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6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倒是湘蕙,眼看着魏公公心情阴郁烦闷,在魏公公退下之后,立刻随之告退。快步追了出去。
    “卢公公现在如何?”湘蕙低声问道。
    魏公公低声叹道:“大夫说,左右就是这几日的事。棺木寿衣之类的,我早已备下了。”
    魏公公年少净身入宫,认了卢公公做义父。之后数年,卢公公一直教导提点照拂义子,魏公公也从一众小内侍中崭露头角,直至到了当年的七皇子身侧为内侍。
    魏公公重情重义,对卢公公心存感恩。卢公公落魄出宫,他便如真正儿子的一般,为卢公公养老。
    可惜,卢公公的寿元已经到了尽头。便是请来京城名医,也治不了将死之人。
    魏公公说着,目中已闪出了水光。
    湘蕙取出帕子,本想为魏公公擦拭眼泪。眼角余光瞥到有宫女探头张望,改而将帕子塞入魏公公手中。
    魏公公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将帕子折好塞入袖中。
    湘蕙:“……”
    湘蕙面颊微微发烫,不动声色地瞪了魏公公一眼。
    魏公公被瞪一眼,心情反而好了一些,咧咧嘴笑道:“你快回皇后娘娘身边当差吧!我也该去移清殿了。等得了闲空,我再来寻你说话。”
    湘蕙应了一声,目送魏公公出了寝宫,才回转。
    在宫中结对食,和普通夫妻自然不同。魏公公要随身伺候天子,湘蕙每日也要在谢皇后身边当差。两人不时见面说说话,偶尔晚上都不当值了,到了一处……也还是说说话。
    彼此照拂,彼此关心,彼此温暖。
    在宫中,有这样一个人,已经足矣。
    ……
    当天夜里,卢公公就闭了眼。
    不能同生,但愿同死。
    内侍没了子孙根,却也是男人。卢公公的身体残缺了重要的一部分,感情并不残缺。能和芷兰一起赴死,也算死得其所了。
    魏公公闻讯出宫,将卢公公葬到了芷兰的坟墓旁。这亦是卢公公生前的愿望。魏公公自然要要为义父达成心愿。
    魏公公跪在卢公公坟前,为卢公公烧了三炷香,磕了三个头。心中默默念叨。
    义父,你生前在宫中看似风光,实则战战兢兢,没过过什么好日子。但愿来世,你能投个好胎,做个富家公子,和芷兰做一对真正的夫妻。
    卢公公离世,宫中无人关心。
    不过,如日中天的魏公公红着眼出宫一日,到傍晚才肿着眼回宫,众内侍都看在眼底。魏公公一回宫,立刻便有一堆内侍围拢上前嘘寒问暖问长问短。
    魏公公哪有心情应付这堆马屁精,随意敷衍几句,便进了移清殿。
    盛鸿放下手中的奏折,关切地打量魏公公一眼:“卢公公的后事都处置妥当了?”
    “是,”魏公公恭敬地应了一声,跪下谢恩:“奴才多谢皇上恩典,容奴才出宫为卢公公打点后事。”
    身为内侍,卑微命贱。死后被裹一条草席下葬,是常有的事。赐一具薄棺木,已算是主子仁厚了。
    像卢公公这般,死后有人打点丧事,好生安葬的,几乎是绝无仅有了。
    魏公公心知这都是主子给自己的恩典,心中感激不已。
    盛鸿并未将这点小事放在心上:“区区小事,何须言谢。”
    魏公公低声道:“对皇上来说,是张口一提的小事。对奴才而言,却是莫大的恩典。”
    这也是盛鸿最令人折服之处了。
    盛鸿的平易近人,绝不是装出来的。对待身边的内侍,也从无作践贬低之意。伺候建文帝建安帝时,内侍们如器物一般。伺候新帝之后,他们才有了自己是人的感觉。
    身为天子近侍,魏公公的感受比其他内侍更深刻。
    盛鸿温声道:“这两日,你奔忙劳碌,着实劳累辛苦。早些回去歇着吧!今晚就不必你来伺候了。”
    魏公公感动不已,再次谢恩:“皇上待奴才恩重如山,奴才感激不尽。”
    士为知己者死。
    如今,皇上让他去跳刀山下油锅,他也不会犹豫。
    ……
    奏折还有厚厚一摞。
    盛鸿吩咐内侍,去请赵阁老颜阁老前来。
    朝事繁多,每日各地送来的奏折堆积如山,还有六部官员呈送的奏折。想一一批阅完,每日忙到半夜也未必能做到。
    盛鸿坐了两年多的龙椅,深深体会到了天子的繁忙辛苦。
    如今朝堂尚算安稳,俞太后也算消停了。盛鸿想每日晚上回椒房殿用晚膳,之后要亲自教导阿萝公主习武,陪伴皇后,很自然地打起了内阁的主意。
    内阁只得将奏折精简了一些,可惜,每日还是批阅不完。于是,几位阁老每日晚上轮流留在移清殿值守,将不那么要紧的奏折批阅完。到了隔日,盛鸿再浏览一遍即可。
    如此一来,果然省心省力不少。
    赵阁老颜阁老一起拱手:“老臣见过皇上。”
    盛鸿对前来做牛做马辛苦操劳的阁老们格外客气,笑着说道:“快些起身,今晚就辛苦两位阁老了。”
    然后,非常愉快地拂袖走人了。
    赵阁老颜阁老默默对视一眼,心里不约而同地唏嘘。
    皇上的心可真宽啊!
    建文帝当年以勤勉著称,时常熬夜批阅奏折。建安帝品性不佳,做天子时唯恐别人篡权,绝不会允阁老代为批阅奏折。新帝对他们倒是放心得很啊!
    第929章 教导
    盛鸿颇为愉快地回了椒房殿。
    晚膳已经备好,谢明曦顾山长和阿萝皆已入座。
    听到脚步声,三人一起回头。顾山长面带微笑,谢明曦眉眼含笑,阿萝更是满面欢喜,脆嫩嫩的喊了一声:“爹!你终于回来了!”
    正式场合,或是人多之时,阿萝称呼父皇母后。没有外人在,依旧喊爹和娘。
    忙碌了一整日的盛鸿,心情愉悦,脚步轻快:“阿萝是不是饿了?让人传膳吧!”
    男人在外忙碌,回到家里,看到的是娇妻爱女如花的笑颜,还有热腾腾的美味佳肴。人生最幸福的时刻,莫过于此。
    谢明曦笑着吩咐传膳。
    帝后用膳,按着宫中规制,得有十六道冷盘,十六道热炒,十六道蒸煮红烧,面点粥羹亦要有十数种。
    谢明曦执掌六宫后,便将御膳房的规制减半。饶是如此,菜肴也极为丰盛了。
    阿萝六岁后,便自己独立进食。顾山长和盛鸿偶尔想喂阿萝吃饭,皆被谢明曦出言阻止。如今阿萝又学了宫中礼仪,用膳时有模有样。
    晚膳后,阿萝要完成课业,谢明曦一一过目或亲自检查。阿萝若有不懂不解之处,便再讲解一遍。
    之后,盛鸿便陪着阿萝去练功房。一开始只练半个时辰,渐渐变为一个时辰。
    众人看到的,是阿萝的优秀出众。却不知,帝后在阿萝的教导上耗费了多少的时间和心力。
    犹如栽种一棵小树苗,精心浇灌除虫养护,耐心地陪伴守候,静待着小树苗长成郁郁葱葱无惧风雨的巨树。
    ……
    以盛鸿的身手,教导女儿绰绰有余。
    盛鸿十分疼宠女儿,是女儿要星星立刻搬来梯子上天的绝世好爹。
    不过,到了习武的时候,盛鸿并不心慈手软。照样板着俊脸,要求严格。
    他和谢明曦一样,对女儿阿萝寄予了厚望和希冀。在生活上娇惯些也就罢了,在学业和品性的教导上,丝毫未曾松懈。
    阿萝自比武输给霆哥儿之后,这些时日勤奋苦练。手中挥舞着特制的小木刀,一双黑亮的眼眸满是专注。
    阿萝人小力微,练了一会儿便呼吸紊乱,额上冒出晶莹的汗珠。
    盛鸿张口指点几句,待阿萝练了一炷香时间,便让她喝些温水,休息片刻。
    阿萝坐着休息,小嘴巴却不肯休息:“爹,我这样练下去,是不是很快就能赢过霆堂兄了?”
    “这可未必。”盛鸿笑着瞥了忿忿不服的女儿一眼:“你确实每晚勤奋苦练,可据我所知,霆哥儿近来习武也格外刻苦。”
    “你进步飞快,霆哥儿也没闲着。不止是霆哥儿,霁哥儿霖哥儿近来也十分用功。就连芙姐儿蓉姐儿,也比往日用功得多。”
    “君子六艺,你想每一门都稳居第一,绝不是易事。”
    可不是么?
    阿萝有些气闷地说道:“霁堂兄比我年长三岁,读书比我早。想胜过他谈何容易。霆堂兄不怎么爱读书,练武却有天分。霖堂兄也很聪慧,每一门都学得不错。蓉堂姐乐器学得最好,芙堂姐礼仪学得最佳。”
    数来数去,阿萝有些沮丧,忍不住叹了口气。
    综合起来,她的课业确实最出众。
    不过,细数之下,每一门课业都有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阿萝仰头问道:“爹,我娘年少时读书,真得每一门都满分么?”
    盛鸿语气中满是骄傲:“那是当然。你娘在莲池书院读书五年,每逢月考岁考皆是满分。创下的记录,至今无人可破。”
    阿萝听了十分神往:“我娘真厉害!”
    “那是。”盛鸿的头昂得更高了。
    我媳妇就是这么厉害!
    阿萝耷拉着小脑袋,一脸烦恼。
    盛鸿从骄傲自豪的心情中回过神来,柔声问阿萝:“阿萝也很厉害。你年龄最小,课业却是最出众的。你的堂兄堂姐妹也觉羞臊,所以他们近来也格外勤奋努力。”
    阿萝还是一脸苦恼:“师祖母常夸我,说我容貌生得像爹,头脑聪慧像娘。可听爹这么一说,我根本及不上我娘聪慧。是不是因为我头脑也像爹的缘故?”
    盛鸿:“……”
    胸膛中了一箭又一箭的盛鸿,抽了抽嘴角,竭力维持身为亲爹的尊严和骄傲:“阿萝,爹也是很聪明的。你像爹更好!”
    阿萝可没那么好糊弄,扁扁红润的小嘴:“爹射御最佳,算学也好。礼乐书俱都平平。我才不要像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