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5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即便她抬眼,望见前方的温良辰,却也仅有一眼而已,然后,她又面无表情地垂下头去,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好似被人夺走魂魄般。
    不过,她鬓发整齐,衣裳完好无缺,不像是遇上小贼的模样,温良辰转了转眼珠子,也不知英娘到底遇上何事,竟然如此失魂落魄。
    发现她走路发虚,丫鬟和婆子们干脆商量几句,合伙将人直接给抬进去,英娘被安放在榻上不久后,公主府请来的郎中也到了。
    瞧英娘的神情,应是受惊所致,郎中特地将门合上,保持房内安静,不让外头的动静打扰她。
    纯钧搬来圆凳,让温良辰坐在院中树下。她刚巧卷起袖子,端起茶杯,正想要休息一会,却听门外马儿尖锐的嘶鸣,接着又传来匆忙的脚步之声,温良辰心道,应该是薛扬到了。
    薛扬身披铠甲进门,大步往里间走,此时的他,大半年过去,早已不复当年那般神情淡漠、情绪不显,只见他面上俱是焦躁不安,额上甚至还布着些许细汗,温良辰站起身来,出言提醒道:“你别进去,郎中正在诊脉。”
    薛扬近日公务繁忙,卫所又进了一批新人,季闻名有意提拔他,便将众多难搞的钉子送入他旗下,他今日午后正在寻人,却没想到收到英娘失踪的消息,吓得他连被对手打了好几拳。
    薛扬脚步一顿,良久后,他才转过头来,似下了极大的决心般,闷闷地低声道:“多谢。”
    直那日温良春说出一堆发疯言语,温良辰直到今日才碰上薛扬,他明显比从前瘦了,皮肤也渐深不少,但依旧能看清底色。
    她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薛扬沉默不语,眼底情绪莫名,既有见面的欢欣,却又有几分压抑的痛苦,一时之间,温良辰竟然都不知,该同他说些什么才好。
    她自欺欺人地想着,有可能……是温良春在骗她?
    不过片刻之后,她便打消这道念头。当初温良春即将送往家庙了此残生,不至于在此事故意拿她开玩笑,更何况,温良春宁愿为薛扬疯魔成那般,尤其是对待她这位妹妹,温良春从来毫不吝啬地散发敌意,就连相隔极远,她都能感觉到温良春愤恨和嫉妒的目光。
    温良辰咬咬唇瓣,心道,到底是自己太年轻,且薛扬藏得太深,她竟然直到今天,才发觉他对她的情义。
    想到此,温良辰站在原地,心中尴尬莫名,简直想一个脑镚儿锤死自己。
    二人僵持不下,更是更怀心思,左右为难。
    薛扬眼见不对,他垂下双眸,率先转过身,冷冷清清地道:“我先去换衣裳,若郎中出来,劳烦师侄唤我。”
    温良辰大松一口气,幸好他离开片刻,若再呆在此处,她估计真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你先去罢,有我在此处看着。”
    贺郎中从房中出来之后,温良辰和薛扬往前冲去,激动得将人给逼仄至门口,贺郎中倒退一步,差点被门槛绊得摔上一跤,他顿时脸色一黑,摆摆手道:“郡主和公子别急,咱们且过去说话。”
    这位贺郎中是公主府上的老人了,曾经温良辰孩提时期乱吃东西,还是他给开的方子,温驸马偶尔有个头痛脑热,也是他不辞辛劳地赶过来。身为公主府首席郎中,是故贺郎中说起话来,不是太客气。
    温良辰倒喜欢他的简洁利索,她吐了吐舌头,往后退了两步,小声道:“郎中请往这边坐会。”
    将贺郎中请到隔壁房中,备好茶水之后,他这才慢悠悠地,将英娘的病情如实告知。
    “……我本以为她是受到惊吓导致晕厥,谁想到我又探她后脑,发觉她脑后有肿块,多年来淤血存积,不得而散,不知到底是何缘故。”贺郎中抚须道。
    “我母亲曾经对我说,她从悬崖上摔下之后,便记不得前事了。”薛扬望了贺郎中一眼,思索片刻道。
    贺郎中微微颔首,又道:“原来如此。夫人宿疾未及时得到医治,以至于忘记前尘,实属正常。而近日之事,我观夫人面色苍白,心悸恐慌,恐怕夫人今日出门,不小心见到旧人,回想起旧事,这才反应如此剧烈罢。”
    “我看她情绪并不稳定,今后怕难以恢复,我们该当如何?”一想起英娘那副见鬼的模样,温良辰便十分发愁,身体之病姑且有药可医,但,若是心病呢?
    她很清楚地知道,心病无药可治,温良春便是前车之鉴。
    果然如温良辰所料,贺郎中接着便道:“老夫方才为夫人诊断,夫人明显心中有事,老夫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略开方子,助她压惊。若她思虑过重,无法坦言,走出记忆的羁绊,老夫也是无可奈何,只盼她早日想通,莫要痛极攻心。”
    言毕,贺郎中站起身,朝她拱手行礼,再顺手提起自己的药箱,也不等温良辰发话,自顾迈过门槛,潇潇洒洒地离去了。
    纯钧在旁抽抽嘴角,秀眉微蹙,不满地说道:“这贺郎中好大的架势,竟然如此无礼。”
    温良辰摆摆手,抬头皆是道:“贺郎中从小瞧着我长大,有些气性儿实属正常。大约他如今还气着呢,去年我将太医院原判请来家中,为祖父和大哥哥瞧病,却不巧独独忘了他。”
    贺郎中少年不得志,当年距离考入太医院,仅有一分之差。后来,贺郎中辗转多处医馆,最终在公主府落脚。温良辰孩提时调皮捣蛋,摔伤磨破皮乃是家常便饭,襄城公主爱女如命,女儿若有磕着碰着,便不分青红皂白地传贺郎中过来。
    贺郎中被折磨得够呛,跑得他几乎腿脚断掉。谁知温良辰身子骨又强,贺郎中想要报复这个小丫头,开几副苦药给她尝尝,都没有逮住机会。
    怨念积压渐深,造就了贺郎中鼻孔朝天。
    如今,他这么大把年纪,还要被温良辰抓去医馆瞧病,若是达官贵人也就算了,谁想到上门来的全是穷人,眼高于顶的贺郎中年纪越大,脾性也随之越发地古怪起来。
    温良辰却是完全随他,有才之人,谁没个脾气可言呢。
    纯钧恍然道:“原来如此。”
    英娘在纯钧的伺候下,灌下半碗粥下去,终于能够回过神了。
    温良辰和薛扬亲自进屋,坐在一旁,等待她的解释。
    见二人一副问话的架势,英娘兀自垂着头,坐在榻上发怔。不过,温良辰却十分心细,瞧见她双手紧绷,指甲用力地抠住被角,将那褶皱处扯出几道深深的痕迹。
    薛扬自知不会说话,不敢冒昧开口询问,只好转过去向温良辰求救。
    温良辰见他面露茫然之色,心中无语,硬着头皮,朝英娘柔声道:“英娘,今日到底发生何事,令你如此心焦?若碰上为难之处,你放心交由于我,放眼这京都,还没几个人敢得罪于我呢。”
    英娘往内瑟缩了一下,眼睛睁得极大,嘴上小声道:“不、不,我……”
    然后她又抬起头,飞快地看了温良辰一眼,接而又紧闭嘴巴,沉默不语起来。
    若温良辰还瞧不出她在害怕,那定是眼睛瞎了。
    她微微倾身,伸手握住英娘的双手,轻言细语地道:“你莫要害怕,我们都在,你若半句不言,憋在心底憋出病来,那如何得了?郎中交待过,让你多同我们说话,宽解心思。”
    薛扬心急如焚,忍不住插言道:“母亲,你究竟碰见何人?”
    温良辰回头瞪他一眼,薛扬立即挺直背脊,嘴巴一闭,再也不敢开口说话了。
    温良辰心中稍稍满意,接而又转过头来,拍了拍她的手背,装出大度的模样,笑道:“有什么坎儿跨不过去,你先说出来,我们再一块想法子,定会寻到解决之法。”
    温良辰这一遭倒是奏效,刹那间,英娘泪流满面,她紧紧握着温良辰的右手,哽咽道:“我并非不敢说,只是……此事太过荒唐,说出来,我怕你们瞧不起我。”
    她今日见到那人之后,直接被吓晕过去,幸亏路边有一位好心的大娘,将她送至附近酒楼中休息,英娘转醒过后,便拒绝他人的帮助,独自一人回来了。
    温良辰轻轻一挑眉,心中惊讶,嘴上还是劝解道:“怎会,你是师叔的母亲,同样也是我的教习师傅,我们如何会瞧不上你?”
    英娘泪眼朦胧,似乎陷入前事不得自拔,她脸色接而闪过委屈,懊恼,无奈,最终定格在悲伤之情上,她蓦地抬起头,似是下定极大决心,咬咬牙道:“若要我说……我是那大户人家的通房丫鬟,你们可瞧得起我?”
    温良辰顿时恍然大悟,难怪英娘得以记得公主府,估计是当年随哪位太太一道前来,这也能解释,为何白嬷嬷和吕嬷嬷没有见过她的原因。
    并且,根据英娘记忆中所描述的建筑,都不是小门小户财力所能及的,加之她这通身的气度,和下手伺候人的本事,非大户人家的丫鬟莫属。
    温良辰倒是有些同情她,许多通房丫头,皆为家生子,不得已而为之。小姐出嫁之后,陪嫁丫鬟便是老爷的妾室,不仅帮助主母拴住丈夫的心,还能稳固主母在家的地位。
    这一切,均为当今女子现状,怎能独独怪罪于她?
    他人,又有何资格来指摘身为弱者的她?
    温良辰心生同情,安抚道:“丫鬟出身,又不是你能决定,主人家要你如何,难道你能反抗不成?我们不会瞧不起你,你一个弱女子孤身从西北而来,还抚养薛扬长大,多年不易,实在令我敬佩。”
    薛扬木然地点点头,他微微张嘴,想要开口说话,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忽然间,他似是感觉有些不对劲,突然转过头去,而温良辰背对着他,却未瞧见他此时的动作。
    英娘紧咬嘴唇,那下唇瓣被她繁复咬动,以至于破皮流血,一滴殷红的血珠顺着唇角流下,再搭上她苍白的脸颊,竟然显得她有几分诡异之感,英娘眉头紧锁,突然间痛哭起来,道:“虽然,我想不起来许多事,可是,我清清楚楚记得,我就是她们口中所说的‘爬床丫鬟’,我,我就是……莺儿!”
    莺儿?
    “原来……”温良辰愣愣地眨眨眼,她似乎记得英娘不识字,原来英娘不是“英俊”的英,而是“黄莺”的“莺”。
    莺儿?!
    突然间,她的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温良辰身子一颤,猛地如遭雷劈。
    记忆中,在某个凄冷的夜晚,少年烧完纸钱后,转过头来,向她诉说心底最深的秘密。
    他的脸被月光衬得无限柔和,声音动听:“因她有一副好嗓子,母亲便被赐名为莺儿。她声音悦耳,歌喉婉转,梦里她曾唱歌给我听……”
    后来,因为襄城公主薨逝,他为了不引起温良辰的伤心,便没有再向她提起那梦中之歌,更未当面唱过。
    温良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只觉得喉咙发干,连话都说不出来,直到英娘又主动提道:“你们可否会瞧不起我……”
    见英娘神色难堪,温良辰瞪大双眼,干巴巴地甩了甩头,突然间,她不可置信地高声道:“你曾经是和亲王府的丫鬟?”
    此话一出,薛扬当场色变。
    “我……”英娘捏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后,小声地“嗯”了一声。
    即便这声音足够小,却也令诸人听得个清楚。
    还未等温良辰反应过来,只听门外“砰”的一声响传来,温良辰心中疑惑,霍地转过头,却瞧见地上躺着一柄熟悉的黄梨木扇。
    她的视线顺着扇子往上,待看清楚来人,与他视线交汇之后,不由地呆在当场。
    “……”
    方巾儒衫的秦元君双目圆睁,一脸的惊魂未定,全身僵得如同木头,不比她好到哪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亲晚安~~~
    (⊙_⊙)
    感谢苏九息投出的地雷,鞠躬感谢下~!!
    ☆、第61章 乱中象
    温良辰回到府中,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之后,脑子依然是乱哄哄的。
    她抱被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两只眼皮似在和她作对,怎么着都不肯落下,最后,温良辰只好叹息一声,认命地坐了起来。
    因为不好惊动值夜的丫鬟,她双手一撑,抱着枕头坐在床上。
    月光自雕花小窗透了进来,洒在薄如蝉翼的蓝色的纱幔上,为入夏时节增添几分凉意。
    对于今日所发生之事,只有“无巧不成书”,可以形容。
    不仅仅是秦元君,就连她都没想到,薛扬的养母英娘,会是秦元君的生母莺儿。
    温良辰揉揉眉心,秦元君头一次见英娘,应该是回城那日。还是温良辰眼尖,恰好在路途上碰上坐牛车往镇上去的她,这才将英娘拉上马车,拐入京都。
    之后的日子,秦元君与英娘的见面次数,逐渐多了起来,温良辰将头靠在床柱上,想道:“也不知表哥今儿是什么心情,任谁知道自己的母亲就在身边多日,都不可能好受罢。”
    秦元君的性情埋得极深,但温良辰与他青梅竹马,其人本质,她倒比所有人来得清楚。秦元君对外人稍显冷酷无情,处事颇有些不择手段,但是,他对自己人,却是极尽关怀,竭力保护。
    温良辰回忆起秦元君当时的表情来,那表情既有震惊,又有浓浓的欣喜,片刻过后,又是难过的酸楚。她想,那应该是愧疚罢。
    愧疚他这么晚才认出自己的母亲,让她白白受了这么多年的苦。
    人说大喜过后便是大悲,秦元君的心情,便是如此。
    不过,直到最后,渴望已久的秦元君,挣扎得表情扭曲,却也没叫出那声久违的“母亲”。
    英娘对于自己突然冒出来的儿子,竟然没有留下半分记忆,秦元君激动地上前握住她的手,还被她莫名其妙地推开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