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485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如今的谢钧,是七皇子的岳父,是正经的三品礼部侍郎。仕途得意,顺风顺水顺心顺意。几乎已经忘了还有永宁郡主这么一个人。
    听闻永宁郡主的死讯,谢钧只轻哼一声:“死了也罢。”两人本就是假夫妻,从未同床共枕过,半分情意都无。
    旧日那点恩怨,现在更是没人想提了。
    谢老太爷也道:“淮南王府满门皆亡,永宁郡主活着也没了指望,死了也清静。”
    徐氏瞥了同样凉薄心狠的父子两人一眼,暗暗翻了个白眼。
    不过,她对永宁郡主也没什么同情怜悯之心就是了。
    默默腹诽谢钧无情无义一回之后,徐氏笑着说道:“七皇子妃特意打发扶玉回府送信,可见细心。可惜七皇子妃一直住在宫中,若在皇子府,我倒能厚颜登门细细问上一问了。”
    谢钧略一挥手:“死都死了,还有什么可问的?母亲不必再问了。日后见了明娘,她主动说便罢了,她若不提,母亲也别多这个嘴。”
    徐氏忙笑着应下:“是是是,明娘不想说,我绝不多嘴。”
    一家人态度都摆得很端正。
    谢家全凭着谢明曦这个七皇子妃才有了今日的光景。所以,处处以谢明曦的心意为先才是。
    ……
    永宁郡主之死,如树叶飘落水面,连个水花都未溅起。也未引起任何人瞩目。
    这个消息,根本未传进俞皇后耳中。
    三皇子和昌平公主和好之后,每日跑椒房殿也格外勤快。淑妃之死,似乎半分未影响到三皇子对嫡母的尊重敬爱……
    为了早日登基,三皇子对俞皇后母女皆低头退让。
    这份隐忍,倒是稍稍令人刮目相看。
    昌平公主整日陪在顾清身边,无暇进宫。倒是小郡主顾舒瑾,进了一回宫。
    十二岁的顾舒瑾,神采飞扬,明艳动人。见了俞皇后,顾舒瑾低声道:“皇外祖母,父亲躺在床榻上不得动弹,母亲不肯离半步,几日未曾进宫请安,还请皇外祖母不要见怪。”
    俞皇后轻叹一声:“让你母亲好好陪着驸马,不必惦记本宫。”
    昌平公主和顾清夫妻情深,眼下顾清卧榻不起,昌平公主陪着也是应该的。
    至于俞皇后自己,每夜皆从噩梦中惊醒之事,根本无人知晓。便连昌平公主,也被瞒了下来。
    有些痛苦,注定了只能自己承受。
    亲如母女,也无法诉之于口。
    顾舒瑾想了想,小声问道:“皇外祖母,三舅舅是不是很快就要登基了?”
    俞皇后略一点头:“国不可一日无君。”
    建文帝下葬已有半个月,也该是新帝登基之时了。
    礼部已择定吉日,就在五日后举行登基大典。
    三皇子这些时日一直低头示好,显然是怕登基大典出什么乱子。
    建文帝能弹压住所有儿子,他这个太子,显然还没能耐弹压住所有兄弟。只能仰仗俞皇后之势。
    顾舒瑾自小在宫中长大,自也窥出了其中奥妙。想说什么,还是忍下了。
    顾舒瑾那点心思,在俞皇后面前如白纸一般。
    俞皇后眸光一闪,淡淡笑道:“瑾儿放心。有皇外祖母在,你三舅舅什么心思都不敢有。也一定会对你们母女好。”
    顾舒瑾点点头,很快道:“皇外祖母,我去福临宫见一见七舅母。姑祖母这几日一直住在府中,可没少念叨七舅母和阿萝妹妹。我今日进宫,正好代姑祖母去一趟福临宫。”
    顾舒瑾口中的姑祖母,正是顾山长。
    顾清受伤后,顾家人心急如焚,轮番登门探望。顾山长心疼侄儿,也顾不得昔日恩怨了,直接住进了昌平公主府。和昌平公主一起照顾顾清。
    因顾山长之故,顾舒瑾和谢明曦这个七舅母也多了一层亲近。
    俞皇后闻言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第679章 顾虑
    福临宫。
    “启禀七皇子妃,小郡主来了。”从玉恭敬地来禀报。
    郡主皆有封号。顾舒瑾是昌平公主独女,封号端慧。二皇子的长女蓉姐儿,封号端容。三皇子长女芙姐儿,封号端仪。唯有阿萝,尚未满月建文帝便骤然驾崩,还未来得及请封郡主,也无正式的封号。
    从玉口中的小郡主,正是顾舒瑾。
    谢明曦略一挑眉,站起身来:“请小郡主进内室说话。”
    片刻后,顾舒瑾迈着轻快的步伐进了内室。笑盈盈地行礼,喊了一声“七舅母”。
    论年龄,谢明曦只比顾舒瑾大了五岁,却是正经的长辈。顾舒瑾被精心教养长大,略略任性骄纵些是难免的,不过,从不缺礼数。
    谢明曦含笑道:“快些免礼。”
    然后,伸手扶起顾舒瑾:“难得你今日特意来福临宫,快些坐下说话。”
    待顾舒瑾入座后,谢明曦先关切地问起了顾清的伤势:“顾驸马伤势如何?可有好转?”
    顾舒瑾轻叹一声:“太医说了,便是养好了,日后走路时也会露些行迹。”
    也就是说,顾清日后要跛着一条腿了。
    想到温和如玉的顾清跛着腿走路的模样,谢明曦的心里也有些惋惜。口中安慰道:“瑕不掩瑜。眼下最要紧的,是先好好养伤,余者不必多想多虑。”
    顾舒瑾点点头:“父亲情绪还算稳定。倒是母亲,总暗中落泪。当着父亲的面,母亲还得打起精神安慰父亲。”
    昌平公主纵有再多缺点,对顾清却是一往情深。
    谢明曦张口安慰数句,便问起了顾山长:“师父也一直陪在驸马身边。这些时日,师父还好吧!”
    顾舒瑾打起精神笑道:“姑祖母一切都好,就是总惦记着七舅母和阿萝妹妹。知晓我进宫,特意叮嘱我代为探望。对了,阿萝妹妹呢?”
    说来也巧,阿萝正好睡醒了。
    谢明曦吩咐奶娘将阿萝抱来。
    阿萝生得冰雪可爱,眉眼灵动,十分惹人喜爱。顾舒瑾对阿萝亦颇为喜欢,抱着逗了许久。
    顾舒瑾临走之际,笑着问道:“七舅母可有什么话要我带给姑祖母么?”
    谢明曦略一思忖,笑道:“我写一封信,你带给师父便是。”
    ……
    一个时辰后。
    这封信到了顾山长手中。
    两张信纸被放在信封里,信封并未封上。
    顾舒瑾将信给顾山长,一边俏皮地笑道:“七舅母倒真是信任我。就这么将信给了我,也不怕我在路上偷看。”
    顾山长皱了多日的眉头略略舒展,阴霾了数日的心情也终于稍稍透了亮,随口笑道:“你七舅母风光霁月,胸襟坦荡。没有阴谋算计,自然不惧你看信。”
    昌平公主:“……”
    风光霁月胸襟坦荡?
    顾山长口中说的人,真是谢明曦?
    由此可见,一个人偏心起来,是何等偏颇!
    昌平公主嘴角抽了抽,默默转头看向顾清。
    顾清躺了数日,每日补品不断,俊脸已有了些血色。此时轻笑一声,握住了满肚子吐槽的昌平公主。
    昌平公主心神顿时转移过来,低声问道:“清哥,你肚子饿了没有?”
    顾清无奈一笑:“我伤的是腿,躺在床榻上慢慢养着便可。哪里需要每日吃六顿?”
    昌平公主只当没听见:“我让人送一碗人参鸡汤来。”
    顾清:“……”
    顾清是真正温和的好性子。以前对昌平公主便敬让三分,意外受伤后,昌平公主狠狠哭了几日,之后寸步不离地守在他身边。他既感动又心疼,更不忍拂逆昌平公主的一片心意。捏着鼻子喝了鸡汤。
    照此下去,伤养好了,他至少要胖二十斤。
    ……
    另一旁,顾山长已看完了信。也不知谢明曦写了什么,顾山长看完之后精神颇佳,眉眼间俱是轻松愉悦的笑意。
    真不知顾山长是被谢明曦灌了什么迷汤,愣是将这个弟子当成了眼珠子一般。
    还有俞皇后,言语中对谢明曦也颇多赞许。
    昌平公主心里有些泛酸,张口打趣:“七弟妹一来信,姑母总算是开怀展颜了。”
    顾山长笑道:“这些时日,我一直惦记阿萝。明曦在信上写了些阿萝的趣事,知道阿萝在宫中好吃好睡,我便放心了。”
    昌平公主随口道:“宫中衣食住行皆是最上等,伺候的宫人也多的是。这天底下,哪里找得到比宫中更好的地方。阿萝住在宫中,姑母有什么可担心的。”
    ……就是住在宫里,才不放心。
    顾山长心里暗暗腹诽,当着昌平公主的面自不会多言。走到床榻边,轻声问道:“阿清,你只喝了鸡汤,怕是不耐饿。不如让厨房做些清淡可口的糕点来?”
    顾清:“……”
    没等顾清张口,顾山长已微笑着对昌平公主道:“别人不知阿清口味喜好,劳烦公主殿下亲自去吩咐一声。”
    昌平公主被顺利支开片刻。
    顾山长每日住在昌平公主府,和顾清单独相处的时间却少得可怜。此时抓住难得的机会,低声对顾清说道:“阿清,还有五日,三皇子便要登基了。”
    “一坐上龙椅,便是天子。”
    “皇后娘娘和昌平公主想完全压制住新帝,绝无可能。朝堂和后宫不同,皇后娘娘再厉害,手也伸不进朝堂里去。”
    “三皇子为了顺利登基,低头退让。那一日三皇子登门赔礼,公主足足骂了一个时辰才罢休。此时三皇子受的委屈闲气越多,心中隔阂越大。现在弹压得住,确实无妨。日后总有弹压不住的那一日,到时候……”
    说到这儿,顾山长舒展的眉头又拧成了结,化为一声长叹。
    顾清做了多年驸马,其中利害焉能不知?闻言也长叹一声,无奈苦笑:“姑母,你的顾虑,我都清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