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70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从明日起,你就给我老老实实地去宗人府,听汾阳郡王差遣做事。要是做事不尽心,或是成心胡闹,我亲自打你的板子!”
    安王:“……”
    安王听傻了眼,拉扯着盛鸿已经的手,却未松开:“皇兄,我真的不行……”
    盛鸿深深看了安王一眼,淡淡道:“盛溯!放手!”
    已经很久没人叫过他的全名了。
    安王一时差点没反应过来,待看到盛鸿微沉的眉眼,安王心知插科打诨没用处了,只得松了手。
    耳畔响起盛鸿低沉的声音:“这些年,你荒废了学业,文不成武不行,胸无大志,吃喝玩乐。我忙于朝政,无暇管教你。可这并不代表,我乐意看到你变成现在的样子。”
    “盛溯,我们共有兄弟七个。八弟去的最早,然后是三哥,二哥四哥五哥也都死了。现在只剩我们兄弟两人了。”
    “我知道,你一直小心翼翼,怕自己碍了我的眼。你变成今天这副模样,有大半都是为了令我放心。”
    “端太妃也存了养废你的心思,想保全你的性命。”
    “其实,我没那么小心眼。兄弟如手足,血浓于水,同气连枝守望相助才是正理。我这个做兄长的,理应照顾你。你这般战战兢兢,是我的不是。”
    说到这儿,盛鸿顿了一顿,伸出手,用力拍了拍安王的肩膀:“以后,我一定好好提点教导你。你别推托,也别害怕。我相信你,定能当好差事,不负我的信任。”
    安王心神巨震,神色复杂。被这么用力一拍,猝不及防之下,双腿一软,差点被拍得当场跪下。
    盛鸿:“……”
    他现在想改主意,先揍安王一顿!
    ……
    移清殿里一片安静。
    兄弟两人对视许久。
    安王平日惫懒惯了,宫中内外几乎没人拿他当回事。他这个天子胞弟,堂堂的大齐藩王,生生将自己活成了大齐纨绔。
    安王的鼻间涌起强烈的酸楚。
    父皇死的时候,他还是个半大不小的孩子。待到后来,宫中变故连连。几位兄长接连死了,盛鸿登基做了天子。为了安然苟活下去,他渐渐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他的兄长会和他说这些掏心置腹的话。
    “七哥,”安王颤抖着喊了一声,激烈又陌生的情绪在胸膛里激荡不休,生生哽在喉咙处,想说什么,却一个字都说不出口。
    安王不争气地哭了起来。
    盛鸿哑然无语,只得继续拍安王的肩膀:“想哭你就好好哭一回。哭过之后,就挺直了腰杆。”
    “你没有异心,也无野心。这些年,我都看在眼里。”
    “你是我嫡亲的兄弟。我不信你,这世上,还有谁人可信可用?”
    “我也不必瞒你。我打定主意削藩,以后,藩王定居京城,不会再就藩。大齐疆土,必须尽数归于天子。你这个安王,也只得在京城里做个王爷了。”
    “不过,你还可以有所作为。你好生学习,用心当差,先给汾阳郡王做个副手。待过十年八年,汾阳郡王老了,宗人府宗正之位就是你的。”
    “我坐在龙椅上,打理朝政。你掌管宗人府,管理所有宗亲藩王。”
    安王哭得接连打嗝:“七哥,我何德何能……嗝……能得七哥如此信任……嗝……我以后一定尽心尽力……”
    盛鸿实在听不下去了,拿了帕子塞给安王:“行了,先将眼泪鼻涕都擦了再说话。”
    安王接了帕子,先擦了眼泪,然后用力擤了一把鼻涕。将帕子团成一团,还给盛鸿:“多谢七哥的帕子。”
    盛鸿哭笑不得,只得接了放在一旁。
    ……
    半个时辰后,安王走出了移清殿。
    安王狠狠哭了一场,眼圈泛红,面相有些狼狈。不过,精神却前所未有的振奋。被压抑了数年的委屈无奈心酸,在今日皆抒发出来。无形的枷锁,也被彻底卸下。
    心里说不出的畅快恣意。
    候在外面的内侍,一见安王,立刻上前来禀报:“启禀殿下,端太妃娘娘和安王妃都在椒房殿。奴才奉皇后娘娘之命前来,请殿下去椒房殿一叙。”
    安王应了一声,抬脚去了椒房殿。
    安王自幼长在宫中,三年前搬去安王府后,进出后宫也是常事。进了椒房殿后,第一眼看到的是满目焦灼的亲娘和媳妇。
    安王心中涌起阵阵暖意,先上前给谢明曦见礼。
    谢明曦对安王也无恶感,含笑道:“快些起身说话。”
    端太妃安王妃唯恐安王激怒天子惹来祸端,谢明曦却很清楚,盛鸿不是易怒之人。盛鸿既是下了这么一道圣旨,显然有栽培重用安王之意。
    待安王站直身体,谢明曦随口笑道:“七弟明日就该去宗人府报到了吧!”
    安王目中闪出亮光,朗声应道:“是。皇兄这般器重信任我,我定当尽心竭力当差,如此才不负皇兄一片苦心。”
    谢明曦满意地点点头。
    端太妃安王妃:“……”
    第1019章 安王(三)
    婆媳两人像白日梦游一般,迈着轻飘飘软绵绵的步子出了椒房殿。在安王的陪伴下回了端太妃的寝宫。
    端太妃没什么城府,也藏不住什么心思,一回寝宫,立刻关了门,紧张不已地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要辞了差事吗?怎么又应下了?”
    安王妃也紧张又关切地看了过去。
    安王定定心神,缓缓说道:“今日皇兄和我说了很多话。我也是今日才知道,皇兄并未忌惮提防我,其实,他一直都很关心我。”
    “皇兄肯信我用我,我再推托耍赖,还成什么样子。”
    “从明日起,我就去宗人府当差。母妃,表妹,你们两个都放心。我一定会好生当差用心做事。”
    一边说着,一边挺直了腰杆。
    白胖清秀的脸孔,没了平日的闲散惫懒,难得地认真坚毅起来。
    安王妃心里悄然悸动。
    整日陪伴她为她画眉的安王,自然是好的。可她更喜欢眼前这个挺直了腰杆要做一番事情的夫婿!
    端太妃的反应就直接多了,一把攥住安王的手,哭了起来:“阿溯,你可别几句话哄昏了头。我看,他是打着利用你的主意,让你成为众藩王宗亲的靶子。你还是去辞了差事吧!娘不要你有什么出息,安分度日就好……”
    安王反手握住亲娘的手,声音低沉而坚定:“母妃,皇兄不是言而无信之人。他若真有歹意,想对付我一个无权无势的藩王,轻而易举。何必绕这么大的弯子。”
    “我已下定决心,母妃不必再劝我了。”
    这个盛鸿,到底是给安王灌了什么迷汤啊!这样的话,怎么能信啊!
    端太妃哭得撕心裂肺。
    可惜,不管她怎么哭喊怎么劝说,安王也不为所动。
    倒是安王妃,轻声说了句:“殿下要做什么,妾身都支持你。”
    安王心里一暖,伸出另一只手,握住娇妻的手。然后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我今晚先去汾阳郡王府,和汾阳郡王算账!”
    安王妃:“……”
    ……
    安王说到做到,当晚果然去了汾阳郡王府。
    论血缘关系,汾阳郡王和建文帝是堂兄弟。盛鸿要叫汾阳郡王一声堂叔,安王自然也执晚辈之礼。
    论身份,汾阳郡王是宗人府宗正,是宗室之首。安王虽是天子胞弟,见了汾阳郡王也不敢无礼。
    不过,那都是往日的事了。
    安王气势汹汹地登门,汾阳郡王心知是怎么回事,却故作不知,欣然笑道:“安王今日怎么特意到我这儿来了?莫非是想急着来请教宗人府当差一事?这个先不急,来人,命厨房备一桌好酒好菜,我要和安王好好喝上几杯。”
    安王冷笑一声,卷起衣袖,杀气腾腾地说道:“不用了。我没兴致喝酒,我是来找你算账的。”
    汾阳郡王做了几年宗正,早锻炼出了一副厚脸皮,谈笑自若的应道:“我怎么不记得什么时候开罪过你?”
    安王呸了一声,瞪了过去:“今儿个若不是你在奏折上提了我一嘴,皇兄怎么会下旨让我去宗人府当差?你自己忙成陀螺,见不得别人消停是吧!”
    汾阳郡王狡猾的很,一脸无辜地叹道:“你这么说,可就冤枉我了。你想想看,若不是皇上有用你之意,我怎么会在奏折上推举你?”
    安王到底还年轻,果然被忽悠住了,半信半疑地打量汾阳郡王:“你说的都是真的?是皇兄示意在前?”
    汾阳郡王一脸正气地应道:“千真万确,绝无虚假!”
    安王想了想说道:“我不敢去找皇兄算账。这一肚子闷气,也只能来找你了。”
    汾阳郡王:“……”
    ……
    一炷香后,屋子里传来汾阳郡王诶哟的痛呼声。
    汾阳郡王喜好美色,府中养了十几个妾室。所以,身体难免稍稍虚了那么一点点。
    安王身手不算好,不过,胜在年少力壮,对付汾阳郡王不在话下。
    揍了汾阳郡王一顿的安王,闷气全消,亲自为汾阳郡王上药,口中嘚吧个不停:“这是宫里最好的伤药。你受了这点皮外伤,敷上伤药,保准明日就看不出来了。”
    汾阳郡王一脸晦气,呸了一口:“等你明日去宗人府当差,看我怎么收拾你。”
    安王拿出平日混不吝的态度,笑嘻嘻地哄道:“堂叔最是疼我,指点我还来不及,哪里舍得收拾我。再者说了,我这个人受不得半分委屈,脸皮又厚,哭着跑去找皇兄告状。皇兄总不能不替我撑腰。到时候要是找堂叔去问话,堂叔岂不尴尬?”
    汾阳郡王:“……”
    他是想找一个身份高又好摆布的藩王,做一做筏子震一震归京的藩王。试想一想,连天子胞弟都得对他这个宗人府宗正俯首听令,其余藩王还有谁敢仗着身份高不听他的话?
    所以,他才会在奏折上提了安王。
    没想到,皇上答应得十分爽快。
    更没想到,安王原来面软手狠,厚颜又无赖。没等差遣他做事,自己便先挨了几拳!
    失算了!大大失算了!
    汾阳郡王一肚子苦水,想倒也倒不出来,怏怏地哼了一声。
    安王见好就收,替汾阳郡王敷好了伤药之后,主动张口传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