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76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长姐和继子们的关系一直不甚和睦。长姐怀了身孕,被一个继子“无意”中推倒在地。还未成型的孩子夭折,长姐伤了身子,以后也生不出孩子了。
    这世间,明明有那么多出众又能干的女子。就像他的长姐那样。可她们的命运,却多坎坷波折。
    世间众人对女子尤其苛刻,女子们想博得世人的尊重,想过的幸福如意,难之又难。
    社会变革,从皇室天家而起,是最好也是最快的。
    他坚定地支持端柔公主入朝听政,支持皇上立端柔公主为储君。
    他想,当大齐有了女帝,女子们的地位定会迅速提高。像他长姐那般勤快能干的女子,会有更好的生活。
    ……
    这个年轻官员,姓莫。
    莫编纂官职低微,在朝堂上没有发言的机会,索性在私下里做了一桩大事。
    其实,一开始,莫编纂也未想到这桩事,竟会引来强烈的关注和影响。他文采出众,善于写文章,便以长姐为原型,写了一个话本,叫做《蜀女传》。
    《蜀女传》在去年的年中印出来,迅疾成了最畅销的话本。紧接着被说书的编成了段子,在茶楼酒馆里四处传播。然后,又被京城最有名的戏班子相中,改成了一出戏。
    短短几个月,《蜀女传》传至大齐各地。
    在新年元日的宫宴上,谢皇后还令歌姬唱了这一出戏。
    千万不能小觑了话本和戏剧的力量。普通百姓,不懂什么朝堂之争,浅显易懂的话本却是看得懂,听戏也能听得懂。
    《蜀女传》流传得极广,伴随着端柔公主入朝听政的消息一并传入民间。百姓们提起此事,也没太多的排斥了。
    莫编纂写话本的时候,用的是化名。也因此,无人知晓红遍大齐的话本是出自翰林院莫编纂之手。
    站了半日,腿都站酸了。待到日头高悬时,大朝会终于散了。
    莫编纂和几个同僚回了翰林院。
    翰林院里不算忙,莫编纂差事清闲,所以有空便悄悄琢磨再写个话本什么的。在官衙里当然不能动笔,脑海中走点神什么的,倒是无妨。
    就在莫编纂在脑海里云游天际时,一个声音骤然响起:“莫编纂。”
    莫编纂打了个激灵,忙起身行礼:“下官见过掌院大人。”
    翰林院的陆掌院,早已被大齐立志以科举晋身的读书人奉为偶像。十八岁中状元,在蜀地为县令一任,回京后官职蹭蹭地升,三十余岁便做了翰林院掌院,跻身朝堂高官之列。
    陆掌院的娇妻林氏,掌管数十间女子作坊,是谢皇后的好友兼心腹。
    陆掌院的儿子陆天佑,去岁中了秋闱解元,今年春闱志在必得,和端柔公主青梅竹马,是驸马的不二人选……
    简直就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陆掌院温润随和,随口笑道:“随我来,我有话和你说。”
    莫编纂又惊又喜,激动又忐忑地随陆掌院进了屋子。
    陆掌院也没怎么绕弯子,闲话两句,便问道:“《蜀女传》是否出自你的手笔?那个莫隐娘就是你吧!”
    莫编纂腾地红了脸,忙起身告罪:“下官荒唐胡闹,请掌院大人降罪!”
    堂堂朝廷命官,跑去写话本,话本还爆红畅销传得极广,真够羞耻的。
    陆掌院却无怪罪之意,笑着问道:“我命人查了许久,才查出来。你有这等才华,可不能埋没了。”
    莫编纂:“……”
    什么意思?
    什么叫不能埋没才华?
    年轻英俊的莫编纂一脸懵,茫然无措地看着陆掌院:“掌院大人……”
    陆掌院微笑着说道:“你不必紧张。其实,今日我来找你,是皇上的意思。皇上也看过你写的《蜀女传》了,觉得你写得通俗易懂,十分精彩。”
    “你不妨好好构思一番,再写一些类似的话本,以女子为主角,有人物原型。譬如写一写《女将军传》《书院山长传》《皇后传》或者是《帝女传》之类的。当然了,动笔的时候要适当避讳一二,将时间放在前朝便可。”
    “此事你可愿意?”
    莫编纂激动得涨红了俊脸,连话都不会说了,只连连点头。
    愿意!
    他当然愿意!
    第1117章 造势(二)
    过了几日,天子召陆掌院进移清殿。
    陆迟低声笑道:“莫编纂已经应下了。我本想免了他的差事,让他专心写话本。他自己觉得这样太过惹眼,不太好。反正他差事本来就清闲,时间也多的很。”
    盛鸿满意地点点头。
    这个莫编纂,在二十二岁时考中进士,名次不算高,也在二榜之列。没曾想,这么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年轻人,竟是难得的人才。
    别看读书识字的人都能写话本,将话本写得通俗浅白精彩好看可不容易。
    借着话本,将阿萝入朝听政之事在百姓中传播开来,也算是为将来立阿萝为储君造势。百姓们接受度高,日后立储之事也能更平稳顺遂。
    盛鸿将此事交给了陆迟,略略问了几句,便不再过问。
    倒是莫编纂,委实是奇才。熬了几日几夜,便写出了《女将军传》。不用想也知道,这个话本是以蜀兵统领廉将军为原型。
    以女子之身进军营,以高超的武艺折服军营里一众粗糙的军汉,以精妙的兵法训练军士。将蜀兵练成大齐数一数二的精兵。率领蜀兵一举平定藩乱……
    如此精彩的人生,无需多加编造渲染,已是一段传奇。
    陆迟看了莫编纂写出来的话本,也觉心神激荡,暗中命人安排印成书册。不到半个月,《女将军传》便在京城流传开来,然后迅速传出京城。
    比起去年红极一时的《蜀女传》,《女将军传》更加跌宕起伏,更扣人心弦。被戏班子改为戏曲后,也成了众人百看不厌的精彩好戏。
    ……
    《女将军传》红极一时,自然也传进了宫里。
    谢明曦特意仔细看了一回,看完后,也觉这位莫编纂是个妙人。正经的两榜进士翰林编纂,写起这等通俗热血的话本来,竟极有天分。
    顾山长也看了话本,在谢明曦面前笑着叹道:“三十年前,莲池书院刚刚设立,闺阁千金们方有出门读书的机会。过了几年,女子读书才渐渐成了风气。再至后来,普通百姓家的女儿也能读书识字了。”
    “没想到,今时今日,以女子为主角的话本流传得这般广。可见世风习俗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了许多。”
    顾山长满面欣慰喜悦。
    谢明曦也笑了起来:“是啊!世间所有事,都不是一成不变。只要有心,只要用心,总能做到自己想做的事。”
    师徒两个,相视而笑。
    顾山长想了想,低声问道:“明曦,这个写了《蜀女传》《女将军传》的,到底是何人?《蜀女传》去年红遍大齐,今年又冒了《女将军传》出来。我总觉得有些奇怪。倒像是有人故意为之。”
    师父果然还是这么敏锐。
    谢明曦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过一段时日,《书院山长传》就要出来了。到时候,师父不妨仔细读一读,定是很有趣味的。”
    “对了,以后还会有《皇后传》《帝女传》,还会有许多以诸多出色女子为原型的话本。师父就等着瞧热闹吧!”
    顾山长:“……”
    顾山长哑口无言,看了谢明曦许久,才道:“这是谁想出来的法子?”
    谢明曦淡淡一笑:“《蜀女传》流传极广,我知道之后,便和盛鸿商议出了这个办法。”
    立储是国朝大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精心谋划,徐徐图之。
    顾山长想了想,笑道:“这确实是个好法子。”顿了片刻,又笑道:“也不知姝媛在蜀地,有没有看到这本《女将军传》。”
    “师父这就不必操心了。”谢明曦笑着调侃:“周统领早已买了百余本,命人快马送去蜀地了。”
    这对夫妇,一个是天子亲兵统领,一个是蜀兵将领。平日里各居一方。每年能相守的日子不会超过半个月。感情却颇为深厚,丝毫不逊于年轻夫妻。一个月里至少也通信三回。
    《女将军传》一出,最自得最骄傲的人,非周全莫属。
    周全自掏腰包,买了一摞话本回来,亲朋好友送了个遍。就连谢明曦手中这本,也是周全让魏公公送来的。
    顾山长听了也觉有趣,笑道:“当日他们两个成亲的时候,不知多少人在背后说风凉话说酸话。还有人断言,夫妻两个定会以和离收场。”
    不过,人家夫妻两个的感情一直都好的很。那些想看笑话的人,注定是要失望了。
    ……
    说笑片刻,顾山长问起了阿萝上朝的情形:“阿萝入朝也快两个月了!朝堂里情形如何?有没有不消停不安分的?”
    谢明曦淡淡道:“在朝堂上无人敢胡言乱语,私下里非议总是有的。总得让朝臣们有个缓冲接受的时间。”
    阿萝在移清殿里待了一年,一众重臣们勉强适应了。现在阿萝进了金銮殿,面对的是京城文武百官,还有一堆亲王郡王藩王皇亲贵族之流。
    阿萝适应的很,不过,众臣显然还没怎么适应。
    顾山长低声道:“总之,已经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立储之事,再过两年也无妨。”
    谢明曦笑着点点头。
    阿萝正是年少气盛意气风发之龄,硬生生地修炼低调隐忍冷静镇定,着实不易。
    顾山长心疼阿萝,少不得唏嘘感怀几句。
    谢明曦不以为意,淡淡说道:“这算不得什么辛苦。若能这点都忍不了撑不住,她还做什么储君。”
    总之,亲娘冷酷如冰。
    顾山长略有些不满地瞥了谢明曦一眼:“你呀,什么都好,就是这张嘴太过犀利。对自己的女儿,也这般刻薄。阿萝哪里像你亲生闺女,倒像是半路捡来的。听政学习也是一桩辛苦的事。以后阿萝回来,你也别总是训斥数落她,多多鼓励才是。”
    谢明曦被顾山长一通数落,无奈又好笑地应道:“是是是,师父说的都对。”
    所谓一物降一物。
    谢明曦口舌再犀利,遇到顾山长也只有退让投降的份。
    湘蕙满脸喜色地走了进来:“启禀皇后娘娘,春闱放榜了。”
    第1118章 双喜(一)
    春闱在二月初,考完后半个月放榜。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