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六宫凤华 第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一字之差,天差地别!
    年少无知时,她被丁姨娘哄着私下喊娘。后来被嫡母得知,被罚禁足三个月,抄了百遍《女诫》。
    嫡姐谢云曦故意将此事宣扬出去,她也因此事成了众人笑柄。
    “姨娘待我这么好,我怎么舍得生姨娘的气。”谢明曦微微一笑,笑意未及眼底。
    并未张口喊娘!
    丁姨娘心里暗暗失望,正想再哄谢明曦。
    丫鬟文绮的声音在门外响起:“启禀二夫人,郡主派人来传话,请二夫人和三小姐去雍和堂。”
    ……
    雍和堂,是谢府主母的居处。
    永宁郡主极少住在谢府,雍和堂里大多空着,颇为冷清,远不及丁姨娘的兰香院热闹。
    丁姨娘这辈子最大的祈愿,便是住进空荡荡地雍和堂里,哪怕是住上一日也成。可惜,自她以贵妾之礼进门的那一日起,便再也没这个资格。
    穿着杏红色罗裙的丁姨娘,在踏进雍和堂的那一刻,心情颇为复杂。
    怨怼不甘中,混合着永难诉之于口的嫉恨羡慕。或许,还有一丝自己永不肯承认的无法相提并论的黯然。
    谢明曦低声提醒:“待会儿见了母亲,姨娘可得恭敬些。母亲身边那位赵嬷嬷难缠的很。”
    永宁郡主幼年丧母,当年的李皇后怜惜她无人教养,将她接进宫中养大。直至十五岁及笄,永宁郡主才回了淮南王府。
    这个赵嬷嬷,是如今的李太后赐给永宁郡主的教养嬷嬷。便是谢钧见了,也得毕恭毕敬格外客气。
    丁姨娘这些年在赵嬷嬷手中吃了不少闷亏。被逼无奈地在永宁郡主面前收敛了“动辄哭泣昏倒”的“柔弱”做派。
    嘴硬心软,到底关心她这个亲娘。
    丁姨娘面色稍霁,冲谢明曦欣然一笑。
    谢明曦又道:“姨娘若是言行不妥挨罚,我也会受牵累。”
    丁姨娘:“……”
    第2章 嫡母
    丁姨娘咽下心头闷气,面上露出恭敬的表情,抬脚进了内堂。
    谢明曦不疾不徐,迈步而入。
    坐在上首的女子,穿着一袭正红色绣着水云暗纹的罗裳。长眉入髻,肤白胜雪,乌发如墨,容色冷艳,灼灼逼人。
    比起出众的容貌,那份与生俱来的尊贵气度,更令人心折。
    这个女子,正是永宁郡主!
    论相貌,丁姨娘更美一筹。论气度,丁姨娘和永宁郡主之间的差距,便如鱼目和明珠之别。
    谢钧当年悔了婚约,娶永宁郡主,显然绝不仅仅因为永宁郡主出身淮南王府之故。
    丁姨娘口中不说,心里却也清楚,也因此愈发嫉恨。
    面冷心更冷硬的赵嬷嬷,站在永宁郡主身侧。
    赵嬷嬷年过五旬,相貌平庸,满面皱纹,脸上绝没有一丝多余的表情。全身上下散发着“生人勿近”“都别惹我”的气场。
    谢明曦不动声色地看了数十载未见的嫡母一眼,上前一步,裣衽行礼:“女儿明曦,给母亲请安。”
    永宁郡主声音淡淡:“起身。”
    谢明曦应了声是,站直身子。
    丁姨娘也行了一礼。起身后,迫不及待地看向永宁郡主身侧的英俊少年。
    少年身着蓝色锦袍,头束玉冠,目如朗星,挺鼻薄唇,俊美不凡。正是谢明曦一母同胞的兄长谢元亭。
    这副做派,便是心胸再宽广的主母见了,心里也会觉得不痛快。更何况,永宁郡主从不是心善好招惹的主。
    谢明曦眼角余光掠过神色漠然的谢元亭。
    ……
    谢元亭一出生,便被谢钧抱到永宁郡主府。谢钧花言巧语哄丁姨娘,说儿子养在嫡母名下,便与嫡出无异。承诺日后让丁姨娘时常去见儿子。
    为了儿子的将来,丁姨娘万般无奈地退让。
    没想到,这一让,就是十几年。
    永宁郡主待庶子如己出,自小严格教养。
    谢元亭已有十四岁,年少才高,相貌俊美,在八大书院之一的新儒书院读书。平日来往的多是世家公子官宦子弟,或是皇室宗亲之流。和淮南王府的嫡长孙也过从甚密。
    如此年轻俊彦,前程似锦,唯一的污点便是出身,恨不得永远抹去庶出两个字。对满心母爱的丁姨娘,谢元亭的态度冷漠得令人心凉。
    便如此时。
    丁姨娘心中的怜爱疼惜几乎溢出眼眶。
    谢元亭却对丁姨娘视若无睹,冲永宁郡主恭敬地拱手道:“母亲,还有几日就是书院的月考,儿子想先回去温习书本。”
    永宁郡主神色稍缓,温言道:“读书重要,也别伤了身子。”
    话语中的关切,令谢元亭受宠若惊感动不已,忙应道:“儿子谨遵母亲教诲。”然后退下,看也没看丁姨娘一眼。
    这一声母亲,生生地刺痛了丁姨娘的眼和心。
    丁姨娘用力捏紧手中丝帕,指甲掐入掌心,阵阵刺痛。
    赵嬷嬷有意无意地瞥了过来。
    曾被罚跪整整一日的痛苦记忆瞬间浮上心头。丁姨娘全身一个激灵,立刻垂下眼,掩住眼底的黯然神伤。
    赵嬷嬷用眼神震慑住了不安分的丁姨娘,心中颇为自得。目光很自然地掠过丁姨娘身侧的三小姐谢明曦。
    谢钧有一妻一妾,膝下子嗣不丰,只有一子两女。
    庶长子谢元亭,自小被养在永宁郡主身边,平日随永宁郡主住在郡主府。二小姐谢云曦是永宁郡主所出,是永宁郡主的眼中宝心头肉。
    唯有这位三小姐,被留在谢府,养在丁姨娘身边。
    姨娘养大的庶女,大多上不得台面。
    谢三小姐却是例外。
    那张美得不染尘俗令人见之难忘的脸庞,是一个少女最大的资本。更不用说,兄妹三人中,唯有谢三小姐真正承袭了谢钧过人的读书天赋。
    三岁识字,五岁时通读书本,七岁便能作诗。九岁精通音律,书画皆佳。
    过目不忘,天资聪慧,无人能及。
    好在三小姐年少,又在丁姨娘身侧,从无出门做客的机会。
    也因此,外人只知谢家有庶出的大少爷嫡出的二小姐,无人知晓还有这么一个天资聪颖美丽无双的谢三小姐。
    郡主此次回府,便是冲着三小姐……
    赵嬷嬷意味深长地扯了扯嘴角,收回目光。
    ……
    赵嬷嬷未留意到,在她收回目光后,谢明曦嘴角微微勾起,目中闪过嘲弄。
    再狠毒的人,也有柔软的一面。
    便如面冷心恶的永宁郡主,待自己的女儿如珠似宝。为了给满脑子草包的谢云曦搏一个才名,费尽苦心。
    谢云曦比她大了一岁,已到了能报考莲池书院的年龄。只是,若凭谢云曦自己去考,绝无可能考上。
    永宁郡主思来想去,便将主意打到了她的身上。
    不止是替考,而是让她心甘情愿地永远躲在谢云曦身后,将原本属于她的光芒尽数挪到嫡姐身上。
    为了让她乖乖就范,永宁郡主自然有备而来。
    “丁姨娘,”永宁郡主缓缓张口:“元亭的生辰快到了吧!”
    丁姨娘脱口而出:“是,还有一个月另三天。”
    果然是亲娘!记得如此清楚!
    永宁郡主目中闪过一丝讥削,淡淡说道:“过了生辰,元亭也满十四了。也该考虑亲事了。”
    丁姨娘神色微微一变。
    大齐文风兴盛,家中有子嗣的,皆以读书为荣。为了避免太早接触男女之事分心,大多十六岁之后才操持亲事,十七八岁成亲的不在少数。
    永宁郡主轻飘飘的两句话,透露出的用意却令人惊疑。
    丁姨娘定定神,陪笑道:“元亭还年轻,此时提亲事,言时过早。倒不如过上两年再商榷此事。”
    商榷?
    她身为嫡母,要为长子定亲,只要谢钧首肯便可,何需和一个区区妾室商榷?
    永宁郡主没说话,目中却明显地露出轻蔑。
    丁姨娘被羞辱得无地自容。
    ……
    这熟悉又久远的一幕,落入谢明曦眼中。
    谢明曦有些意外地发现,她的心中竟涌起一丝少见的怒火。
    后半生,她活得从容随性,已很少动怒。
    此时面对着昔日高高在上高不可仰的嫡母,深藏在心底数十载的怨恨不甘似也随之重新袭上心头。
    “母亲,”谢明曦一张口,宛如素手拨弄琴弦,叮咚悦耳:“今日为何不见二姐?”
    永宁郡主看了谢明曦一眼,淡淡说道:“锦月邀了她去赏花。”
    永宁郡主口中的盛锦月,是淮南王府唯一的嫡孙女,和谢云曦是正经的表姐妹。谢云曦时常去淮南王府小住,和盛锦月颇为亲密交好。
    谢明曦目中露出一丝向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