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2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木氏简直要给女儿跪下了,咬牙切齿的说道:“那你倒是做啊,你又不是不会裁衣裳,等衣裳裁好了你照着边缝缝好就是,觉着不好看再绣上两朵花儿,这总难不倒你吧?”
    桑叶刚想说不是绣花的的问题,又觉得不好解释,于是在娘亲近乎暴走的目光中,被迫点了点头。
    木氏瞧着都觉得女儿不靠谱,她默默的叹了口气,亲自把红布摊开铺在床上,又把剪刀塞到大女儿的手里:“你裁,娘就看着你裁。”
    说罢,她还嫌不够似的,看着女儿很认真的提醒道:“等这嫁衣做好了,别忘了你还要给阿凛的爹娘各做一套新衣鞋袜,这衣裳鞋袜敬茶改口要用的,你千万要用些心思,不要让人揪到错处。”
    桑叶一听,哀嚎一声倒在床上,用大红布把脸捂住了:“嫁个人怎么就这么麻烦,不嫁行不行啊!”这样她就不用烦恼怎么坦白自己的秘密了。
    “你个死妮子,都到这个时候还说这种话,你诚心想气死老娘是不是?”木氏是真的要被女儿弄疯了,气的一把拧住了她的耳朵:“赶紧起来做衣裳,做不好你就别想出门了。”
    木氏的力道不轻,为拯救自己的耳朵,桑叶不得不从床上坐起来,向木氏求饶:“娘,您放手,您快放手,我做,我做还不成吗!”
    “哼,早这样听话,老娘干啥还费这个劲儿!”木氏终于松开手,把尺子、墨块、剪刀等物一股脑的塞到了桑叶的手里。
    看着虎视眈眈的娘亲,桑叶脸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难尽。只是被拧的发烫的耳朵让她到底没胆子继续跟娘亲对着干,只好老老实实的接过尺子、墨块等物,开始量尺寸用墨块画出需要裁剪的地方。
    有木氏盯着,桑叶就没有工夫想东想西了,倒是很顺利的就把裁好了式样,稍作修改就能进行缝合了。等缝合好了,在衣襟、领口、袖口处绣好该绣的花样就算做成了。
    当然,裁剪、缝合简单,绣花样却是细活儿,需要好好费一番心思,没有个把月的时间是做不好的。
    木氏盯了桑叶几天,见她终于肯老老实实的做嫁衣,后来就没有死死的盯着了,只是夜间会检查一下进度,有没有偷懒她一眼就能看出来。
    桑叶知道嫁衣只能自己做,赖不到别人的头上,倒也没再想七想八了,就是她的绣活儿着实不算好,绣出来的花样也普通的很,好在看的过去,到时候穿在身上不会教人看笑话。
    接连绣了好几天,桑叶的眼睛有些受不住了,木氏到底心疼女儿,便让她歇两日先把郑家二老的衣裳鞋袜做出来。至于尺寸,木氏也早就从郑凛那里拿到了。
    桑叶倒是欢欢喜喜的做起来了,花了五天的时间刚把孟氏的衣服鞋袜做好正准备做郑老头的,郑家三口就带着媒婆上门了,带来的一堆礼物中有一对肥硕的活雁。
    看到媒婆和活雁,木氏和桑老实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两口子热情的把人迎到堂屋里坐下,好茶好水的招呼着,两家人心照不宣的谈论起婚期来。
    郑家在来之前就看好了几个吉利的日子,七月没剩下几天了,也没有吉利的日子。八月上旬和中旬倒是有好日子,却正值秋收的时候,没有时间好好办喜事,吉日便选在八月下旬,分别是八月二十二、八月二十八。
    通常男方家选定备选的吉日,女方家就从这些吉日里选一个定下来,这也是照顾女方一个月总有几天不爽利,特意多挑几个日子,就是方便女方避免这一点,免得冲撞了不吉利,还不能圆房。
    得知吉日就在八月下旬的两个日子里,木氏觉得有些仓促,便用一副商量的语气说道:“眼下离八月没几天了,中间又要忙上一个月,办喜事的话多少仓促了些,我看九月下旬有几个日子就很不错,要不把日子往后延一延?”
    郑家看过黄历,桑家同样看过,九月下旬确实有几个好日子,但是郑凛已经等不及要把媳妇儿娶回来,就是担心桑家把婚期选在九月,他根本没有把九月的吉日考虑进来,不曾想还是没能逃过去。
    孟氏隐晦的看了儿子一眼,见儿子的眉头微微蹙起,就明白了他的心思,遂与木氏赔笑道:“妹子,刚才说的两个日子不仓促啊,之前我就听阿凛说,妹子家买好了宅基准备盖新房,这九月开始盖的话,年前就能搬到新房里过年呢,要是把喜事推到九月,这不是把盖新房的事给耽搁了?”
    不防郑家把自家盖新房的事都考虑进去了,木氏有些咂舌,倒是不好再坚持把日子定在九月下旬。她想了想便把问题推到了桑老实头上:“老头子,你觉得吉日是选在八月好还是九月好?”
    桑老实就等着自家老婆子跟亲家定好日子,他准备嫁女儿当岳父就好,哪里想到老婆子把这个大难题推到了自己身上,一时间觉得十分为难:“这……只要是好日子,只要两个孩子好好过日子,早些晚些都一样,这个你们决定就好,呵呵,呵呵!”
    木氏看着傻笑的老头子,偷偷地瞪了他一眼。这人说了跟没说一样,真是白费她一番口舌了。
    “叔、婶子,依我看就把日子定在八月二十八吧!”原本定婚期这件事,有两家的长辈在轮不到郑凛开口,只是郑凛真怕桑家把日子定在九月下旬,就忍不住开口了:“正好榆哥儿八月二十参加院试,等他考完了趁休息的日子送叶儿出嫁,这样不耽搁他去书院念书,要是把时间定在九月下旬,到时候他少不得要请几天假才能回来。”
    不得不说,郑凛这番话算是说到木氏和桑老实的心坎儿上去了,尤其是木氏,她更担心小儿子在八月那场关键的考试中考不好。要是真没有考好,有大女儿的喜事冲一冲,总能让小儿子高兴起来。
    当然,这一点是基于早日办喜事不会对大女儿造成不好的影响,不然小儿子的心情和大女儿的终身幸福相比,就显得不重要了。
    想到这里,木氏便不再拿乔了,握着孟氏的手笑道:“就像我家老头子说的,只要是吉日,只要两个孩子好好过日子,早些晚些都一样,不过选在八月二十八确实好一些,那就定在这一天吧!”
    孟氏就等着这句准话呢,听罢脸上的笑容掩都掩不住:“不瞒妹子说,自从咱们两家定下亲事,我啊,做梦都想把小叶娶回来当媳妇儿,这回算是如愿了。”
    不管这是客套话,还是发自内心,木氏听着心里舒坦的紧,笑眯眯的回道:“能得你的喜欢,是小叶的福气,有你这样宽厚的婆婆,把她嫁到你们老郑家,我也放心的很。”
    孟氏连忙说道:“妹子可别这么说,能有小叶这样的儿媳妇,那是我的福气,谁不知道小叶最是孝顺,对你们打心眼儿里孝顺!妹子,你放心,等小叶嫁到郑家来,我定把她当女儿待,绝不让她受半点委屈。”
    木氏听的更高兴了,自然要替女儿表态:“有老姐姐这话,我就没啥不放心的了,老姐姐你也放心,不是我夸小叶,她呀,是个孝顺的孩子,你把她当女儿,她也会把你当亲娘孝敬。”
    “……”
    两个当娘的其乐融融,桑老实和郑老头也分外和谐。郑凛看在眼里,终是松了一口气,找了个借口从堂屋里出来,逮住从外面跑回来的小江问自己的未婚妻在哪儿。
    才两天不见,他就想的紧了!
    小江早就跟郑凛混熟了,见他这么问立马告诉了自家老姑的去处:“在作坊里跟月姑姑玩儿呢,这些天奶奶把老姑关在屋子里绣嫁衣,今天才被奶奶放出去!”
    郑凛心疼不已,拍了拍小江的头说道:“去玩吧,下回进山打猎,带你去见识见识。”
    “哇,太棒了,谢谢大姑父!”小山乐的一蹦三尺高,一声“大姑父”脱口而出。
    郑凛听的身心舒畅,看着小山的目光变得更温和了。
    ……
    作坊里,桑叶暂时放下了针线,跟月娘一道把今天收上来的鲜花做成花酱密封在了坛子里,姐俩洗净手就坐在敞亮的天井边上,一个再次拿起针线做衣裳,一个在托腮静静地看。
    桑叶一心两用,见月娘看到眼睛都不眨一下,不禁开起了玩笑:“针线活儿你可别丢下了,怕是不等你出孝期,娘就要给你找婆家了,到时候针线儿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月娘已经十六岁了,至少还要再守孝两年才能谈婚论嫁。只是等她十八岁再论婚事就太晚了,不出意外等她嫁人了,娘就会为月娘寻摸亲事。
    要是找到合适的,这两年正好可以看看,要是对方靠谱,等月娘出了孝期就能嫁人了,这样也不耽搁什么。
    月娘也想到了这一点,俏脸一红,不好意思道:“大姐,你说啥呢,我才不要说婆家!”
    “唉,当初你大姐我也想过不说婆家,可是你看,才不到一年,我就要嫁人了。”桑叶没有指责月娘这个念头不好,直接以身说教:“所以呀,有些话不能说的太绝对,不然总有一天会打自己的脸呐!”
    月娘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大姐夫这么好,就算大姐你打自己的脸也不亏了,这不是挺好的么?”
    桑叶闻言,又想起了困扰自己的事,无力的摇了摇头:“究竟好不好现在还难说,总之我是逃不过你大姐夫这道坎了。”
    月娘不是很理解大姐的话,却能看出大姐脸上淡淡的愁绪:“大姐不想嫁给大姐夫吗?为什么呢?明明大姐跟大姐夫的感情很好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