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老根叔没料到表侄孙竟然会多年前的那点情分,一时间百感交集。既庆幸当年拉扯了这孩子一把,又觉得心疼,心疼这么好的孩子,却遇到了那样糊涂的爹娘,好在一切苦难都熬过去了。
    桑叶听的迷迷糊糊,只是看着神色淡然的男子和一脸疼惜的老根爷,直觉告诉她其中的隐情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住。
    其他人也是同样的想法,看向郑凛的目光又多了几分没有恶意的猜度。
    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李庄也没有了生命危险,李家村诸人就没有留下来的必要了。回去的时候,郑凛特意雇了三辆宽敞的大马车送他们,他自己还有事情,便没有一道回去。
    李家村诸人顶着被牵连的风险跑这一趟,固然是看在老根叔的情分上,虽然没有帮上忙,但是这份心意难得,郑凛将此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众人原本觉得不好意思,不想让郑凛破费,只是到底没能扭过郑凛和从旁劝说的老根叔,一个个只好上了马车,心里对有大本事又会来事的郑凛,好感蹭蹭蹭的往上涨。
    男女有别,马车又够多,桑叶就同要回娘家照顾母亲和弟妹的李桂莲单独坐了一辆马车,剩下的八个人就分开坐了另外两辆马车。
    虽然桑李两家的关系很亲近,但是原身出生没两年,李桂莲就嫁人了,二人隔了辈分又不熟悉原本没什么可聊,不过李桂莲是个健谈的性子,桑叶又是什么话题都能接的人,聊着聊着倒也慢慢聊开了。
    李桂莲在农忙之后就回过娘家,从娘家那里知道桑叶死了“丈夫”身边只有一个五岁的儿子,便小心的避开了一些敏感的话题,只问起了她们母子的喜好,在李家村习不习惯等。
    从字里行间听出桑叶对儿子的疼爱,李桂莲由衷的说道:“有孩子在身边啊,就不觉得无趣了,只要看着他壮壮实实的长大,这当娘的就啥遗憾也没有了。”
    桑叶认同的点点头,用手比划着:“光是看他那么大一丁点,慢慢长大成人,心里就只有欢喜,觉得以前为他付出再多的心血也值得。”
    “哎哟,可不是!”李桂莲像是找到知音似的,一把拉住了桑叶的手:“咱们女人这辈子,不就是图个知冷知热的男人,再养几个孩子安安稳稳的到老?就是男人也盼着婆娘孩子热炕头,谁愿意累了回到家里只能对着一堵墙?”
    说到这里,李桂莲猛地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她小心的觑了桑叶一眼,见桑叶的脸色并无异样,微微松了口气,连忙转移了话题:
    “可也不是谁都跟咱一样,就说我那个表侄儿,今年都二十六了,却死活不肯成亲,家里的媒婆子来了一拨又一拨,就没有一个能让他点头的,不说我那表哥表嫂愁白了头,就是我爹娘也急,却是谁也拿他没办法。”
    桑叶心里一动,不知怎的就多了一句嘴:“许是没到时候吧,等郑家大哥想成亲了自然就不会把媒人往外推了。”
    李桂莲叹了口气,发愁道:“要真是这样那就好了,我就怕阿凛有心结存着一个人到老的念头,才一直拖着不肯成亲哩。”
    桑叶一听,不由得猜测这心结就是方才在医馆老根叔未言明的事。
    李桂莲没有注意到桑叶的异样,自顾自的说道:“也是我那表哥表嫂糊涂,当年听信别人几句风言风语,就把才满月的阿凛送去了道观,可怜的阿凛小小年纪没有喝到亲娘的一口奶,被师傅一口一口的羊奶喂养长大……”
    桑叶愣住了,从未想过那样舒朗豁然的男人,竟然在如此幼小的时候被亲生爹娘送去道观!
    想到在医馆里,男人提起往事却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一般,她的心里蓦地有些不舒服。这丝不舒服来的有些莫名其妙,她自己也没有察觉到,只以为是想到了曾经的桓儿。
    当初那样艰难,艰难到她每次累倒前,做好了再也活不到明天的准备,她也坚持把桓儿带在身边没有把他丢下,郑家的那对夫妇也是真的心狠。
    前面的两辆马车上,同样围着着郑凛在议论。尤其同桑老实乘坐一辆马车的几个人,八卦起来简直比村里的三姑六婆还厉害。
    几个人说的火起,不知是谁先歪的楼,歪着歪着就歪到了郑凛的终身大事上,一人说到兴头处,猛一拍大腿遗憾道:“郑家那小子一看就是个有大本事的,要不是我家没有闺女,我一定不要聘礼招他当女婿!”
    ------题外话------
    据说,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感情,很多是从心疼开始的……讲真,渣作者27岁没有遇到喜欢的男银,是不是因为渣作者长了一颗石头心,不会心疼人啊o(╯□╰)o
    第60章 一念起
    说话之人是老根叔的本家,名叫李金,年龄比桑老实要小一轮,有好几个儿子就是没有女儿。
    李金的话一出口,越发调动了众人八卦的激情,另一个名叫李三柱的村民故意打击道:“幸好你没有女儿,要不然你女儿长的像你,怕是要恨死你了,哈哈!”
    李金的长相确实不大好,若是男子也就罢了,有一把子力气能干活就不愁找不到媳妇儿,要是女孩长成这样确实有砸在手里的可能。
    桑老实赵树根等人忍不住哄笑,也是关系都还不错,相互之间开开玩笑谁也不会当真。
    李金兀自郁闷了一会儿,自己也笑开了:“那也是我媳妇儿争气,一口气给生了四个儿子,要真有个女儿长的像我,那可要把我愁死了,只能多给她存嫁妆给她找个不重色的夫婿了。”
    这副炫耀的语气,让家里只有一棵独苗苗的赵树根和李三柱羡慕嫉妒恨。赵树根酸酸的说道:“儿子多不见得就是好事儿,女儿就是越来越好了,就说我家桂花里里外外一把手,对我这个爹也贴心,比整日只知道捣蛋的臭小子强多了。”
    李三柱也不甘落后,赶紧附和:“就是就是,咱们仨儿女双全,将来女儿嫁人了还能吃上女婿献上的节礼肉,就你要为儿子孙子劳心劳力一辈子,嘿嘿,有你羡慕的时候。”
    李金顺着二人的话,想到了四个已经能下地干活,过两年就要接连娶媳妇,自己要努力干活给他们攒钱起房子的儿子,忍不住伸出手臂心疼的抱住了自己:“唉,儿女都是债啊!”
    这话说的几个人深有同感,倒是李三柱不太认同,看着桑老实羡慕的说道:“儿女也不全是债,就像桑老哥的大女儿,这才回来大半年不就跟素心斋搭上关系,让桑老哥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
    桑老实没想到话题会落到自己头上,对上另外三人看过来的目光,他心里既为女儿感到骄傲,又没有得意忘形,只是谦虚的说道:“我家三丫是争气,可也是有她两个哥哥帮衬才跟素心斋做起了生意。”
    桑叶“寡妇”的身份太过敏感,不论她在外面跟什么人搭上了关系,桑家对外也只会说是桑树桑林两兄弟的功劳。这么做是桑叶交代的,桑家其他人觉得这样不会让人胡乱议论女儿(妹妹)就默认了这个办法。
    赵树根等人都知道鲜花酱是桑叶做出来的,倒也没有怀疑桑老实的话,心里愈发的羡慕:“有一门手艺到哪里都饿不死,大侄女会制酱就是你们家的运道来了,以后肯定会越辣越好。”
    桑老实憨厚的笑了笑,没有说话。
    李金却是想到了什么,纠结了一会儿才开口道:“桑老哥,大侄女还年轻呢,你跟桑大嫂总不能就这么让她耗在家里吧?”
    桑老实明白李金的意思,不想被人误会他们两口子故意耗着女儿,把女儿当摇钱树,便半真半假的解释道:
    “三丫被村子里的长舌妇坏了名声,她自己过不去那道坎儿又带着孩子,担心孩子受欺负就不想改嫁这茬了,我跟你嫂子愧对她又哪里敢强逼她改嫁!”
    李金知道桑叶被村里的长舌妇传作“克夫”的不祥人,可他一点也不信这个,人家朝廷还鼓励寡妇再嫁呢!虽说提起这茬是有自己的小心思,但更多的是好意:
    “桑老哥,那不能一辈子就这样吧?你跟桑大嫂该劝的还是要劝,大侄女是个好妮子,可不能让她被那些风言风语耽搁了。”
    桑老实没有察觉到李金的小心思,摇头苦笑。咋就没劝过啊,三丫瞧着温顺性子却倔的很,他们老两口也担心她改嫁了,人家不肯待她好,哪里还舍得逼她?
    倒是赵树根察觉出李金不对劲,狐疑的问道:“大金子,你这么关心桑老哥家的大侄女,是不是有啥好事要说给她?”
    李金摸了摸鼻子,在桑老实怀疑的目光中,道出了实话:“我媳妇儿的娘家有个隔房侄子,因爹娘接连去世要守孝就耽搁了亲事,我媳妇儿觉着他跟大侄女年岁正合适,就想当这个媒人。”
    说到这里,李金连忙提醒赵树根和李三柱:“这事也就我媳妇儿提了提做不得准,你们俩听过就算了可别到处瞎嚷嚷。”
    赵树根和李三柱知道李金的顾虑,白了他一眼笑骂道:“你当我们是村里的那些长舌妇咧,把你的心放回狗肚子里去吧!”
    李金松了口气,又去看桑老实的脸色,见他似乎没有生气,赶紧趁热打铁:“桑老哥,我那侄子除了闷了点不爱说话外,人勤快又本分,你要是瞧的入眼,我敢打包票他绝不会亏待大侄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