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18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为不让男人勉强自己,说到最后桑叶连威胁都用上了。可惜,这番威胁看在男人眼里,完全没有杀伤力,只觉得窝心的紧。
    “放心吧,我要是连这件小事都不能解决,如何能护你周全?”郑凛定定的看着未婚妻一语双关,表现出来的自信让人不自觉的信服。
    桑叶没能领会到未婚夫话里的深意,心里只有一股悄悄泛起的甜意:“嗯,我信你。”
    ……
    翌日,郑凛就早早的去县城了。临走前,还特意来到桑家吃完了桑叶给他做的鸡蛋饼。
    虽然相信男人的能力,但是桑叶还是很担心,在早饭前就一直心神不宁。不过,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饭后她就开始给三十口大缸里的花种洒水,想法子让它们吸收到更多的热量和光照,就没有时间再胡思乱想了。
    洒水,测湿度,观察种子发育的情况……忙活了将近一个时辰,总算侍弄好了三十口大缸。刘氏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对桑叶说道:“叶儿,明日小弟就要下场了,你说咱们要不要去看看小弟,给小弟鼓劲儿?”
    桑叶一听,猛地想起明日是小弟踏上科举之路的第一次重要考试,刚想答应下来又连忙摇头:“还是不要了,小弟第一次参加科考,心里肯定有压力,要是知道咱们丢下手头的活计给他鼓劲儿,压力怕是更大了。”
    刘氏想了想,觉得小姑子说的有道理,便没有坚持。倒是在一旁晒太阳的于氏语气有些低落说道:“臭小子离开这么久,也不知道有没有听夫子的话,有没有被夫子打手心。”
    桑叶一听,哪里不知道大嫂这是想小侄子了,刚才很想自己答应吧?没有考虑到大嫂的感受,她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大嫂,等过几天种子发芽就没有那么多事了,到时候就让月娘陪你去城里看看吧!”
    于氏看着小姑子,激动的两眼发亮,随即又迟疑道:“天越暖和家里就越忙呢,过不了几天就要翻那三十亩地,家里肯定忙的团团转,让月娘陪我去怕是不好吧?”
    月娘同样很想念许久不见的干娘,本来很欢喜的,一听大嫂这么说就看向了大姐,期待的小眼神直白又可爱。
    “大嫂,今天才二月十五,再有四五天这些花种就出苗了,翻地的日子定在了二月二十二,你有两天时间留在城里陪着小山呢,时间上赶的正好。”
    桑叶就是看出月娘想念城里的娘亲,这才有刚刚的一番提议。眼下被月娘这么瞅着,哪里还说的出不能去的话。
    于氏在心里把时间算了一遍,确定自己和月娘去县城不会耽搁家里的事后,眉开眼笑的说道:“好好好,等种子出苗了,我就跟月娘去城里住两天。”
    说到这里,她迟疑了一会儿,问小姑子:“桓儿也好些天没见你了,要不你也去吧?我怕我去了你不去,那孩子瞧着心里难受。”
    “没事,前儿个给他做了两套春装,大嫂去的时候帮我捎去给他就成。”桑叶自然知道自己不去儿子会难受,只是眼下实在走不开,也只能把看望儿子的时间往后延了,有那两套衣服在,臭小子应该不会乱想,觉得自己不关心他了。
    于氏也知道小姑子走不开,不过有两套衣服对小外甥来说也是个安慰,便答应了下来,心里琢磨着给自家的臭小子也带点什么。
    ……
    傍晚时分,在桑叶踮着脚尖儿的盼望下,郑凛没能回来。
    对此桑叶不觉得意外,按照他们之前的设想,方和要是愿意带郑凛去府城见一见中毒之人,那么事情还有解决的可能,这一来一回至少需要十天。
    眼下人没有回来,就说明事情的发展尚在预料之中,究竟能不能顺利解决,还要等人回来了才知道。如此一来,接下来几天,桑叶反倒没有像早上那般心神不宁了。
    如桑叶所料,在下种后的第五天,三十口大缸都出现了浅绿色的小嫩芽。每口大缸里的嫩芽十分稀少,都只有十多棵,看起来又细又脆弱,让人更加不敢大意。
    第六天的早上,桑叶掀开大缸上的黑布,昨天还是十几棵可怜的绿芽,已经变成了嫩绿的一大片,竟是大半的种子发出来了。
    看到挤挤挨挨的嫩芽,桑家众人大大的松了口气,尤其是桑林恨不得给祖宗上几炷香,感谢祖宗保佑让一家人的心血没有白费。
    于氏和月娘没敢耽搁,连夜收拾好自己的衣物和要带走的东西,放心的去了县城。路途太远,桑树不放心婆娘和小妹,自己也想念好些日子不见的小儿子,于是果断的驾着家里的牛车把人送到了县城,直到天黑透了才回来。
    少了一个人手,桑叶所有的精力扑在了花苗上,比照顾还是种子状态的时候更上心。
    眼瞅着花苗一天一个样,一日比一日强壮,终于不是一个米粒大的小土块砸下去就能砸死了,去县城不到两天的月娘却惊慌失措的跑回来了,在看到院子里的桑叶的时候,扑上来崩溃的大哭:“大姐,桓儿不见了!”
    ------题外话------
    二更奉上,洗洗睡觉去,明天凌晨四点,起床继续,亲们别熬夜哦
    第157章 被拐(一更)
    明日就是桑家雇人翻园子的日子,在城里待了将近两天的于氏和月娘不得不收拾东西准备下午就回家了。
    恰逢这天是桓儿和小山旬休的日子,于氏打算带着他们哥俩去街上好好逛逛,给他们买些好吃的补补身子,总是窝在家里念书也不好呢!
    小山一向爱玩,只是没有大人带他出去,他不敢到处乱跑。这不来到县城快一个月了,也就对屋前屋后的几条街熟悉一些。
    这一次机会难得,还是跟娘亲在一起,就算还有课业没有完成,他也抵不住这份诱惑,立马点头答应了。
    桓儿的课业倒是完成了,只是他还想再温一会儿书把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明天上学的时候能问先生问个明白。结果他耐不住小哥哥的缠磨,无奈的放下书本跟着出去了。
    月娘是第一次来县城,难得来一趟自然想出去好好逛逛,等回去了也好跟大姐他们说说在城里见着了什么新鲜事,于是不等于氏发问她就自己跟上已经跑出门的两个小家伙了。
    木氏心里念着还在考试中的小儿子,没有心思去逛街,只让儿媳妇带着孩子们去,她留在家里洗洗刷刷准备把屋里屋外拾掇一下。
    于氏劝了几句,见婆婆是真不想去就不再勉强,只是回屋换了最体面的衣裳,带着存下的一点私房钱,兴高采烈的带着孩子们逛街去了。
    太阳刚刚升起的云来县十分热闹,最繁华的那条大街上满是拥挤的人群。道路两旁是打开着门做生意的敞亮的商铺,在商铺大门的旁边,是一眼望不到头的小摊小商贩。
    这些小商贩卖的东西多而杂,有卖针头线脑的,有卖木制玩具的,也有卖包子馒头小点心的……总之见过的没见过的全部都有,看的于氏等人眼花缭乱,连一向不爱凑热闹的桓儿也被一群玩杂耍的人吸引住了,丢出了身上仅有的一文钱。
    小山就不一样了,他看什么都稀奇,看到什么都觉得好玩,好在他知道家里不容易,也就看看不会真要娘亲买下来。
    这样一来,小山和桓儿就玩不到一处了,桓儿继续留在原地看杂耍,小山颠颠的跑去了别处。
    于氏的胳膊还伤着不能在拥挤的人群中行走,免得把胳膊挤脱了,于是就留在原地看着桓儿,月娘则跟着小山,等正午时分就在街口会合。
    杂耍很精彩,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渐渐的桓儿就从最前面被挤到了中间,很快又被挤到了最外面。他挤不进去,也不喜欢去挤,只好呆呆的站在外面,等杂耍结束了就跟大舅母一道回去。
    于氏块头大,力气也大,四周又全是妇人。那些妇人见她的胳膊挂在脖子上,也不敢使劲儿挤她,不然挤出个好歹来是要赔银子的。如此一来倒是让于氏看的十分过瘾,没有注意到身边已经没有了小外甥。
    等杂耍团的人结束表演,开始收拾东西转移地方,围观的人群渐渐散去,意犹未尽的于氏才四下里寻找着小外甥。
    结果人群都要散干净了,她也没能找到小外甥。这时,于氏终于意识到不对了,连忙抓着身边的人问:“你有没有看到一个五六岁、长得白白净净的小孩儿?”
    看杂耍的小孩儿很多,多是在城里长大,个个白白净净,那人哪里知道于氏问的是哪个,不想沾上不必要的麻烦,他摇摇头就立即跑开了。
    于氏不肯死心,又接连问了好几个人,皆没有得到想要的答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