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花景途也以为然,便写了帖子亲自给花晋卿、傅老爷子等人送去。
    康家自然也在邀请之列,只是他们家是康敏带着花羡鱼姊妹一块去送的请柬。
    去时,花羡鱼身边除了珠儿,奶娘唐嬷嬷等这样的老人外,丽娘也带上了。
    所以康老太太同康敏说了一会子话后,便问起了丽娘这人来。
    康敏一一回了。
    康老太太听了点点头,“罢了,也是再过个两三年就用得上的人。可见你也是同我一个心思的。”
    康敏怔了怔,后笑道:“可是娘也……”
    康老太太抿嘴笑了笑,“傅公子是个好的。”
    康敏忙近前同康老太太道:“可不是,最难得的是他的为人,我是越瞧越满意的。眼下若不是他还有孝在身,我也不怕别人说我是挟恩图报的。”
    康老太太道:“我也是这主意,所以前番在寺里见到他们家老太太,我没有不打听的。只是他们家老太太以为我是为你两个侄女打算,多有推搪的。待我说是羡姐儿时,他们老太太才给了我准话,说到底只看傅泽明他自己的。”
    “那便是妥了。”康敏笑道,但随后一想,又叹了口气,“日后他定是要认祖回宗的,只可惜他生在那样的家里。那样的人家表面上瞧着是世家,多少风光无限的,只看他叔伯那样的手段,便知那里头还有多少不清楚的腌臜事。虽说以后若嫁了人,外头的事儿也轮不到做媳妇,儿媳妇的来管,但后宅内院屋里的事儿,也不见得是容易的,阿羡也是个傲气的,我就怕阿羡小瞧了那些人,反把自己给折在里头了。”
    康老太太又点了点头,“嗯,是啊,就是你娘我当年也险些在那些人上头载个跟头的。”
    康敏知道她母亲是又想起了陶姨娘,那个小意奉承的女人。
    其实在康敏头上,除了康舅父外,还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
    这个二哥就是那位陶姨娘所生的。
    康老太太在都中之时,多少王孙公子,青年才俊都不能入她的眼睛的,临了却被家里逼着嫁康老太爷这样一个商人。
    一则康老太太也是心高气傲的,二因对娘家的安排不满,自然对康老太爷难和颜悦色。
    等到有了康舅父,康老太太便越发不肯多和康老太爷亲近了。
    那时康老太爷也是年轻气盛,于是便有了陶姨娘。
    这陶姨娘在康老太太眼里,品德才情一概没有,唯独相貌好些,康老太太便没把她放眼里。
    陶姨娘是粗俗鄙陋,目光短浅,没见过什么世面,但她却比康老太太清楚,在康家唯有笼络住丈夫的心,才能有前程。
    所以就算陶姨娘是上不得高台盘的,但有一样让康老太爷十分喜欢,就是陶姨娘不会居高临下的百般挑剔,对康老太爷更是敬仰万分,奉若神明。
    慢慢的康老太爷对陶姨娘便上心了。
    再加之陶姨娘的肚皮也争气,头一胎便为康老太爷添了一子,令康老太爷待她就越发不同了,处处同康老太太比肩的。
    因着康老太太心里没康老太爷,所以丈夫和他的小老婆如何,康老太太也不在意的。
    可就算康老太太心里无意与谁过意不去,却耐不住有人贪心不足,想要被扶正的。
    也是康老太太太过大意,竟让谣言纷起,传言康舅父并非康老太爷亲生。
    若不是婆婆是个明白人,康老太太只怕早被沉了海,康舅父坟头上的草亦不知多高了,更别说能有康敏的出世了。
    那之后,康老太太才幡然醒悟。
    康老太太是什么人,在娘家时便是个有手段,之前是没在意才让陶姨娘处处占了上风,此番警醒过来后,如何还能让陶姨娘得手的。
    就在康老太爷和陶姨娘都以为康老太太这番缓过气来,头一个定是要作践为难陶姨娘的,这二人没有不处处防备的。
    只是康老太太那里是他们这样的短浅之人想得明白的。
    事后,康老太太并未同陶姨娘在任何一处起冲突,以前如何待的陶姨娘,还是如何对待的。
    让陶姨娘以为康老太太是个色厉内荏的,惧怕了她,眼见的越发张狂了起来。
    多少人都不明白康老太太为何还要这般忍耐的,康老太太那时只淡淡道:“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在陶姨娘肆无忌惮最盛大之时,康老太太以雷霆之势,将陶姨娘仅六个月大的儿子,抱到自己房中。
    陶姨娘知道后,仿若一下被人捏住了命脉。
    也是狂惯了的,听闻康老太太抱走了她儿子,陶姨娘那里肯依的,大肆到康老太太面前大吵大闹。
    这回康老太太可不留手了,以陶姨娘不敬为由,当场拿了陶姨娘便打发到庙中思过。
    康老太爷回来见爱妾没了,自然要去同康老太太分证的。
    只是康老太太一来没动陶姨娘半根毫毛,二则康老太太虽不得宠,却到底才是正经的妻室。妾的敢对妻不敬,别说只罚去思过,就是给一顿好打再发卖了也不为过的。
    所以就是康老太爷再偏心,也说不出康老太太的不是来。
    而说起温柔小意,惹人怜爱的,谁能比得过扬州瘦马。
    所以待陶姨娘从庙里出来,发觉不但儿子不能自己养了,丈夫还被另一个女人给迷住了,一点依仗都没了。
    依陶姨娘那样的狂性儿,自然是不能看着自己就这么败落,只会奋起同扬州瘦马相争的。
    康老太太只需把扬州瘦马拿捏在手坐山观虎斗,最是清静不过的了。
    然,康老太爷便再没个安生舒坦日子过了,慢慢便远了陶姨娘她们,回康老太太上房去。
    康老太太也知夫妻生隙,让人有机可乘,自己有大错。
    再想到康舅父,为母者不为自己,也要为儿子的。康老太太便渐渐放下身段与康老太爷和睦了,也这才有了康敏的出生。
    陶姨娘最后如何了?
    ☆、第七回 韩束献锦囊之计,傅泽明郎心有意(二)
    陶姨娘她杀人了,失手杀了扬州瘦马,之后自己把自己给吓死了。
    此后,康老太爷不再纳妾。
    到康敏她二哥娶亲后,康老太爷给康敏留了一份嫁妆,便许令他们兄弟分家了。
    康老太爷在世时,康敏她二哥一家还不时来请安,后来他们家便只年节时才过来给康老太太请安。
    而近些年康二舅他们家似乎比前时来得勤快了,但说是来请安,其实不过是来打秋风的多。
    回想罢,康老太太长长叹了口气,“丽娘她们这样的人,最是清楚她们这样人的心思,有她在羡姐儿身边看着也妥当。”
    康敏正是这心思。
    罢了,康老太太又道:“羡姐儿到底还有几年才能出阁,渊哥儿和玄姐儿,眼下打算起来,也是时候了。”
    “近来我也有留心的。也不敢求的什么高门大户的人家,但到底没见着合心意的。”康敏道。
    康老太太思忖了片刻,道:“说来也巧,前番我到寺里,遇上你三叔家的姑太太,她倒给我提过一人。说那家人姓崔,有位小姐年方十四,模样品行,根基家当和我们家十分班配。知道是福正是寻亲的年纪,所以特来请我一个示下的。”
    康敏知道的,侄儿康是福的亲事黄氏是极有心要同她的姐姐亲上作亲的,旁人的女儿早已一概不能入黄氏的眼了,所以听康老太太这么一说,康敏忙问道:“若是这般说,也和我们家是门当户对的。其实也不怕人家里是穷苦些的,我们这样的人家也不贪图人家嫁妆,只一样,品行要好才是。”
    康老太太点点头,“我也是这意思。所以他姑太太说起,我便说了。姑太太直让我定个日子去瞧的。哪日我去瞧过了,若果然好,我倒有意做这保山了。”
    康敏搂着康老太太直高兴的,“那就全仰仗着娘了。”
    说罢花渊鱼这桩,轮着就是花玄鱼了。
    康敏抱怨道:“阿玄虽说我不是肚肠里养出来的,但到底也是不差的。可如今正有种轻狂人,非要问正庶,一听说是庶出的,便不愿意了。”
    康老太太道:“你们家虽一门两秀才,比别家门第略高,但嫡庶尊卑不无道理的。玄姐儿出身就摆在那里,也怨不得别人挑拣。依我看,玄姐儿许个地主老财那样的,也就够了。”
    没想这话正好让来找严大嬷嬷的花玄鱼给听了去。
    花玄鱼登时怔在当场,后又这么失魂落魄地往回走了。
    这些,里头的康敏和康老太太自然是不知道的,母女两人又说了好些体己话,康敏这才叫来花羡鱼和花玄鱼,辞了家去。
    到了家,花景途已在家,花羡鱼和花玄鱼给问了安,便回自己院子去。
    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花景途直眉头深锁的,只是康敏在康老太太那里得了好事儿,便未留心花景途的异常,只顾着说崔家姑娘的事儿。
    花景途听了,也以为有康老太太掌眼定没大错的,便未有多余的话。
    到了宴请那日,众宾客皆到齐,花景怀一家也帮着款待招呼来客。
    因春光正好,康敏便露天将宴席摆在楚氏的园子里,只拿过围屏一隔,分出男女来就是了。
    席间还请来了过山班的大戏来助兴,唱的是《花田八喜》里头的《闹府团圆》和《紫钗记》里的《阳关》等。
    可知这一日里,花羡鱼他们家是热闹非常的。
    花景途依次敬过一回酒后归座,花晋卿与他碰杯,又吃了一杯。
    花晋卿这才悄声问花景途道:“前几日,听说你四处找得用的植核工,可是家里的人用得不趁手了?”
    花景途苦笑一回,道:“也不瞒您,眼看春季便要过去了,我们家那几亩贝螺却还未植核的。现如今只求有能给我使的人,过了这一关就成,我那里还能挑什么趁手不趁手的。”
    像花羡鱼他们家这样养珍珠的,一般都会养一些分工各异的长工。
    有负责到海里捞野生珠贝,给主家放珠田里养的摸螺工,自然也要有负责每年春季给珠贝植核的工人。
    因海水珍珠是分有核和无核的。
    南珠之所以粒大,浑圆工整,光泽柔润,是别的珍珠不可比的,多数关键就在珠核上。
    珠核是用丽蚌贝壳打磨而成。为了珍珠的浑圆工整,这珠核也需得打磨得十分圆润,最后收获的珍珠自然才能圆润硕大的。
    植了珠核的珠蚌,一般经过“一夏一冬”的便可采收的了,只是那样的珍珠珠层还是薄些的,不及经“三夏两冬”的珍珠好的。
    所以花家经“三夏两冬”的珍珠,一般多是进贡的。
    由此可知,若珠贝无人植核,会自己长成什么样的。
    珍珠品质一旦下降,可是要丢了进贡资格的。
    花晋卿听了花景途的话,愕然道:“难不成花晋明一个能用的人都没给你留下的?”
    花景途嗐了一声,道:“也是我太不通庶务了,让人钻了空子,一时措手不及的。”
    花晋卿想了想,道:“只要你不怕你们家的养珠的秘技外露了,我们家倒是能借你人的。”
    按说,在他们这地方上养珍珠的人不少,可为何就花老太爷他一家的珍珠能钦定为御用珍珠,自然是因珍珠比别人家的好。
    可为何同在一片海里,能养出不同的珍珠来,当然是花老太爷他有别人家所没有的秘方了。
    花景途忙谢过,又笑道:“那倒不至于。”
    花晋卿举杯,同花景途又饮了一杯,道:“既然他花晋卿敢把人都带走了,那些螺只怕也是动了手脚的。你可查看过那些螺了,可别都是他挑剩下的。”
    这些花景途自然也想到的,只是近来家里事多,一时还顾不上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