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7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经过十年的潜心经营,盛鸿已将大齐大半兵力纳入掌控之中。
    文臣治理国朝,武将安邦定国。
    身为天子,掌控了兵力,才是最要紧的。
    说句不好听的,文臣们蹦跶得再厉害,也只一张口而已。武将们若存了异心,龙椅可就不那么安稳了。
    朝臣们屡屡上奏折总不见效,梅太妃消停了,后宫也没人敢给谢明曦添堵。便是再蠢钝的人,也清楚无法和帝后抗衡。只得暂时歇了这份心。
    反正,这大齐是天子的。天子自己都不急,他们再急也没用。天子正值盛年,立储之事以后再说也不迟。
    天子虽无皇子,好在亲侄儿颇不少。从年长的霁哥儿到年幼的雲哥儿,一共四个哪!而且个个都很出众。端看帝后要选哪一个了。
    转眼,又是新的一年。
    建业十一年的第一次大朝会上,天子忽然颁布圣旨。从即日起,大齐多了一条新的律法,允许女子立女户。
    不出所料,这道圣旨,在朝中群臣里引起了激烈的反对声浪。
    第1075章 罢朝(一)
    莲池书院建立已有三十余年,女子读书蔚然成风。
    天子登基后,任用自己的师父廉姝媛为女将。中宫皇后和一众志同道合的同窗开设女童学堂,开设女子善堂及女子作坊。女子亦能学一技之长,赚银子养家。女子的地位,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些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缓慢又沉稳。对百姓们的生活亦起到了积极又正面的作用。也因此,朝臣官员们虽心里偶尔嘀咕几句,却也不便出言反对。
    修改律法,允许女子立女户这等事可就完全不同了。
    这意味着,女子不再是男子附庸,可以为一户之主。也就是说,女子也有了财产继承之权……
    这在众臣眼中看来,无疑是颠倒伦常之举!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第一个出言反对的,竟是方阁老:“纵观历朝,从无女子能立女户的律法。大齐建朝百余年,历经六朝,也从无此举。恳请皇上三思而后行!”
    六部尚书中出言附和的不在少数:“方阁老所言极是。”
    “请皇上收回成命!”
    便是礼部尚书谢钧,此时也不得不挺身而出:“臣也以为,此事太过轻率不妥。若女子也可立女户,岂不乱了尊卑伦常?臣恳请皇上收回圣旨!”
    李阁老也沉着脸拱手启奏:“修改律法,非同小可。皇上圣心独断,之前无半点风声,骤然便下圣旨,委实令老臣不解。莫非是有小人在暗中怂恿皇上行此举?”
    按大齐朝堂惯例,涉及到律法改革,理应先通过内阁。现在连几位阁老都是满面错愕,可见此事是何等突如其来了。
    文臣里反对声一片,武将中也不乏出言反对之人。有份列席大朝会的十余位亲王郡王,也纷纷出言反对。
    年轻或低等官员们,此时根本没插嘴说话的机会。不过,只看众人的脸色,也知道他们中大多数持反对态度。
    神色平和的,只有寥寥几人。诸如翰林学士陆迟,又如做了御史的陈湛,还有赵奇而已。
    汾阳郡王和安王事前也未听到半点风声,此时俱是满心错愕。
    汾阳郡王还未多想,思绪敏锐的安王却已立刻联想到了立储之事,不由得微微色变,心中狂跳不已。
    皇兄到底是要做什么?
    端坐在龙椅上的天子盛鸿,面对众臣激烈的反对,神色岿然不变。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任凭众臣慷慨陈词。
    眼看着群臣没完没了,反对声浪愈来愈大,盛鸿忽然站起身来。
    天子龙威日隆,此时神色冷然,目光如刃,一一掠过众臣的脸孔。宛如一把锋利的宝刀,锐利无匹。
    众臣俱被吓了一跳,原本鼓噪不息的声浪也停了一停。
    盛鸿冷冷地扫视一圈,什么也没说,重重冷哼一声,拂袖离去。
    众臣:“……”
    ……
    众臣一时反应不及,眼见着天子一怒罢朝,不由得心慌意乱。
    盛鸿登基数年,以温和天子著称。这些年来,君臣相处堪称融洽和睦。盛鸿变脸动怒,还是几个月前听闻晋地出了民乱之事。其余时候,天子都是一派和气,从未这般和众臣翻过脸。
    天子这一走,扔下了满朝的文武百官及宗亲藩王。
    群臣无首,大朝会还怎么进行下去?
    众臣安静不到片刻,很快窃窃低语:“皇上这回可是动了真怒。”
    “可不是么?真没想到,皇上会发这么大的火。刚才那一眼,看得我心都快跳出胸膛了。”
    “其实吧,仔细想想,这条律法也没大家说的那般骇人听闻。如今女子都能赚银子养家了,立女户之事,也不是不可。就是皇上忽然下圣旨,太过惊人。我等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这才出言反对。”
    “是啊!好好商榷一二,未尝不可。谁能想到,皇上一怒就罢了朝啊!”
    “皇上登基十一年,如此动气愤怒,还是第一回。”
    其中,也有激烈反对的声音。
    “皇上再气再怒,我等身为臣子,亦不能因此退缩。若这条律法昭告天下,以后大齐岂不是彻底乱了套?女子们难道要和男子平起平坐不成?简直是荒谬可笑!”
    “说的对。皇上定是被小人怂恿,才会想出这么一出来。我们定要忠言直谏,绝不能让皇上继续昏庸下去!”
    窃窃低语的声浪越来越高。
    陆阁老身为首辅,此时不得不强自按捺住心里的惊疑不安,沉声道:“诸位稍安勿躁,先行安静。”
    陆阁老一出声,所有的声音俱戛然而止。众人一起看向陆阁老。
    陆阁老皱着眉头,神色沉凝:“内阁众臣,随我一同去移清殿,请天子临朝。诸位就在此等候!”
    众臣齐声应下。
    李阁老方阁老赵阁老颜阁老的脸色也没好到哪儿去,对视一眼,随在陆阁老的身后。
    汾阳郡王忽然张了口:“陆阁老请稍后,本王和安王也一同前去。”
    尹大将军和楚将军,也张口要前去:“我们也随陆阁老去移清殿,向天子请罪。”
    陆阁老略一思忖,点了点头:“人多些也好。”
    低头请罪的臣子多一些,也能让皇上消了心头怒气,顺势下台阶。
    ……
    陆阁老一行九人,皆是大齐肱骨重臣。一起在移清殿外请罪,也是盛鸿登基以来的第一回。
    魏公公低声禀报:“启禀皇上,内阁五位阁老尹大将军楚将军汾阳郡王和安王,一同前来向皇上请罪,请皇上临朝!”
    之前怒不可遏拂袖离开的天子盛鸿,此时悠然坐在移清殿内,还有闲心喝一杯清茶:“不急,让他们在外等着去。”
    堂堂天子,想改革律法,众臣便上蹿下跳闹腾不休。
    老虎不发威,当他是病猫了。
    正好趁着这一回,好好收拾这些自恃老资格的老臣。
    过了半个时辰,魏公公又来禀报:“启禀皇上,陆阁老等人还在殿外候着。百官也都在金銮殿里等着。”
    盛鸿神色淡淡,再喝一口清茶:“不急,让他们继续等着。”
    ……
    第1076章 罢朝(二)
    椒房殿。
    几位女官恭敬地立在殿内,或禀报各自负责的事务,或等着皇后娘娘派遣差事。
    谢明曦今日难得有些心神不宁,不时抬头看殿门外一眼。
    湘蕙匆匆迈步而入,走到谢明曦身边,低声禀报数句。耳力敏锐的女官们,亦能听到几句:“……皇上一怒之下罢朝,几位阁老和尹大将军楚将军,还有汾阳郡王安王他们,都在移清殿外请罪……”
    女官们听得心惊肉跳,下意识地对视一眼。
    谢明曦微微挑眉,神色自若,略一点头:“本宫知道了。”
    湘蕙禀报之后,退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湘蕙又来禀报:“启禀娘娘,皇上一直不肯见众臣。陆阁老已经领头跪下了。说是皇上不临朝,就长跪不起。魏公公阻拦不得,只得打发人来椒房殿送信。”
    谢明曦眸光一闪,忽地起身:“随本宫去移清殿。”
    湘蕙有些诧异,却未多嘴,低声应是。
    一群女官尾随在谢明曦身后,声势浩荡地去了移清殿。
    ……
    此时已近正午,日头正烈。初春时节天气不算热,不过,顶着日头站了一个时辰,然后再跪半个时辰,这滋味绝不好受就是了。
    陆阁老满额汗珠。
    李阁老满脸是汗。
    赵阁老等人亦是如此。
    众人都是朝中重臣,也都一把年纪了。这样跪着,身体委实吃不消。奈何天子还在气头上,拒不露面,众臣也只得跪着请罪了。
    唯有安王年轻力盛,跪着也不觉疲累,还有心情小声嘀咕:“你们也是自找苦吃。这是皇兄的天下,皇兄又不是昏庸无道,不过是修改一下律法。你们当朝就指责皇兄,好像天要塌了似的。换了谁不恼怒!”
    这话听在耳中,众人都有些尴尬,也不便出言辩驳,索性当做没听见。
    一阵轻软的脚步声传了过来。
    众臣跪着请罪,不便动弹。安王倒是没那么多忌讳,转头看了一眼,讶然出声:“皇嫂怎么来了?”
    谢皇后来了?!
    众臣心中皆是一凛,反射性地转头。
    果然是一群身着宫装的女官簇拥着身着凤服的谢皇后来了。
    谢皇后只比皇上小了一岁,今年已经三旬。脸庞依旧清丽无双,无一丝皱纹,看着如双十佳人。气度雍容高华,令人不敢直视。
    其余人也就罢了,李阁老心里却有些不自在,很快将头扭了回去。之前在大朝会上,他张口便说有小人怂恿天子修改律法。这个“小人”,便是在暗指谢皇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