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反派洗白录 第4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孟长青摸了摸他的头发,“别怕。”
    姜姚抬手抹了把脸上的冷汗,许久才道:“这什么幻术啊,这么可怕!果真是邪术!害人的东西!”他骂了两句,也骂不出什么难听的,反倒是能听出股委屈来。
    孟长青听笑了,却没有辩驳,任由姜姚发着脾气。
    终于,等姜姚骂累了,他才收回手。
    吕仙朝教姜姚的幻术叫“回梦”,《符契》坤册第三卷 首章幻术,与“海市蜃楼”很相似,都是失传已久的上古幻术,不同的是“海市蜃楼”讲究一个“渡”字,而“回梦”则有“美梦成真”的意味。
    他望向城墙下,海市蜃楼幻境在夜色中可谓是美轮美奂,亭台楼阁拔地起,万家灯火通明,好像最繁华热闹的人间,众鬼来往其中,几乎令人忘记了这幻境背后的狰狞与荒蛮,忘记了路边那些嬉笑怒骂的鬼为何宁死不过黄泉道,偏偏要打个转儿回人间。
    这世上何谓真,何谓梦?
    人活一世,何尝不是大梦一场啊。
    “想见一见这幻术真正的样子吗?”他忽然问姜姚。
    姜姚一下子望向他。
    眼中有金色雾气漫上来,孟长青缓缓抬起手,两簇火焰从掌心冒出来,竟是幽幽的雪白色,他闭上了眼。
    《符契》坤册,第三卷 ,回梦。
    老牌楼下,白瞎子还拉着李道玄聊天,聊了快四五个时辰了,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还说要帮李道玄算命,估计是吹懵了,连李道玄是谁都忘记了。李道玄正听着,忽然微微一顿。
    太白城城墙之上,有一团白绒的光从升起来,越升越高,忽然间舒卷来开,风流云散一瞬间,化作漫天的星星点点,孟长青站在城楼上,忽然睁开了眼,瞳中金色翻滚如沙海,白色星火一下子吹向夜色中的鬼城,铺天盖地,汹涌而去。
    入夜的鬼城正是最热闹的场景。
    太白妖道孟长青其实不太会打架,但是很会逃跑,一个幻境丢出去,修士气得想骂娘,这种招数简直不能再恶心了。一群堂堂正正来找茬的修士回回都在幻境中晕头转向找不到北,像是一击重拳击中了棉花,火冒三丈却拿他无奈何。谁让人家不要脸呢!
    姜姚已经看呆了,直接傻眼了,被那一幕震撼得只知道吸凉气。
    铺天盖地的白色流火,猛地一下子扑向鬼城,所到之处,枯木逢春,萤火汹涌。
    像极了许多年前玄武药室山的那入春的一夜。
    月圆花开,人间春至。
    回梦啊回梦,何谓美梦成真?何谓美梦成真啊!
    孟长青遥望着一个方向,眼中有着姜姚看不懂的情绪在翻涌。那是人间真挚却难以宣之于口的感情,是人间唱了一折又一折子的话本子,是今夕何夕,是花开月圆,是大梦成真。孟长青忽然笑了声,大约是知道对方瞧不见自己这副蠢样,第一次眼中露出些放肆来,星火中,那一笑耀眼极了。他这一生鲜少这么放肆。
    大梦成真啊!
    李道玄坐在牌楼前,看着那汹涌而来的白色流火与烂漫春华,他终于怔住了,下一刻却已经置身满城春日中,几乎没有给他反应的时间,一切已经把他笼住了,牢牢地笼住了。
    满城沸腾喧哗中,白瞎子一个失手把手中的签筒倒了出去,泼出一大片大吉上上签,暴露了他卯这劲儿讨好人的心思。
    李道玄坐在流火飞花中盯着一个方向,久久回不过神来。
    街巷中,吕仙朝被一大片喧哗吵醒,啪一下推开了窗,一个猝不及防,眼都快被星火晃瞎了,愣了片刻,反应过来了,道:“哟,疯了啊?”
    第47章
    天下道术千万,幻术属于最末流, 在“海市蜃楼”出来前, 幻术在天下道人眼中等同于小孩子过家家, 属于“非常容易学,好看也好看,但是不顶什么用”的三流术法。假的就是假的,永远比不上真的。
    直到太白鬼城“海市蜃楼”横空出世,道门多少年没有出过这种大手笔了,精彩至极,真的精彩至极, 一场戏法, 换了人间。
    幻术自此一雪前耻, 孟长青出了名。
    孟长青站在城墙上,满城花开, 一大片泱泱流火,点点抖落。
    他知道这些是假的,但没有关系,心意是真的。
    人活一世,什么都是虚的,唯有真心弥足珍贵,和大好春光一样, 要好好珍惜,不要轻易辜负。
    次日一大清早。
    孟长青带着姜姚回去,刚拐过长廊, 他一眼看见了立在廊下的李道玄,李道玄似乎在走神,金色波光似的阳光抖下来,轮廓柔和极了,孟长青目不转睛地望着那背影,李道玄好像察觉到什么,忽然回过头望了他一眼,孟长青的脸刷一下子热了起来,手心全是汗。姜姚不知道出了什么事,疑惑地问孟长青,“道长,你脸怎么这么红?”
    孟长青吓了一跳。
    李道玄望着孟长青,在他的注视下,孟长青连解释的话都不会说了,结结巴巴说了句“没事”,故作镇定地抬头看他。
    李道玄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望着他。
    孟长青镇定了大半天,莫名其妙地更紧张了,想要转开视线,却又被满院春光撞回来,他站在那儿不知如何是好,尴尬地对着李道玄一个劲儿地干笑,他估计了一下,自己看上去应该跟傻子没什么区别。
    李道玄的面色很温和。
    孟长青估计是实在太紧张了,脑子也不知道怎么长的,忽然鬼使神差地抬起手对着李道玄用力地招了下,因为手脚僵硬的缘故,看上去还挺兴奋,仿佛说:看我看我!我在这儿!我在这儿!
    李道玄终于没忍住,极轻地笑了下。他许多年没有这样笑过,发自真心的,不掺一丝多余情绪。
    孟长青望着李道玄一时之间竟是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刚好此时吕仙朝从廊下走过,撞见孟长青,实不相瞒,他觉得孟长青这两日蠢得跟头猪一样,稀奇古怪的。
    大约只有姜姚最一头雾水,茫然地看看李道玄,又茫然地看向浑身不对劲的孟长青,半天不明白个所以然。
    院子里的花开得正好,也不知道是幻术还是真的,一朵朵架在枝头,堆着小雪似的,又是一年春。
    *
    吴聆那一半魂魄自从逃走后,便失去了消息,这与李道玄与吕仙朝的预料都不太一样。在太白鬼城现世之前,寻常鬼魅要想保持魂魄不散,要么是吸取生人的精气,要么是在阴气重的地方养着。吴聆仅剩下一半魂魄,不仅保持魂魄不散这么些年,而且继承了前身全部的修为,必然用了阴邪至极的办法。联系到吴聆那一半魂魄之前便借着孟长青的名义杀了不少人,很容易就猜出来他用的是什么办法。
    这半魂留不得,后患无穷。
    众人原以为吴聆很快便会出现,却不料他从此销声匿迹,似乎是躲了起来。
    他缩了起来,其他人却不可能一直陪着他耗下去。最终,李道玄决定先带孟长青离开鬼城,正好吕仙朝也要离开鬼城去往天姥山,双方就在太白城别过。
    李道玄临走前对着吕仙朝说了一番话,大意是劝他要弃恶扬善,说是劝,其实和警告也差不多了。吕仙朝听得眉头一跳又一跳,孟长青在一旁盯着他,生怕他忽然就发起疯来,好在吕仙朝还算给面子,虽然没配合,但也没反驳,勉强给了李道玄一个面子。
    终于,李道玄一行人打算离开了。
    吕仙朝显然巴不得和李道玄山水别他娘的相逢了,一见他终于要走,一下子就咧嘴笑开了,拱手祝李道玄一路顺风,字里行间都是一个意思:真人,咱们这辈子还是别再见了!走好吧您!
    李道玄看了他一眼,吕仙朝的年纪说起来其实比孟长青还要小些,晚辈却没有晚辈的样子,眼里从来没什么规矩,一挑眉的气势丝毫不输谁,据说打小就这副样子,又横又狂。
    李道玄收回了视线。
    言尽于此,好自为之。
    李道玄一行人离开的时候,吕仙朝倚着城墙抱着手,依旧是往常那副样子,他目送着三个人离开,背着大雪剑的孟长青忽然回头看了他一眼,吕仙朝微微一挑眉,似乎想说话,却没有开口。然后他扯开嘴笑了下,招牌式“吕仙朝”的皮笑肉不笑,好像阳光都被刷得亮堂了些。
    孟长青这才回过头跟着李道玄继续往前走,走了两步,心中却是隐隐约约又生出不安。他临走前与吕仙朝商量过吴聆的事,吕仙朝已经答应了他,不会轻举妄动,孟长青本来心都放下来了,此时此刻却忽然不安了起来。
    他忍不住再次回头看去,城墙下,吕仙朝的身影却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粼粼阳光。
    孟长青莫名有些失神,直到李道玄看他一眼,他这才跟了上去。
    过了一阵子,李道玄低声道:“人各有命。”
    孟长青反应了一下,意识到李道玄说的是吕仙朝,讪讪地说了一句“是。”他跟在了李道玄身边。
    吕仙朝与白瞎子站在城墙上,目送着那三道身影消失在尽头,终于,他笑了下,也不知道是笑个什么东西,他回头看向白瞎子,“你算出来吴聆在哪儿没有?”
    白瞎子摸着手中的铜板,也不应他。
    吕仙朝似笑非笑地看着他,忽然拍了下手,白瞎子一个腿软差点没站稳,猛地握住了手中的铜板。吕仙朝挑眉道:“算不出来?”他和孟长青不一样,孟长青虽与白瞎子打过不少交道,但若是论熟悉程度,却远远不如他,他对白瞎子才叫真的知根知底。
    说句难听的,别说老底了,底裤他都能给白瞎子掀了。
    白瞎子头上有层细汗,文化人实在招架不住这种流氓作范,他擦着汗缓缓道:“前两日牌楼下倒了两块碑,一块是‘兵’,一块是‘金’,从根裂起,连着地脉一下子碎了。”
    “所以呢?”
    “大凶啊!”白瞎子忽然扭头对着吕仙朝道,“真的是大凶啊!可了不得!那吴聆可了不得!”他说着话还要抬头擦汗,“我从未见过如此凶煞的象!可怕啊!真是可怕啊!两块碑一下子就碎了!”
    吕仙朝笑了声,白瞎子当场住了嘴,周围立刻安静了下来。
    然后,吕仙朝望着他,伸出手去,轻轻地拍了下他的肩,压低声音说了四个字,“我好怕啊!”
    白瞎子:“……”
    吕仙朝一巴掌拍在了他背上,差点没把白瞎子拍吐出来,他刷一下掀起衣摆,脚踩上了城墙,慢悠悠道:“算!算不出来我把你那些碑一块块全连根刨了!”
    衣摆摔下的那一瞬间,煞气翻涌,云海猛地涌向西北方向,几乎有如群马在云头奔腾。
    他怕过吴聆?
    当年他什么玩意儿也不是,吴聆声震道门,他赤手空拳也没怵过吴聆半分,何况如今就这么点渣子?
    于此同时,一个消息在道门疯传,谁也不知道究竟是从哪儿传出来的,好像一夜之间,那消息就传遍了大江南北。
    道门斗乱后销声匿迹的邪修吕仙朝,出现了!卷土重来。
    他真的没有死,消息一经大热,无数修士群情激昂,道门彻底沸腾了。
    这流言传得非常之快,后续也是轰轰烈烈,有人说吕仙朝初次现身是在宣阳城,有妇女黄昏时分浣纱归来,看见他孤身淌着野草走过城隍庙,吕仙朝还对着那妇女笑了下。也有人说曾见他在春南出现过,各种流言传得那叫一个有鼻子有眼,直接压过了前一阵子太白妖道复活的消息,再也没人去管孟长青到底是死是活了,一夜之间,众多修士纷纷前往长白,要与长白宗几位真人商议对策。
    刚刚恢复些元气的长白宗大开了宗门,祁连山脉连绵起伏,一时之间只闻修士来往的脚步声。
    有老修士站在山下,望着长白宗山门前那块毁去的大碑,痛惜地叹了一句,“四千多年的根啊!”
    着纯白道袍的长白小弟子将人引了进去,他们是刚刚进门的小弟子,七八岁大小,绑着小道髻,也不知道这些老道人哭些什么,懵懵懂懂的,抓着小拂尘,立在山阶下,纯白道袍像是一朵朵小白云。忽然,真武山顶有钟声传来,日到中天,正好是午时。
    山道上的长白小弟子一齐看向山顶,顿了片刻,他们齐声唱了起来。
    “泱泱我长白,千年镇山河,道宗之远兮,道源之长兮……”
    他们一边唱一边迎着来人往山上走,略显童稚的声音在山间回荡,大火烧过了几十遍的山林还留着当年的焦木,小道童抓着小拂尘,迈过台阶,步入了长白的山门。山顶大门次第打开,被摧折过的千年道宗终于又一次朝天下人敞开了门。一如在这之前的四千多年。
    真武所立“降妖伏魔”四个字还在巨大铜鼎前,似乎是被修复过,隐约看出来上面有一道道狰狞的裂痕。
    散在群山中的各个小道童还在唱着,童稚声音在群山中回荡,年轻一辈的弟子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几个老道人却是已经是忍不住泪如雨下。
    有群碑立在后山,一座又一座,密密麻麻,山中四下皆寂,鸟雀无声,其中一块墓碑上面前挂着柄清亮如雪的伏魔剑。
    一个年轻道人立在那块碑前,望着那碑上的姓名,没有出声。
    忽然,一只小手轻轻握住了拂尘,“道长?”
    那年轻道人回头看去。
    一个七八岁的小道童把着雪白的拂尘望着他,“道长,这里不让进人。”他并不认识面前的道人,近日许多修士进山,他把他当做是误闯入墓林的道士了,语气并不算严厉。掌教真人说了,来者是客。
    那道人望了他一会儿,低下了身,与那小道童平视,轻声问道:“这里不让进吗?”
    小道童点点头,“道长,与我出来吧。”说着他恭敬地抬手,要引这道人出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