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嗨,还不是他们那个奶奶,一回家就开始拘着两个孩子,说是奶奶好久没见了,要好好和他们亲近亲近。我婆婆就是那样一个人,要把她儿子、孙子看的紧紧的。我让他们一会儿上来,我先过来帮忙做活计。”董大姑解释道。
    董末对于这样的说法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吃惊来,一直都是这样子。董末其实很好奇董大姑的婆婆到底是个什么性格的人,总是拘着小孩不让他们上来玩。这里插一句,其实董大姑嫁的是本村的人,只是大姑父工作的缘故所以一直住在矿上。
    “没什么事情要做的,快进来,咱们娘两唠会嗑。”
    好吧,奶奶你的偏心还真不是一般啊,面对大小之分是偏心小的,女儿和媳妇果断的偏心女儿。董末看了眼刚刚从厨房里出来准备开店的董妈和还在继续忙碌的二婶,叹了一口气。
    大姑和董奶奶聊天去了,董妈去开店了。董末自己回了屋子里面看电视去了,去听听大姑和奶奶聊什么?算了,我有没有偷听的癖好,就算是偷听也是选择性的呀。
    董末翻着仅有的几个台,觉得真的没什么意思,还不如想想之后的打算。本以为幼儿园会过的挺纠结的,不过还好,这样就过去了一个学期了,再呆半年年就可以去小学报到了。董末想了想觉得过的比较快还是因为自己的关注一直在家里面的铺子上,所以才会过的比较快些。也不知道到现在董妈攒下多少钱了,唉,什么时候才能建起来大房子啊!董末看着这小小的空间不禁怀念起上世自己一个人租的那个房子来。有个自己的空间,做什么都会方便很多的。
    “末末!”这是董末二姑的声音。二姑还是蛮喜欢董末的,一来了就会找董末相亲相亲的。
    “二姑!”董末屁颠屁颠的跑出去了,跟着二姑有肉吃果断要抱紧大腿。果然二姑偷偷的塞给了董末一个红包,还叮嘱说不要和别的小孩说。可想而知,这个红包的分量是不轻的。董末后来拆开了,果然不少——二十块。
    “贝贝哥哥呢?”董末乖巧的问。
    “他早带着你哥哥和你弟弟出去玩了,真是的,抛下了我们小末末。不过你的璐璐姐姐一会就上来了,你一会儿跟姐姐玩。”二姑安慰道,院子里就剩下董末一个小孩子了。
    董末才不愿意跟着他们在大街上放炮呢,还不如呆在暖暖的家里面,至于那个璐璐姐姐还真和董末不是一路的。不知为什么,家里唯二的两个女娃娃的关系很淡很淡,一直亲热不起来。其实两个的性格虽然不像,一个是假小子,一个是真淑女,但是论起来这个表姐真是个胆大的主儿,什么都敢做的。上世,表姐工作后那是以彪悍著称的。董末一直觉得自己表姐很奇怪,是那种很彪悍的淑女,呃,这种类型还真心比较少见。
    董二姑将董末领到了董奶奶的铺子里面,可能觉得小末末一个人在家看电视蛮可怜的吧,还是和大人呆一起逗逗趣儿也是好的。
    董末进去以后发现董奶奶的三个女儿已经全部到齐了,外加两个媳妇儿,大家一溜的坐在那个小炕头边聊天。二姑夫据说来了,见家里面没有男人在又出去了。大伙边聊天边等着去上班的董爸和董二叔回来。
    一群女人在一起聊什么?董末发现不管是待怎样,大家的话题都是围着衣服啊,物价啊,孩子啊再转。一会儿互相评论一下今年的新衣服咋样,买贵了,买便宜了。一会儿就扯到了今年过年时候什么什么又涨了多少钱,总之没什么营养。不过董末也蹭到了一些福利,董奶奶今天心情超级好,给董末抓了一把小吃的。董末一个人吃的很欢乐。
    快到11点的时候,两个姑父和董爸他们都回来了,可是几个小的还没回来。董奶奶和董妈这边的生意基本上也没什么了,快到饭点了,大家要出门的早就走了,该买的东西也买好了。这边又讲究下午不走亲戚,所以基本铺子可以关了。不过就这么短短的两三个小时,做成的生意还真不少。董奶奶和董妈都很开心。
    “末末,去找你哥哥他们去,找到以后去下面接你璐璐姐姐和栩栩哥哥上来,就说咱们家要开饭了。记得你们要礼貌些,见了人要叫的。”董妈打发董末出去找董初他们。
    董末领命就出去了,这群孩子不在后面的巷子里就在上面一些的街上,一般不会走远玩的,所以董末也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然后大家结伴去接大姑的孩子上来吃饭。董末也有幸见到了那位传说中的极品奶奶。
    “哎哟!这是谁家的孩子啊!”老人家一开始很热情的,可是一听说是喊璐璐他们上去的,当下就不高兴了。
    一旁璐璐他们的爷爷只能打圆场说:“去吧,去吧,也见见你姥姥他们,快一年没见了吧。中秋你们说着回来也没回来。”
    可是老奶奶还是不放心,左手拉一个右手拉一个嘱咐说:“吃完就早早回来,奶奶一个人在家很寂寞的。你姥姥家没什么好的,奶奶给你们准备着·······”
    巴拉巴拉的说了五分钟,董末在一旁听得快要喷了,老人家还真是时尚都会用寂寞这个词,还有他们要去的是他们的姥姥家不是什么不好的地方呀,还注意安全。
    大家出了大姑家婆婆的院子还真是费了一段时间。出来以后,大的小的都长长的舒了口气,真是个苦差事,听着他家奶奶说了一堆自家不好的话,还得忍着。
    “终于出来了!我奶奶就是一个神经,每次都这样。见到我们就想把我们捂着不见人。”发牢骚的是和董末同岁,但生日比董末大的煦煦。大姑父家姓王,至于煦煦的全名是什么,董末不是很清楚的,大家从小到大都是叫的小名儿,一直到有人结婚了还是用小名儿。
    璐璐毕竟大些,知道不能编排长辈,就拍了一下王煦煦,说:“说什么呢!那是奶奶,不高兴也不能这样说她。不过她那样还真讨厌。”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即使是偏安静的那种还是渴望外面的世界的,还是渴望和一辈的混在一起的。璐璐和煦煦出来以后明显的脸上挂上了笑容。
    大家浩浩荡荡的回了董家,回去也差不多可以开饭了,有是一片热闹。董末家作为请客的主儿准备的那叫一个整齐,比起他们的年夜饭还要上一个档次。大家都说董妈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董妈自是乐的应承,说自己从厂里面转到会计部门工资高了些的。
    董妈喜欢别人承认,承认自己家的也是个有本事的,但是也极有分寸,断不会说,自己家拾弄了几个小生意的。
    一顿饭吃的乐乐呵呵的,大人们你进我一杯,我进你一杯。小的呢,自是欢乐的吃着好吃的。上世后来的时候也是这一群小的聚在一起,大家纷纷表示过年过的没有小时候有意思了。现在董末才明白,小时候的条件还是差很多,过年能吃到不容易吃到的好东西,大人还会给压岁钱,虽然只是过过手,但是过手的过程中也有些漏下来的。
    大家吃完饭,一起打牌,继续唠嗑,过得很是惬意。小孩子也没出去玩了,因为男人们在这天会讲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奇事儿,真真假假的,小孩子当听故事了。
    不管什么时候,回娘家对于出嫁的女儿而言都是件很开心的事情,大家一直到五点钟的时候还不愿意散去。难道姐妹兄弟们这么整齐的聚在一起,但是断没有继续吃晚饭的道理大家都意犹未尽的走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走亲戚没有吃晚饭的说法,不管多不愿意,大家都会在晚饭前离开的。)
    人都是喜欢热闹的,董家人也不意外。董初很开心,因为玩的开心,董末很开心,因为红包收了不少,董妈也很开心,觉得自己在婆家没失面子,董爸就简单的多了,因为大家相聚而开心。所以大家晚上面对着中午留下来的一堆麻烦一点也没觉得累。
    晚上大家都睡得很早,也睡得很香。至于董末心里面一直以来的那个问题,暂时没有得到解决,不过相信很快就会知道了的,现在要香香的睡觉。
    ☆、53
    初三的这天这个地方是不出门的,老人的话说今天是送穷姑姑出门的日子,所以大家都不愿意去沾染这个“穷姑姑”的晦气。于是董末一家子除了董爸以外都睡到了自然醒。醒来以后,董妈早饭午饭一起做,做了一顿很清淡的排骨面给两个小的吃,也算解解这两天一直以来的油腻。
    董末很是喜欢这样的面条,骨头汤里面劲道的面条再加上几刀白菜丝真是不错,结果一不小心就吃撑了。
    董妈将两个小的领到自家铺子里,把炉火弄得旺旺的,然后一家人围着烤火,顺便给董末揉着吃撑的肚子。虽然今天大家都不出门,但是还是回来买东西的。这边过年出门走亲戚的话一般在初六之后就会少很多,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初三不出门,后面的几天的负担就比较重了。亲戚多的人家一般一上午要走几家的,所以东西什么的都要早早备着点。大家送男的长辈一般都是烟和酒的,所以董妈这生意相当好的。
    董妈趁着一个空挡,摸着董末的头赞道:“末末真聪明,叫我早点屯着些烟,然后整条卖,虽然赚的少些,但是量大啊。要还是一包一包的卖,这个年可是卖不出去多少了。如果整条走的话,咱们家每个星期的定例还真是不够两天卖的。”
    “那是!”董末一点也不客气的领功。
    董妈好笑的点点董末的额头,然后问她:“小肚子还涨不涨,不行的话,一会去院子里走几圈,趁着太阳还大些。”
    “哦,不怎么涨了!妈,一会我也要吃东西!”董末早就眼红旁边的董初可以吃零食了。
    “一会儿再说!”董妈看着自己小女儿的小眼神儿还是败下阵来,“不然你看着一会,妈给你去买点山楂丸去?”
    “好好!”回答的是董初。这吃货!
    其实山楂丸是药啊,有木有,董末小时候大家都把那个当零食吃的,只不过这种零食在大人眼里比较好,因为是药店买的零食。这是什么观念·····
    董末也没有反对,点了点头,其实她还满喜欢吃山楂丸的。
    董妈出去了,董末意识无聊决定逗逗董初。“哥哥,过年了,你也不给我压岁钱呀!”
    “这个不是大人才要给的么?”董初马上警觉。
    “不是嘞,大人的意思就是比我大的人都要给。难道贝贝哥哥他们没给你么?!”(比董初还要大些的就是贝贝和璐璐)
    “什么!给你了么?为什么不给我呀?怎么可以这样子!”董初瞬间化身怨念者,一直念叨着不公平。
    董末则是看着他这样觉得很欢乐,自家哥哥还真的是单纯呀,说什么都会相信的。
    董妈回来的很快,自家开了这个小铺子后,周围陆陆续续冒出一些小铺子来。但是这时候大家还是很淳朴的,你家开了这个铺子,一般的人家会尽量避开开相关铺子的。所以稀稀拉拉也只开了个果蔬铺子、一个药铺还有一个卖农具和五金之类的铺子。
    “你又都逗你哥哥了!”董妈看到这样的场景自然知道是董末拿着董初开涮的。
    “呃,被识破了。”董末嘴上这么说,可是表情完全没有一点不好意思,笑嘻嘻的接过董妈手里面的山楂丸来,拆开袋子就开始吃。不过董末还算很厚道,分给了董初一些。
    初三的一天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去了。董爸因为过年处于非常时期,值班的人要在单位上住着的,所以也就没回家了。董妈早早的收拾了,跟董初董末一起滚被窝去了。
    董初吵着要和董妈一个被窝睡觉,董末也不甘示弱要加入。董妈做的单人的被子虽然不小,但是也不能够盖得住三个人,玩闹了一会儿就把两只小的塞了回去,轻轻哄着让他们睡觉。董末迷迷糊糊地想,这样子真好,好久没有这样子和妈妈撒娇了。是了,无论你长得多大,有多成熟了,渴望的还是和妈妈一起的亲密无间,只可惜长大之后就会顾忌很多。
    初四,董妈也没什么亲戚要走的。反而董奶奶要去走蛮多家亲戚的,但基本上都是邻近村子的亲戚,走着也没几步远。按道理来说,董爸董妈应该跟着去的,好多是董爸的姨姨姑姑之类的。董奶奶不想关门,她看出来了这几天是最有赚头的时候,大家进来一般买礼盒,但是也会有实惠的人买粮油之类的,所以想让董妈帮忙看着。董爸刚刚又下班回来也有蛮累的,急需倒着补眠,所以董妈就让两个小的提着东西跟着董奶奶去。董妈拉着董末巴拉巴拉交代了半天,让她跟亲戚们说说,不是不愿意去是家里抽不开身,省的大家觉得只让小孩子去不尊重什么的。其实这些话董奶奶也会说的,董妈总觉得让董末他们再说一次比较好些。董末也就遂了董妈。
    一上午就在亲戚家穿梭,这个时候走亲戚送的东西并不多。大家基本都是两样就可以了。董妈给亲戚们带的都是烟和一个礼盒,很轻的,所以董末和董初一人抱着两三条烟也没觉得累,剩下的礼盒在小姑推着的车子上放着。董奶奶的速度极快的,进去以后很热情的和人寒暄一阵,把心意送到就立马转到下一家。那频率都让董末他们受不了,走的太快了,每个歇脚的地儿,不过谁也没抱怨,走的越多也意味着红包越多。大家都为了图个年气儿,一般到家里的小孩子都会给红包的,不过都很小,大多是五毛一块的,但是甭小看这些毛毛钱的,拿得多了和在一起也是不少的。最后一家董奶奶挑了自己家的二姐家,大姐那边年纪大了,不想她老人家帮忙操劳,所以董奶奶就挑着自己二姐家来解决中饭,顺道跟二姐说道说道最近的事情。董奶奶的二姐家有了个新孙子,好久没去董奶奶那边去了,自然话也多些。
    一直到下午四点董末他们才回家了。董末觉得那个累啊,这小胳膊小腿的还是不好用,可是反观董初则还是一脸兴奋,好吧,压岁钱的魅力让他忘记了累。董末这时候也想起来,自家哥哥小时后身体不是很好,今年冬天难得没有生病,一定要在小的时候养好身体。董末想起了上世上高中的时候被逼着喝了一整年的纯牛奶,没有任何糖的那种,最后喝道她看见牛奶就想躲开,说什么也不喝了。董妈最后自己也受不了,结果只有董爸一个坚持下去了。不过那年家里面的人身体都倍棒的,连个感冒都没有。好吧,董末决定了,将喝牛奶加锻炼提上日程。
    要喝牛奶这件事很简单,董末直接跟董妈说想喝牛奶了就可以了。家里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般正常的要求董妈都会答应的。所以很容易董末就得到了同意,并揽到了打牛奶的差儿。那时候村子了有一家养奶牛的,大家在那里订奶,一般都是先付钱然后领一堆奶票的,打的时候用一张,一张是半斤。董末每次都拿着三张去打,所以每次打回来的都多,不是他们两个小的能喝完的,于是董爸董妈加入了喝牛奶的行列。后来,董爸发现了自家人喝牛奶后身体好很多,就把董奶奶和小姑那份加了进去。后来发展到,董末每次都和董初一人端个小盆儿去打牛奶(一个人端不了那么多),这是后话了。回到正月中走亲戚。
    初五的时候,董爸就缓过劲来了,单位那边下午去晃晃就可以了,所以上午董爸带着董奶奶去走远一些的亲戚。由于比较远,只能骑车子去,但是骑车去的话只能带一个小孩。这个机会董末自觉地让给了董初。董初想去是因为红包,董末不在乎那些小红包,更不愿意一堆亲戚的认过去,然后被掐n次脸,所以留在了家里面。董妈因为是娘两留下了,所以做了好多董末喜欢的东西给她吃,不过这次没有吃过了,不是董末不想吃了,董妈直接把筷子没收了。
    初六,初六,董末盼望的初六终于来了。至于董末为什么盼望着初六,是有原因的。董妈那边的姊妹们早早的就商量好了,每年初六的时候在回娘家。大家都嫁出去当媳妇了,这年头家里没有小姑子的还真的少见,作为嫂子或者弟妹总得招呼回娘家的姑子们。所以大家选在走亲戚的最后一天。一般大家都会早早的在姥姥家集合,然后用一上午时间去把自家的亲戚那边走个遍,中午再回娘家吃饭。
    初六早上,董妈六点就把两个小的从被窝里面挖了出来了。然后让董爸帮着洗漱,自己则急急忙忙的准备早饭。董妈力求7点出门,7点二十到姥姥家。之前电话里面和二姨都说好了,7点半就到的,休整休整8点正式开始走亲戚。虽然开始的有点早,但是亲戚多啊,不这么早走不完的。这里也不得不提及一下董妈的亲戚了,姥爷有四个兄弟,一个妹妹,光这些就已经很多了,还有姥姥那边的,也只能顾得上住的离姥姥家近的一两家了。至于住的远些的,大家会在商量时间一起去的。
    董妈做好早饭以后,董末他们也清醒了,穿上了昨天下午洗过的新衣服。董妈将衣服甩干了,然后一直背在炕上较热的地方,基本上干了的。只是可怜的董末和董初挤着睡了一晚。笑话,要回娘家了,孩子穿着一身脏衣服回去像什么话,尤其是董初的,到处蹭啊玩啊的。董妈当然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所以早早的做好了打算。大家吃完早饭,因为要出门带东西,有拖拖拉拉了半天,出门的时候都7点10分了。然后董妈带着董初,董爸带着董末,后面绑着要送人的东西走了。
    ☆、54
    董妈一开始觉得时间不够了,有些赶。这时候路上面的冰已经少很多了,但是还有些背阴的地方冰化了一点点,董爸只得嘱咐董妈后面还带着儿子的,摔一跤可不是闹着玩的。董妈才慢下来,小心的骑着车子。
    大概花了十五分钟的样子,他们才到了姥姥家。因为是冬天,小路那边不太好走,大家绕着走了公路上,有些远了,但是这速度也算蛮快的了。
    到了以后,二姨已经去了,大姨家的话离姥姥家比较近一会走的时候叫上她就可以了,但是四姨还没到。大家又开始在一起一边等一边说话。二姨家的小哥哥肖文很是好奇自己的这个妹妹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变了这么多,自家妈妈可是把这个妹妹夸的很厉害的。所以董末一到就被拉着问这个问那个了。
    姥姥在招呼大家吃早饭。董妈和二姨纷纷表示已经吃过了,这些话惹得姥姥有些不快。姥姥说:“赶什么赶啊娘家缺你们的早饭吗?这才几点就把孩子折腾起来了!”
    姥姥最近被舅舅家的孩子闹的心烦,很是喜欢这些乖巧的外孙们。这时候董末他们才注意到舅舅家的李明澈还没有起床的,餐桌子上面只有姥爷、舅舅,连舅妈都没有。呃,难道这家人不知道今个儿有客人来么?虽然大家是很亲的亲戚,但是这也有点说不过去了,李明澈比董初还要大一岁的。不过董末也没有笨到问舅妈去哪里,她刚刚已经瞟到扣着的碗是两个,可想而知也知道舅妈还在睡觉的。一瞬间董末很佩服自家姥姥,这样的儿媳妇也能忍得了。这个世界上极品很多,但是那些能够忍受这些极品不爆发的更加是奇葩。咳咳,这并不是说姥姥是奇葩,只是董末觉得自家姥姥完全没有忍得必要啊。依照上世的记忆,姥姥虽然有些包子,但是也没软到这份上。
    等的四姨来了,舅妈才在众人的侧目中走了出来。整个人还是睡眼惺忪的,眼角还残留着睡过觉的痕迹——眼屎。董末很想问一句,亲,缺水了么?不洗脸就出来见人了。不过习惯八面玲珑的人就是不一样。就算刚刚睡醒,就算没有洗脸被人瞧见,舅妈也不觉得尴尬,马上进入状态。
    “哎呦!我的姑奶奶们怎么这么早就来了。你看我这个嫂子丢脸丢的。昨天有点感冒发烧了,你哥给打了一针,今早上就有点起不来了。早知道大家这么早过来的话,我就算再怎么地也得爬起来给你们做顿饭吃啊。”之后就走到姥姥身边佯装亲热的继续说,“妈,你也不叫我,你看我被笑话了,还让您老劳累了。”
    董末有些撑不住了,她明显的看见了,姥姥听完这话后身子不知觉的僵了僵。姥爷直接喝完了碗里的粥,一句话也没说就下桌子了。其实有这么个儿媳妇真心丢脸。刚刚说的是自己的错一般,其实是在指责小姑子们不该回来的太早,现在还叫小姑子是姑奶奶,怎么地也有种找茬的感觉。后面更是为自己晚起找借口,说不知道大家这么早来,这么多年了,惯例是什么样子她不知道么。大家都没有搭她的话,生气也早就不生气了,每年都是这么一出儿,没意思了。董末的姨姨们不是没有教过姥姥,儿媳妇为什么不做饭,不帮忙的,可是被姥姥一句“等她做饭要等的我们都饿过劲了,我等得起你们爹等不起”说的无言了。
    四姨来迟了是因为,四姨的第二个小孩子还比较小,刚刚学会走路还需要抱着的那种,出门有些麻烦所以也就来迟了。二姨和董妈帮着姥姥收拾好,四姨把孩子交个姥姥,接着大人们就都出门了。没带一个孩子,二姨夫还没下来,董爸和四姨夫就留在姥姥家里面帮姥姥修修东西干干活什么的。姥爷年纪大了,舅舅有是当医生了,一天到晚工作时间工作忙,非工作时间赚钱忙,也一直顾不上姥姥的院子里的活计。董爸他们几个女婿也早就习惯了,每次来都会帮着丈母娘做做活儿的。董初则带着肖文、董末还有四姨家的女儿叫李琳玲去距离姥姥家不远的学校里面去探险了。
    姥姥家旁边有条护城河,可惜里面没什么水了。董末记得上世的时候还没到零零年这里就干了长满了野草。董末本以为可以看见这条护城河里面有水时候的样子的,结果发现护城河美好的时候只停留在了董妈他们小些的时候。夏天的时候,里面还有些水的
    ,大姨家的最大的姐姐带着他们抓过蛤蟆的。不过现在冬天了,基本什么都看不出来了。河里面剩下的一点水还结冰了,但是那个颜色实在让人不敢恭维。李琳玲比董末还要小些,所以董末自觉地当起姐姐来,牵着她走在远离河边的地方。大家沿着护城河走了一会,肖文和董初甚至捡了几块石头砸进去看能不能砸开冰的,却发现砸了也没什么意思,就加快了去学校的速度。
    大家穿过了几个小巷子,然后从一个煤泥的堆爬过了一个矮墙进了学校里。其实如果是平时的话,学校的后门那边是能进去的,看后门的那个爷爷认识姥爷的,自然知道这几个小捣蛋是姥爷的外孙子之类的,会放行的。但是寒假了,后门和前门都锁了,他们也只能爬墙进去了。之前爬煤堆的时候因为是人工堆的,所以坡度比较缓,大家走都可以走上去的,可是爬过矮墙以后大家要探着踩着矮墙前面的一个花栏下去的,所以爬下去以后干净的衣服也白洗了。
    其实学校里面也没什么好玩的,没有什么景致可以看,更没有人烟。唯一可以去的就是操场,操场还是那种最原始的土操场,上面孤零零的有几个双杠,还有一个单杠。以他们现在的身高根本都不到单杠的,所以只能玩双杠。仅仅双杠而已却一直吸引着他们过来玩。大家在双杠上翻跟头,难度小些的就是爬上去坐着就好,再或者就是董初和肖文现在玩的。一个跑一个追,然后大家都必须用双手撑着双杠跳过去再到地上跑到另一端,再跳。董末和李琳玲坐在杠子上面看着他们玩,突然觉得自己小时候的玩物还真是贫乏,但是就是用这些贫乏的东西大家编造出了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用双杠,比如用皮筋,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没有条件自己创造条件么?嘶,这双杠可真凉,坐了怎么久稍微挪动一下就凉个半死。董末觉得坐的自己都有些僵了,而且一旁的李琳玲早就不想在上面了,可惜自己不敢跳下去。董末先跳下去搓了搓手,冬天虽然快要过去了,但天还是真冷啊。然后喊两个哥哥帮着李琳玲下来。
    董初和肖文自是知道董末怕冷的,本想叫她也跟他们一起跑跑的,一会儿就一身汗了,但是董末的小胳膊小腿还真玩不了他们现在玩的这个,李琳玲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两个体贴的好哥哥决定带着董末她们在学校里转转,毕竟也好久没来了,说不定能找到新东西呢。
    其实董末对这个地方已经相当熟悉了,上世可是没有少来的。他们甚至由此在操场上蹭土蹭出一块墓碑的。当时大家不知道那是什么,甚至拨开土,去看上面写了什么字。不过也只是一个小脚而已,还没发现那个是墓碑的,结果以为是什么古迹(原谅他们被神雕侠侣荼毒了,古墓什么的最惹眼了)回家到告诉了大人,结果几天没有机会出门,还在带着朱砂包带了一段时间。很久很久以后,董末才知道,当地修建学校的时候讲求在风水宝地上面,至于什么是风水宝地,当然那里也比不上坟地了。当地的大多数学校之前都是坟地的。(呃,这个是事实,不知道别的地方是不是。)
    大家逛了一圈也么什么新鲜的地方,没什么意思了,自己的小爪子又脏的不能看了,所以准备打道回府。其实他们晃悠晃悠也差不多过了两个小时的,等他们回到姥姥家时候都快10点半了。姥姥挨个给脏鬼们洗漱,这时候李明澈也起来了。男孩子们总是能玩到一起去的,董末不想和他们凑在一起,就带着李琳玲去找姥爷去了。董末牵着乖巧的李琳玲,甚至有种自己今儿来当保姆的感觉,这小姑娘倒是好带,不闹腾,但是自己去哪里都要跟着的,刚刚回来去了个厕所,结果她竟然跟着自己进了厕所。姥姥家的厕所还是那时候院子里最常见的那种蹲坑的茅厕,被一个人看着去厕所真心纠结啊。董末都觉得自己进行不下去的,哄了半天才哄到了厕所门口,董末马上抓住机会解决了个人问题。
    董末也好久没见到姥爷了,本想跟姥爷亲热亲热的,可老爷子一开口就问书法练得怎么样了。董末顿时心虚了,自己这个寒假基本没怎么写了,生病加上帮忙看店什么的,都忘了要写大字的了,更不要说董初了,还是董妈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催着他们写。
    姥爷让董末写几个字看看的,董末才发现自己不该来的。姥爷明显的想考他们的,文房四宝都准备好了放在那里的,只是自己进来了,董初还在外出逃中。董末硬着头皮写着,一旁的李琳玲觉得有意思就缠着也要学。姥爷只得从抓笔开始教起来,暂时没空去注意董末的字怎么样了。
    就在李琳玲写毛笔字写得自己满脸墨汁的时候,有一个少妇进来了,她冲着姥爷喊:“爸!”
    作者有话要说:来喽~今日更新呦~
    呦呦~mua
    ☆、55
    进来的人是董末的五姨,这个点才回娘家的人只有五姨一个了。董末打量着自己的这个五姨,其实上世也对这个五姨的记忆很少,因为董末他们长大后董妈和五姨早就不来走了。这个五姨,其实是整个李家里面学习最好的一个,但是也是人情世故最不懂的一个人。说起来这个五姨也是个悲情人物,上世董末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是众叛亲离,自己守着一个空空的大房子,一直等着那个会回家的五姨夫,最后精神都有些不正常了。董末看着现在这个还知道穿的体体面面,化妆淡淡妆容的女人,怎么也无法与记忆中那个人对上。五姨后来在姥爷这边成为了一个禁忌,谁有不能提,董末也不知道究竟在这个女人身上发生了什么才让她陷入那样悲惨的境地。董末一直坚信着: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董妈虽然没有说过五姨什么,但是董末记得在董妈和二姨的言谈中对这个五姨充满了不屑,想来也一定做了什么戳人心肺的事情才会引得亲姐妹这样看待吧。
    姥爷看见五姨很是高兴,一下子话也多了起来:“怎么才回来啊?我和你妈早就等上你了。对了王润呢?没跟你一起回来?”
    “他先回他家那边去了,一会就过来,我们还要去他家住几天的,真是麻烦。我想住咱家,爸行不?”五姨像个小女孩一样抱怨。
    “已经是人家的媳妇了,怎么还我家他家的,小五啊,你的性子要收收的,这个王润是你自己愿意的,你自己要好好跟人家过才是。”姥爷难得苦口婆心的说这些。
    “哼!”五姨只是哼了一声,就开始翻动姥爷书桌上的东西。
    董末知道姥爷很是宠溺这个最小的五姨,可能与她小时候就很聪明加上是最小的孩子的缘故,但是五姨的性格不是一般的怪异。就像现在,即使嫁了两年,也一直觉得和自己睡在一间屋子里的那个男人是外人,或者说除了姥姥姥爷,基本没什么人能够让她觉得是一家人,即使她的这些亲兄弟姐妹也不算。五姨眼里面董末和李琳玲几乎如透明般的存在,不闻不问。
    董末有些尴尬的叫了声“五姨”,结果人家应都没应就转身出去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