怕得罪她,直接问:“又想干啥?”
    陈月娥张了张口,啥也没说,跟她朋友使个眼色,走了。
    李慕珍不禁骂:“有病啊。”
    杜春分:“不管她。嫂子,明天上午过来,咱们把该刷的刷该洗的洗。虽然年前都洗干净,可过去这么久,锅碗瓢盆又该落满灰。”
    李慕珍点头:“我们洗就行了。”
    “没事,姜玲帮我看着。几个孩子又长一岁,比去年懂事。”杜春分把饭桌搬回餐厅,锁上门就回家。
    甫一进门,邵耀宗就起来,杜春分还以为出啥事了。
    两封信拆开,杜春分才意识到其中一封写给他的,“我帮你看?”
    邵耀宗轻微点了点头。
    杜春分料到里面没好话,居然没想到他弟主笔,也有脸在信中呵斥邵耀宗。扬言再不往家里寄钱,他们就去部队。
    末了还让她这个二婚女人和俩孩子有多远滚多远。
    杜春分把最难听那页递给邵耀宗。
    邵耀宗撩起眼皮一瞟,看到他弟让杜春分滚蛋。
    “他——”邵耀宗的脸变了颜色,骂人的话说不出口,别的话更说不出口,“烧了吧。”
    烧当然是不可能的。
    这封信留到以后就是证据。
    杜春分:“不回信?”
    邵耀宗想了想,“回。你写,就说钱没有,滚也不可能。我们在深山老林里,道路不通,外人禁止入内。他们要来只能到安东。”
    杜春分点头:“行!”
    上次写完就直接寄了,所以邵耀宗不知道杜春分在信里特意自我介绍。邵耀宗误以为五月份的那封信他们也收到了。不给他回信,就像他之前猜的那样——他在信中提到暂时没钱,惹怒他爹娘。
    这次不用做自我介绍,杜春分写完就给邵耀宗过目。
    邵耀宗看完没有任何问题就把信封上。
    翌日清晨,杜春分做饭的时候邮递员来送报纸,邵耀宗把信给他。
    寄出去,邵耀宗悬着一夜的心落到实处,爱咋咋地吧。
    原本他还考虑过,父母要是看在核桃的份上理解他有四个孩子生活不易,他们哪天真过来,就接他们来这边转一圈。
    昨天那份尽是污言秽语的信一来,邵耀宗的心又硬了三分。
    邵耀宗看着邮递员远走,心累地抹一把脸,叹了一口气,调整好表情才回屋。
    “邵营长,等等。”
    邵耀宗停下,循声看去,孔营长从东边过来。
    “有事?”邵耀宗眉头微蹙,心里有个不好的预感。随后又觉得自己想多了。
    这里是边境,没外人,最近也没人员调动,杜春分忙学校的事,也没空跟陈月娥打嘴仗,能有什么事。
    孔营长:“我听月娥说,昨天买饭票的学生比上学期多一成?”
    “这么多?”邵耀宗脱口而出。
    孔营长噎了一下:“你,不知道?”
    邵耀宗从昨天下午到晚上,满脑子都是那封信,哪有空关心别的。
    “春分没说。”
    孔营长吃惊:“这么大的事,她居然不告诉你?”
    “要不要脸?一大早就挑拨离间!”邵耀宗脸皮薄,杜春分听到孔营长的声音怕他吃亏,赶紧出来。没想到让她听到这句,“有事说事,没事滚蛋!一个大男人整天比娘们还能叽歪。你不嫌丢人,我都替你丢人!”
    第35章 拉大旗
    孔营长臊得脸通红,又不甘心被一个女人堵回去,“说话这么难听,你早上吃的什么?”
    杜春分的呼吸停顿一下,握紧拳头,忍住,忍住,部队不能打架。
    “我早上还没吃。听你这话的意思吃过了。只是没赶上热乎的,所以不高兴,满嘴喷粪?”
    廖云口中的牙膏喷出来。
    江凤仪也准备刷牙。听到外面热闹,拿着搪瓷缸和牙刷出来,结果看到儿子一副没见识的模样,“回院里刷去。”转向孔营长,“你那话确实有挑拨的嫌疑。人家小杜没告诉邵营长,邵营长都没意见,你操哪门子心啊。”
    孔营长的嘴巴动了动,看到廖政委也拿着牙刷和搪瓷缸子出来,立马把话咽回去,“我是觉得这事确实不小。”
    杜春分冷笑,眼皮子浅的东西:“就是天大的事我也没必要一五一十地告诉邵耀宗。”
    邵耀宗心里不这么认为,他们是夫妻,应该坦诚相待。然而他更不喜欢孔营长的说辞,明明他没问,说得好像杜春分故意隐瞒一样。
    话又说回来,学校食堂那点事,杜春分也没有隐瞒的必要。她没提,可能觉得事小,还有可能跟他一样被回信搅忘了。
    邵耀宗直接问孔营长:“找我究竟什么事?不说我回屋了。”说着作势走人。
    孔营长立即说:“我担心吃饭的学生多,小杜忙不过来,打算让月娥过去帮一把。没想到她说话这么难听。不识好人心。”
    邵耀宗张了张口,这,他——说的这是什么玩意。
    江凤仪转向廖政委,你们男人不要脸起来,可真没女人啥事。
    廖政委摇头,没有“你们”,只有他。
    杜春分双手抱臂:“我就不识好人心。咋了?去赵政委和师长那儿告我去啊。”
    孔营长噎的张口结舌——她怎么能这么光棍??
    杜春分:“不敢就别叽叽歪歪的让我看不起你。食堂有我没她,有她陈月娥没我。军区司令来了我也是这话。”
    孔营长淡定的神色终于消失。
    柿子挑软的捏。
    孔营长找邵耀宗,“邵营长——”
    杜春分打断他的话,“跟邵耀宗没关系,少扯他。”
    孔营长不禁问:“你们不是两口子,不是一家的?”
    杜春分反问:“现在说家事还是工作?工作上别说两口子,父子亲兄弟,也得丁是丁卯是卯。公私不能混为一谈。你孔营长是个军人,国家干部,这么简单的道理就不用我教了吧。”
    孔营长张口结舌,“你,你这是——这是强词夺理!”
    夺你奶奶个嘴!
    然而这话不能骂出来,否则她就落了下乘。
    “你有理还让邵营长管管他女人我?”说着就来气,恨不得抓过他打一顿。她杜春分向来能动手绝不动嘴。自打来到这儿,说的话他奶奶的一天比一天多,“孔营长,现在是新社会,你那些老封建该扔了。主席同志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
    “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多看看主席语录。多看看报纸上总理同志是怎么支持他爱人工作。你不学主席总理,居然还撺掇邵耀宗捆住我的手脚。这次就算了,再有下次我上军区告你去。”
    孔营长惊得半张着嘴。
    廖政委和江凤仪互相看了看,这个小杜可真会拉大旗扯虎皮。
    邵耀宗心里舒坦了,原来杜春分挤兑他的时候一直收着。
    杜春分不耐烦地问:“还有啥要说的吗?”
    廖政委心说,主席和总理都被你搬出来,谁还敢说什么。
    “小孔,去食堂工作这事,你不该找小杜。”
    江凤仪吐掉口中的牙膏沫,“得找校长和池主任。”
    这事还用她提醒啊。
    在学校吃饭的学生可不止江凤仪、刘翠华、李慕珍和周秀芹这几家。还有几家跟陈月娥无冤无仇,跟杜春分也没啥交情的。
    陈月娥就问那几家食堂饭菜咋样。本指望人家抱怨,结果听到人家显摆,俩孩子打一碗菜,一个孩子一个月也就三四块钱。
    食堂清汤免费,俩孩子要一碗鱼丸,就可以再续两碗三碗,乃至四碗。汤虽说是清汤,其实没有一次是清水。不是鱼汤,就是脊骨,再不济也是棒骨熬上半天。很有营养。他们家孩子都胖了。
    陈月娥算一笔账,一个月工资按二十五块钱算,刨去她家仨孩子吃的,还能剩一半。
    算完之后陈月娥想到食堂招工前可是说一个孩子一个月至少五块钱。
    陈月娥怀疑杜春分故意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