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7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等一家三口走出桑家,离开了李家村,于母迫不及待的打开包袱找起银子来。然而包袱里的鸡蛋和衣裳都拿出来了,也只找到了一两银子。
    在于家,这一两银子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够一家人用上小半年了。可银子是女儿给的,他们下意识的就往高了想,觉得桑家的日子过的这么好,女儿也一定能拿出一大笔来。
    可结果呢,这才只有一两银子,跟打发乞丐有啥两样?
    于父的脸色格外难看,朝着桑家的方向怒骂起来:“没良心的死丫头,早知道她这么没良心就该在生下来的时候按到尿桶里溺死,真是白养她十几年了。”
    于有才心里本来就有气,闻言狠狠地把银子甩在地上,气急败坏的冲于母吼道:“娘,你之前不是说了姐会给我很多银子吗?我要在外面逃命,这一两银子够啥啊!不行,我得回去找她,必须得让她把所有的银子都吐出来。”
    说着,于有才就要走,却被于母拉住了。
    于氏苦口婆心的说道:“老幺,你可别去找你姐,你这要是去了桑家就知道咱们拿了你姐的银子,你说他们还会让你姐拿银子出来了吗?没得这一两银子最后还得被他们要回去。”
    于家穷的很,最多只能拿出几百文钱让于有才逃命,要是最后连这一两银子也没有了,于有才就真的只能去当乞丐避难了。
    听了于母的话,于有才的眼里闪过一丝戾气,恶狠狠的说道:“他们敢!他们要是敢不给,我就赖在桑家不走了,到时候看是我急还是他们急。”
    于母却没有儿子这么乐观,急急的说道:“桑家不是那么好惹的,你忘了他们家二儿媳妇的娘家最后落的啥下场了吗?”
    原本就要挣脱开的于有才一听这话,顿时停止了挣扎,脸色无比难看:“难不成就这么算了?我的那些银子也不要了?”
    这话就说的很不要脸了,感情像是桑家欠了他的一样。
    于母弯腰从地上捡起沾了泥土的银子,艰难的点了点头:“只能这样了,你放心,娘会想别的办法给你筹银子,一定不会让你在外面吃苦。”
    于有才一听,脸色总算好了一些,心里却把于氏这个大姐乃至整个桑家恨透了!
    ------题外话------
    在中国,像于氏这样的家庭真不在少数,我身边就我知道的就有三个,总之都是爹妈娇惯儿子,还拉着女儿一起娇惯,不管他们的儿子做了啥,永远觉得儿子是对的!
    亲们记住于有才这个人,这个人很关键,可以说是比桑爸桑妈还有桑大哥还要厉害的助攻
    ps:公司实行大小周休,所以今天作者还是苦逼的上班族,虫子照旧晚上捉,明天不上班,我争取多更一点,然后慢慢存稿,下周末公司组织旅游,可能没时间码字,为了不断更,之后几天的字数大概都是在5000左右哈
    第87章 杀猪, 桓儿受惊
    回到于家湾后,当天夜里于有才就拿着于氏以及于母东拼西凑借来的共计二两银子连夜逃走了。
    前来追讨东西的人找不到于有才,果然循着之前获知的消息寻到了桑家。在桑家没有寻到人,又问过村民确定没有于有才这个人后,倒也没有为难桑家,当即到别处去寻了。
    经过这件事,桑家上下就全部知道于有才犯了事儿。于氏见瞒不住,索性就把那天娘家送弟弟过来避难的事情说了。
    当着于氏的面谁也没有说什么,只是众人明显松了一口气,庆幸那天于氏没有昏头把人藏在家里,不然今儿个被人找上门来还指不定会怎样。
    不是桑家人冷漠心狠,着实于有才乃至整个于家太不像话。于有才拿了别人的东西,还是贵重的东西本身就不对,被人知道了不想办法把东西找到还回去,一大家子还想把祸水往自家引,光是这份自私就让人无法对他们产生同情。
    在得知于氏还给了一两银子的私房钱帮助于有才跑路后,众人也没有说什么,这是人之常情,要是于氏这个亲姐当真什么也不做反而会让人心寒。
    又是几天过去了,于氏抽空特意回了一趟娘家。只是于父于母还为那一两银子生气,对她没有什么好言语,气的于氏又同他们吵了一架。
    还是于家大哥告诉于氏,于有才跑出去七八天一直没有露面,那些追讨东西的人倒是天天有人上门盯着,于有才理应是没有被抓住。
    得到这个结果,于氏不知道该担心还是该松一口气。最后回到家中,她就没有再管这件事了,也没办法管。
    于家的这段插曲算是过去了,桑家也已经做好了盖作坊做准备,砖瓦木料之类的物料已经全部到场,天气也渐渐变得凉爽起来,只等梓人师傅们完成之前接下的活儿,就能到桑家盖作坊了。
    “那些师傅在作坊盖好之前,就搭棚子住在作坊边上,咱们这儿就给他们做一日三餐,是不是得多买些猪肉还有其他菜回来存着,免得到时候天天往镇上跑?”
    这天吃完饭,一家人照常闲聊着消磨时间,便又说到了盖作坊上面,木氏想到了梓人师傅们的吃饭问题,就把自己的打算说出来。
    “娘,不用这么麻烦!”桑林说道:“那些师傅们只要顿顿有肉吃,能有力气干活儿就成,至于其他瓜果青菜就从村子里买好了,反正村里家家有菜园子,每家匀一点就够了,这比去镇上方便,价钱还要便宜的多。”
    桑叶也是这么想的,于是附和道:“是啊娘,就按二哥说的来吧,这样咱们也便宜。至于肉……咱们家不是有两头猪么,明天就把大的那一头杀了用来招待师傅们,过年再把另一头杀了,这样咱们家就不用再去镇上买猪肉了。”
    “啥,今年两头猪都要杀了?”一听女儿的话,木氏的关注点又跑到猪身上去了,不情愿的说道:“这两头猪都是要年底卖的,就算今年情况特殊要杀最多只能杀一头。”
    庄户人家养猪,就指着年底杀了卖了好过年,通常自家很少会杀一整头猪来吃,除非是遇到娶媳妇这样的大喜事,否则就算是杀年猪,也会卖一大半给没有杀年猪的村民,剩下的极少部分才会留给自家人吃。
    光这些剩下的,也大多是不怎么好的被人挑剩的肉,毕竟好猪肉价钱也高一些,至于猪下水一般没人要的话也留着自己吃,凑合着过一个年了。
    往年桑家养的两头猪,价钱最好的时候能卖将近四两银子,是一家人能否过个好年的保障。今年养的两头猪却要自己全部杀了,这三两多将近四两银子就没了,木氏哪里能不心疼啊!
    桑叶噗嗤一笑,给木氏算了一笔账:“娘,生猪便宜才六七文钱一斤,镇上的猪肉却要十七八文。咱们家那头大的差不多有一百八十斤了,要是杀了除去皮毛内脏少说也能落下一百四十斤带骨的猪肉,这么一算可比去镇上买划算的多。”
    关键是盖作坊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干力气活儿的梓人师傅又格外能吃,十个人一天消耗的猪肉至少得五斤,还有自家人也得吃吧,这么一算,一头整猪还有些不够,说不定最后还得去镇上再买一些回来。
    木氏听完,果然默默地计算起来。算到最后她才发现,哪怕自己杀猪去骨去皮也比镇上买的带骨猪肉要划算,至少那些骨头能混着玉米棒子炖好几大锅骨头汤,就是猪下水也能做成待客的好菜。
    再一算盖作坊的工期,最终木氏不得不承认确实是把自家的猪杀了更划算,于是当即拍板了:“成,就按你们兄妹说的来,明天就把家里的那头大的杀了,弄好的猪肉就用油纸多包几层掉在井里,这样十天半个月也不会坏。”
    桑老实等人也赞成把自家的猪杀了招待师傅们,见木氏都答应了自然没有意见,开始安排起明天杀猪的事宜来。
    “噢噢噢,要杀猪喽,要杀猪喽!”确定要杀猪了,桑果几个激动的大声的欢呼起来。
    要说大人们不怎么喜欢忙活杀猪这事,胆大的孩子们就格外喜欢了。旁观杀猪剃猪毛是一件刺激又有趣的事,只要敢看的都喜欢凑这个热闹。每年村子里有人杀年猪,周围一定有一圈儿观看的小孩儿。
    桑果几个小家伙儿就是这样,加上从小到大只见过别人家杀年猪,还没有见自家杀过,这一次家里难得要杀猪,心里就更多了一份类似于骄傲的情绪,打算明天一早就去告诉玩的要好的小伙伴们,邀请他们一起过来看。
    唯有从未见过杀猪的桓儿不明所以的看着哥哥姐姐们,不明白他们为何高兴成这样,难道杀猪很好玩么?
    欢呼过后,小山摇晃着木氏的胳膊,一脸讨好的说道:“奶奶,猪的肚子那么大,里面有不少猪油吧?等明天猪杀好了,是不是就要猪油炼了?”
    木氏哪里不知道小孙子打的什么主意,哭笑不得的戳了戳他的头:“你这小子,一门心思往吃里钻,放心吧,明天猪肚子一开,奶奶就把猪油炼了,给你还有你哥哥姐姐留一盘油渣。”
    小山高兴极了,哄人的话不要钱的往外冒:“谢谢奶奶,奶奶最好了,小山最喜欢奶奶了!”
    木氏被小孙子哄的眉开眼笑,也就不说他贪吃的话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