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75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今日,我便对皇祖母直抒心意。朝堂,我非进不可。听证议政,我也会潜心学习。我盛萝,不会令父皇母后失望,不会辜负自己这一生!”
    以盛鸿之城府,谢明曦之冷静,听到这一席铿锵有力的话,也觉心神激荡。
    而梅太妃,哆嗦了一回后,直接被气晕了。
    ……
    梅太妃常年养病,李太医常驻寒香宫。梅太妃一晕厥,李太医立刻前来为梅太妃看诊。
    梅太妃气急攻心,扎了金针后,很快悠然醒转。
    一睁眼,阿萝年轻美丽充满锐气自信的脸孔顿时映入眼帘。
    梅太妃心中一痛,泪水涌了出来:“阿萝,皇祖母知道你是聪慧出众,是个好孩子。可你……你做什么不好,为什么偏偏要进朝堂?”
    更多的话,梅太妃也说不出口了,只泪流不已。
    阿萝气晕了梅太妃,心里有些愧疚,语气缓和许多,却依然坚定:“皇祖母,你好生看着,阿萝不会让任何人失望。”
    第1094章 稳住(二)
    梅太妃再次病倒不起。
    只是,梅太妃的病症,丝毫未能阻止阿萝入朝的决心。
    第二日,阿萝便去了移清殿。
    盛鸿去了金銮殿开小朝会,移清殿里颇为安静。
    阿萝先去探望陆迟陈湛赵奇三人,也见到了林微微等人。众人都是心志坚毅之人,对此时的困境早有心理准备,精神都算不错,并未沮丧颓唐。反而笑着安抚鼓励阿萝。
    “别担心,朝中众臣反对是一时的。”陆迟温和儒雅,说话不疾不徐:“天子意志坚定,他们无法令天子退让。”
    阿萝点点头:“我知道,谁也拗不过父皇和我。”
    陆迟:“……”
    赵奇说话更是直接:“成大事者,就要有担当有胸襟。朝臣们说的话,你别往心里去。”
    阿萝点点头:“只要他们尽心当差为朝尽忠,我不会和他们计较。”
    赵奇:“……”
    陈湛全身受伤额上也有伤,张口说话却是无碍:“阿萝,你先进移清殿也好。总得让朝臣们有个缓冲和接受的时间。”
    阿萝点点头:“给他们一年时间,也该够了。”
    陈湛:“……”
    有些人,遇到阻挠时退缩不前。有些人,被千夫所指时心虚胆怯。还有些人,因被众人非议指责心中偏激险隘。
    阿萝却如无双美玉,在这样的打磨下绽放出令人炫目的神采。
    稳住。
    这两个字,纵是老臣也未必能做到。一个十五岁的年轻少女,却做到了。这等过人的天资天赋心性,不愧是盛鸿谢明曦的女儿。
    待阿萝离开后,陈湛让秦思荨扶着自己坐了起来,心情颇有些激荡,低声说道:“思荨,阿萝真是好样的。”
    秦思荨目光也柔和起来,轻声道:“阿萝从幼时起,便被精心又严格的教导。皇后娘娘和皇上在她的身上,不知耗费了多少心思。”
    所以,今日才有自信坚定令人诚服的阿萝公主。
    ……
    阿萝站在移清殿的正殿里。
    阿萝自小长在宫中,对移清殿并不陌生。白日她来的少,傍晚时分,常来移清殿催促亲爹回椒房殿用晚膳。
    可今日,站在这里,却有种奇异又陌生的感觉。有种激荡又汹涌的情绪,在胸膛里来回涌动。
    亢奋,激动,雀跃,欣喜,兼而有之。
    心虚,胆怯,畏惧,害怕……这样的情绪,也不是没有。却如浪花一掠而过,迅速平息。
    稳住。
    阿萝心中默念这几个字,沸腾激荡的情绪,被另一种更沉稳更坚定的自信取而代之。
    魏公公被特意留下,恭敬地上前说道:“公主殿下,皇上在金銮殿里召开小朝会。按着平日的惯例,至少也得两个时辰。皇上特意吩咐奴才,好生伺候公主殿下。殿下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差遣。”
    魏公公是天子心腹,阿萝对魏公公十分熟悉,也格外敬重几分:“我初进移清殿,一时也不知要做什么。不如请魏公公带我先在殿内走上一圈,和我说一说平日父皇如何批阅奏折处理政事。”
    魏公公忙笑着应了。
    阿萝身边亦有贴身伺候的宫女和女官。不过,都被阿萝留在了殿外等候。只带了女官云翠微入内。
    半日过去,小朝会散了,盛鸿也回了移清殿。
    平日盛鸿时常召臣子来移清殿,有时候是议事,有时是君臣一同用膳。可以说,盛鸿未必是最勤勉的天子,却一定是大齐建朝以来最亲和的天子。
    今个儿盛鸿惦记着闺女,没召任何臣子前来。
    “阿萝,你一个人待了半日,是不是闷了?”盛鸿笑着问闺女。
    阿萝笑道:“我去探望陈叔叔他们,然后又在移清殿里转了一圈。并不气闷,就是有些饿了。”
    盛鸿哈哈一笑,命人传膳。
    父女两个用完午膳后,各自小憩片刻。待到了午后,盛鸿开始批阅奏折。阿萝便站在一旁伺候笔墨。
    盛鸿批阅完的奏折,顺手给了阿萝,阿萝便仔细地看上一回。不过,阿萝只是看,并不多问。
    此时她对政事一无所知,想问也不知要问什么,先沉下心来,用眼看用耳听。
    ……
    阿萝进移清殿之事,不出所料遭来了众臣反对。
    有资格进移清殿的,都是朝堂重臣。要么是内阁众臣,要么是六部尚书侍郎,要么是宗室亲王郡王藩王。
    众臣被宣召进移清殿议事时,骤然惊觉移清殿里多了一个绝不该出现在这里的身影,心中的排斥抗拒可想而知。
    如陆阁老这样老持沉重的,尚且能稳住忍住,想着私下里谏言天子。
    性情略急躁尖锐的,如陈尚书,当着阿萝的面便张口奏请:“皇上召臣商议政事,还请端柔公主殿下回避。”
    盛鸿眉头未动,淡淡道:“朕让阿萝伺候笔墨而已,她还年少,不懂什么政事朝事,也不会胡乱出言。陈尚书放心吧!”
    陈尚书到底不是初入官场的愣头青了,当面直谏不成,索性联合了数位众臣一起正式上了奏折,请天子肃清移清殿。
    后宫不得干政,便是谢皇后,也极少踏入移清殿。端柔公主日日在移清殿里“伺候笔墨”,于礼不合,于祖宗法度不合。
    这样的奏折,便是天子也不能视而不见。
    于是,天子又做了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
    天子令宗人府宗正将高祖建朝时留下的种种法度汇编成册,印刷成书,给朝中所有官员都发了一本。
    后宫不得干政这一条,确实被列入了法度。可纵观祖宗法度,也没有“不准伺候笔墨”这一条啊!
    群臣被天子的厚颜无耻震住了。
    陈尚书也被气得要想吐血。
    其实,天子要做什么,只要长眼睛有脑子的人都看出来了。奈何这一层窗户纸,没人敢捅破,也无人想捅破。
    现在这般含糊不清的,到底没撕破脸,天子和众臣之间还有转圜缓和的余地。臣子们争执吵闹甚至动手,便是难看些,也无损朝堂稳定。
    要是天子和众臣撕破了脸,执意昏庸下去,身为臣子又能如何?
    说到底,这是盛家的天下,这是皇上的江山。
    朝中一切,皇上说了才算!
    ……
    第1095章 纷争
    半个月后,陈湛伤愈回了陈府。
    没等陈尚书动家法,陈湛主动请亲爹去了书房说话。奈何话不投机半句多,没说上几句,父子两人便争执不休。
    陈尚书又要动手,陈湛也不傻站着挨打了,麻溜地跑了出去。然后,领着妻子和三个儿子,搬出了陈府,住进了天子赏赐的四进宅院。
    陈尚书丢尽颜面,如何气恼愤怒不提。
    在家中备受宠爱的赵奇,也挨了生平第一回 打。
    赵奇倒是也想搬出赵家,不过,赵阁老下了严令,若赵奇搬出赵家,便将他逐出家门。
    陈家人丁不丰,陈湛又是嫡长子,别看陈尚书气得一副要升天的德性,万万不可能将长子逐出家门。
    赵家就不同了。赵奇上面还有四个成年且有出息的兄长,赵阁老儿孙大把,真狠下心来,将赵奇逐出家门不是不可能。
    赵奇只得老实消停,偃旗息鼓。
    不过,任凭赵阁老如何怒诘劝说,赵奇只一句话:“政见不同,我劝不动父亲,父亲也不必劝我了。”
    赵阁老:“……”
    赵阁老气得差点额上青筋直冒。不过,对着最疼爱的幼子,到底舍不得再动手。
    相比起鸡飞狗跳的陈府赵府,陆府里几乎没传出什么动静。
    由此也可见,首辅陆阁老的沉稳持重,绝非浪得虚名。
    ……
    陆迟回府后,陆阁老打发人叫陆迟进了书房说话。
    陆迟将佑哥儿也一并带上。
    十五岁的佑哥儿,身量已经长成,俊秀无双的脸孔有着同龄少年罕有的沉稳。进了书房后,先恭敬地行了晚辈礼:“曾孙见过曾祖父。”
    心情不甚美妙的陆阁老,见了嫡亲的曾孙,眉头略一舒展:“佑哥儿,你怎么也来了?”
    佑哥儿站直了身体,笑着应道:“父亲让我一同前来听一听曾祖父训话,我便来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