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零再婚夫妻 第5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池主任被问愣住,反应过来就看邵耀宗,她儿媳妇,谁呀?
    邵耀宗也被她的话搞愣了一瞬间,这个小老太太,真会见缝插针,“蔡副营长的母亲。”
    池主任不禁说:“可以啊。又不是外人。”
    杜春分顿时想翻白眼。
    蔡母正想道谢,一看到表情不对,笑容凝固。
    池主任顺着她的视线看杜春分,就听到她叹了口气。
    “杜春分同志,你这是不同意?”池主任问出口,看看邵耀宗,又看看蔡母。
    蔡母奇怪,这个杜春分跟她儿媳妇关系不是很好吗。咋胳膊肘子往外拐。
    邵耀宗已经知道杜春分不傻,且很有想法,“春分,别故弄玄虚。”
    杜春分不禁瞪他一眼,你才故弄玄虚!
    “食堂是谁的?”
    “部队的。”
    邵耀宗和池主任异口同声。
    话音落下,俩人懂了,不是二团二营的。
    杜春分:“从烧火到切菜到洗碗打扫卫生和打饭,需要多少人,池主任记下来。假如算上我五个人,那每团一人。有人不愿意去再从别的团挑。你看呢?”
    起初杜春分以为这边只有三个团。因为在她印象里是三三制。即一个师三个团,一个团三个营这个样子。
    这边边境线太长,所以多加了两个团。
    正因如此,杜春分也能理解家属区怎么那么多人。
    池主任道:“只是中午一顿饭,加上你五个人足够了。”
    蔡母不高兴:“我儿媳妇没机会?”
    杜春分问:“孩子多大了?”
    蔡母说不出话来。
    池主任笑着打圆场:“孩子太小离不开娘。过两年,婶子,有人退伍转业带着家属离开,位置空出来肯定让你儿媳妇去。”
    杜春分想了想,“婶子真想让姜玲过去,我有个主意。但以后不论谁问,都不能说我说的。包括姜玲和蔡副营长。”
    第26章 点到为止
    蔡母急的身体前倾,仔细听。
    池主任赶忙扶她一把,“小心孩子。”
    蔡母吓得坐好,轻轻拍拍她的大孙子安抚他。
    杜春分看向池主任。
    池主任跟邵耀宗在一个部队多年,虽然彼此之间不是很熟,但感情不一般,像一个大家庭的人。
    “我可不是碎嘴的人。”池主任笑着说。
    杜春分朝他小本本上努努嘴,“中学生一学期十块钱肯定不够。”
    池主任点头,“那些孩子敞开了吃一个月也能吃这么多啊。”顿了顿,“我家闺女长身体的时候,我和我爱人没她一个人吃的多,她还整天叫着饿。”
    “我长身体的时候也差不多,一盆米饭和一盆菜。”杜春分转向邵耀宗,“他说我厨艺好,孩子在家吃的刚刚好,到了学校也得吃十二分饱。”
    池主任想说什么,忽然想起赵政委好像说她是滨海大饭店的大厨。
    “真有可能。”
    杜春分的办法很简单,没工作的去食堂上班,那孩子肯定得在食堂吃。工人的孩子也得按标准交钱。
    普通工人一个月二十来块钱。一家有三四个孩子,一个孩子五块钱,一个月工作就没了。
    最重要一点,只吃一顿。会过日子的人肯定不想孩子吃食堂。所以她们极有可能放弃这份工作。
    杜春分把她的主意说出来,池主任和邵耀宗互相看了看,都看出彼此眼中的意外。
    蔡母乐得大声说:“好!”
    池主任不确定地问:“对外说一个月五六块钱,属于骗人吧?”
    杜春分:“你回去算算,初中生一个月五块钱不一定够。”
    一个月上二十四天,二十斤米就得两块五。算上蔬菜鸡鱼肉,至少四块钱。
    杜春分想了想,“不按学期收费也行,买饭票。一顿两毛,一个月也得五块。”
    池主任决定弄两套方案,“我明儿去安东县一中问问。婶子,这事你先别说出去。”
    蔡母代入自己,不舍得让一窝孩子吃食堂——太贵。别人肯定也不舍得。那工作没跑了。
    “我等你们消息。”蔡母笑呵呵说道。
    池主任起身:“我就先回去。对了,回头杜春分同志得跟我去县里买些锅碗瓢盆。”
    蔡母替杜春分说:“她哪天都行。”
    “孩子怎么办?”池主任刚刚进门就看到院里有四个小不点。
    杜春分心说,当然是她帮我照看。
    蔡母道:“有我啊。一个也是看,五个也是看。还有我儿媳妇。我儿媳妇这几天就出月子了。”
    池主任想笑,这个大婶子可真会来事。
    “先这样。你们忙吧。”
    池主任出去,蔡母忙不迭回家,到家门口想起池主任说的话,干咳一声,脸色的喜色收回去。
    杜春分听到隔壁安安静静的,不禁摇了摇头,转向邵耀宗,“蔡营长的娘这么事儿,也在你和蔡营长预料之内?”
    邵耀宗实话实说:“姜玲才出月子,孩子离不开娘,谁能想到她这么迫不及待地让姜玲出来工作。”顿了顿,“你那个主意行吗?”
    “行不行她都没机会。中午一顿饭四个人够了。”杜春分边去厨房边说。
    邵耀宗跟去厨房,两根黄瓜只剩一根,四个孩子手中各有一段。
    杜春分不禁问:“邵甜儿,黄瓜好吃吗?”
    “不好吃。”小孩说着嫌弃的皱了皱鼻子。
    杜春分又问:“我是缺你们吃,还是缺你们喝?连根黄瓜都不放过。”
    平平和安安瞬间不敢吃,眼巴巴看着她。
    杜春分呼吸一窒,千言万语憋在心中,别提多难受。
    “邵耀宗。”杜春分给他使眼色。
    邵耀宗不光注意到俩孩子一脸担忧,还注意到甜儿和小美一脸无所谓。杜春分就算给她俩两鞋底,甜儿和小美都有可能不知道什么叫害怕。
    两个胆小如豆,两个胆大包天。对比格外明显,邵耀宗心底无力的同时又心疼。
    邵耀宗:“黄瓜太凉,你娘怕你们吃了拉肚子。”
    “不会啊。”甜儿脱口而出。
    杜春分:“你不会妹妹也不会?”
    甜儿下意识转向小美,小美咔擦咬一口黄瓜,证明她吃嘛嘛香。甜儿看到小美身边的平平和安安,她俩比小美矮一点,比小美瘦,瞬间明白她娘说的是她俩。
    甜儿关心地问:“妹妹,肚子痛不痛啊?”
    平平和安安的第一反应是看杜春分。
    杜春分:“肚子痛娘就去拿药。”
    俩孩子吓得使劲摇头。
    杜春分想笑:“怕吃药?不许骗娘。吃药好了明天还可以吃。不吃药以后别想吃。”
    平平不敢再当小哑巴:“不痛。”
    “去院里玩会儿,娘做拍黄瓜。”
    俩孩子朝案板看去,孤零零一根也可以做凉拌黄瓜吗。
    邵耀宗:“我再去摘。”
    虽然只种两垄黄瓜,因为杜春分三天两头给菜施肥,邵耀宗又三天两头给黄瓜浇水,以至于自打黄瓜可以吃,他们家就没再买过。
    杜春分倒是买了很多豇豆和茄子,豇豆煮熟晒干,茄子切片裹上草木灰晒干,装布袋里,冬天没菜的时候就可以吃了。
    买这两样的时候,杜春分也打算买黄瓜做甜辣黄瓜。只是需要的调料多,她还没凑齐,打算凑齐了再做。
    除了冬瓜还小,杜春分种的扁豆和南瓜也可以吃了。扁豆和南瓜炒着吃费油,杜春分就没做。扁豆跟豇豆一样晒干,南瓜等变成老南瓜做南瓜粥。
    话又说回来,邵耀宗洗黄瓜的时候,杜春分也没闲着,把窝窝头放箅子上上锅热。看到窝窝头的窝窝,杜春分想起她做的糟鱼。
    拿碗去堂屋弄四块,放一点点猪油就跟窝窝头一起蒸。
    吃饭的时候,邵耀宗是看也不看。
    杜春分:“听说你以前打仗的时候吃炒面?炒面都吃得下去,还怕糟鱼?”
    “娘,炒面是啥啊?”甜儿好奇地问。
    杜春分:“滨海的炒面是面条放锅里跟菜一起炒。你爹吃的炒面是炒熟的面粉。”
    甜儿惊讶地“啊”一声。
    家里可以吃的东西,小孩都偷偷尝过。杜春分擀面条的时候,小孩就戳一下面粉,偷偷舔一下。难吃死啦。
    “那么难吃,爹还吃啊?”甜儿不禁打量邵耀宗。
    邵耀宗看她的表情,就差没明说他是不是傻。无语又想笑,“别听你娘胡说。我吃就是。”学着杜春分把糟鱼放窝窝头里。
    杜春分做糟鱼的时候特意把鱼切成小块。她做的窝窝头大,一块糟鱼放里面刚刚好。
    邵耀宗用窝窝头裹住糟鱼咬一口,味道不是很美,远比战场上冷水就炒面好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