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6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桑叶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笑道:“在娘眼里你永远是个孩子,娘怎能放心你千里迢迢的过来?京城算是娘的第二个故乡,日后去了也算不得背井离乡。”
    这话就纯粹是安慰桓儿了,虽然在京城待了好几年,对京城的一应事物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然而始终没有归属感。直到回到李家村,回到原主真正的家乡,她的心才跟着慢慢定下来,终于没有了如浮萍一般的漂流感。
    “娘,您真好~”桓儿感动的泪眼汪汪,近几日心里生出的浮躁不安顷刻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夜里躺在床上,趁两个孩子睡熟了,桑叶同郑凛说了自己的打算。夫妻一体,这等大事就算她能做主,也要跟枕边人商量,免得把好好的夫妻情分给弄没了。
    郑凛沉思了片刻,说道:“这件事你做主便是,桓儿喊为夫一声‘叔叔’,为夫便是他的长辈,多的东西为夫给不了,你说的那些为夫不会小气。”
    桑叶偎进男人的怀里,喟叹道:“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郑凛紧紧的环住妻子,在她的额头上轻啄:“为夫亦是!”
    ------题外话------
    断更这么久,不知道该说些啥,就给大家表演个劈叉吧┭┮﹏┭┮
    第455章 送别
    约定之日的当天,桑叶早起了半个时辰。
    她不知道冯伦会不会让桓儿留下,会不会派人过来接他,又会在什么时辰过来,不想最后一刻让桓儿饿着肚子走,便亲手做了一锅手擀面作为一家人的早饭。
    桓儿最喜欢的早饭,莫过于一碗浓香的手擀面,这一锅面也是为他所做。
    香喷喷的手擀面,让桓儿红了眼眶。他狠狠地眨了眨眼,隐去眼底的湿意,故作高兴地捧起碗喝了一大口汤,眉开眼笑的说道:“娘,您的手艺越来越好了。”
    桑叶假装没有察觉到桓儿的小心思,按捺住伤感柔声说道:“喜欢就多吃点,锅里还有呢。”
    桓儿点点头,一口气把满满一碗面吃了个精光,连汤水都不剩一滴。吃完后,他从郑凛的手里接过汤圆儿的面碗说道:“叔,面要坨了您快吃吧,我来喂妹妹。”
    “行,换你喂。”郑凛的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松开手没有跟桓儿抢。
    懵懵懂懂的汤圆儿什么也不知道,见哥哥喂自己吃面,嫌弃他动作慢拍着小手催促道:“哥哥,吃,吃,快,快。”
    小家伙的小胖爪尚握不好筷子,只能勉强用勺子舀饭吃,换成滑溜溜的面条就只能干瞪眼了,需要有人喂才能吃到嘴里。
    桓儿微微一笑,夹起一根面条递到汤圆儿的嘴边:“快吃,吃完了哥哥带你出去玩。”
    汤圆儿眼睛一亮,张开小嘴嗷呜一口就把面条咬紧嘴里,然后熟练的一吸,就把哥哥刻意截的半根面条整个吸进嘴里,把本来就肉肉的脸颊撑的更圆了。
    面条劲道,口感十足,用的又是老母鸡汤底,汤圆儿很是爱吃,很快一小碗面就见底了。隔着单薄的夏衫摸了摸滚圆的肚皮,小家伙瞅着碗底最后一口面汤,恋恋不舍摇了摇脑袋:“哥哥,饱了。”
    桓儿听了,低头十分自然的把碗里的面汤喝光了,对自己吃了妹妹的碗底不以为意。
    拿手帕细心地给汤圆儿擦净手脸,桓儿跟其他人说了一声,就牵着妹妹的小胖爪来到了院子里。看着已经翻过墙头的太阳光,他的眼神暗了暗,问蹲下身要去抓蚂蚁的妹妹:“要是哥哥不能再陪汤圆了,汤圆儿会想哥哥么?”
    要说离开郑家,离开这一方生活了四五年的天地,他最不舍的就是娘亲,其次就是汤圆儿这个妹妹了。一想到妹妹这么小,自己一走不知何时能相见,或是相见了也不记得自己,不会甜甜的喊“哥哥”,像现在这样依恋的牵着自己的手,心里的不舍就更浓了。
    “想!”汤圆儿不能完整的理解哥哥的话,抬头看向哥哥的眼神有些茫然,回答却十分肯定:“想哥哥,想胖团,想大灰。”
    很明显,她就明白了一个“想”字,还拿胖团做比,表示会想胖团和大灰一样想念哥哥。上次胖团和大灰回来住了两天,就又重新回到了山里。虽然隔三差五的回来,但是待在山里的时间明显比待在郑家多的多。
    每次看不到它们了,汤圆儿总是可怜巴巴的看着爹娘,希望爹娘能把小伙伴找回来。
    “笨丫头……”桓儿无奈的捏了捏汤圆儿的小脸,有些纠结要不要教她区分他和两头畜生的区别。
    “哥哥看,蚂蚁宝宝!”汤圆儿不知道哥哥的心思,注意力早就被地上爬来爬去的小蚂蚁吸引住了。
    此时正有一只小蚂蚁拖着一个比自己庞大数倍的粮食从她的脚尖徐徐爬过,瞧着毫不费力又惊心动魄,生怕小蚂蚁力气不够,被砸下来的粮食压死。
    汤圆儿看到挪不动步,也忘记了要随哥哥去外面玩耍。桓儿也不想扫她的兴致,于是蹲在她身边,陪她一起看蚂蚁搬粮食。
    桑叶来到院子里,看到的就是兄妹俩头碰头挨在一起小声议论,从模模糊糊听到的几个字眼中判断出桓儿在给汤圆儿普及有关蚂蚁的知识。
    汤圆儿听的一愣一愣的,看向哥哥的眼神闪闪发光,惊叹于哥哥懂得太多,多到她想破小脑瓜也想不到这些。
    桑叶没有上前打扰,就站在原地看着他们俩。只是越看心里越难受,这样的画面以后都不会再有了。
    就在她出神之际,桑家人阖家出动,拎着几个大包袱来到了郑家,连本该在书院的桑榆和小山也来了。
    “这些都是给桓儿的,这一包是衣裳,这一包是鞋袜,还有这个,是给他做的一些耐放的吃食,路上饿了能垫垫肚子……”木氏拉着桓儿的手,一一指给他看,说着说着眼眶就红了。
    虽然跟自己一家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到底疼了几年,又听叫了几年的外婆的孩子,如今人就要走了,以后怕是想见都见不着,木氏心里就难过极了。
    这几个包袱,就是这一个月里准备好的,生怕桓儿离了家会吃不饱穿不暖。他们不知道桓儿给冯伦写过信,以为他今天就要离开就一并拿过来了。
    桓儿紧紧地攥着拳头,只是随着外婆的话默默地点头,他害怕一出声就让外婆听到自己的哭声,他不想看到这位慈祥的老人为自己伤怀哭泣。
    “桓哥儿,这个小玩意,你带着吧。”小山挤到人前,红着眼睛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塞到了桓儿的手里。
    桓儿低头一看,当看清手里拿着的是什么时,快要溢出的眼泪一下子别了回去:“这是什么?”
    小山瞪大眼睛说道:“这是木偶,是我照着自己的模样亲手雕的,你认不出来吗?”
    桓儿看着脑袋比身子大,眼睛比嘴巴大,胳膊比腿粗,完全看不出人样的木雕,唇角抽了抽,难得没有笑话他,违心的说道:“不错,很像。”
    小山松了口气,洋洋得意道:“看来我还是挺有当木匠的天赋嘛,才跟着木匠师傅学了二十来天雕出来的人偶就像模像样了!可惜时间不够,不然我一定给咱们家每个人雕一个,让你全部带上,你要是想咱们了就拿出来看看。”
    桓儿一听,突然觉得手里的木偶变得可爱起来。他紧紧地握着木偶,上前抱了抱小山:“谢谢你,表哥!”
    “咳咳。”桓儿不寻常的举动,倒是让小山惊了一下,他脸红红的不好意思的掩饰道:“你终于肯叫我表哥了,不枉我为学雕工把手都弄上了,这一波哥不亏,嘿嘿!”
    看着亲亲热热的小哥俩,大人们欣慰又伤感,到底想着桓儿要远行,把快要流出来的眼泪憋回去了。
    接着,其他人小辈也送上了各自准备的礼物,多是一些小玩物。桓儿一一道谢后,珍而重之的收下了礼物。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