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花羡鱼捂住鼻子,两眼含嗔,瞪视着傅泽明。
    傅泽明笑得越发肆意了。
    花渊鱼果然是未察觉那二人的情思互动,依旧在道:“父亲原就有心要关账一家铺子,到广州去新开一家,那里比县里便易得多。这厢正好,由他刘‘大青天’如何折腾去就是了。”
    傅泽明也不好再逗花羡鱼了,就道:“正是。我们是身正不怕影斜的。”
    花羡鱼却不敢乐观,道:“只怕这些个无耻小人,本就意不在我家的还珠堂。”
    “那他还要图什么的?”花渊鱼问道。
    花羡鱼十分之肯定道:“珠田。”
    傅泽明一听,忙问花渊鱼道:“珠田不是随意海上扎几个筏子,圈出几亩海水来便能养珠蚌的吗?怎么现如今这个也有人要图谋了?”
    花渊鱼道:“话是这样的说,但说起来当年我曾祖父所圈的珠田的确比别人家里的要好些。”
    傅泽明越发不解了,“难不成海水也有肥瘦之分?”
    花羡鱼笑道:“不然。我家珠田所在海域,最是平静,极少凶猛的暗潮,但潮起时,肥美的小鱼小虾藻物必定先经过我家的珠田,退潮又是最后才到我们家的珠田,这样的好处是多少珠户想要的。”
    傅泽明点头道:“这样说来,你们家的珠田的确是好田。”
    花渊鱼却又笑了,道:“有这些好处不假,但到底也不是什么极难得的地方,还不到让人瞧了便有心霸占的地步去。”
    花羡鱼见花渊鱼不信,便道:“不信你们就等着瞧吧。”
    这些话后来花景途自然也知道了,只是也以为不能够的,便未放心上。
    只说那刘知县在查封了花景途县里那家还珠堂后,以为不出几日花景途定会找上门来的,没想转眼半月过去,花景途除了时不时打发掌柜的来过问下案情头尾,便再不理会了。
    刘知县见花景途并未将他放眼里,便说花景途是个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又发狠道:“既如此,我又何必为这等不识好歹的东西再留情面的。”
    当即刘知县便夜审了花晋明。
    为报当年岳父家灭门之仇,刘知县如何能让花晋明在牢中好过的。
    而花晋明又兼之前有旧伤未愈,如今再添新病,花晋明早被折磨得不成人形了。
    见花晋明不过只剩下一副骨头架子了,刘知县却还不解恨,道:“莫要装死,仔细再得好打。”
    花晋明惊惧惶惶,颤巍巍地挣扎着从地上跪了起来。
    刘知县冷哼道:“我且再问你一回。当年之事儿,果然只你一人所为,再无旁人协助指使?”
    说来花晋明这人虽可憎,但到底也不过是自私自利,贪得无厌了些,顶天了也不过是仗势欺人,却断不敢杀人害命的。
    当年卖凶毒害刘知县岳丈,真不是花晋明的主意,是花老太刘氏所为。
    为何花老太会这般心狠手辣,非要置人一家于死地的?
    这里头的缘故,花晋明自然也是有听说的。
    只说当年花老太和她母亲刘母,来合浦投奔花老太爷。
    可母女俩初来乍到的,欲寻花老太爷又苦无门路,刘母最后还染了病。
    花老太那时不过是姑娘家,当下又举目无亲,无依无靠的,给刘母瞧过几回病后,便再无多余的银子了。
    花老太别无他法只能到刘知县他岳父的药铺跪求良药。
    可刘知县岳丈店中的掌柜和伙计不赊药也就罢了,还辱骂花老太。
    花老太如何受得住这样的羞辱,几番欲寻死,每每想到刘母这才不敢寻了短见。
    可因不得及时医治,刘母为此错失治病的良机,日后花老太爷虽请来多少良医诊治的,终也不过是让刘母苟延残喘罢了。
    此番仇恨,花老太是一直铭记在心,那时发了狠。
    如今说来,不禁让人叹息一句,还真是因果循环,冤冤相报何时了的。
    再看花老太得暴尸荒郊的结果,也不算冤枉了她了。
    然,又常言“人死如灯灭”,花老太到底还是他花晋明的生母,再大的罪过也不能再让先人背负了骂名,所以花晋明一肩扛下所有罪过,道:“咳咳……这种事儿,自然是……咳咳……越少人知道越保险,那里还能再让……咳咳……不相干的人知道的。咳咳……”
    说罢,花晋明一时嗽声不绝,听那声响,仿若要将肺腑都咳嗽出来了,才能干休的。
    刘知县那里会管花晋明的死活,只道花晋明蠢,竟还不明他的用意,不得不又点明道:“你子侄花景途、花景怀也是和你不相干的人?他们果真一概什么都不知?”
    花晋明正奇怪这刘知县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一听这话登时醒悟过来。
    经这些时日,花晋明那里还会不知自己是已成巡抚的弃子了,如今孙子在外无依无靠的,全仗花景途照料,倘若他花晋明再昧了良心,那真要断子绝孙了。
    花晋明虚虚冷笑了一声,正了正摇摇晃晃的身形,道:“当年……正是怕他们两人知道我暗度陈仓,亏空……亏空祖上的家业,才待到……咳咳……待到花景途秋闱之时做下的事儿,他如何能……咳咳……知道的。”
    这也是实话,只是刘知县那里要听实话的。
    “好个不见棺材不落泪的。既然他们一概不知,那只有你自己承担罪过了。”刘知县眼下便拔出令签重摔在地,大喊道:“既然临到头了,你倒是生了骨气了,本县且看你的骨气硬不硬得过我的棍杖。打,给我打,打到他识相为止。”
    花晋明这副破败身子,那里还受得住这样的乱棍。
    就见乱棍中,花晋明整个人蜷缩成团翻滚惨叫了一会子,便不再动弹了。
    皂隶止棍,上前一探鼻息,回道:“大人,他没气了。”
    刘知县生生把惊堂木给拍碎了,一摔衣袖,“那就丢出去喂狗。”
    刘知县是早听闻花晋明同大房花景途他们不和的,以为只要他一说,就花晋明那贪生怕死的性子,没有不答应栽赃花景途的。
    可临了,花晋明却宁死不从,坏了他的大计,让刘知县如何不气急败坏,暴跳如雷的。
    刘夫人便劝说道:“相公息怒。为花晋明这样该死东西生气,不值得,仔细身子。”
    好言劝说了一会子后,刘夫人又道:“我早知道这花晋明是不中用的。我也想了这些日子你,与其拿旧年的事儿做文章,还不如现开发眼前的事儿好。”
    刘知县道:“眼前事儿?不顶用,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拿的正是老翁横死的案子,封的花景途还珠堂,可到头了又怎样了?”
    刘夫人道:“我说的眼前并非这事儿,而是他家的珠田。”
    刘知县一想还是不明白,问道:“他家的珠田有什么文章可做的?”
    刘夫人笑道:“相公自己都拿来做过的文章,怎么这会子自己反倒糊涂了起来。抚台大人因何弃花晋明的不顾了?不正是因花晋明的珠田到手了。”
    刘知县道:“那不过是因我吹嘘他家的珠田好,也只他那样不识疾苦,不同庶务的,以为得了宝了。”
    刘夫人又道:“按我说,若他们家的珠田果然不好,养出的珍珠如何一而再被定为御用珍珠的。可见他们家珠田果然是有别家不能有的好处。只要相公将他们家珠田的好处再添几分精彩,连抚台这样的都觊觎的,还怕没人算计他们家的珠田?”
    刘知县思忖了片刻,道:“这里头果然有可做之文章。且他们家只不过是一届卑贱的商贾,手中有这样上好的珠田,无疑就是怀璧其罪。那时,不愁他花景途不求上门来,由我拿捏的。”
    这夫妻二人商议定,就编了一番话让人传去。
    也是只半月的功夫,花羡鱼他们家便听到外头多少传言在说他们家珠田的。
    说他们家珠田风水好,又或是海里摸来的蚌种好,这样的话已是寻常的了,还有甚者直说他们家珠田养出的珍珠不但能延年益寿,更可起死人而肉白骨的,这才是惊奇的。
    为此,花家一日里不知无缘无故得多少投贴,要求见的。
    投贴来结识的,还是斯文做法,那些个地痞流氓无赖,则是无一日不到花羡鱼他们家珠田去寻衅闹事,借此抢夺偷取珠蚌的。
    就是报了官,那些官差没一回能及时赶来的,就是来了还大张旗鼓,让那些个地痞流氓无赖闻风跑个精光,回头差役们一走,他们又来了。
    真真是不胜其扰的。
    后来这谣言不知怎么的,还传到广州去了。
    商会中不少人问起,花景途已是应付不过来了,最后连巡抚、巡按、臬台,轮番传花景途去,明说暗喻地伸手要珠田的。
    其实这那几亩珠田,送出去了也没什么可惜的,只是这么些人想要,他给得了这个,给不了那个的,只怕都落不到好的。
    而事至于此,若是还不知此事背后定有人推波助澜的,花景途真是白长的这些岁数了。
    花景途无法,只得悄悄到离岸不远的涠岛置了新珠田,再把即将能采收的珠蚌全数转移到新珠田里去,确保不让今年的珍珠颗粒无收。
    “当日我是怎么说的,如今信了吧。”花羡鱼道。
    花渊鱼愤愤道:“果然是个贪得无厌的。”
    康敏却不解,“我只是不明白,把我们家珠田吹嘘得成这般天下难有的,同他有什么好处的?”
    花羡鱼信誓旦旦道:“闹得人尽皆知不胜其扰了,我们自然要有求于他了。那时还不得凭他搓圆按扁了去的。”
    ☆、第八回 家有不测之风云,花羡鱼未雨绸缪(八)
    花渊鱼嗤之以鼻道:“他还想独得其利不成。”
    花景途笑道:“依我看,这倒不算是什么坏事儿。既然有人费心为我们家珠田宣扬的,如何还能辜负了别人的用心。”
    花羡鱼问道:“爸,你想如何?”
    花景途道:“既然我家的珠田好,天下人都想要的,那我有何卖不得。只是卖给这家,那家又怨,能卖那家,这家又不服的,不如干脆公开叫卖,价高者得。”
    花渊鱼一想,拍手称快道:“可不是,眼见不过是几两银子的事儿,如今得这番传扬,怕是没个百八十两的拿不下我们家的珠田了。让我们家得这么一笔意外之财的,回头真得谢谢这位县太爷才是。”
    傅泽明却不以为是好事,道:“先生家的珠田虽好,到底不是外头传言的那般神奇。外人也不过是受了谣言的蒙蔽,花了大价钱买了,日后若知道也不过如此,难免不心生怨恨的,到时会生出多少官司来。”
    花景途点点头,道:“这层我也想到了,所以我打算就在广州叫卖,再请来官府作证,三言明珠田的实情,没人卖便罢了,若还有人要买,便同我不相干了。且最后叫卖所得的银子,我是一文不要的,全数拿来修路建桥,做好事。日后他们就是发现上当了,也不好借此状告我了。”
    楚氏心慈,道:“阿弥陀佛,修路筑桥这样的好事,也是积阴鸷的。我们家不见得因此就是吃亏了。”
    花羡鱼听了,却想得更远。
    就听花羡鱼道:“做好事积阴德自然是好,但若是只拿来修路筑桥,不如建藏书馆的好。”
    “藏书馆?”众人觉着新奇,“什么是藏书馆?”
    说来,花羡鱼能想到建这藏书馆,还得归功于柳依依。
    前世柳依依就曾说要建一座集天下书籍于一处的书馆,只可惜此愿过于宏大,非一年半载便能成,所以搁置了。
    花羡鱼道:“不说天下的学子,只论本省便是了。因家贫而不得好书,耽误了前程者多少的,只怕也难有个数了。不如就拿这笔银子买书建馆,无偿将书借予这些学子刻苦的。这事儿于本省有益,日后于朝廷也是大有益处的。再者能得这番政绩,别人如何不知我是不知的,藩台大人定首个鼎力相助。”
    都没想到花羡鱼能说出这们番深远的话来,一时间众人都诧异得很。
    总归是听了个一知半解的楚氏,回过神来的快,一把抱住花羡鱼好一顿夸奖的,“祖母不懂这些的,但也知道我们阿羡这主意好。”
    花景途、康敏、花渊鱼和傅泽明等人,自然也是欢喜的。
    到底是花景途年长所经过的事儿多,首个提出疑问来,“阿羡的法子是好,但若是只做无偿出借,怕是又有人要骂我们家了。”
    花羡鱼不解道:“这是好事,怎么会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