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6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谢明曦微微一笑,意在言外:“皇嫂品性高洁,确实值得人敬重。”
    该退则退,该让则让。
    不贪恋权势,所以面目柔和。
    而时常自称“哀家老了”的俞太后,占着身份优势,紧紧攥着不属于自己的权利,丝毫无放手之意。甚至连至交好友也不肯放过,阴险卑劣,无耻之尤。
    俞太后焉能听不出话中之意,目中闪过一丝冷意。
    顾山长“失踪”之事,是插在谢明曦心头的利箭,何尝不是刺在她心头的利刺?
    其实,她原本属意的人选是阿萝。只是蜀王府戒备森严,内宅更被肃之一清。她派去蜀地的人手根本靠近不了阿萝的身边。
    以谢明曦的冷情冷性,真正放在心上的人少之又少。其余人都没这等分量。除了阿萝,便只有顾山长了……
    算一算时日,顾山长“失踪”已有月余。这一个多月里,朝堂后宫风波不断。帝后和太后之间的争日趋激烈,令人心惊。
    无人知晓,起因是远在蜀地的顾山长。
    俞太后话锋一转,忽地提起了谢家:“……谢氏,你兄嫂皆已归京。你嫁入天家也有四年多了,一直未曾见过自己的兄长,和嫂子也是素不相识,不免有些遗憾。哀家明日便召他们进宫,你正好也见一见自己的兄嫂。”
    女子嫁为人妇后,若无婆婆应允,不得轻易归家。萧语晗做中宫皇后的那几年,也只在新年元日或生辰之日才有机会见自己的娘家人。
    俞太后主动令谢元亭夫妇进宫觐见,俨然一个“温和慈爱”“体恤儿媳”的好婆婆!
    谢明曦含笑谢恩:“如此,就多谢母后了。”
    ……
    有徐氏阙氏丁姨娘进宫的先例在前,俞太后此次召谢元亭夫妇进宫,并未大动干戈。亲王妃郡王妃们没来,只召了两位藩王妃和几位太妃。
    这一回,梅太妃的心里也踏实多了。
    天子下旨,平息流言。俞太后碍于颜面,也在宫中下了封口令。原本传得沸沸扬扬的流言,果然很快平静下来。
    至少,表面上无人敢嚼舌了。
    跛了一条腿的谢元亭,一瘸一拐地迈步进了椒房殿。
    随在谢元亭身侧的年轻妇人,正是谢元亭的妻子孙氏。
    孙氏是小户出身,这辈子从未出过临安。此次随自己的丈夫被召入京城,又被召进宫中,对她而言,简直如梦境一般不可置信。
    往日胆大泼辣略有几分粗野的孙氏,此时满心惶惶,满面忐忑,走路时双腿直打晃发颤。迈入高高的门槛时,不慎被绊了一下。
    相较之下,谢元亭就比孙氏稳多了。
    人品优劣暂且不提,谢元亭在郡主府长大,往日也曾是京城贵公子,世面阵仗也见识过不少。此时虽然紧张忐忑,到底未曾失仪。
    谢元亭对孙氏既惧又恨。只是夫妻一体,孙氏出丑,他也跟着丢人难堪。不假思索地扶了孙氏一把。
    孙氏满面赤红地稳住身形,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谢明曦冷眼将这一幕看在眼底,对谢元亭的憎恶之意倒是去了一些。
    肯伸手扶一把出丑的妻子,总算有了一些人样。
    ……
    “草民谢元亭(民妇孙氏),见过太后娘娘,见过皇后娘娘,见过太妃娘娘,见过王妃娘娘。”
    谢元亭夫妻战战兢兢地跪下行了大礼。
    俞太后目光淡淡一扫:“平身。”
    谢元亭无官无职,只是一白身。全凭着是谢明曦兄长的身份,才有资格进宫觐见。
    俞太后并未赐座,冷然道:“谢大公子,京城有些不中听的流言,事涉你和皇后。哀家下口谕,令你们夫妇归京进宫。今日当着皇后的面,哀家亲口问你。你如实道来,不得有半字隐瞒。”
    俞太后凌厉无双的气势,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谢元亭低着头应是。
    孙氏惊魂未定,根本不敢张口,也不敢动弹。
    自己的丈夫是什么德性脾气,没人比孙氏更清楚。凉薄,自私,冷血,无情。当年刚成亲的时候,她可遭了不少罪。
    后来她愤而动手,将谢元亭揍得鼻青脸肿惨叫连连。远在京城的谢钧特意打发人送了厚礼至老宅。至此,她便如手持尚方宝剑一般,靠着凶悍泼辣和一身蛮力,将谢元亭治得老实服帖。
    两日前,夫妻两人到了京城。
    这两日,谢元亭一直待在兰香院。也不知徐氏和丁姨娘到底说了什么,她怎么问,谢元亭也不肯说。
    也因此,孙氏心里如十五个吊桶提水,七上八下。唯恐谢元亭张口乱说,为谢皇后招惹祸端。
    俞太后的声音淡淡响起:“谢大公子,你当年为何会被送去临安老宅?”
    第860章 兄嫂(二)
    短短一句话入耳,谢元亭的身体颤抖了起来。
    殿内十余双眼睛都在盯着这个跛了右腿的谢大公子。
    谢明曦也在注视着谢元亭。从她的角度,能看到谢元亭垂着的半张脸孔,她目力极佳,能清晰地看到谢元亭面色变幻不定。
    看来,谢元亭对她依然满心怨恨。
    哪怕谢钧威逼利诱,哪怕徐氏和丁姨娘费尽唇舌,谢元亭也舍不得轻易放弃这个能令她声名受损出丑丢人的好机会。
    谢明曦目光微微一闪,如局外人一般,神态闲适悠然。
    谢明曦实在深谙气人之道。
    俞太后眼角余光瞄到谢明曦此时的悠然从容,心里的火苗越燃越旺,刻意放缓语气:“谢大公子,这里是椒房殿,有哀家在,你只管放胆直言。无人敢怪罪于你。”
    谢元亭的面色又变了一回。
    孙氏心里突突直跳,唯恐谢元亭出言辱没谢皇后,鼓起勇气张口:“启禀太后娘娘,夫君当年犯下大错,公爹大怒之下,施了家法,然后将夫君送回临安。夫君实在难以启齿……”
    俞太后目光冷了一冷,瞥了玉乔一眼。
    俞太后身侧的玉乔立刻道:“大胆!太后娘娘没有问话,焉能轻易张口?”
    孙氏平日是个窝里横,到了这等场合,胆子立刻缩了大半。被威风凛凛的玉乔一呵斥,顿时一个哆嗦,双膝一软,跪到了地上:“民妇多嘴,请太后娘娘饶命!”
    眼见着孙氏又出了丑,玉乔心里很是畅快,张口便欲继续诘问。
    谢明曦笑容微敛,抬眼看向玉乔:“玉乔,跪着的是何人?”
    谢明曦没有动怒,声音也如往日平和。
    可玉乔深知谢明曦的厉害,心中一凛,立刻将嚣张的气焰收敛了大半,小心地答道:“是谢大奶奶。”
    谢明曦淡淡道:“本宫兄长是白身,本宫的嫂子是小户出身,没见过世面。进了椒房殿,不知宫中规矩,抢着说话,失仪也是难免。母后宽容大度,并未怪罪。倒是你,盛气凌人,不依不饶,令本宫的嫂子跪下认罪。莫非是要趁机在本宫面前摆一摆威风?”
    一口一个本宫,句句在提醒玉乔,跪在地上的不是普通“民妇”,而是当今中宫皇后娘娘的娘家嫂子。
    打狗也要看主人。
    想羞辱孙氏,也得看她这个皇后肯不肯咽下这口闲气!
    不巧的很,她从不是忍气吞声的主!
    一席话,说的玉乔面无人色,立刻跪下请罪:“奴婢不敢!奴婢是一时情急口快,没想到,吓到了谢大奶奶。请皇后娘娘降罪!”
    这一记“敲山震虎”,令俞太后有些愠怒,冷然道:“怎么?皇后今日是要当着哀家的面,严惩玉乔不成?”
    谢明曦微微一笑:“这如何使得。玉乔是母后得用的人,便是犯了错,自有母后惩治。儿媳岂能越俎代庖。”
    ……
    好一张利口!
    这是在讥讽她这个婆婆多管闲事,将手伸到了谢家内宅。
    呵呵!她就偏要给谢明曦添堵。
    谢明曦和谢元亭兄妹反目,她就召谢元亭回京。
    谢明曦不愿见到谢元亭,她就将谢元亭召进宫来。
    谢明曦不想见谢元亭扬眉吐气,她就好好抬举谢元亭。
    她要将谢元亭这根刺,牢牢地刺在谢明曦的眼里。
    俞太后倏忽笑了起来:“罢了,陈年旧事,不值一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谢大公子年少时犯了错,和皇后断了兄妹之情。谢尚书将谢大公子送去临安老宅,也算严惩了。”
    “如今时过境迁,往日之事,不提也罢。哀家不问便是。”
    谢元亭堵在胸膛的那一口气,一时不知该吐出去,还是该咽回来。愣了片刻,才低头应道:“多谢太后娘娘。”
    谢明曦温和地吩咐一声:“湘蕙,去扶谢大奶奶起身。”
    湘蕙应了一声,走上前,将全身哆嗦的孙氏扶了起来。柔声低语:“谢大奶奶站稳了。”
    不用怕,有皇后娘娘给你撑腰。
    孙氏从湘蕙眼中清晰地看到这句话,心神大定。
    没错,她可是谢皇后嫡亲的嫂子……虽然皇后娘娘和兄长的关系极其恶劣糟糕。不过,对她这个嫂子倒还算友善。
    到了此刻,孙氏才有勇气迅速抬眼看了皇后娘娘一眼。
    这一眼之下,孙氏心里暗暗惊叹不已。
    谢元亭纵有再多的缺点,一张脸却生得颇为俊美。谢皇后和谢元亭是一母同胞的兄妹,相貌之精致秀美,犹胜兄长。
    孙氏从未见过谢明曦,也知晓谢明曦必定是个美人。令孙氏惊叹不已的,是谢明曦的优雅从容气度高华。
    相由心生。相较之下,谢元亭便显得狭隘冷血面目可憎了。
    谢明曦也在打量孙氏。
    孙氏不是什么出众的美人,相貌也算清秀可人。只是神态颇为拘谨,略显窘迫。真是想不到,就是这么一个看着不甚起眼的孙氏,竟能管束住谢元亭。
    只冲这一点,谢明曦对孙氏便另眼相看。
    “我们姑嫂两个,今日还是第一次相见。”谢明曦微笑着说道。
    孙氏略略红着脸应道:“是,我是乡野粗妇,不懂规矩,今日连连失态。令皇后娘娘也跟着丢了颜面。”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