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3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没有别的事情做,也没有心思做别的,一家人就聚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等桑榆他们回来。结果正午还不到,人就回来了,包括依然在方家铺子里学习的桑林。正巧大头所在的学堂跟云霄书院放假的时间一样,这一次也跟着回来了。
    桑榆昨天下午就从书院那里知晓自己高中秀才的消息,经历了一个晚上的激动,如今面对欢喜不已的家人,反倒是最淡定的一个。
    只是当木氏提出要给他相看媳妇时,他罕见的变得激动起来,想也不想就反对:“娘,我刚中秀才,正是一鼓作气准备乡试的时候,说亲之事待我中举后再做考虑。”
    木氏料到小儿子不会答应,毫不在意的说道:“先给你相看,又不是让你立马成亲,哪会影响你乡试?再说了其它的事有娘,你就更不用担心了。”
    桑榆看着坚持己见的亲娘,不禁有些头疼:“娘,我还年轻,晚个一年半载再说亲也不迟,现在我只想好好备考,您就听我一次吧!”
    木氏闻言,脸色就变得不大好看了,正想再劝一番,桑叶看不过眼站出来帮小弟说道:“娘,乡试在即,小弟不想分心是对的,这一次听就他的吧,乡试后他敢再推脱咱们就给他娶个丑媳妇儿回来。”
    “噗!”众人没能忍住,顿时哄堂大笑。原本紧张的气氛,就被“丑媳妇”这三个字轻飘飘的化解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木氏也不好逼迫小孩子说亲,总算松口把说亲推到乡试后头。不过嘛,如果有媒人上门,又恰好有合适的姑娘,也可以留意一二。
    桑榆长松了一口气,对桑叶这个大姐愈发的感激,趁亲娘不注意小声的说道:“幸好有大姐在,不然今日不好收场。”
    桑叶睨了他一眼,忍不住泼冷水:“你还是想想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姑娘吧,等你乡试完了还是逃不过。”
    桑榆一听,顿时苦着一张脸,很想说他不想娶媳妇。只是这话他到底没敢说出口,害怕迎来大姐的暴击,到时候就真没有人替他转圜了。
    桑叶捂着嘴偷笑,内心的恶趣味无限膨胀,更想知道小弟为了逃避催婚,乡试过后会如何跟娘亲斗智斗勇。
    中午,桑家做了一桌好酒菜,一家人热热闹闹聚在了一起,就在饭桌上把办酒庆祝桑榆高中秀才的事定了下来,就定在下个月初六。
    这一次,桑榆发挥的十分不错,不仅考中秀才,还获得了廪生的名号。以后,每年有三百斤廪粮和六两廪银可以领,宴请客人确实不能少。
    ------题外话------
    陡然降温,又在下雨,湿冷湿冷的,冻的爪子都伸不出来了
    第251章 耍心眼
    带着丈夫和儿子回来后,桑叶没有闲着一头扎进了做虎头鞋的大业中。后天要再次进城卖鞋,如果郑凛那边不行,不能找到合适的合作人,她就得另外找人进行合作,做好两手准备。
    郑凛帮不上大忙,就给他认识的那位大商去了一封信,将一切写的明明白白。如果对方有意向或是对方的朋友有意向,随时能碰面仔细相商。
    两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除去桑叶自己做好的一双虎头鞋,其他人连夜赶制一共做出了二十双鞋子,可以说极为不错了。
    在两天里,又有三十多个人来到桑叶这里签下保密契书,只等两天后出摊回来就带着一起做,甚至有个三十来岁的大男人带着自己纳好的几双鞋底跑过来,问桑叶要不要招纳鞋底的人,他力气大,这种小鞋底一天就能纳出两双来。
    见这个男人纳的鞋底针脚匀称又厚实,鞋底还纳出了花样,丝毫不比女人纳的鞋底差,虽然心底疑惑一个男人会纳鞋底,但是桑叶急需纳鞋底的人手,便痛快的跟他签订了劳务契书,倒是保密契书就用不着签了。
    待人走后,桑叶就把自己的疑惑同孟氏说了。孟氏听完,叹了口气:“大成是个可怜人,早年爹娘病去了吃百家饭长大。早年他去城里做苦力攒了些银钱,就回村修了房子讨了房媳妇,可惜他这媳妇也是个命薄的,前几年得了风寒丢下一双儿女就去了。”
    成亲晚,儿女又小,郑大成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娘,没有法子再去城里做活,就只能打些散工,跟一帮妇人学做女红,抽空了就做些鞋底鞋垫拿去集市上卖,多少能换点菜米油盐回来。这一年年下来,可不就练就了一双纳鞋底的巧手?
    桑叶听罢,唏嘘不已:“难怪……”
    回想起男人在劳务契书上按手印时激动颤抖的模样,她突然就明白为何了。签下契书就意味着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来源,只要那爷仨好好的不生大病,光这份工钱就够过活了。
    大概心里同情郑成的遭遇,孟氏忍不住说道:“大成为人老实,没有啥坏心眼儿,这生意要是做好了,还得找不少人纳鞋底,依娘看你把这事交给他,兴许能做的比旁人好。”
    桑叶明白婆婆的意思,觉得这不是什么紧要事,便笑道:“那就依娘的意思,到时候我给他多算一笔工钱。”
    已经返回破旧狭小的家中的郑大成不知道还有更好的事情等着自己,他看着抱着一个生红薯啃的小儿子心酸不已。
    只是一想到以后会有一笔稳定的收入,很快日子就会好过起来,他又变得格外高兴,一把将儿子小豆豆从地上跑起来,拍了拍他身上沾染的灰尘说道:“豆豆,爹找到活儿干了,很快就能买糖给豆豆吃,豆豆高不高兴?”
    小豆豆三岁了,因营养跟不上,个头看起来又瘦又小比不上人家两岁的孩子。他爹没有多余的银子买糖给他吃,但是每逢过年跟随姐姐去村子里拜年,口袋里都会多出好几块甜滋滋的糖,那是他最喜欢的零嘴。
    此时一听爹爹说很快就有糖吃,小豆豆的眼睛都亮了几分,口水也顺着嘴角不自觉的往下流:“高兴,有糖吃,豆豆有糖吃喽!”
    正在厨房里踩着小板凳费力的往锅里放水,准备熬粥吃的小姑娘柳柳听到弟弟的欢呼声,连忙从凳子上下来,蹭蹭蹭的跑到堂屋里,仰着小脑袋希冀的问父亲:“爹,成了?”
    柳柳是郑大成的大女儿,今年已经七岁了。同样营养跟不上的缘故,身材比同龄的孩子矮了一大截,头发枯黄稀疏,小脸儿更是苍白没有血色,但这些丝毫不影响那份发自内心的喜悦。
    郑大成摸了摸女儿的头,心酸的点点头:“成了,爹再也不会让你们俩饿肚子了。”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柳柳大声的欢呼着,忍不住在原地转了好几个圈儿:“桑婶婶真是个大好人,之前去拜年她给我糖吃,现在又给爹活儿干,我要学做虎头鞋,以后爹您纳鞋底,我就做鞋,咱们赚双份的工钱,很快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郑大成愈发的心酸,含泪点了点头:“好,过几天爹去交鞋底就帮你问问,看你桑婶婶愿不愿意收你这个小学徒。”
    柳柳很高兴,小鸡啄米似的点头:“嗯嗯,到时候我跟爹一起去!”
    ……
    三月初一的早上,在河畔街上摆摊的小商贩们再次发现,之前仅仅出现过一次的卖鞋摊又摆上了。这一次,只有一对小两口守在摊位前,不变的是摊位上依旧寥寥二十来双小鞋子,依旧色彩斑斓,依然夺人眼球,来来往往的行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你坐着吧,等客人来了再站起来招呼。”怕妻子站着累,郑凛特意从马车里拿出一张坐垫垫在了小马扎上,让她坐下来等。
    桑叶没有拒绝男人的好意,扶着肚子慢慢坐了下来,嘴上嗔怪道:“我就是怀个孩子,又不是变成了瓷娃娃,站一时半会儿不会累。”
    “你不累,为夫看着心疼。”郑凛回了一句,把摊位上的鞋子依照大小整齐的排列起来。
    桑叶瞧着男人认真的侧脸,心里甜滋滋的,从装鞋子的筐地拿出两个煮鸡蛋,一边剥壳一边说道:“那天咱们收了几双鞋的定金,也不知道今儿个那几个人来不来拿鞋子。”
    如果合作顺利,今日出摊后会不会再来第三次还是未知数,要是那几个人没来,定金都没法儿退。
    郑凛觉得好笑:“那几个人喜欢虎头鞋,又跟咱们也约定了具体的时间,她们就算有事自己来不了,应该也会托其他人来取,你纠结这个做什么。”
    桑叶拍了拍头,也觉得自己想多了,不禁开玩笑道:“要是来了就给鞋子,要是不来,收摊后咱们就拿定金买糖葫芦吃。”
    “馋猫!”郑凛顿感无奈,眼睛里满满的宠溺。
    就在夫妻俩闲聊之际,有个妇人直奔鞋摊,惊喜的说道:“哎呦,你们可算来了,昨儿个我过来,从街头走到街尾愣是没有碰着人。”
    小两口定睛一看,意外的发现妇人正是上一次第一个光顾的客人。看着妇人脸上的欢喜,桑叶猜到了妇人的来意,眼里就露出了笑意,嘴上道:“原来是太太,不知太太找我们有什么事,是那双虎头鞋有问题吗?”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