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国医 第1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则对乐坛不太了解,看见司徒智在鼓吹平台的重要性,想了想,打电话询问顾云飞这方面的事情。
    他对靠这曲子获利没什么兴趣,不过对司徒智说的推广挺感兴趣。
    顾云飞知道陆则不缺钱,既然只是想要推广,事情就好办了。
    众所周知,所有商业平台的推广都是可以买的,只要你出得起钱就好。
    这事太简单了了,顾云飞直接借了团队给陆则,让他们帮陆则去和各个平台接洽,全面推广这首曲子。
    司徒智本来是怀抱着想要独家授权的想法去接洽,怎么都没想到对方一点都不为钱所动,不仅免费上传到各个音乐平台,还自己砸钱买推广!
    而且,过来和他们接洽的人居然是顾云飞的团队?
    他们就算不给钱的面子,也要给顾云飞一个面子!
    更何况陆则的人气摆在那里,引流效果绝对不会差,他们怎么算都是赚的!
    一夜之间,《春喧》在所有排得上号的音乐平台上线,还都被摆在主推位置。
    很多陆则粉丝看到推广,都怀揣着要给陆则打钱的想法点进去,结果点开音乐播放软件一看,曲子依然是免费的,连会员都不用冲就能随便播放随便下载!
    想给小陆医生打钱怎么这么难?!
    随着《春喧》在云音乐平台上线,评论区里迅速涌入许多书写故事的人——
    「今天失恋,上来听歌,被这首曲子治愈了。」
    「认识小陆医生的第三百天,依然没能成功给小陆医生打钱。最开始我觉得他长得帅,后来我发现他不仅长得帅还多才多艺,再后来我发现他不仅多才多艺还人品好脾气好,这么优秀的小陆医生,叫我怎么不爱他。」
    「我听哭了。明明没有歌词,明明曲调那么欢快,我的眼泪还是止不住地流,莫名这首曲子背后一定有个伤心的故事,它太快乐了,伤心的人听了会流泪。」
    这么大幅度的推广,当然免不了引起更多人关注。
    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mv拍的乏善可陈,就是两个人在拉二胡,连镜头角度都不换一下。
    换个人发布这样一个mv,想引起这么多人关注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根本不可能像陆则这样又是上热搜又是被各大音乐平台主推。
    很多内行人一看,这明显是砸了钱!
    谁这么人傻钱多,砸钱推民乐?
    民乐不是一直走人淡如菊的低调路线吗?
    不过所有的艺术,归根到底都是该拿作品说话的,收到推送的人都没立刻下定论,而是先点开曲子听了一遍。
    听完之后,乐评人们下场了,他们先把这曲子和两位演奏者的技巧夸了一遍,然后发出相同的疑问:周颐是谁?
    周颐这个名字,还没来得及被更多人知晓就已经湮灭无闻。
    如今在周家祖父门下求过学的同门师兄弟大半都已故去,能知道这个名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时光就是这么无情,任你才华横溢、天纵奇才,只要你没能在人间留下足够深的痕迹,很容易消失在滚滚岁月长河之中。
    关心周颐是谁的自然不止乐评人,还有不少民乐教授,近年来民乐作品不少,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作却不多,这首绝对算是名列前茅的那种,很多民乐教授都准备把它列入自己的课程里面。
    不过在那之前,先要弄清楚这首曲子到底出自什么人之手。
    很多人找不到陆则,辗转打电话给裴正德,问裴正德具体怎么回事。
    都是高校联盟的老朋友,裴正德也没隐瞒,把陆则和周师父的师徒缘分说了出来,也说起了当年英年早逝的周父。
    得知这曲子是什么时候写出来的,许多人都忍不住慨叹:那种时期越是满怀对美好的向往和期盼,越是容易被现实击垮。
    天真的理想主义者往往最难熬过那段艰苦岁月。
    不管怎么样,历时数十年,这首曲子终归还是重现人间。
    作者有话要说:
    小陆:人淡如菊陆小则!
    第一百一十八章 产科
    九月的最后一天, 《普法在行动》播出了减肥胶囊陷阱, 陆则作为特别嘉宾在节目中出镜。
    这期《普法在行动》一出,月初刚因为《春喧》进入不少人视线的陆则又成为热议焦点。
    很多人表示陆则这嗅一嗅就嗅出胶囊里混着什么药物的技能很不科学,节目为了播出效果明显夸大了陆则这个嘉宾的作用。
    一般这种嘉宾都是由相关专家来当的,这次请个医学生上镜惹来了不少非议。
    可惜不管网上往下怎么讨论,节目还是照常播出。
    到第二天, 《普法在行动》进入护苗月专题,很快地,观众们又在屏幕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没错, 也许是为了让人集中讨论, 节目组把陆则参与的两个案子连在一起播了。
    减肥胶囊问题播完, 紧接着就是校园霸凌问题。
    这一集刚好在九月一日这个开学日开播,不少学校要求统一在开学的第一节 班会课上播放这集内容, 加强中小学师生对校园霸凌问题的认识,指引中小学师生该如何应对校园霸凌问题。
    这段时间陆则联合章有他们做了个简单的网站和配套app, 上面汇集各种求助热线, 包括当地校园霸凌举报热线、当地家庭暴力问题求助热线、当地自杀干预热线和当地紧急报警电话等等针对某方面问题的求助电话,界面干净整洁,操作简单易行, 只需要提供自己的定位就可以自动跳转。
    各地其实都配备有处理这类问题的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只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该往哪里求助。
    现在网络已经足够发达, 哪怕是身在农村也有机会接触到手机,有这样一个指引app,也算是给很多不知该向谁求助的受害者一个方向。
    很多事光靠个人是很难做好的。
    陆则和蒋饶商量着趁着校园霸凌这期节目播出时把求助热线app推了出去。
    随着节目播出, 各地的相关机构也迎来了短暂的忙碌期,组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对有需要的求助者进行关怀或介入,各地中小学也默契地开始了一场全面的自查行动。
    可以说,这期节目的影响力比想象中还要大。
    蒋饶得知很多学校把这期节目当成“必修课”强制每个班级播放时,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他们这档节目收视率不低,在观众之中口碑也很不错,可这种待遇却是第一次。
    蒋饶和陆则打电话说了这事,还忍不住调侃起来:“很多人都和我说,我这‘普法一哥’的位置要让给你了,你比我年轻,比我帅,客串得了演员,坐得了专家席,要是能常驻我们《普法在行动》,我们的收视率肯定节节攀升。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再跨个界?”
    至于为什么说“再”,当然是因为前段时间陆则在民乐界引起不小的波澜,砸得平静如水的民乐大佬们纷纷想挖医学界墙角,游说陆则弃医从乐,到民乐界发光发热。
    陆则坚定拒绝:“没有兴趣。”
    他被裴正德游说着来了个中西医双肩挑,平时已经足够忙碌,哪还有精力去身兼多职。
    蒋饶也没勉强,只让他下次再遇到什么特别的案子可以联系他。
    转眼到了九月底,陆则结束了内科的实习,在众人喜迎国庆时转到了新的科室:妇产科。
    自古以来,妇产科的男医生地位就颇为尴尬,古时旧曾有个大夫因为事急从权帮一位将军的爱妻生产,顺利接生之后被将军一刀劈了。
    到了现代,也有许多患者丈夫、男朋友不理解。
    可惜现实非常残酷,由于医疗人才有限,妇产科医生依然是男性居多。
    省医还算男女平衡,妇产科一半医生是女的,一般来说患者要求女医生负责检查或接生也会满足她们的要求。
    妇产科主任也是女的,姓柳。
    柳主任对陆则早有耳闻,这会儿陆则落到她手上,哦不,轮转到妇产科,让她很想看看这年轻人会不会觉得尴尬。
    陆则却表现得很专业,他平时就不是多话的人,到了妇产科之后更是一本正经得很。
    身为妇产科主任,柳主任非常忙碌,一整天都雷厉风行地在会诊室、病房、产房等等区域往来不停。
    目前陆则只是个实习生,到妇产科自然也不能独立给人看病。柳主任因为本身工作繁多,不方便带实习生,给他安排了一位年轻的女医生当带教老师。
    女医生姓朱,今年三十五岁,精力还算不错,每天的号也总是早早挂满。
    妇产科又分妇科和产科,朱医生主要负责产科,陆则也跟着学习生产前后的相关知识,已经如何协调安排好孕妇们的产程。
    作为一个未婚青年,陆则每天都一本正经地跟在朱医生后面查房,听朱医生与待产或者养胎的孕妇们闲聊。
    在取得产妇和家属的同意时,他还能旁听问诊和进产房助产。
    由于孩子不会挑时间出生,所以医院妇产科国庆不放假
    几天下来,陆则已经熟练掌握了剖腹产、自然分娩和无痛分娩的基本技巧。
    亲眼看过几轮生产过程之后,陆则对于生孩子的辛苦有了更直观的认知,悄然和裴正德要了几个滋补汤方,休假时回去煲汤给徐淑珍喝。
    这天早上科室开会,柳主任给陆则安排了一个新任务,让他接下来负责周末的孕产妇保健讲座。
    这课程每个周末都会开,偶尔有专家开讲,平时都由普通的医生护士来主持。
    材料都是现成的,注意事项也是整个科室的经验结晶,陆则不需要过多的发挥,只要记熟相关内容耐心地给产妇们讲解和答疑就好。
    现在大部分产妇都是上班族,一般会上班到生产前才休假,她们周末才有足够的空闲时间来听课,所以这个课程安排在周末。
    别人都忙,这个任务自然而然地落到了陆则头上。
    要是换成别的实习生,柳主任不一定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们,可陆则不一样,陆则可是上国家电视台都不怂的人,主持个孕产妇保健讲座怎么了?
    陆则对此没有意见,取了资料表示会好好准备。
    这天中午,产房接收了一个特别的孕妇。
    对方是朱医生的同学,今年也三十五岁,第一胎,预产期还没到,但吃过午饭后突然发动,她丈夫马上火急火燎地把人送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小陆:区区产科,难不倒我!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太难了
    产妇叫孙莉莉, 来得急, 路上宫口已经开到差不多三指,一来就被送进产房。
    丈夫是高校教授, 看起来是个腼腆内敛的人,可惜遇上这样的事也着急得很。
    好在产妇一直有定时产检, 各项资料非常齐全,血型、伤病史、过敏史这些朱医生都心里有数, 人一到朱医生马上亲自替这位老同学安排无痛分娩。
    在欧美各国无痛分娩的普及率非常高,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女性生完孩子办个手续就能活动自如地回家。
    相比之下, 国内的无痛分娩普及率比较低,老一辈的大多迷信顺产对孩子比较好, 无论什么情况都希望能“顺产”。
    事实上随着医学发展, 麻醉技术日臻成熟,对人体的伤害已经降到最低,只要产妇身体情况适宜, 完全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根据医生建议选择痛苦更小的分娩方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