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反派洗白录 第8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事情过去都快一个月了,李道玄才从洞明大殿中出来,他将《衡经》一千六百多章全文四百万字通篇翻译注释了一遍,交给了谢仲春。谢仲春与南乡子当时看着那些手稿都愣了,完全没想到李道玄这些日子是在做这些。
    南乡子问道:“你怎么忽然想起来要翻译《衡经》?”《衡经》是当今存世年代最久的春南道经,道门公认的最晦涩难懂的八部道经之一,用的都是古文字,前面几十章还好,后面许多篇章寻常人连字都看不懂,传说中真武大帝便是看了《衡经》悟了玄通,晚年的真武大帝说过那么一句话,大意是,他死之后,世上再无人能读《衡经》。
    李道玄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道:“我闲来无事翻了翻。”
    谢仲春在一旁翻着李道玄写的东西,头也没抬,明显是全部注意力都陷进去了。南乡子这边回过神来后,他才想起自己原本要对李道玄说什么,开口道:“正好你出来了,我有件事想要同你说。”
    “什么事?”
    南乡子见李道玄望着他,又没了声音,似乎有些不知如何开口。
    李道玄见他犹豫,又问了一遍,“怎么了?”
    南乡子于是将这些日子道门、孟长青、陶泽、还有吕仙朝的事情都与李道玄慢慢说了说,听完后,李道玄似乎是顿住了,很久都没说话。
    南乡子这辈子对谁的脾气都摸得准,唯独李道玄是个例外,有时候他也不知道李道玄在想些什么,见李道玄不说话,他也没说话。孟长青说到底终究是李道玄唯一的弟子,谁也没有想到会出这样的事情。
    “为何现在才告诉我?”
    “原是想告诉你的,见你好几个月不曾出关,怕打扰你,一直没寻着机会。”
    感觉到气氛的微妙,谢仲春翻着书的手停了下来,他也望向李道玄。李道玄没再说话,然后他转身往外走,一直走出了紫来大殿。谢仲春望了站在原地的南乡子一眼,道:“早和你说了,不必告诉他。我当初便说了没有师父这么纵着徒弟的,他听也不听,孟长青今日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要我说他难辞其咎。”
    南乡子只是轻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李道玄去了一趟药室山,见到了陶泽。在这之前,陶泽已经将自己关在房间里许多天不肯见人了,连自己的师父他也不愿意见。
    李道玄走进去的时候,陶泽抱着手窝在房间的一个角落里,一张脸苍白憔悴,眼睛望着虚空处,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瞧见来人是李道玄,他的眼神动了下。
    李道玄问了他几句,他先是没说话,然后才慢慢地将当日的事情对着李道玄复述了一遍,“是他镇杀了那些百姓的魂魄,他说那些人生不如死,活着也是图受煎熬,不如给他们一个解脱,我拦过他,他不肯听我的。他的确修炼过邪术,别的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他如今人在何处?”
    “我不知道。”陶泽说话的时候,脸上的某一块肌肉一直在抽搐,好像忽然间就陷入了某种突如其来的崩溃中,他摇头道:“我不知道,不要再问我了,我都说了,别的我都不知道了。”
    李道玄一下子看出来陶泽精神状态不正常,在陶泽抽搐得越来越厉害,甚至控制不住地伸出手去抓自己太阳穴的时候,李道玄直接伸出两指抵上了陶泽的眉心,金仙灵力灌了进去,陶泽慢慢地平静了下来,昏睡了过去。
    李道玄伸手扶住了倒下去的陶泽,他第一次不知道该做什么,显然他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陶泽说的这两句话,若是真的,几乎已经判了孟长青的死罪。
    人人都在说孟长青杀了人,然而没有一个人说得清孟长青下山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没有人知道孟长青如今人在哪里。
    孟长青仿佛真的凭空消失在了这个世界上,再也没人见过他。
    距离玄武数万里之遥的北地太白古城。
    孤零零的几个鬼魂在城中游荡,阴气齐聚,消失已久的上古巨蟒盘旋着在五彩的经幡旁,风摇着檐下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在这个一直被道门忽略的边城中,鬼魂们正围着一个奇异的阵法,那阵法是用红色的线画出来的,重重叠叠,一圈又一圈如猩红潮水般朝着远方蔓延而去,太白鬼城再往北去便是北地寒原,那里林立着佛宗的寺庙,依稀能听见佛宗弟子唱晚课的声音传过来。
    北地信奉佛宗,轮回一说在北地很流行,传说中,阴间化为六道。生前善业累厚的,死后入天道;生前六根未净的,死后入阿修罗道;生前愚钝惘然的,死后入人道;生前恶业尚未赎清的,死后入畜生道;生前无孽不作的,死后堕入饿鬼道;而生前饱含怨、憎、孽、恶的人间极大恶之人,死后堕恶鬼道,恶鬼道有八大热地域,无尽业火熊熊燃烧,一入恶鬼道,化生恶鬼,永世不得超生。
    终于,阵法中的人慢慢地睁开了双眼,那一双猩红的,混着金色雾气的眼睛,在黑暗中幽幽的散着冷光。
    白蟒与鬼魂们看着那人,白蟒口吐人言,它低声问道:“你醒了?”
    第89章
    西洲城之事告一段落,长白宗下令, 次日在伏魔台当众处死吕仙朝。
    是夜, 梦华殿中, 吴聆正在端详真武大帝的道像,手中握着三炷未点燃的香,门外有弟子求见,说是吕仙朝想要见他。吴聆刚将三炷香点燃,手中动作一顿,“他神志恢复了?”
    那守夜的弟子回道:“早上还疯疯癫癫的听不懂人话,中午睡了一觉, 晚上醒来便一直说要见大师兄, 嘴里还不停地吐血。师兄弟们怕出什么事, 过来通传了一声。大师兄的意思是?”
    “我去看看,你回去吧。”
    “是。”
    吴聆将三炷香插在香灰之中, 灰黄的烟雾缓慢地腾起来,他望向那挂在殿中央的庄严道像,长白宗请的是全天下最好的画师,画像上是真武大帝降妖伏魔的场景。昏沉沉的黑暗中,这画像上真武大帝的一双眼像是黑夜乍亮的闪电,这画像的寓意便是:新春雷鸣,天神降临人间, 世间的妖魔魍魉全都无所遁形。
    夜里淅淅沥沥地下了雨,天上在打雷,山道上有成股的泥水哗哗往下淌, 吴聆出门前带了把伞。
    他走进那间狭小的牢狱时,吕仙朝正在低头呕血,地上一滩又一滩的鲜艳血迹。有时连吴聆都觉得,吕仙朝能活到今日有些不可思议。煞气早就已经将这个人的身体与神志都彻底摧毁了,若是挖出吕仙朝的五脏肺腑,就能看见掏出来的东西像是被火烧穿的炭,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筛孔。今夜吕仙朝不知为何又忽然清醒了过来,这种情况放在人间又被叫做回光返照。
    吴聆将伞收了放在了一旁。听见动静,吕仙朝抬起一双凝着血块的眼睛望向他,黑暗而狭小的屋子里只有那扇窗户照进一点外面的光,甚至照不清两人的面孔。
    “外面下雨了?”吕仙朝眯了眯眼睛。
    “下了有一会儿了,你没有听见吗?”吴聆将窗户打开,雨吹了进来,很快便打湿了地板。
    吕仙朝抬头借着光打量着吴聆,窗外树叶沙沙地响,黑影绰绰,像是无数的鬼魂。他又问道:“我去过玄武了?”
    “去过了,你见到了陶泽,他被你的样子吓着了。”吴聆回他。
    吕仙朝是真的撑到了尽头,连动一下手指头的力气都没有,然而从吴聆走进这屋子的第一刻起,他的视线就一直在吴聆身上,这需要耗费他大量的精气神。“你赢了。”他望着吴聆,竟是轻笑了起来,道:“你真够狠的,杀了吴地的修士,杀了画屏乡的百姓,杀了我姐,杀了孟长青,知道这些事的人都死光了,如今我也要死了,再也没有人知道你做了什么。”
    吴聆没有说话。刚刚那雨下得有些大,他虽然撑着伞,但仍是有些淋湿了,身上好似有一块块暗斑。
    吕仙朝似乎在自言自语,声音低得吓人,“等我死后,你就可以继续当你的长白大师兄,以后说不定还要当长白的掌门,多好啊,享受万人敬仰,还会载入道史名扬后世,恭喜啊。”吕仙朝抬起头问他,“你赢了,你不快活吗?你为什么不笑?快笑啊。孟长青死了,我也要死了,你赢了,你赢了啊!”
    吴聆依旧没说话,窗外的雨打在树叶上,溅出无数的水珠,一道雷电正好劈过,照亮了吕仙朝满是血污与泪水的脸。佛说,这人世间一切的事情都是苦的,做人本身就是入恶三道,要历尽磨难才能脱离这苦难的轮回。
    吴聆问他:“你今夜为何要见我?”
    吕仙朝吐掉了嘴里的血,靠在了墙壁上,“这世上没有公道,你这种人偏能够活着,以后还要享受人间的香火供奉,我杀不了你,我也没办法求老天爷杀了你,我就是想在临死前看看你,我想把你这张脸记住,就如果真有下辈子,”他说着话仔细地打量着吴聆,咧嘴笑道:“有下辈子,我也想做你这样的人,想杀谁就杀谁,到时候我还过来找你,你等着我,你等着我啊。”
    吴聆道:“可惜这世上没有轮回,你连鬼都做不了。”
    吕仙朝看了吴聆很久,终于他低低地笑了起来,逐渐变成了大笑,血水顺着他开裂的嘴角淌下来,“吴聆,我诅咒你。”
    吴聆低身望着他的脸。
    吕仙朝的嘴里全是涌出来的血,他不仅人像是鬼,声音更像是地狱里发出来的。“吴聆,我诅咒你,我诅咒你一辈子当不了人也做不了鬼,你永生永世都是个魔物,记住,你永远别当人,永远不要有人的感情,一旦你有了,千刀万剐痛心而死,你会遭受到那些比那些死在你手上的人千倍万倍的痛苦,让你下辈子下下辈子永永远远都不想再当人。我诅咒你,我用我的命诅咒你,你记住,哪怕我死了,你也要记住,我诅咒过你。”
    吕仙朝几乎是一字一句说的,他的眼睛里有某种奇异的光芒闪烁着,像是毒蛇的芯子,又像是某些火焰,他的生命之火忽然间燃烧了起来,让他整个人焕然新生。
    吴聆这才发现,地上那一滩滩的鲜艳血迹似乎有异,那血迹被杂乱地覆盖在长白镇压吕仙朝的阵法之下,很难分辨出形状,直到这一刻,那些血忽然全都开始发出耀眼而刺目的红色,一直延伸到他的脚下。他望向吕仙朝,吕仙朝已经变成了一个血人,如果不是还能认出人的形状,几乎让人觉得那就是一滩脓血化开了。
    屋子里忽然传出一阵狂乱的笑声,吕仙朝伏在地上大笑了起来,那笑声穿过雨夜和长廊,甚至一直传到了外面守夜的弟子耳中。几个长白弟子面面相觑,没有做声,电闪雷鸣,狂风呼啸而过。
    屋子里吕仙朝还在笑个不停,一股说不上来的邪门。吴聆没什么反应,他望着疯癫无状的吕仙朝,眼中没有恼怒也没有不屑,他慢慢地走了过去,踏过地上的血迹,一直走到了吕仙朝的跟前。
    吕仙朝停下了发疯,用一种穷极恶毒的眼神盯着他。
    吴聆仔细地打量了吕仙朝很久,他伸出手去,扼住了吕仙朝的脖颈,“然后呢?”他低声问吕仙朝,手中慢慢地用力。
    痛苦的呜咽声响了起来,吕仙朝开始剧烈地挣扎。“你……你!”他只发得出这一个字节的声音,脸因为窒息而呈现紫红色,他忽然艰难地裂开嘴,死到临头仍是对着吴聆露出了一个笑容。
    吴聆看着那个笑容,忽然,宿命的轨迹似乎沿着那怪异的弧度轻轻地拐了下。
    砰的一声。门口传来了一道声响,听上去像是什么东西被打翻在地,混着瓷器碎裂的声响,在雨夜里格外清晰。两个人全都听见了那一声,吴聆松开了手,吕仙朝砰一声摔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疯狂喘气咳嗽,下一刻,吴聆挥手一道剑气直接扫开了门。
    门外,一个木质的食盒摔在了地上,粥洒了一地,吴喜道穿着一身绯红色的道袍,右手拿着把伞,模样愣愣的,也不知是在门口站了多久了。
    吴聆的眼神忽然动了下。
    吕仙朝也咳嗽着抬头看去,眼睛里全是血,当看清门口的吴喜道时,他明显愣了下,他猛地冲着吴喜道吼道:“跑啊!”刚一吼完,他也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把用力拽住了吴聆的腿,同一时刻,精魂混着血喷了出来,“快跑!”
    吴喜道被吕仙朝那一声吼得抖了下,下意识往后退,却被摔在地上的食盒绊倒,她摔在地上剧烈地颤抖起来,一双眼死死地盯着吴聆,“来人……来人!”她忽然吼了起来,抽出剑就是一道剑气放了出去,滂沱大雨中剑气呼啸声霎时间绽开,守在鲸海阁以及鲸海崖的上百名长白弟子同时听见了那一道剑啸声。
    在门口守着的几个弟子离得最近,他们从听见那笑声时就惴惴不安,此时听见声音,立刻朝那间屋子飞奔而去。
    脚步声从四面八方响起来,吴聆仿佛什么也没有听见,他只是望着从地上拼命爬起来的吴喜道,吴喜道脸色苍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吴聆没有理会拼命拽着他的吕仙朝,朝着吴喜道慢慢地走了过去,“你听见了什么?”
    吴喜道那一瞬间似乎连剑都握不住了,她睁大了眼睛盯着朝她走来的吴聆,控制不住地颤抖着一步步往外退,一直退到了栏杆旁,然后跌了出去,摔在了雨中。
    “走啊!”吕仙朝吼道。
    吴喜道不住地摇头,她猛地一把扯下了胸前的灵玉甩到了吕仙朝的身上定住了他溃败的魂魄,就这么一个动作让吕仙朝与吴聆同时停了下来。吕仙朝今夜眼中第一次有疯狂之外的情绪流露出来,他微微睁大了眼,朝着吴喜道喊道:“快走!”
    长白弟子很快便循着剑气冲到了那长廊中,第一眼见着雨里的吴喜道便大喊:“师妹!出什么事情了?”下一刻,众弟子就又看见了在廊下的吴聆,这气氛十分古怪,众人见状都有些不解,有个弟子忍不住问道:“大师兄?你们、你们怎么了?”
    吴喜道一直在抖,可手里的剑却没有放下来过,她用极低的声音颤抖着问道:“他、他刚刚说的、说的是真的吗?你、你才是那个、那个杀害吴地修士的人?你为什么要杀他?你为什么要杀吕仙朝?”她吓得说话几乎连不成句。
    长白弟子闻声脸上全是错愕,越来越多的鲸海阁弟子赶到了。
    吴聆没有回答吴喜道,他只是看着吴喜道,吴喜道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也不知是吓的还是情绪崩溃了,那个角度,光影交错,没人看的清吴聆的神情。道袍袖子中,他五指慢慢地握紧了降魔剑。
    所有鲸海阁弟子都望着吴聆。
    房间中,吕仙朝已经察觉到事情会失控,他拼命想起身,却发现那房间里的阵法始终无法挣开,他浑身青筋全暴了出来,挣扎着要往门外去,却砰一声又重重摔在了地上。门原本是半开着的,吴聆走了出去,风将门吹得合上了,他便再也看不见外面的景象,甚至因为暴雨听不清外面人说话的声音。他手中捏着吴喜道扔过来的那块灵玉,用尽所有的力气催动煞气挣开那锁着他的阵法,忽然,门外有剑气回旋声响起来,他猛地抬头看去,仿佛是意识到外面正在发生什么,瞳孔骤缩。
    “不要……不……”下一刻,他按在地上的手虎口裂了四五道,血流如注。他撑着地想站起来,却喷出一大口混着精魄的血。
    喉咙几乎发不出一点声响,他紧紧地攥着吴喜道的那块灵玉,目眦尽裂,有血顺着眼睛的裂口渗出来,将他眼前的景象也覆上了一层猩红。不行。
    体内的煞气被催动到疯狂的地步,他还在试图往门外走,最终砰一声倒在了离门还有两步距离的地方。血腥味涌入了鼻腔,他用尽最后的力气撞开了门,在门框边,他摸到了粘稠的、温热的鲜血,那是他记忆中最后的东西。
    剑气停歇了下去,再然后,什么声音也没有了。
    也不知过了多久。
    吴聆一个人在血泊中静默地站着,四下皆静,雨水打湿了他的道袍。屋子里吕仙朝早已没了动静,也不知是死是活,长廊之上,数不清多少把长白仙剑散落在血泊中,雨还在下,冲干净了尸体脸上的污血,露出了一张张年轻的脸庞。吴聆迎着风站着,手中的降魔剑的剑穗扑簌地被风吹起来,不停地扫着他的手腕。
    满地的尸体中,有一个穿着绯色道袍的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她的脸半埋在地上,睁着眼睛,气息已经绝了,手里还紧紧握着玄武的仙剑。她的眼角是红的,看得出来死前曾经拼命求饶,哭得停不下来。
    吴聆什么也没做,他就只是站在廊道上望着那些尸体,雨水落在他的脸庞与头发上,滴下水来。
    对于像吴喜道这样年纪的弟子而言,什么千载道统什么香火鼎盛她们其实也不懂,她们就是喜欢待在祁连山上,和师兄弟还有师父们在一起。他们是新春的草木,正是青春的年纪,有些吃饱了没事干,喜欢拉帮结派,也喜欢降妖伏魔,期待着有朝一日名扬天下威震四海,可真的下山遇到妖怪时却又只知道躲在师兄们身后了。
    小姑娘一向崇拜那些道门厉害的人物,私下里也常常喋喋不休。对于吴喜道而言,祁连山上最好看的不是烟霞,那年她头一回上山,躲在师姐后头不敢见人,走到横穿山谷的栈道上,脚下是万丈悬崖,她实在吓得腿软,扶着竹栏不敢动,师姐在前头喊她,她眼泪汪汪地抬头看了一眼,却看见了一幕她终身难忘的画面。
    云山雾绕中,她看见一个负着降魔剑的少年剑修从悬崖上的栈道远远地走过去,好几只半人高的仙鹤亦步亦趋地跟着他,那少年一身道袍与山中白云的颜色一模一样。不知是谁忽然大喊了一声,那少年剑修停下脚步回头轻轻地看了他们这群冒失的新弟子一眼,周围的仙鹤受到惊吓刹那间振翅飞了起来,她猛地抓紧了栏杆,傻乎乎地觉得那少年下一刻也要化作仙鹤飞走了,就像师姐说的神话故事一样。
    后来她才知道,那少年不是神仙,那是她们的大师兄,是将来这道宗中最厉害的剑修。师父告诉她,等她们长大了,她们都会成为像大师兄那样的人,跟着他一起光耀长白、壮我道宗。她一直都期待着那一天。
    吴喜道临死前,血大口大口地从嘴中涌出来,意识还未彻底消散,她哭得有些喘不上气,恍惚间又回到了那个初上山的日子。
    悬空挂在万丈悬崖之上的双层栈道,师姐在前头喊她快些走过去,她却只是望着那白鹤一样仙气飘飘的少年剑修。山上的师父又在开着新一年的道会,她下意识想跑过去在师父身旁坐下,却怎么都穿不过那栈道。师父们抚着拂尘与一群师兄弟们坐在道会上悠闲喝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一大群仙鹤悠悠地飞过长空,没入了翻滚的云海中。
    吴喜道就这么死了。
    杀完人之后,吴聆在血泊里站了很久,然后他回屋子里取了伞,离开了鲸海阁,就如同他来的时候一样。那道修长而模糊的背影隐在山水雾气中,有股说不上来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某种宏伟的死物,如洪水中倒塌的神殿、被烈火毁去的绘着神话的画壁、流血不止的佛像。他的神色是那样的平静,雨水打在伞面上溅出晶莹的水露,还有些落在了他的道袍上,晕出一圈圈的水痕。
    佛说,诸生苦难。
    第二天清晨,长白宗的弟子天没亮便前去鲸海阁,预备着带吕仙朝去伏魔台。
    他们到的时候,发现鲸海阁的弟子全都死了,惨死在那里的还有轮值的几个内宗弟子以及吴鹤楼的女弟子吴喜道。吕仙朝被人发现的时候,浑身上下的筋脉都被煞气烧断了,他竟然还没死,疯疯癫癫地在尸体里堆里坐着,众人发现了他手中紧紧抓着的吴喜道的灵玉。
    长白宗很快查明了真相。
    吴喜道心地善良,每隔两日便偷偷去给吕仙朝送吃的,却不料吕仙朝忽然走火入魔狂性大发,挣脱了阵法大开杀戒,那动静引来了鲸海阁的弟子,众人制不住煞气暴涨的吕仙朝,反而被其所杀。吕仙朝如今被煞气烧断的筋骨、上百名鲸海阁弟子死前的惨状以及吕仙朝手中抓着吴喜道的玉便是证据。
    众人只痛悔没有早点处死吕仙朝,竟是酿成今日的惨剧。长白掌门吴洞庭与长白掌教吴鹤楼得知此事后震怒无比,下令即刻处死吕仙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