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65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陆阁老沉凝不语。
    赵阁老快人快语,张口便道:“这个杨御史,羞愤自尽,死了也罢。还写了这么一封绝命书!依我看,此事我们应该压上一压。”
    显然,赵阁老不赞成将这封绝命书呈至天子面前。免得天子心里膈应不快。
    李阁老咳嗽一声,张口道:“杨御史自尽一事,瞒不过朝中众臣。这一封绝命书,在进内阁之前,已先过了刑部。消息灵通的都已知晓。”
    “皇上也一定听闻了此事。这封奏折,我们想瞒也瞒不住。”
    李阁老赞成将奏折呈上去。
    方阁老保持中立,最终,还是要看陆阁老之意。
    陆阁老捋着稀疏的胡须,沉吟半晌才道:“皇上是仁君,心胸疏朗。应该不会因一封绝命书动怒,便是心中不快,也不会迁怒旁人。还是呈上去吧!”
    陆阁老一发话,众人再无异议。
    每日内阁要看数百份奏折,事涉朝政的奏折,皆要挑在一旁,留待天子过目批阅。杨御史那一封绝命书,被刻意放在了最上面,送进了移清殿。
    一个时辰后,天子近侍魏公公前来内阁传天子口谕。
    “皇上有口谕,杨御史虽有过错,不过,人死如灯灭,既往不咎。让杨家人好生安葬杨御史!”
    “杨御史有一子嗣,年龄尚幼。在杨公子成年之前,杨御史每年的俸禄照发。待杨公子长大成亲时,皇上还有厚赏!”
    陆阁老暗暗赞叹。
    天子虽然年轻,行事却十分老道。
    杨御史这一寻死,从道义上来说,天子总不免为人诟病。若不是天子当朝撵走杨御史,杨御史又怎么会羞愤轻生?
    这一封满是血泪的绝命书一旦传开,天子圣明的形象也会大受影响。
    好在天子当机立断,立刻做出了应对。给杨御史幼子发俸禄,养活至成年。如此一来,天子便会落得仁厚之名。也能在最大的程度上消除此事对天子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944章 风来(三)
    不出所料,杨御史一死,京城顿时流言四起。
    没人敢明着说天子的不是,私下里少不得非议几句:“杨御史也真是倒霉。不过是上了一封请开后宫的奏折,竟被皇上直接撵出朝堂。年轻气盛的杨御史,哪里受得了这个。这一想不开,可不就活不成了?”
    “说起来,皇上对皇后娘娘,也实在是情深意厚。不过是一道奏折,就令皇上龙颜大怒,将堂堂御史撵出朝堂。”
    “都说皇后娘娘贤惠,看来也都是说出来给人听的。依我看,皇后娘娘心胸狭窄,颇为善嫉啊!”
    “皇后娘娘的贤名,分明都是鼓吹出来的……”
    “嘘!这等话可不能乱说!要是被有心人听见了,传进宫中,可就糟了。有杨御史先例在前,难道你也想落个羞愤自尽的下场不成?”
    世情就是如此。
    男子行事不当不妥了,挨骂的多是家中女眷。“妻贤夫祸少”,被奉为至理名言。
    无人敢非议天子,便非议到了谢皇后的身上。
    这些流言,到底还是传进了椒房殿。
    徐氏忧心忡忡地进了宫,将听到的流言一五一十地告诉谢明曦:“……皇后娘娘,如今这外面的动静风声可不太妙啊!”
    “这一个个口舌生疮生儿子没屁眼的,尽是乱嚼舌头,说皇后娘娘善嫉不贤,还说皇后娘娘是……”
    徐氏看了谢明曦一眼,将更难听的话咽了回去,低声说道:“皇后娘娘,流言来势汹汹,不可不防啊!”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这个道理,谢明曦当然懂。流言的威力,不容小觑。她自己便深谙流言伤人操控舆论之道。
    “多谢祖母提醒。”谢明曦微微一笑,神色从容:“此事我心中有数。”
    有数就好。
    徐氏颇为识趣,很快便扯开话题。
    ……
    隔日,谢皇后派了湘蕙去杨府,厚赏了杨夫人。并令人去杨氏家族传口谕,要敬重杨夫人母子,不得随意欺辱。
    又过几日,谢皇后宣召杨夫人进宫,亲自出言安抚。
    这一系列的举动,为谢皇后搏来了不少美名。也冲淡了市井流言。
    于此同时,刑部派出了数名捕快,在街头巷尾抓了一些胡乱传言的混混,打了数十板子关进大牢。
    有两个不修口德的官员,在私下饮宴时嚼舌,也成撤了官职。
    杀鸡儆猴之举,很快见了效。
    不出数日,流言便被抑制住。朝中也无人再提起天子纳嫔妃之事。
    不过,众人心都很清楚。这只是暂时的平静。众人都在默默观望,也在暗中盯着椒房殿。谢皇后若很快有喜,生下子嗣,自是皆大欢喜。
    若是一年之内还无动静,不管帝后是何反应,定会有杨御史之流,再上奏折。
    ……
    福临宫。
    杨御史之事传得沸沸扬扬,俞太后虽卧榻养病,也不会一无所察。
    俞太后心里也觉疑惑。
    此事,到底是出自谁的手笔?
    她如今被困在福临宫里,身边几乎没什么可用之人,对朝堂影响力更是微乎其微。在暗中指使怂恿杨御史上奏折之人,莫非出自俞家?还是那几个郡王?抑或是暗中窥伺宫中动静的某个朝廷重臣?
    当然,不管是谁做出这等事,俞太后都觉得心中快意。
    谢明曦服下宫中秘药,别说皇子,就是公主也生不出来了。谢明曦能抵挡得了一时,难道还能抵挡住一世不成?
    迟早有一日,谢明曦会步她昔日后尘,不得不忍气吞声,不得不默默退让。
    “情深意重”的天子盛鸿,也会像当年的建文帝一样,渐渐被新鲜的美色所迷。
    喜好美色,本就是男子天性。
    所谓忠贞不二的美德,俱是对女子的要求。男子纳美是天经地义之事,繁衍子嗣,更是头等大事。
    这一日,帝后领着阿萝前来请安之际,俞太后故意说起了流言之事:“外面有些不中听的流言,中伤皇后。连哀家也听闻了不少。”
    盛鸿略一挑眉,淡淡道:“有人无事生非,暗中兴风作浪罢了。母后放心,儿臣根本没放在心上。”
    谢明曦微微含笑,目中满是信赖和柔情:“多谢皇上对臣妾的庇护。”
    俞太后:“……”
    这夫妻两个,摆明了是故意秀恩爱来膈应她!
    俞太后病了这么久,身体虚弱不说,脾气也愈发暴躁易怒。怒火骤然冲了上来,一张满是皱纹面色暗黄的脸孔浮起了暗红。
    谢明曦上前两步,一脸关切地询问:“母后为何忽然气血翻涌面泛潮红?莫非是因忧心儿媳之故?”
    “如此,儿媳可得多谢母后关心了。”
    俞太后深呼吸一口气,将心头的怒火压下,皮笑肉不笑地应了回去:“哀家几个儿媳,就属你最孝顺。哀家不疼你疼谁?”
    谢明曦言笑晏晏:“母后这般疼儿媳,儿媳心中感激不尽。”
    俞太后心中冷哼连连,张口就戳谢明曦的心窝:“不过,有句话说得倒是没错。阿萝已有七岁,皇后也该为皇上生个皇子了。这大齐的江山社稷,才能传承下去。”
    谢明曦面不改色地应道:“母后说的是。”
    俞太后心中冷笑不已,面上露出疲态。
    帝后很快告退离开。
    ……
    待众人都走了之后,俞太后闭上双目,不知在想什么。
    过了片刻,俞太后重新睁开眼,叫了玉乔过来。
    芷兰死了之后,玉乔病了一场。病愈之后,玉乔便成了俞太后身边最得用之人。
    玉乔今年也有三十多岁了,面容俊俏,身形苗条。只是眉眼间总有一丝挥之不去的阴霾。比起往日,玉乔的话也少了许多。恭敬地垂首束立:“太后娘娘有何吩咐?”
    俞太后低声吩咐了两句。
    玉乔瞳孔微微一缩,下意识地看了俞太后一眼。
    俞太后已经很久不照镜子了。
    所以,俞太后也不知此时的自己,是何等的面目狰狞。
    “玉乔,”俞太后颇有些不快地扫了一眼过来:“哀家所说的话,你可听清楚了?”
    玉乔只得低声应下。
    ……
    第945章 算计(一)
    俞太后一直卧榻养病,赵院使和另两位太医,每日轮番值守福临宫。
    巧的很,今日值守的正是赵院使。
    赵院使是俞太后的“心腹”,平日和玉乔时有接触,颇为熟稔。
    玉乔私下来找赵院使,赵院使并未多心多想,殷勤笑道:“玉乔姑娘怎么来了?可是太后娘娘凤体不适?”
    玉乔简短地应道:“这倒不是。”
    接下来的话,实在有些难以启齿。
    只是,俞太后的吩咐,玉乔不敢不从。
    玉乔定定心神,低语数句。
    赵院使在太医院多年,见多了宫中隐私。听到这等出人意料的吩咐,不露声色,只低声问了一句:“什么时候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