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26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桑叶尴尬的摇了摇头:“没有不舒服,就是、就是想方便一下。”
    木氏秒懂,在桑叶不敢置信的目光中,放在角落里的尿桶就被拎到了床边。她一边掀开被子伸手扶桑叶,一边解释道:“你七爷爷说了,你要卧床静养最好不要下地,接下来这半个月,娘会照顾你,你有啥需要做的,知会娘一声就好了。”
    桑叶闻言,整个人都不好了。可是她也清楚,眼下不是任性的时候,不管亲娘做什么都是为自己好,她也只能按捺住羞囧,在亲娘春风般的关爱下,终于解决了生理大事。
    有一就有二,渐渐的桑叶也丢开了羞涩,很坦然的接受了亲娘和婆婆悉心的照顾。随着一碗碗苦涩难闻的药汁喝下肚,她能清楚的感受到腹中的小生命的状况一日比一日好。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看似很幸福,但是不能下地,不能出门,整天闷在小小的房间里,时间久了桑叶还是会感到无聊和抑郁。
    要不是白日有木氏和孟氏在,胖团时不时的跑到屋子里卖萌凑热闹,这日子就更难熬了。
    这天,桑叶好不容易求了木氏,终于拿到了针线,开始给未出生的孩子做小衣裳,才把样子裁出来,马氏就带着多花敲门进来了。
    纵然以前对马氏的印象极差,仅这次女儿和外孙无碍,全赖马氏帮忙这一点,木氏对她就充满了感激。
    如今看到马氏特意过来看望女儿,木氏担心自己在场,对方不自在,遂说道:“亲家二婶,你先坐一会儿,婶子给你们娘俩倒杯茶。”
    “多谢木婶子。”马氏确实有话要对桑叶说,便没有拒绝木氏的好意,还客气的向木氏道了声谢。
    木氏摆摆手,就快步出了房间,把房门也带上了。
    “伯母,您生病了吗?花花好几天没有看见您了。”多花坐在床边的小马扎上,两手趴在床沿上,眼巴巴的看着桑叶。
    桑叶揉揉她的小脑袋,含笑道:“伯母没事了,再过几天就能下床,陪花花玩了。”
    多花一听,明显的松了口气,煞有其事的说道:“那就好,这些天没有看到伯母,花花吃饭都吃不香了。”
    桑叶瞅了瞅花花依旧圆润的小脸儿,忍不住轻轻地掐了一把顺着她的话说道:“哎呦,好像是瘦了些,等伯母身子好了,一定给花花做很多好吃的,让花花好好补补。”
    小吃货无法拒绝美食的诱惑,一听有好吃的东西,圆圆的眼睛就迸发出别样的亮光来:“好好,那花花就等着,伯母一定要快快好起来。”
    “嗯嗯,伯母一定加油!”被花花可爱的模样逗乐了,桑叶愉快的应下来。
    接下来,多花有叽叽咕咕的说了许多话,多是这些天跟爹娘在一起的小事。这些事明明十分平常,却被小家伙儿说的妙趣横生,让人忍俊不禁,同时又很心酸。
    原本对女儿和桑叶之间的亲密有些小嫉妒马氏,心情又变得不好受起来。等多花絮絮叨叨的说完,她把小家伙儿哄出去跟弟弟们玩,自己坐在了床边了小马扎上,看着桑叶欲言又止。
    桑叶见状,主动问道:“弟妹有什么事就直说吧,若是有什么难处,也尽可告诉我,能帮的我一定帮。”
    马氏深深地看着桑叶,良久,似乎放下了心头的顾虑,开口说出了自己的请求:“年前我们夫妻就要返回义庄,下一次回来也不知道是啥时候,我知道大嫂对多花姐弟几个是真心疼爱,还望大嫂在我们夫妇走后还能看顾他们一二。”
    说到这里,马氏小心地看了桑叶一眼,内心并不想麻烦别人,只是他们夫妻在义庄做活儿,那个地方哪里是孩子能去的!
    桑叶听完,诧异的看着马氏。她以为他们夫妻俩受不得义庄的苦才回来的,如今见他们竟然要回去,倒是有些看不明白了。
    马氏却误以为桑叶不愿意,顿时急了:“大嫂,我知道我们夫妻俩以前做过许多错事,自从去了义庄见的多了,听的多了,也知道错了!你放心,以后我们夫妻俩绝不再算计你跟大哥啥,现在就只想老老实实的待在义庄里做事,把花花几个好好抚养大。”
    被大伯子算计到义庄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日日与腐败的散发着臭气的尸体待在一起,最初那几天,他们夫妻简直要疯了,想尽一切法子也没能讨出去。
    事实上,签了那样的契书,他们也不敢逃,逃了他们拿什么赔给义庄?他们故意不干事,还天天闹事,就是想义庄的管事受不住了,主动把他们撵走。
    可是义庄的管事根本不理他们,每天只给他们水喝不给饭吃,除非哪天他们想通了主动干活。没过两天,他们就受不住了,只好跟着其他人一道去河里捞尸,或是去监牢给病死的犯人收殓。
    就这么过了一段日子,他们夫妻就搬到了另一处干净的屋子,不用再与尸臭为伍。直至第二个月,他们渐渐习惯了这样的日子,管事意外的给他们发放了上个月的工钱。
    那是他们夫妻凭借自己的本事第一次挣到银钱,还是一两多。那一刻,他们突然觉得留在义庄干活也不是很糟糕,至少比种地要强上不知多少倍。
    在义庄做了一年的活儿,见到的听到的让他们恍然觉得前面二十几年白活了。他们终于明白以前的日子过的有多么荒唐。
    不说别的,被他们从河里捞起的死尸中,多半是自溺死的。自溺的人中,好些是年过五旬,本该子孙满堂,享尽子孙福的老人。
    这些老人自溺的原因各有不同,大多是子孙不孝,临老了无人养老送终。至于为何会这样,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他们自己身上。
    这种内情知晓的越多,他们夫妻俩就越心惊,皆因她们身上都有那些自溺的老人身上的缺点。回想起他们在孩子面前,从来没有做过父母该有的模样,让孩子们看到的就只有贪婪,懒惰,自私,不义,不孝。
    他们不敢想象,被这样教养出来的孩子,在他们长大后,会不会也学他们夫妻俩,在他们年迈后,像他们抛弃家里的老人那样也抛弃他们。
    自从想明白后,他们夫妻就决定留下来,继续在义庄做工,至少要等到几个孩子成家立业后才会考虑回来的事。只是在这些年里,他们必须把几个孩子安顿好,不能让他们长歪了。
    本来把孩子们带在身边最合适,只是义庄那边真不是孩子们能待的地方。他们夫妻没有办法,商量过后依然只能把孩子留下来,让家里的老人照看着。
    他们夫妻看到分明,老人对待几个孩子没话说,就连最初让他们十分忌惮的大嫂也对孩子们极好,这样一来,他们根本没有啥可担心的。
    只是这一照料,不是一年两年,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到那个时候公婆年纪大了肯定做不得指望,能靠的还是大哥大嫂,甚至说只有大嫂,谁让大哥常年不在家呢!换作他们自己,也不可能揽下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答应照看子侄这么多年。
    看着焦急又忐忑的马氏,桑叶能感觉到她说的都是真心话,是真心改过不会想不该想的事。虽然不知道让他们夫妻发生改变的原因,但是如果真能改好也是一件好事。
    至于马氏的请求……桑叶看了她一眼,并没有立即答应,而是把之前多花的那番对爹娘的抱怨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末了问道:“几个孩子还小,最离不得爹娘,你确定要把他们放在家里,确定将来不会后悔?”
    并非不想照看几个孩子故意这么说,她只是觉得在孩子的成长阶段,跟爹娘在一起才会有最好的选择。如果换作她站在马氏的位置,她肯定会把孩子带在身边,不想错过他们成长的任何一天。
    马氏被问的脸色一白,在这之前她根本没有想过女儿会对他们夫妻生出怨恨。她的女儿那么懂事,那么乖巧,原来她的心里是怨过的!
    想起刚回来的那天晚上,女儿对他们夫妻说不要好吃的吃食,也不要漂亮的衣裳,就希望爹娘陪在身边。当时她没有留意,只是好奇女儿咋知道他们夫妻是做工挣钱去了,现在看来是大嫂开导过了。
    想到这里,马氏站起来冲着桑叶深深地福了一礼:“大嫂,我明白了,多谢你的提醒。”
    桑叶摆了摆手:“你明白就好!花花几个愿不愿意留在家里,你们夫妻理应过问他们的意见,把利弊摊开放到他们面前,他们几个都是懂事的孩子,会理解你们夫妻的一番苦心。要是他们愿意留在家里,我自然会像往日那样照料他们,不让他们受任何委屈。”
    “多谢大嫂!”这番周全的话,马氏毫不怀疑,感激的再次向桑叶道谢。
    两人又说了几句,马氏就起身告辞,急匆匆的离开了,想来会听桑叶的建议,听取孩子们的意见。
    马氏离开后不久,木氏就进来了,感慨的说道:“娘还以为马氏不好相与呢,没想到她会救你和孩子,如今瞧着也是个不错的人。”
    木氏没有见过马氏,只是在桑叶和郑凛定亲前,秘密调查过郑家的每一个人,知道马氏和郑山青都不是啥好人,这一次亲眼见到了,完全颠覆了她以前的认知。
    “这一年在城里,怕是经了不少事,希望他们真能改过,好好做人。”桑叶认真的说道,就是看在多花几个,还有那天马氏救她的份儿上,她也盼着他们夫妻真能改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