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7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这正是月娘着恼的地方,要是胡家扯别的原因,她还能想个法子把人弄走。如今她要是真这么做,心疼外甥女的婆婆定会觉得她心眼窄小不容人,胡家就更有话说了。
    她一个过门不久的小媳妇,可没傻到跟婆婆的亲外甥女比地位,那是肯定比不过的。
    桑叶听的眉头紧皱:“你是担心胡家贼心不死,想把退过亲的胡苗塞给妹夫,还是担心胡苗在你婆婆面前挑拨是非,破坏你跟你婆婆的婆媳关系?”
    月娘觑了大姐一眼,闷声道:“都有。”
    也不知道是不是怀孕的关系,得知她前脚回娘家安胎,胡家后脚就把胡思送来了。她心里就止不住的胡思乱想,总是趁夫君来看望他时,忍不住问胡苗的情况。
    偏偏这个呆子又体会不了她的心思,以为她喜欢听这些家长里短解闷,每次还真跟她讲那位胡家表妹的事,把她气得不行,又不想说实话,怕他觉得自己小心眼。
    桑叶无语了片刻,揉了她头顶一把,说道:“这事交给我,你就别烦了,赶紧坐稳胎回你婆家去。”免得待在这儿整日的胡思乱想,生出个愁眉苦脸的娃儿来。
    月娘知道大姐这话不是嫌弃自己,难得靠在她身上撒娇:“大姐最聪明了,就知道大姐有法子。”
    桑叶没好气的戳了戳她的额头,默默地叹了口气:自己的妹妹能怎么办?只能老老实实的宠着呗!
    月娘所说的事,桑叶没有告诉第三个人,过了两日找了个借口来到前郑村郑家。
    郑家往上数三辈,都是勤快会过日子的踏实人。这一代代积累下来,竟也攒下了十几亩良田,在四个郑姓村子里,算是很不错了。
    就是郑聪要念书,一年下来花销不少,因此郑家的日子并不宽裕,一家人依旧住着郑家逝去的爷爷奶奶所盖的房子。好在屋子用料好,平日里也仔细修护,瞧着也宽敞齐整。
    郑家老两口也是踏实肯干的人,纵然不年轻了,大热天的也跟年轻人一样下地干活,只有抢收实在是忙不过时才会花钱请人帮忙,不然是舍不得的。
    最近郑家的十几亩庄稼已经浇灌完,老两口难得有了几分空闲,又开始编筐打草绳,为一个月后的抢收做准备。要是竹筐草绳有多的,还能拿去集市换点油盐。
    而在郑家做客的胡苗,就坐在老两口身边,一脸乖巧的做针线,瞧着倒是个挺可人的姑娘。
    桑叶的到来,让老两口很是意外,还以为是在桑家安胎的儿媳妇出了什么事,吓得把刚编了一半的竹筐都扔了。直到听说儿媳妇一切安好,悬起的心才落回去。
    桑叶是女客,郑父不好相陪,同她说了几句话就回到院里继续编竹筐了。苗氏让胡苗帮忙招待桑叶,自己去厨房煮红糖鸡蛋,这算是庄户人家招待客人的专用吃食了。一时间,不算大的客堂里,就剩下桑叶和胡苗两个人了。
    桑叶坐在桌前,一边喝着茶,一边不动声色的打量着坐在对面的胡苗。
    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容貌秀气,身段窈窕,正是花一样的年纪。单从外表看,小姑娘柔弱无害,又透着几分天真纯良,偷偷地打量人时,并不显得讨厌。
    撇开旁的因素不谈,桑叶对胡苗的第一印象不坏,跟想象中很不一样。那个本来打算用到小姑娘身上的法子,竟是觉得有些不合适了。
    正待要说话,没想到对面的小姑娘先开口了:“桑家姐姐,你、你家的作坊还要人么?你看我这样的成不成?”
    冷不防小姑娘会问这个,桑叶一下子愣住了,看了她一会儿据实说道:“作坊还要人,只要你的针线活儿过的去,随时可以去找那儿的管事。要是管事觉得没问题,你就能进去做工了。”
    小姑娘一听,眼里放出光来:“我、我会做针线,我拿给你看。”说着,也不管桑叶作何反应,小兔子似的蹿了出去,又很快抱着针线簸箕冲了进来:“给,这是我给姨妈做的鞋面,你看能行吗?”
    桑叶神色恍惚的看着手里还没完全成型的鞋面,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这趟过来明明是替月娘出头,来教小姑娘做人的,怎么就进入招工面试模式了?
    不过,小姑娘的手艺确实不错,这鞋面上的祥云绣的惟妙惟肖,配色好,式样新,活儿做的也细致找不到一点线头,可见光是用心还不够,还得真正喜欢针线才做的到。
    对上小姑娘期待的眼神,桑叶笑着点点头,不吝啬的夸道:“你这手艺都快赶上我们作坊里的大师傅了。”
    小姑娘得了夸赞,激动地小脸儿变红:“真、真的吗?那、那你愿意收我不?”
    桑叶刚想说“愿意”,突然想到了什么,问道:“我家的两个作坊都在招工,你家离镇上这么近,不可能没有听说过,之前怎么没有去试试?”
    小姑娘眼神一黯,说道:“本来是想去的,我爹娘不让我去,说是不规矩的姑娘才会抛头露面跟男人一块干活。”
    要说胡家条件不好,还有个没钱娶亲的二儿子,不可能对作坊那份不菲的工钱不动心。只是那会儿小姑娘正在议亲,两口子担心去作坊做活坏了名声,让这好不容易养大能换钱的女儿砸在手里就不许她去。
    结果议亲的时候,就给小姑娘挑了个愿意多给聘礼,但是腿脚有毛病的准夫婿。只要丰厚的聘礼到手,他们就能立刻为二儿子盖间新房,再给他讨上一房媳妇,这算盘可是打的啪啪响。
    小姑娘不是不知道爹娘的盘算,奈何她从小到大乖顺听话,生不出反抗爹娘的念头,那门亲事就只能含泪应下了。没想到就要成亲的关头,男方家反悔了不愿意给事先约定好的聘礼,两家谁都不愿意退让,来回闹了几次就这么闹崩了。
    那会儿小姑娘还没体会过人性的恶毒,一听说不用嫁给那个男人,心里是窃喜的。只是等她听到自己成为别人嘴里的烂货、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时,她的心态就崩了,差一点就想不开跳河自杀,然后就被送到了上郑村的姨母家。
    桑叶打听过小姑娘被退亲的原因,再结合小姑娘所说的话,隐约能猜到她为什么在家里不答应的情况下,还想进作坊做工了。
    只是胡家其他人显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她这边应了鬼知道会不会招来个大麻烦。尽管心里同情小姑娘的遭遇,她还是摇了摇头:“你要进作坊不是不可以,但是得征求你家人的同意。”
    小姑娘低下头,默默地红了眼圈儿,显然知道家里人不可能同意。
    桑叶见状,竟然有些心疼。她唾弃了同情心泛滥的自己,提醒小姑娘:“你姨母疼你,又是你娘的姐姐,想来你姨母说的话,你娘会听罢?”
    小姑娘抬起头,不解的看着桑叶,没有反应过来她话里的意思。
    桑叶却没打算把话说透,不然这傻姑娘要是说漏嘴把她说的话捅出去,对月娘不安好心的胡家还不趁机咬她或是月娘一口?
    见小姑娘沉默不语,桑叶也不再开口,端起茶杯小口的喝水。唔,这水还挺甜。
    没过多久,苗氏端着满满一碗红糖鸡蛋进来了。见外甥女在发呆也没有多想,说道:“苗儿,锅里还有几个鸡蛋,你自己盛来吃。”
    胡苗回过神来,看着满脸慈爱的姨母,回想着刚刚表嫂姐姐说的话,眼睛蓦地亮了。
    桑叶瞥见了,咬了一口刚吹凉的鸡蛋,一脸满足。
    等她谢绝苗氏留饭的好意,从郑家出来,走了没多远就被气喘吁吁追来的胡苗喊住了:“桑家姐姐,我有件事要跟你说。”
    桑叶转身看她,好奇地问道:“什么事?”
    胡苗却犹豫了,似乎难以启齿。
    桑叶顶着大太阳等了会儿,就在耐心告罄时,小姑娘小声的说道:“你让表嫂看好自己的东西,千万别随便给出去了。”
    说着,也不管桑叶作何反应,扭头就跑了。阳光下,两根麻花辫一蹦一甩的,像极了两只兔耳朵。
    琢磨着这两句没头没尾的话,桑叶摇了摇头:确实是个傻姑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