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国医 第8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次不一样,这次已经有了几波预热:先是高逸搞事翻车,接着是陆则和工程院认领陆爸爸,随后还有纪录片上线——今天还有一堆听完讲座的师生在线吹捧!
    这一的热度炒起来,这讲座的关注能少吗?不少人早就翘首以盼,巴巴地等着讲座放出来好第一时间凑个热闹。
    别人都在聊这事,自己不关注怎么行?还是得紧跟潮流,上学、上班和小伙伴们还有共同话题啊!
    不管内行外行,群众都挺期待陆爸爸再给他们带来点惊喜。
    于是讲座链接一放出来,不少蹲守学校官博等着的人都激动地点开。
    比起工程系师生,这批人的成分就复杂多了,关注点自然也不全在讲座放出的干货上,一开场就疯狂刷起了弹幕——
    ——这就是让高逸凉了的造型吗?
    ——卧槽,不错,今天的陆爸爸看起来好帅啊!
    ——那个造型设计中心离我家近!马上掏出手机预约去!
    ——关注什么造型,你们真肤浅,陆爸爸声音好好听啊
    ——我感觉陆工认真起来凶萌凶萌的!
    ——等等,是我眼花了吗?怎么感觉ppt上那张照片上的人和讲座现场那个人长得有点像?
    ——倒回去看了看,不是像,而是就是同一个人吧?
    ——看看其他人的眼神,都往他身上去了!
    ——我也注意到了,还有啊,这难道不是高校讲座?到场的人怎么只有三个学生?
    ——老表,他说的是你吧.jpg
    ——老表,你被老师点名了.jpg
    ——三个学生弱小可怜又无助.jpg
    ——老师我真的不想坐前排.jpg
    ——在大佬堆中瑟瑟发抖.jpg
    ——卧槽 ,你们截的表情包真传神!
    作者有话要说:
    陆爸爸:游戏玩起来好像很简单的样子
    小学生:?
    第八十六章 准备找谁
    陆爸爸的讲座引起的反响非常大, 尤其是最后大佬们和陆爸爸的拥抱给人留下的印象十分深刻。
    干工程这一行的, 需要扛的事其实很多,要是能力没有强到无人可替代的程度,还需要练就和各方打交道的厚脸皮,得上讨好得了人、下跑得了工地。
    什么体面不体面的, 全都是虚话, 干这行和其他行当一样只有豁得出脸去才能混得开。
    可哪怕是再不好混, 值得开心、值得骄傲的事还是不少,看着自己的图纸化为现实, 看到自己与鬼斧神工的大自然斗出了成效, 看到自己的“杰作”高高地伫立于钢筋水泥打造成的大都市中,其实都是非常高兴的时刻。
    这种成就感很难在屏幕上表现出来,但这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却展现了他们温情的一面。
    即便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不留情面、不近人情,可是在工作之外,他们感激每一个陪着自己日夜鏖战的合作者以及每一个指出自己错误的伙伴。
    由于截取了一波表情包, 这个讲座在接下来好几天都还很有存在感。
    陆爸爸却又低调地消失在人前, 仿佛前些天红遍半边天的人不是他一样。
    这也是许多人预料到的事,陆爸爸要是能连开几个讲座, 也不会有那么多人不远千里还赴会。熟知他的人都很清楚, 他能答应一次已经非常难得!
    裴正德怕陆爸爸无聊, 回家煲汤时会找陆爸爸聊聊天。不过陆爸爸不是会寂寞的人, 难得休假一次,确实有很长的书单要补,看书累了还能打开游戏放松放松, 瞧着很自得其乐,丝毫不受外界影响。
    转眼到了周一,江老正式接受返聘。
    陆则得了裴正德的嘱咐,一大早开车去接江老回医院。
    中医科眼馋陆则好久了,盼着江老回归也很久了,瞧见他们过来都激动不已。
    不用等陆则去跑腿,已经有身为学徒兼实习生的小年轻把江老的专属值班室收拾出来。
    既然接受返聘,一切都按程序走,江老属于需要预约的专家,一天限号60人。
    经院方提前宣传,江老今天的号才刚开始预约就被抢光了,不说其他人,就是本院职工的熟人里面谁家没几个老人?
    人老了就跟机器旧了一样,浑身都是毛病,光挂专科号已经很难搞定,还是中医调理起来全面一些。
    只是当初江老一退,很多人心里都不太信任省院的中医科了。现在江老重新出山,得了消息的人都第一时间让儿女帮忙抢名额。
    陆则陪着江老在值班室坐了一会儿,病人就陆陆续续到了。
    陆则不是多话的人,安安静静坐在一边看江老望闻问切,老人们的问题大同小异,江老开的药方却各有不同,同样的问题他可能会用不同的方子,即使是同一个方子,他在剂量上也会略有增减。
    江老用药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简单。
    能用最简单的方子,他就用最简单的方子,病人揣着几百上千块进来,最后还是带着几百上千块回去,竟只需要付个零头。
    上午的四十个病人都很普通,没什么疑难杂病,江老开的都是调养身体的寻常药方。
    陆则观摩了半天,感觉跟看书大有不同。
    每个人的身体情况都不一样,想要下对方子,就得结合病人的全身情况进行推演,确定一剂药下去病人的身体能往好的方向转变。
    这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
    医生既需要全面掌握中医理论,又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有任何错漏都会导致治疗失效。
    对于有挑战性的事,陆则的第一反应当然不是害怕。
    他的第一反应是满心期待。
    吃过午饭后,陆则依然跟着江老见病人,和早上不一样,江老给人诊脉,他也提出想要试着诊脉;江老给人开方子,他也坐在旁边开方子。开完他也不急着的请教,先摆到一边放着,等着下一个病人进来。
    下午的二十个病人看完,不少人都知道江老这次是回来带学生的了。
    陆则见江老忙完了,才拿出自己开的方子给江老看。
    别看很多药方都是现成的,要知道该怎么用这些方子、该怎么增减药材和剂量全都是学问,没经验的人不可能开得准。
    现在网络发达,早就不是那种一方走天下的时代,方子不能瞎开,否则你治着没效就是自砸照片。
    江老喝了口温开水,接过陆则开的二十张方子看了起来。
    陆则的天赋摆在那,方子开得很准,顶多只是剂量上有点小偏差,对药效的影响并不算特别大。
    如果说这是一场考试,陆则交上来的算是一份满分答卷。
    不过陆则不知道的是,当初江老早就看过他给单小云开的调理方子,知道陆则的“实力”。看完陆则写的方子,江老只是微微颔首,平平淡淡地夸了一句:“不错。”
    陆则是从小被夸到大的,他敏锐地察觉江老并没有特别满意自己的表现。他也不气馁,又把江老送了回家,才绕道去裴家蹭饭。
    “今天去江老那边实习了吧?感觉怎么样?”饭桌上,裴正德问起陆则实习表现。
    “感觉不错。”陆则说,“很有挑战性。”
    他在外科,考虑的更多只是怎么让相关脏器正常运转、怎么把多余的或有害的部分切除,很少从整体考虑问题。
    今天一天跟下来,陆则现在等红灯时都会看看站在指挥台上的交警琢磨一下对方身体情况如何,需不需要开个方子调理一下。比起解决局部问题,从整体来考虑疾病问题更加复杂、更加让陆则觉得新鲜和有趣。
    裴正德知道陆则会喜欢,也不再多问,只站起来给他和陆爸爸都盛了碗汤,还热情介绍:“这汤加了黄精、川穹、决明子这些药材,补脑又护眼,你们最近不是看书就是忙,多喝点啊。”
    饭后,出差多日的伍心慈终于回来了。
    看到两大两小坐在沙发上拿着手机打游戏,伍心慈还以为自己走错了门。还是裴正德最先看到妻子回来,他马上放下手机,对伍心慈说:“心慈你回来了啊?我去给你盛汤!”
    伍心慈:“…………”
    陆爸爸三人也放下手机,陆则站起来和伍心慈介绍:“师母,这是我爸爸。”
    伍心慈对陆则还是很喜欢的,上前朝陆爸爸伸出手:“陆爸爸你好。”
    陆爸爸很喜欢“陆爸爸”这个称呼,他和伍心慈握了一下手:“打扰你们了。”
    “打扰什么,客房空着也是空着。”伍心慈不着痕迹地看了眼自己女儿,见女儿脸上没有半点心虚,只能说,“平时小陆对我们窈窈非常照顾,窈窈出去时我们都是把她托付给小陆才放心。”
    陆爸爸认真地说:“照顾师妹是应该的。”
    陆则则是悄悄看了裴舒窈一眼,想知道裴舒窈什么时候让裴爸爸裴妈妈不放心了。
    师妹难道不是可以一个人下古墓的吗?
    好在裴正德把汤端了出来,成功打断伍心慈和陆爸爸的对话。
    陆则跟着陆爸爸回房间,和陆爸爸提了件事。
    事情很简单,卫爸爸前两天在他们医院周围搞拆迁,他顺手在那边弄了块地,准备建个带图书馆的别墅式公寓。
    没错,就是弄栋几栋别墅,然后前面带个大大的图书馆这样。
    建好以后陆爸爸回来有个去处,他平时也可以带小伙伴在里面玩,而且有个单位挂靠以后想集齐新书也更便捷,一举三得,非常不错。
    现在陆爸爸假期还有一半,画个简单的设计图不是难事,更详细的东西交给专业人士去细化就好。
    陆则把那块地给陆爸爸圈出来:“爸你这几天能把它设计出来吗?只要个大致框架就好,具体的可以交给别人弄。”
    陆爸爸一口答应:“没问题。”
    陆则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把自己的要求告诉陆爸爸。
    陆爸爸连连点头,统统牢牢记在心里。
    难得儿子有需要自己帮忙的时候,他当然得好好表现!
    陆爸爸知道陆则有钱,也从不干涉陆则怎么花自己的钱,听了陆则的想法并不觉得陆则在败家,还很期待陆则把它建好。
    父子俩说定了,陆则才去和裴舒窈说起自己这个小计划。
    毕竟裴舒窈正好在他的小伙伴之列。
    陆则积极地和裴舒窈分享:“我让我爸在主楼两侧分别搞两个的展馆,一个我用来搞医学史的展示,一个留给你,到时你可以在里面搞展览,你想把里面的展厅修成古墓都行。”
    陆则这个想法并不是临时起意,他准备建的展馆与其说是展示医学史,不如说是把药庐里那块灵玉向他展现的东西搬出来。到时他不时开个讲座,展示一下把自己整理出来、自己感悟出来的内容,勉强也算广收门徒。
    至于为什么还单独留个展馆给裴舒窈,当然是因为传统建筑物是讲究对称的。
    对称才好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