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1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桑叶的注意力全在那只鸽子身上,哪里听的到马氏的话。她把汤圆儿往马氏的怀里一塞就下了饭桌,三步并两步的冲到门口,蹲下身捉住了蹦蹦跳跳的鸟儿,熟练的打开它腿上的信筒。
    见里面果然有卷的紧紧的信条,她心里一喜,连忙将信条抽出来打开抚平。当看到上面熟悉的字迹时,眼泪不受控制的夺眶而出。
    桑叶的异状,让其他人变得紧张起来,纷纷放下碗筷凑过来。当看清信条上写着的字,郑老头想到了什么,激动地问道:“老大媳妇,是不是阿凛写的?阿凛是不是快回来了?”
    孟氏也焦急的说道:“小叶,快念念,快念念信上写了啥!”
    桑叶重重的点了点头,笑中带泪的说道:“是,是凛哥的信!”说罢,她将信条上的内容大致看了一遍,觉得没有需要隐瞒的地方,才略过男人特意写给她的那些话,把剩下的内容一字一句念出来给公公婆婆听。
    当念到最迟二月底就能抵家时,不止桑叶激动地再次哭了,郑老头和孟氏也流下了欢喜的泪水,恨不得年节马上过去,二月底明天就能到来。
    这一封家信,让郑家的年饭摆脱了冷清,变得热闹起来。
    连日来压在桑叶心里的大石头,也彻底落回了原地。信条上熟悉的字迹,让她确定男人脱离了危险,至少伤势好转能写下这封长长的家信。
    饭后,马氏一个人揽下了洗洗刷刷的活计。桑叶道过谢,便把汤圆儿交给孟氏,自己来到书房磨墨,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男人写回信。
    相比上一封信,这封信的风格就变得轻快多了。桑叶没有过问男人的伤势,左右他不会告诉她,一切等人回来再慢慢算账,就只把家常事洋洋洒洒的写了一通,写到最后连落款的地方都没有。
    要不是信筒太小,塞不下太多的纸页,她怕是能一直写到天黑。
    看着鸽子慢慢飞远,变成天际的一个小点,最终消失在蓝天百云之下,桑叶的嘴角噙着笑,慢慢的收回了目光,担忧了大半个月的,心里前所未有的轻松。
    大年初一,照例是郑氏一族祭祖的大日子。郑家像往年一样准备好祭品,由郑山青担着,一家人一大早就往祠堂里去了。
    去年有个搅屎棍似的牛氏,让好好的祭祀变成了批斗大会,今年就没有出现类似的闹剧了。如今郑氏族人靠着虎头鞋,腰包渐渐鼓起来,以往不少鸡毛蒜皮的纷争反倒没有了,因此今年的祭祀气氛一团和谐,整个流程很快就进入了尾声。
    没有看到郑凛,有不少人向桑叶问起。桑叶说明了缘由,又提到了男人的归期就没人再打听了,她却有人听到突然八卦起快有一年没有露面的郑水青来。
    “哎呦,说起那老三,昨儿个我小孙子还跟我说夏天的时候看到一个乞丐跟他很像,他瞅着觉着挺可怜的,就拿了两个馒头打算给那乞丐,谁知那乞丐看了他一眼就跑了,后来就再没遇见。”
    说话的是个年逾半百的妇人,她是前郑村人,口中所说的是她的小孙子,在邻县一家酒楼里当伙计。
    “乞丐?应该不是郑老三吧,就他那性子,回来磕头求饶我信,要说他沦落到乞丐我不信。”有人提出质疑,显然对郑水青的为人处世很了解,一针见血。
    “大概就长得相像吧,不过这老三也是的,都大半年没回来过了,也不知道他去了哪儿,那两个老的也不着,就跟没这个儿子似的。”老太太啧了一声,不是很理解郑家怎么就能做到不闻不问。
    “这咱就别管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知道两个老的是不是有啥苦衷……老了老了要靠大儿子,这小儿子又是个不成器的,他们能活一天就少一天了。哪有心思管那么多。”
    “说的也是,他们大儿媳妇能把生意做到外头去,定是个精明的,怕是容不下小叔子吸血……”
    正说的起劲的两个人,不知道桑叶就在他们身后,还把他们说的话听了个完成。
    桑叶听了一会儿,就觉得没劲了,也没打扰两人就悄无声息的退开了,对他们带着恶意的揣测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这两个人说的也是事实,如果郑水青真敢回来吸血,她定会教他好好做人。
    不过,她也没想到郑水青会落得这么凄惨,竟然流落到了邻县,还成了一个乞丐——如果那乞丐不是郑水青,看到手拿馒头的人就不会仓皇的逃走,该是觉得丢不起人才跑的吧!
    不作死就不会死,大概是郑水青的真实写照了,但凡他像郑山青一样能及时醒悟,而不是沾赌,还沉溺于赌道,又怎么会落到这样的境地!
    对此,桑叶并不同情,也不打算对家里人提起这件事,就当作从来没有听到过……
    第381章 娃娃亲
    正月初二,桓儿打着自己已经长大的借口,独自一人前往外家给外公外婆、舅舅舅母等人拜年。
    等他回来的时候,带去的礼物没有了,却多了一个不打眼的布袋。布袋里大大小小装了七八个压岁荷包,惹得多花姐弟羡慕不已。
    今日姐弟三个也去外家拜年了,马家的条件不好,也不大重视马氏这个女儿,就没有这么多压岁荷包了。
    桓儿像往年一样,把得到的压岁荷包一股脑的塞给了桑叶。桑叶把荷包打开清点了一下,发现数额不小,加起来有十两银子,就全部拢在一个荷包里,又还给了桓儿。
    桓儿捧着荷包,疑惑的看着娘亲。
    “你不是说自己是大人了吗,既然是大人了,这些压岁钱当然得你自己管。”桑叶笑着说道,丝毫不担心小家伙乱花。
    以往每次放完月假,桑叶都会给桑榆一笔银子当作桓儿的花销,此外还会额外再给桓儿一到二两银子,从来没见他大手大脚。因此让他管理自己的压岁钱,桑叶十分放心。
    再则,桓儿时常跟人提醒自己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儿,桑叶觉得该尊重他,干脆不再把他当孩子看,尝试渐渐放手让他独立。
    桓儿没想到会是这个原因,心里有些高兴,又有几分失落,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忍不住说道:“可是娘,要是我没忍住乱花了怎么办?还是您帮我拿着吧,等我需要了再从你这儿拿。”
    桑叶大手一挥,不在意的说道:“没事,花掉就花掉呗,只要你告诉娘银子花在了哪里就好了。”
    桓儿听完,心里的那点子纠结没有了,主动抱住娘亲:“谢谢娘!”
    翌日,是桑叶回娘家的日子。
    本来她想等春香这个小姑子来了打声招呼再走,就被孟氏劝走了,还把马氏两口子也轰去了马家,只道自己能招待回家的女儿外孙。
    桑叶琢磨着春香会在家里住几日,便没有坚持抱着汤圆儿去了桑家。桓儿则留在家里,替她给关在小院里的两头熊喂食。
    “哟,两个月不见,这妮子又大变样了,真是个俊姑娘!”桑枝一家来的更早,看到桑叶就迎了上来,稀罕的把汤圆儿抱在怀里,在她的脸上挨个不停。
    汤圆儿已经会认人了,倒是不怎么认生。到了桑枝这个姨娘的怀里,就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瞅着,没有抗拒这个气息陌生但是安稳的怀抱。
    “自个儿都两个闺女了,还好意思跟我抢!”桑叶揶揄妹妹,伸手把瘪嘴要哭的小侄子抱了起来:“哦哦,大姨抱你,别哭哦!”
    小家伙两岁多了,对抱着自己的大姨还有印象,被这么一哄果然就不哭了,转而好奇的看向比自己更小的汤圆儿。
    看了一会儿,他突然伸手,够着身子想要揪汤圆儿的耳朵。
    “哎哎,这是妹妹,可不能欺负!”桑枝吓了一跳,连忙抱着汤圆儿退开了。自个儿儿子是个什么脾性,当娘的最清楚了,生怕他没个轻重,把小侄女给弄疼了。
    小家伙儿没有揪着,却也没有哭闹,拍着小手傻兮兮的笑道:“妹妹,好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