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523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自京城送信到蜀地,快马加鞭日夜兼程,要耗费十日。一个往返,便是二十日。
    谢钧的家书送出去之后,心中一直默默计算时日。
    这期间,有关蜀王“行事荒唐”的流言沸沸扬扬,喧嚣尘上。哪怕陆阁老保持沉默赵阁老试图为蜀王说话,也堵不住众人的嘴。
    说到底,此事实在太过离奇,远远超过了众人能承受的底线。
    女子出内宅进书院,读书习字,到底还未挑战到男子的统治地位。如今廉夫子进了军营,却是入侵到了女子从未进入过的领地。
    一个廉夫子还不算什么,蜀地再闹腾,其实也影响不到国朝大计。
    然而,此例一开,却令朝堂上的官员们隐隐生出“后患无穷”“女子焉能和男子平起平坐”的忧虑不安。也因此,众人不遗余力地贬低蜀王。
    陆阁老自然深谙众人微妙的心思,并不出言为蜀王说情,一直缄默不语。
    然而,一朝首辅未曾出声斥责这等荒唐事,已隐然表明立场了。
    一位姓周的御史愤而写了奏折,弹劾陆阁老“尸位素餐”“徇私枉情”“庇护蜀王”。可惜,这份奏折未能呈到圣前,就被林御史无情地压了下来。
    林微微现在也在蜀地,进书院做夫子不亦乐乎。蜀地风气开放些,自然是件好事。再说了,蜀王请了女子做总教头,又碍着谁了?
    疼女如命的林御史,理直气壮地利用职权袒护蜀王一回。
    和蜀王有私交的,少不得纷纷写信去蜀地,关心蜀王一二。
    其中,便有陈湛。
    ……
    蜀王就藩之前,曾邀赵奇陈湛一同去蜀地。赵奇在家中磨了许久,蜀王亲自登门,才令赵阁老松了口。
    年轻人都有离京闯荡自立门户的野心。再者,有好友相伴,亦是人生一大快事。陈湛本来想随着一起去。奈何他是家中嫡长子,兄弟们要么年纪还小,要么资质平庸鲁钝,父亲陈侍郎坚决不允。
    陈湛只得无奈地留在京城,先进吏部做了从七品的书令。每日负责整理吏部来往的文书公书。所有要紧的公文,皆能过目。
    在吏部当差也有好处,官职虽然低微,消息却十分灵通。
    蜀地驻军以廉夫子为总教头之事,闹得沸沸扬扬,陈湛当然知晓。当即便写了一封信,将京城朝堂动向皆告诉蜀王。
    京城动向频频,陈湛每隔三日去信一封。
    没等来蜀王的回信,陈湛已写了几封信去了。
    陈湛回府后,见娇妻秦思荨一脸怅然若失,不由得一愣。
    秦家和陈家亦是通家之好。秦思荨和陈湛年少便相识,顺理成章地定亲成亲做了夫妻。成亲一年,秦思荨便怀了身孕,次年生下一子。
    少年夫妻,自是恩爱。
    秦思荨一蹙眉,陈湛心怜不已,上前拥住娇妻:“思荨,你怎么了?为何心情低落?”
    秦思荨挤出一丝笑容,轻声说道:“颜妹妹启程去蜀地了。在途中闲着无事,给我写了封信。”
    陈湛一听便知是怎么回事。
    陈家家风颇严,秦思荨嫁入陈家后,等闲不能出内宅。如今见好友颜蓁蓁去了蜀地,心中不知是何等艳羡。
    其实,他也很羡慕去蜀地做了一地知县的好友赵奇。知县虽只是七品官职,却是正经的一县之首。比起整日对着枯燥的文书,做知县治理县城可就有趣多了。
    只是,陈湛最多心里想想,当着长辈的面不敢多言。私下里对着秦思荨时,才会一吐心声。
    “来日方长,你且别急。”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能和盛鸿赵奇成为好友,陈湛也不是什么安分守己之人,心中早有打算:“我身在吏部,一直在留意蜀地的官员升迁。待蜀地有了合适的官缺,我就悄悄谋个实差。到时候吏部下了公文,我爹不准也得准了。”
    秦思荨先是精神一振,很快又蹙了眉头:“公爹便是吏部侍郎。你在他眼皮子底下做这些小动作,他焉能不知?”
    陈湛咧咧嘴,笑得十分自得:“你这就不懂了。六品以下的京外官员任命,其实根本到不了我爹面前。我只要背着我爹暗中活动,谎称我爹想令我出京外任锻炼便行了。”
    “等我爹察觉的时候,木已成舟。他一个堂堂吏部侍郎,绝不可能徇私任意更改调令公文。到时候,我便能领着你去蜀地了。”
    所谓灯下黑,便是如此了。
    秦思荨听得眼睛熠熠闪亮,下意识地握住陈湛的手:“湛哥,你说得都是真的?你就不怕,公爹大发雷霆?”
    想到自家亲爹铁青着脸发怒的样子,陈湛双腿略软。不过,对蜀地的向往和对好友的惦记,到底压过了对亲爹的敬畏。
    陈湛咬牙道:“不怕!”
    秦思荨:“……”
    秦思荨默默握紧自家夫婿颤抖的手。
    ……
    收到陈湛来信的蜀王殿下,压根不知道陈湛私下有这等打算。
    说实话,他当日是抱着“能拐几个就拐几个”的心思,对好友皆发出了邀请。最终真正响应并随之同行的,只赵奇一人而已。
    陈湛未能同行来蜀地,盛鸿略有些遗憾,不过,绝不会见怪,更不会耿耿于怀。
    蜀地确实穷。
    在别的地方,五两银子的军饷招募士兵不是易事。在蜀地,一听闻有五两银子的饷银,男子们心甘情愿地进军营。
    招募私兵之事,也颇为顺遂……一个月十两银子的军饷,足以令壮汉们趋之若鹜。两处军营里,陆续多了私兵。粗略一算,数字已不在驻兵之下。
    照此速度,或许不必三年,两年之内,便能招募训练五万士兵了。
    盛鸿行事并不张扬,竭力低调。不过,蜀王招募私兵之事还是悄然在蜀地传开了。蜀地官员们有志一同地保持沉默。
    天子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蜀王可是实打实地蜀地之王。
    谁会不长眼地说些逆耳之言,主动开罪蜀王?反正养私兵之事对藩王们来说也不稀奇,大家都睁一眼闭一眼得了。
    第738章 平王(一)
    谢明曦收到了亲爹谢钧的来信。
    “……蜀地驻军以廉夫子为总教头之事,在朝中反响极大,已有数名御史言官上奏折弹劾殿下。你身为蜀王妃,凡事也该多劝慰蜀王殿下。也免得殿下行事荒唐,成了众人口中笑柄……”
    看完谢钧委婉的劝说后,谢明曦嗤笑一声,提笔写了回信。
    又隔数日,这封回信到了谢钧手中。
    谢钧展开信。
    这封信颇为简短,只有寥寥数言。字迹洒脱有力,自成一体。
    “殿下任人唯才。请廉夫子为总教头,皆因廉夫子是最合宜的人选。论出身,论身手,论兵法,谁人能及廉夫子?”
    “殿下心意坚定,我亦全力支持殿下。”
    “若有人在父亲耳边说闲话,父亲只管挺直腰杆应对。无需畏惧任何风言风语。”
    “因为,这只是一个开始。”
    谢钧看得心惊肉跳,眉头直跳。
    开始?
    什么叫这只是一个开始?
    蜀王还想做什么?
    谢明曦又想做什么?
    他怎么有种非常不妙的预感?
    这封信,谢钧来来回回地看了数十次。越看越是心惊,越想越是不安。
    不知为何,他连再写信问个明白的勇气都没有,索性掩耳盗铃,将信密密实实地藏好,只当什么事都没有。
    礼部尚书故作不经意地再次垂询:“谢侍郎可曾写信给蜀王妃?”
    谢侍郎便一脸无奈地诉苦:“嫁出门的女儿,别人家的媳妇。我这个做父亲的,也是无可奈何啊!”
    谢侍郎不要脸,礼部尚书也只得悻悻地住了口。
    好在朝中事务繁多,京城的新鲜事也不少。一个月后,宫中发生的一桩事又成了众人的最新谈资。
    ……
    丽太妃死了。
    丽太妃年龄不算大,比俞太后还要小了数岁。今年只四旬左右。建文帝离世后,丽太妃便缠绵病榻。宁王犯事被罚后,丽太妃更是一病不起。虽有太医精心照料,还是很快香消玉殒。
    丽太妃这一死,对宁夏王府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李湘如惊闻噩耗,猛地起身,陡然一阵天旋地转。全仗着碧桃的搀扶才勉强稳住身形,哆嗦着张口:“来、来人,备马车,我这就进宫!”
    碧桃忧心不已,低声问道:“娘娘,可要打发人送信给殿下?”
    李湘如定定心神,神色沉重地点了点头:“立刻让人去送信。”
    半个时辰后,李湘如进了宫。
    她没敢直接去景荣宫,先进了椒房殿,见了俞太后,便跪下磕头,红着眼圈哭道:“儿媳在府中惊闻丽太妃病逝的噩耗,心痛如割。恳请母后容儿媳去一趟景荣宫。”
    俞太后也渐有苍老之态,发间的银丝愈来愈多。嘴角略略向下,目光淡淡,不怒而威。
    俞太后瞥了哭泣不已的李湘如一眼:“宁夏王被皇上罚去皇陵了,不能回京。也罢,就由你代宁夏王送丽太妃最后一程。”
    李湘如再次磕头谢恩:“多谢母后。”
    ……
    宫中太妃离世,丧仪自有规制。
    京中众诰命贵妇,也得进宫哭灵七日。
    景荣宫死了主子,被设为灵堂。丽太妃穿着身前备好的寿衣,穿戴整齐,躺在棺木中,便如睡着一般。
    李湘如对这个婆婆并没什么深厚情意。因一直无孕,丽太妃可没少给李湘如添过堵。可丽太妃这一死,李湘如还是感受到了深切的悲凉。
    年仅十一岁的平王跪在灵堂里,哭得撕心裂肺。
    萧语晗看在眼中,也觉恻然,亲自上前劝慰:“你也别太伤心了。若哭伤了身子,丽太妃地下有知,不知怎生难过。”
    平王生得颇为英俊,可惜没有兄长宁夏王那份冷峻逼人的风范。此时抬起红肿的眼睛,死死地盯着萧语晗。
    一句话未说,恨意却表露无疑。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