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57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晚膳丰盛而精致。
    宫中御厨,不乏厨艺精湛之人。只是,谢明曦这些年吃惯了叶秋娘所做的饭菜,现在怎么吃都少了些滋味。
    奈何叶景知余安都被留在蜀地,叶秋娘也不便孤身来京。
    “怎么了?”萧语晗见谢明曦吃得不多,笑问:“吃不惯宫中御膳?”
    谢明曦点点头:“可惜叶秋娘还在蜀地,待日后来了京城,我便让她进宫。”
    萧语晗有些不解:“为何不现在便召她到京城来?”
    谢明曦并未直言,随口笑道:“蜀地菜肴以辣为主,阿萝还小,师父也不惯辣味。叶秋娘留在蜀王府,为阿萝和师父做一日三餐。”
    事实是,盛鸿打算好好经营蜀地,还打算在蜀地继续养私兵。谢明曦在蜀地的产业,也需余安打理。短期之内,余安夫妻都无法归京。
    萧语晗显然意会到了什么,不再追问,转而怅然叹道:“林妹妹颜妹妹秦妹妹,如今俱在蜀地。我想见她们,不知要多久之后了。”
    “是啊!”谢明曦也怀念起蜀地悠然惬意的生活和一众好友来:“我也时时惦记她们。”
    “为官一任,至少五年。陆迟赵奇才去了两年多,陈湛去蜀地稍迟,尚未到两年。想回京,总得等这一任结束。”
    这显然是托辞。
    盛鸿身为天子,想召几个心腹回京轻而易举,一道圣旨便可。
    将陆迟他们留在蜀地,定然有所用意。
    萧语晗最大的好处,便是绝不多舌多嘴。闻言笑了一笑,又说起了另一桩事:“前些时日,我打发人送了些孩子的衣食去鲁王府闽王府。顺带代我探望二皇嫂和五弟妹,给她们也送些吃食去。”
    “宫中时常有人去王府,落在众人眼里,也能少生些口舌是非。”
    谢明曦由衷笑道:“皇嫂比我细心多了。我一时还未想到这些。”
    萧语晗略略垂眼,掩住眼中的一抹哀戚自伤:“需要你操心的事太多了。你一时想不到,也是难免。”
    谢明曦和盛鸿夫妻恩爱,哪里能体会到丧夫的女子的心情。
    身边有孩子陪伴,白日不算孤单。可到了夜晚,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榻上,岂能不伤怀?
    谢明曦分明窥到了萧语晗眼中的哀怜悲戚,却不便出言安慰。
    丧夫之痛,唯有漫长的岁月能慢慢抚平。
    ……
    晚膳后,谢明曦和萧语晗对坐饮了一杯清茶。
    茶香袅袅,心情也随之宁静平和。
    门外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
    盛鸿熟悉的声音在外响起:“明曦,我回来了。”
    因知悉萧语晗也在内室,盛鸿并未直接推门而入。而是站在门外,笑嘻嘻地喊了一声:“皇嫂,我可能进来?”
    萧语晗不其然地想起了当日建安帝闯进内室轻薄尹潇潇的一幕,心中一阵刺痛,口中笑道:“皇上但进无妨。”
    片刻后,盛鸿推门走了进来。
    谢明曦笑着起身相迎。
    萧语晗也待起身,盛鸿连连笑道:“哪有嫂子迎小叔的道理。皇嫂只管安稳坐着便是。”
    两人曾同窗三年,彼此本就熟稔。后来,萧语晗嫁给了盛澈,盛鸿见了萧语晗,一口一个三皇嫂。
    此时盛鸿一脸轻松的笑意,张口就是嫂子小叔,显得格外亲昵。
    家人便该是这样吧!
    萧语晗心中一暖,唇角微微扬起。
    第823章 出海
    萧语晗并未多留,很快离去。
    谢明曦和盛鸿这对年轻的帝后,在人前亲密,私下里更是亲昵。
    萧语晗一走,盛鸿自然而然地走到谢明曦身侧,揽着她的肩头,低声笑问:“今晚和皇嫂一起用膳了?”
    谢明曦笑着嗯了一声:“我一直未接掌宫务,皇嫂忧心忡忡。”
    盛鸿闻言笑了起来:“皇嫂确实性情柔软心地善良。”
    可惜,嫁给了狼心狗肺的盛澈!
    盛澈一死,萧语晗年纪轻轻便要守寡,委实令人惋惜。
    “萧姐姐对夫婿一片情深,”谢明曦忽然换了昔日称呼,目中闪过一丝凉意:“奈何深情所托非人。盛澈心里一直惦记着尹姐姐,曾意图轻薄。”
    宫闱中没有真正的秘密。
    这一桩“隐秘”,知晓之人寥寥无几。谢明曦和盛鸿如今自也知晓。
    盛鸿目中闪过痛恨鄙夷不齿厌恶:“若不是三哥色欲熏心昏了头,五哥也不会一怒动手。”
    归根结底,建安帝是被自己作死的。
    如果他有些容人之量,如果他未迫压手足,如果他不曾想逼宁夏王自尽,如果他对鲁王和善一些,如果他没有对尹潇潇露出不轨之心……
    世上没有如果。
    建安帝死就死了,却害了身边所有人。
    夫妻沉默相拥,过了片刻,谢明曦忽地轻声道:“鲁王闽王现在也该被送出海了吧!”
    算一算时日,自那一日“毒酒赐死”,也有一个多月了。
    盛鸿点点头,目光遥遥看向闽地的方向:“希望二哥五哥心中不怀怨恨,珍惜崭新的人生。”
    那一把鸳鸯酒壶,分装着两种不同的酒。
    宁夏王喝的是真的毒酒。鲁王闽王喝的“毒酒”,却是假的。里面掺了一味密药,能令人在两个时辰内呈现死状。待过了三个时辰,人便会醒过来。
    这一味药,亦出自谢明曦之手。
    这一“瞒天过海”之计,瞒过了俞太后,瞒过了尹潇潇赵长卿,也瞒过了群臣。
    那一日,盛鸿亲自为几位兄长敛尸,放进棺木中。运出宫中安葬之际,便悄然掉了包。下葬的“鲁王”“闽王”是被灌了毒酒的两个死囚尸首。那两个死囚,身材和鲁王闽王相若。时日一长,尸首面容便会腐烂,便是有人掘了坟墓,也窥不出异样。
    真正的鲁王闽王,被盛鸿命暗卫秘密送往闽地出海了。
    世间再无盛渊盛泽!
    ……
    没到过闽地没见过大海之人,很难想象海面之无边无际的辽阔壮观。
    置身在宽大的海船里,海风咸湿,日夜皆在海浪里摇摆,晃得人头晕目眩,晃得人胃里泛酸。常年出海的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初次乘船出海之人,免不了要遭罪。
    “呕!”
    憔悴消瘦却不失英俊的青年男子,趴在船栏处大吐特吐,几乎要将心肝胆肺都吐了出来。
    另一个年龄稍长几岁的青年男子,也没好到哪儿去。连着吐了几日,一张俊脸蜡黄,恹恹无力。全身上下都散发出馊哄哄的气味。
    青年男子吐过一回,满额冷汗,全身虚脱无力。勉力抬头看了一眼昏沉沉的天色,低声道:“二哥,我们回船舱。”
    另一个青年男子面色难看地嗯了一声。
    一双吐得天昏地暗的难兄难弟,相互扶持着回了船舱。
    这一列船队,共有五艘海船。
    高达三层的海船,最下面的一层住人,能容百余人。第二层第三层装着满满的货物。诸如茶叶盐棉布铁器之类。
    这些在大齐最普通的货物,一旦被运送出海,到了蛮夷岛上,便能换来成船的珍贵香料和玉石珠宝。只要能安然出海归来,便能赚得惊人的财富。
    闽地富商们,大多靠出海起家。
    只是,出海绝不是易事。要造一艘能出海的海船,所耗金银是个十分惊人的数字。除此之外,还要以重金聘来善于在海上甄别方向领航之人,另要数十名经验老道的水手。
    海上有海盗,大大小小的蛮夷岛上,也时常冒出打劫强抢货物的匪徒。商贾们出海,少说也得带上两三百个侍卫。这些侍卫的安家费用,又是一笔高昂的数字。
    一次出海,少说也得耗费两年左右光景。有时甚至耗时更久。遇到海上巨浪,便可能全盘覆没,船只货物连人在内,全部被大海吞没得干干净净。
    如此一来,出海的成本极为庞大,普通商贾根本负担不起。唯有闽地的巨商富贾,才有出海的能耐。
    有些商贾,便交纳一笔高昂的费用,随着巨商富贾们的商船一起出海。
    此次船队出海,便有十余个商贾捧着金银,求着一同出海。
    其中,还有一对声称来自京城的谢氏兄弟。一个自称谢二公子,另一个自称谢五公子。两人虽身形瘦削,却英俊不凡,气度出众,一看便知是显贵子弟。
    据说是家道中落,被族人所迫,兄弟两人不忿之下,愤而离京,打算出海赚上一大笔。
    谢二公子谢五公子交纳了双倍船资。船老大乐得捞上一笔银子,并未追根问底,睁一眼闭一眼便让他们上了船。
    兄弟两个所携带的货物,俱是珍贵易碎的瓷器。这些瓷器娇贵得很,禁不起磕碰,最是易碎。不过,只要能安然运到蛮夷众岛,便能卖出天价。若兄弟两人安然走完一遭,重振家业不在话下。
    前提是,两人没吐晕在船上的话。
    出海未及十日,每日要吐八九回的谢氏兄弟,便成了全船人的笑话。这对谢氏兄弟,在众人的嘲笑声中,颇有些狼狈地回了船舱。
    在海船上,最珍贵的是货物,居住的船舱狭隘之极,仅能容身而已。且是两人一个船舱。
    谢二公子率先躺了下来,像被泡在坛子里的咸菜,全身咸臭。在海浪的颠簸中又觉胃中翻腾,脸都白了。
    谢五公子躺在另一侧,俊脸上也是满脸痛苦。
    “五弟,”在人前从不张口的谢二公子,说话不甚利索:“你、你怎么样?”
    谢五公子无奈苦笑:“不怎么样。”
    第824章 更名
    这对“谢氏”兄弟,正是死里逃生的闽王和鲁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