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52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第740章 平王(三)
    安抚过萧语晗后,建安帝和俞太后去见平王。
    “平王!”建安帝气不打一处来,冷冷瞪了过去:“你可知错?”
    平王手中的匕首早已被夺走,全身被五花大绑,想动根手指都不易。一双眼睛中充斥着憎恨的火苗,死死盯着建安帝。
    “呸!我有什么错!”
    “你设局诬陷我兄长,削了他的王位,令他去守皇陵。如此还不满意,又害死了我母妃!”
    “现在是不是该轮到我了?”
    “我不怕你。你想杀就杀了我吧!让朝中百官看看你的丑恶嘴脸,令所有百姓都看清你的真面目。也不必后世,天底下人人都知你这个新帝以残害手足为乐事,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你!”
    说完,用尽全力,将积蓄了许久的唾液猛地吐了出来。落在建安帝的衣襟处。
    建安帝鼻子都气歪了,快步上前,扬手狠狠扇了平王一巴掌:“混账!你竟敢这般和朕说话!”
    啪地一声脆响后,平王脸上多了鲜红的五指印记,一张脸被扇向一边。口中溢出一丝鲜血。
    平王遭此重重掌掴,却未惧怕,也未低头认错,转过头来冷笑不已:“是被我说中痛处,才会如此恼羞成怒吧!”
    “你如此对待你的兄弟。待日后你双目一闭,你有何脸去地下见父皇?”
    建安帝太阳穴突突直跳,一张脸孔铁青,怒道:“朕无愧于心!也无惧日后和父皇相见之时!你信口雌黄,污蔑于朕,朕绝不轻饶……”
    “皇上稍安勿躁!”俞太后冷不丁地张口打断怒不可遏的建安帝:“平王尚且年少,素日又乖巧听话。定是有小人在背后挑唆,才令他对皇上生了误解。”
    “皇上不妨命人将平王身边伺候的人都召来,仔细问上一问。”
    “待找到这个无事生非的小人,皇上定要严惩!以儆效尤!”
    再气再怒,平王也动不得!
    至少,眼下不能动!
    不然,身为天子,对一个尚未成年的兄弟下毒手,传出去委实不成体统!一个残害手足的名声,更会牢牢扣在建安帝的身上。
    ……
    俞太后一席话,如醍醐灌顶!
    建安帝终于从愤怒中惊醒过来,感激地看了俞太后一眼:“母后说的是,儿臣一时疏忽,倒未想到这一层。”
    俞太后目光一扫,又看向想和仇人拼命却被捆束住不能动弹半分的平王:“平王!哀家问你,到底是谁在你耳边说过,丽太妃是被人害死的?”
    俞太后积威甚重,平王敢对建安帝怒嚷,对着俞太后却无此胆量。咬牙愤愤道:“谁也没说。我又不是三岁孩童,更不是傻瓜。难道看不出来想不出来?”
    “母妃病了这么久,那些太医轮番来给母妃看诊,总开些不温不火的调理药方。怎么喝都不见效。”
    “母妃身边伺候的宫女都被打发走了,换的都是陌生脸孔。母妃每日为皇兄挂心,心情阴郁,连排解之人都没有。哪里还能好的起来?”
    “母妃就是这样被一点点磨搓至死。”
    “我知道总会有那么一天。却未想到,母妃连今年都未撑过去便死了。父皇逝世才一年,母妃就活不成了……”
    泪水涌出通红的眼眶,平王的声音里满是绝望悲凉,还有彻骨的恨意:“盛澈!你已经坐了龙椅。这天下都是你的。我皇兄争不过你,只能做一个藩王。你为何还不肯放过他?不肯放过我母妃?”
    “你是不是要将所有兄弟都害死,心里才能踏实?”
    “你心胸狭隘,锱铢必较,自私狠辣刻薄寡恩无情无义……”
    圣人也禁不住这般狠毒的咒骂!
    更何况,建安帝确实如平王所言,心胸狭隘锱铢必较。被平王这一番怒骂,建安帝目中的怒火已燃到了极点,面色也阴沉到了极点。
    “住口!”
    俞太后也怒了,目光冷冽如冰:“来人,将平王的嘴封住!”
    一声令下,立刻有武使宫女上前,将一团布塞入平王口中。
    平王目中几乎快喷出了火星,口中呜呜呜地乱喊,却再也说不出口了。
    建安帝快喷出七窍的怒火,也终于稍稍回炉。挤出一个僵硬至极的笑容:“总让母后烦心,儿臣委实羞愧难当。”
    俞太后淡淡道:“哀家为你操心,也是应该的。”
    “平王刺伤萧氏之事,传出去太不体面,也有损天家颜面。哀家已传令下去,任何人不得枉自非议。”
    “皇上不必急着处置平王,待将此事调查清楚,再做决定也不迟。”
    建安帝沉声应下,目中却闪过一丝寒光。
    俞太后看在眼里,心里颇是不喜。
    她的话已经说得清楚明白了。弹压藩王是一回事,却绝不能随意残杀手足。否则,定会生出乱象,后患无穷。
    天子一言一行,皆在众人眼底。岂能任性妄为?
    希望建安帝能冷静清醒,想明白此中道理。
    ……
    俞太后对宫廷的掌控力,确实令人心惊。
    一声令下,根本无人敢谈论平王刺伤萧皇后之事。便是进宫哭灵的贵妇们,回府后也不敢多言,三缄其口。
    此事被生生压了下来。
    当然了,该知道的人,也都知道了。诸如陆阁老李阁老等人,很快便知晓宫中变故。萧尚书在府中更是心急如焚,却又不便进宫探望。
    便连守着皇陵的宁夏王,在隔日也收到了一封信。
    前来送信的,是宁夏王的亲卫。这个亲卫,将宁夏王妃李湘如亲手所书的家信奉上。宁夏王已知生母丽太妃病逝之事,一张脸冷凝如冰霜。看到李湘如的来信,压根没有打开的心思。
    亲卫鼓起勇气提醒:“启禀殿下,王妃叮嘱过了,信中有要事!”
    要事?
    丽太妃已死了,还能有什么要事?
    宁夏王心里骤然生出不妙的预感,冷着脸拆了信。
    看完信后,宁夏王面上阴云密布,阴沉得快滴出水来。那封信被紧紧地握在手中,力道之大,似要将信纸捏碎。
    到底是谁在暗中捣鬼,要害平王?
    第741章 主谋(一)
    数日后,盛鸿也收到了京中密报。
    看完密报后,盛鸿眉头拧了起来,久久未曾展开。
    是谁要害平王?
    正蹒跚学步的阿萝摇摇晃晃地走到盛鸿面前,伸手要抱:“爹,抱!”
    再有几日,阿萝就要满周岁。阿萝口齿伶俐,已能说简单的字了。盛鸿立刻将信放在一旁,笑眯眯地捧起阿萝:“好,爹来抱你。”
    盛鸿力气颇大,轻轻松松地抱着阿萝在空中转了几圈。
    阿萝咯咯笑个不停。
    一旁的佑哥儿用渴望的眼神看着盛鸿:“抱抱,飞飞。”
    蜀地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佑哥儿来了蜀地后,适应得不错,除了偶尔生一场小病之外,并无大碍。
    盛鸿也颇喜欢安静听话的佑哥儿,闻言笑道:“好,我来抱着你飞飞。”
    如今民政之事还算顺遂,军营诸事也步入正轨。盛鸿不再如一开始那般忙得脚不沾地了。每隔几日,便会特意留在府中休息一日,陪一陪妻子女儿。今日谢明曦和林微微去了书院,盛鸿便一直陪着阿萝和佑哥儿。
    阿萝身边有两个奶娘四个丫鬟,佑哥儿身边伺候的人也多的很。一堆人看着蜀王殿下哄两个孩子戏耍开心,各自心中感慨不已。
    在众人心中,男子都是要做大事的。普通百姓家,带孩子也是妇人的事,鲜少有男子愿陪在幼小的孩子身边。
    蜀王殿下对阿萝小郡主却是宠爱之极。忙碌时无暇陪伴,便满心愧疚。但凡有空,定会陪在身边。
    阿萝小郡主性子霸道,见亲爹抱着佑哥儿,有些不乐意了,脆生生地喊着:“爹!抱抱!”
    盛鸿挑眉一笑:“好,爹一起抱。”
    反正他力气大,一手抱一个孩子,也不觉累。
    阿萝和佑哥儿被一起抱着转圈,开心得手舞足蹈。待玩累了,奶娘们端来了专为孩子准备的鸡蛋羹。
    盛鸿接过碗,耐心地喂阿萝吃蛋羹。
    佑哥儿这回争不过阿萝,有些委屈地看了一眼,然后默默由奶娘喂蛋羹。阿萝吃得快,吃完后,盛鸿便又喂佑哥儿吃蛋羹。
    阿萝吃饱了肚子,也不闹腾了,乐呵呵地趴在盛鸿腿上玩耍。
    谢明曦和林微微回府时,看到的便是这和谐美好的一幕。
    林微微忍不住笑叹:“真没想到,殿下竟这般喜欢陪孩子。”瞧那温柔仔细又格外耐心的模样,便是自己,也有所不及。
    谢明曦凝望着眉眼含笑格外温柔的夫婿,嘴角扬起。
    ……
    午饭后,阿萝被抱起午睡,夫妻才有独处的机会。
    盛鸿将密报送至谢明曦面前:“丽太妃病逝,平王暗中在袖中藏了匕首,刺伤了皇后。”寥寥数语,听得人心惊。
    谢明曦收敛笑意,将密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淡淡道:“此事定有人暗中捣鬼。”
    “平王年少热血冲动,被人一挑唆,便将萧皇后视为仇敌。想为丽太妃‘报仇’。伤了萧皇后,建安帝必不会饶了平王。一旦此事传开,建安帝便会落一个残害手足的恶名。
    “宁夏王虽被软禁在皇陵处,朝中依然有势力。知晓此事后,必会有所举措,保护平王。”
    “这一计,既算计了宁夏王平王,又算计了建安帝一回。可谓高明之极!”
    盛鸿沉默片刻,才叹了一声:“鲁王,闽王。”
    幕后主谋,必是他们两人中的一个。
    安王只有九岁,一直长于宫中。此事应该和他无关。
    谢明曦目中闪过一丝凉意:“说不定,他们两人已暗中联手。”
    “这怎么可能?”盛鸿下意识地反驳。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