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0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可惜桑林没有把这提醒放在心上,时不时的就去李家担个水,浇自家菜园的时候也把李家的浇了。特别是之前李大强生病的那一阵子,他跑李家跑的特别勤。
    谁能想到,不等村子里的人嚼舌根,就先被温氏算计上了。
    “……”桑林自知理亏,缩着脖子安静如鸡,不敢再反驳来自亲娘的教训。
    其他人看的乐呵,谁也没有过来劝解。
    木氏骂够了,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才缓和了语气继续说道:“这次的事情,就当是给你们兄弟俩一个教训,以后要离外面那些不三不四的女人远远的,否则,你们都给老娘滚蛋。”
    说罢,她还特意看了桑老实一眼,从鼻子里发出来一声冷哼。
    桑老实干咳一声,面上有几分不自然:“老婆子,你说话就说话,看我干啥!”
    “我看你干啥?”木氏啐了一口,愤愤的说道:“我看你干啥你自个儿心里有数,当着孩子的面我就不说啥了,可你要是敢有歪心思,老娘一样能收拾你!”
    桑老实背脊一凉,顾不得儿女儿媳妇在场,赔笑着说道:“不会不会,绝不会有那一天!”
    说着,还怕木氏不相信似的,一脚一个踹在了桑树桑林兄弟俩身上,板着脸教训道:“谨记你们娘的话,不要在外面惹上不干不净的人,否则老子第一个饶不了你们!”
    兄弟俩苦哈哈的捂着腿,心里直翻白眼:他们这是招谁惹谁了,白白挨了一踹!
    知情的于氏刘氏捂着嘴笑的不行,怕被公婆听到忍的格外艰辛。唯有桑叶不明所以,打算私底下向两个嫂子打听打听。
    ------题外话------
    这个情节写了太久,终于结束了
    第371章 落幕,鸽子
    当天傍晚,李氏一族对三麻子和温氏的惩罚结果,就被人传到了桑家人的耳中。
    温氏是寡妇,大庆又鼓励寡妇再嫁,她跟三麻子厮混在一起还有了孩子就构不成红杏出墙,用李氏族规来惩罚就不太合适了。
    且温氏腹中的胎儿到底是一条人命,三麻子又有意娶温氏为妻给她一个名分,兼之桑叶之前替二人求过情,在过问过李大爷李大娘的意见后,李村长顺水推舟允许他们结为夫妇。
    在这之前,李大爷李大娘将代替死去的刚子,给温氏一纸休书,从此以后温氏不再是李家的媳妇,今后温氏是好是歹,跟李家无任何关系。
    不过从此以后,三麻子和温氏将不再是李家村的人,两人也会被李氏一族出名,将来死后不得入李氏族坟,不得享用后人的香火供奉。
    如此惩罚对外就有了说法,多少能挽回李氏一族的声誉,不至于让李氏一族成为外人的笑柄,也能起到警告族人的作用。
    只是被除族这个惩罚,对于其他人来说或许十分严重,对三麻子这个混不吝而言就无关痛痒了。在他看来,温氏成了他媳妇儿,肚子里还揣着他的种,他根本不用担心死后没人捧盆子,于是他闹腾了一阵就接受了。
    倒是温氏宁愿李村长按族规打掉腹中的骨肉,也不肯嫁给三麻子。她痛哭流涕的跪在李家老两口的面前,苦苦哀求着不要离开李家,却只得到老两口冷漠的眼神。
    要不是顾及家中的孙子孙女,不希望三个孩子认为是他们逼死温氏,老两口根本不想就这么放过温氏,让她跟三麻子双宿双飞。如今温氏就算磕死在他们面前,他们也绝不会再认这个儿媳妇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如果她肯老老实实的待在李家,把三个孩子抚养成人,将来的日子未必会差;或者干脆听从娘家的劝说,撇下三个孩子找个合适的人家再嫁也是一条出路,可惜这两条路她都不选,偏偏动了歪心思打错了主意,不仅害惨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还一步步的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听闻三麻子和温氏的下场后,桑家人沉默了,并没有旁人想象中那样痛快。他们很清楚,温氏嫁给三麻子这种人,下半辈子算是毁了。
    经此一事,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木氏每天对着两个儿子耳提面命,让他们安安分分的守着各自的媳妇儿,不要动不该动的心思,也要离旁的女人远远的,不要再招来第二个温氏。
    不得不说,温氏闹的一出,早就让桑树桑林兄弟俩生出了心理阴影,别说主动去外面招惹野花野草,就算有人主动凑上来他们也不敢多看一眼。
    这样一来,最高兴的莫过于于氏和刘氏妯娌俩了。
    赶着回去给汤圆儿喂奶,连午饭都没来得及在娘家吃的桑叶,暂时不知道李氏族里对三麻子和温氏的惩罚。
    此时,她抱着哭的直打嗝的胖闺女,心疼的哄道:“不哭哦不哭哦,娘在这儿呢,汤圆儿不哭哦!”
    大半个上午见不到娘亲,已经会认人的汤圆儿极度没有安全感,在桑叶走后不到一个时辰就开始闹着要娘亲了,身为奶奶的孟氏焦头烂额,压根儿哄不住她。
    好不容易桑叶回来了,结果小家伙儿竟然闹起了脾气,被桑叶抱在怀里哭的更大声了,直至小嗓子哭的沙哑了,仍然哼哼唧唧小声的啜泣着,听着就让人心疼。
    说着,就疾步跑去厨房打热水。
    大冬天的不能每天都洗澡,每次喂奶前,桑叶总要用热水擦洗一下,免得汤圆儿吃奶时吸入不干净的东西闹肚子。虽然孟氏对她的做法很不理解,觉得多此一举,但是也没有多说什么,每日把锅里的热水都烧的足足的。
    等热水打来了,桑叶把汤圆儿交给孟氏,解开衣襟用干净的帕子沾着热水擦洗了一番,才重新抱起汤圆儿给她喂奶。
    汤圆儿确实饿了,粉嫩的嘴唇一碰到就紧紧的嘬住了,大口大口的吞咽着,圆圆的小脸蛋儿也跟着一鼓一鼓的分外可爱。
    孟氏摸摸孙女的小手,又摸摸孙女的小脚,用手比划着她的身长,眼睛里满是慈爱:“咱们汤圆儿就是好养,这才几个月呢瞧着跟村里那些半岁的孩子还要结实!”
    说到这里,她不自觉的叹了口气,怅然的说道:“也不知道她爹啥时候能回来,别等到回来的时候连自个儿的闺女都认不出来了。”
    桑叶神色一黯,看着吃相香甜的闺女,心里有些难受:“应该快了吧,再有一个月就要过年了。”
    其实她心里很清楚,临走前男人就说过过年不一定能赶回来,便没有抱多大的期望,说这话是安慰婆婆,也是安慰她自己罢了。
    “是啊,离过年就剩下一个月了。”孟氏看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声音轻了下来:“也不知道他们兄弟三个能不能赶上今年的年夜饭。”
    孟氏并不知道郑水青被赌坊里的人赶出了桃源镇,如无意外今后不可能再回来一道吃年夜饭。郑山青马氏夫妇就不好说了,义庄也需要人值守,今年要是轮到他们两口子,年夜饭就铁定赶不上了。
    桑叶不知道该怎么接话,气氛一时间沉凝下来,屋子里只有汤圆儿吃奶时发出的嘬嘬声。
    察觉到自己提起的话茬不大得劲,孟氏便转移话题说起了娘家的事:“前阵子,你大舅母闹着要回来,你大舅舅不让她进门,也不知道现在咋样了。”
    桑叶拉回飞远的思绪,闻言便提议道:“近来家里没什么事,娘记挂着大舅舅,倒不如趁这两日天气好过去看看?”
    孟氏有些意动,想了想又摆了摆手:“算了算了,要是你大舅舅肯让你大舅母进门,定会让你表哥表弟前来知会一声,特意过去问这事儿倒是不大好。”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上门看热闹,要是让大嫂知道了,以她的脾气怕是又要闹个没完没了。
    桑叶哪会看不出婆婆的顾虑,笑着劝道:“您跟大舅舅是亲兄妹,这一年到头难得见几次面,趁着空闲过去看看,谁能拿这事儿说嘴不成?”
    被桑叶这么一说,孟氏心头的顾虑渐消,试探着说道:“那我明天就去看看?正好新做的臭豆腐好了,你大舅舅最爱吃这个,我带些过去给他尝尝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