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539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建文帝在世时纵有千般不好万般不是,一旦合了眼,所有的缺点便烟消云散消失无踪。留给生者的,是深切的无尽的思念。
    俞太后万万没料到,第一个出事的竟是皇陵!
    俞太后震怒之下,椒房殿上下寂静无声,众人连大声喘气都不敢。
    芷兰和玉乔各自面色沉重,对视一眼,俱都看到彼此眼中的忧心。
    便是普通百姓,也重先人安葬之事。更别说是天家了。列祖列宗们都葬在皇陵里,死后在地下安享着子孙们的香火和供奉。
    建文帝的皇陵里,已留好了俞太后的位置。俞太后百年后,便要一同葬进皇陵。
    对俞太后来说,这是她百年后的安身之处。
    现在惊闻皇陵崩塌,也不知放着建文帝尸骸的棺木是否受了影响……怪不得俞太后会如此愤怒!
    便是她们听到这等噩耗,亦觉惊心动魄神魂难安。
    在这样的情形下,建安帝无可推脱,只能亲自前往皇陵,向先帝请罪。
    果然,散朝之后,面色十分难看的建安帝来了。
    一进椒房殿,建安帝便跪了下来,一脸痛心疾首:“儿臣无能,都是儿臣的过错。令父皇地下难安,令母后痛心愤怒。求母后息怒!”
    俞太后神色冷厉,吐出口的话语似从冰窖里拿出来,冰冷刺骨:“盛澈!你做过什么,你心里最清楚。”
    “皇陵为何崩塌,缘由为何,现在还不清楚。不过,起因确实在你!有你这么一个窝囊没用的儿子,怪不得你父皇入土难安!”
    “皇陵崩塌,不是吉兆。此事一传开,你这个天子,必会落下不孝恶名。令你父皇蒙羞,令盛家的列祖列宗蒙羞。”
    “你为天子三载,未见功勋,倒是惹出这等滔天祸事!众人便是不敢明着说,背地里也要耻笑你这个皇帝。天底下的百姓,一人一口吐沫星子,也能淹死你这个天子。”
    俞太后利舌如刀。
    建安帝听得冷汗涔涔,不敢抬头:“母后息怒!”
    俞太后冷冷道:“你立刻去皇陵,将此事调查清楚。在最短的时日里修复皇陵!若此事出了差错,你也不必回金銮殿了。直接在皇陵里结庐守孝去!”
    建安帝被骂得灰头土脸,连连应是。
    ……
    建安帝神色颓唐的出了椒房殿,在殿外站了片刻,不愿去移清殿。便去了东宫。
    往日,每每遇到不顺心之事,每每陷于困境,萧语晗总是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身后。他也习惯了从温柔的妻子那儿汲取支持理解和温暖。
    可是,这一回,他却失望了。
    萧语晗卧榻养病,并未出来相迎,只打发身边的宫女迎了出来。宫女战战兢兢地行礼:“启禀皇上,娘娘说了,病弱之躯不敢见皇上,也免得皇上被过了病气。”
    自那一日过后,萧语晗便不肯见他了。
    建安帝心中憋着一团无名怒火,轻哼一声,拂袖离去。
    宫女长长松了一口气,转身回了内室,轻声回禀:“启禀皇后娘娘,皇上已离开了。”
    床榻上的萧语晗,面颊苍白消瘦,双目黯然无光。任谁见了,也不会怀疑她告病是托词。
    萧语晗略一点头,声音沙哑:“退下吧!本宫一个人待着便可。”
    这些时日,萧语晗时常一个人待在寝室里。
    宫女只得应声退下。
    萧语晗静静地躺了许久,然后闭上眼。两滴眼泪自眼角轻巧无声地滑落。
    ……
    正如俞太后所言。
    先帝皇陵崩塌,绝非等闲小事。
    这是噩兆!
    若查不出是何人从中作祟捣鬼,很容易被曲解为天子倒行逆施被上苍示警。流言四起,于天子极其不利。
    朝中重臣们人心纷乱,一片惶惶。不过,俱有志一同地赞成建安帝前去皇陵请罪。
    这等时候,建安帝若不前去皇陵,便坐实了不孝的恶名。一朝天子,也担不起这等名声。除了陆阁老李阁老坐镇朝中,其余三品以上的重臣皆伴驾随行。鲁王闽王及年少的安王皆要一并随行。
    另有临江王等宗亲随行。三千御林侍卫护卫伴驾,尹大将军和另外几位武将伴驾,楚将军则留在京中坐镇。
    短短一日之内,将一切安排妥当,众人随建安帝一起奔赴皇陵。
    谁都能猜到,皇陵忽然崩塌,必是有人弄鬼。
    谁都能想到,这一次皇陵之行暗含风险杀机,绝不简单。
    然而,谁也没能真正预料到,皇陵之行闹至天翻地覆的地步。
    ……
    半个月后。
    一封急报送入蜀王府。
    以谢明曦之城府,在看完急报后,也霍然变了脸色,猛地站起身来。
    孩童最是敏感。原本正咯咯嬉闹的阿萝妍姐儿芸姐儿,同时住了嘴,三个小小的身影凑到了一起。三双黑溜溜的眼睛一起看向谢明曦。
    从玉扶玉也惊觉有异。
    自家主子素有城府,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份密报里到底写了什么,为何会令主子骤然变色?
    “娘,”胆大的阿萝被亲娘的沉凝面色吓到了,声音比往日娇细得多:“你别生气。”
    谢明曦抿紧嘴角,无心哄阿萝:“阿萝,你和妍姐儿芸姐儿出去玩。”
    湘蕙见势不妙,立刻上前,哄着三个女童一起出了内堂。
    谢明曦面沉如水,传令下去:“来人,立刻送信去军营,请蜀王殿下回府。”
    从蜀王府至军营,一来一回至少两个时辰。
    天色昏黄将至傍晚时,盛鸿骑马赶了回来。
    近来京城连连变故,盛鸿自接到口信的那一刻起,便知有变故。一路疾驰回府,快步进了内室:“明曦,出什么事了?”
    谢明曦蹙着眉头,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盛鸿,京城传来急报。”
    “皇陵崩塌后,皇上领着众臣宗亲及藩王们去了皇陵。刚进皇陵,便遭了埋伏。逆贼有万余之多,三千御林侍卫被斩杀大半。皇上身受重伤,已被逆贼活捉。宁王鲁王闽王及一众朝臣,也一同被俘。”
    第763章 归京(一)
    盛鸿面色骤然难看,头脑嗡嗡作响!
    他强忍住爆粗口骂脏话的冲动,咬牙怒道:“简直是荒谬可笑!”
    可不就是荒谬可笑吗?
    先帝皇陵莫名崩塌,天子率藩王群臣前去告罪,进了皇陵就被早已埋伏好的万余逆贼“捉了个正着”,尽数被俘……
    一桩桩一件件,都足以列入“史册”了。
    旺盛的怒火在盛鸿心头翻腾不息。
    盛鸿用力深呼吸,呼出一口浊气,再深呼吸……去他妈的冷静!
    “我要回京!”盛鸿定定地看着谢明曦,缓慢又坚决地说道:“明曦,我要回去!”
    谢明曦没有回避盛鸿明亮逼人的目光:“你想回京,我不拦着你。不过,你得耐心等上几日。待母后下了凤旨,你领着旨意正大光明地回京。”
    天子被逆贼俘虏,这是大齐建朝来的第一遭。也是足以载入史册被后世嘲笑千万年的耻辱!
    朝堂内外,定已一片混乱。
    此时此刻,俞太后绝不能再袖手旁观坐视不理,定会挺身而出。一纸凤谕召盛鸿回京,亦在情理之中。
    盛鸿还想说什么,谢明曦已略略沉下脸:“事情已然发生,再气再怒再急也无济于事。凭着热血冲动行事,更是大忌。”
    “盛鸿,我知道你心急。看到这封急报,我也气得想立刻回京,将那起暗中作祟的小人尽数斩杀于刀下,将一切乱象拨乱反正。”
    “不过,越是这等时候,越是要冷静!绝不可意气行事!”
    谢明曦罕见的动了怒气,秀美的脸庞飞起红晕,一双眼眸亮得惊人,几乎刺痛了盛鸿的眼。
    “盛鸿,你立刻冷静下来!”
    ……
    两人成亲几年,除了盛鸿偶尔拈酸吃醋外,几乎从未红过脸。
    谢明曦惯于遮掩自己的真实心绪,平日言笑晏晏,动气时亦不动声色。像此时这般满面怒容七情上脸的,也从未有过。
    盛鸿看着谢明曦,奔涌的热血慢慢平息。
    过了片刻,盛鸿才低声道:“明曦,对不起。我刚才一时情急,太过冲动,语气不佳。我不是有意要冲着你动气。”
    谢明曦心口那股无名怒火,在盛鸿歉然的目光中消散了大半。将头扭到一旁,轻轻哼了一声。
    盛鸿上前,将谢明曦搂进怀中。
    谢明曦还是扭着头,不肯转过来。
    盛鸿将头靠在谢明曦的脖子处,语气里流露出些许委屈:“明曦,阿萝再闹腾,你都舍不得生气。我语气稍微冲一些,你就不理我了。你也太偏心了。”
    明知盛鸿是有意哄她高兴,谢明曦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转头啐了他一口:“亏你有脸,竟要和阿萝攀比。”
    谢明曦这一笑,盛鸿也笑了起来。
    对视一笑后,盛鸿说道:“你提醒得没错。我等母后凤旨便是。”
    ……
    当日傍晚,顾山长也知晓了京城发生的事。
    顾山长怒不可抑,气得满脸铁青,整整骂了半个时辰没停口。
    骂建安帝昏庸无用,坐上龙椅后除了排除异己打压藩王没做什么正事,骂逆贼胆大包天,连带着还骂了一通已经去了黄泉地下的先帝。瞎了眼才会选中三皇子做储君……
    谢明曦和盛鸿默默对视一眼。
    建文帝选中三皇子为储君,大半都是因俞太后之故。瞎了眼的人是俞太后,委实不能全怪建文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