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第2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我都知道。”温良辰微微一笑,拍了拍白嬷嬷的手背,柔声道:“这三年来,有劳嬷嬷费心了。”
    “郡主……”白嬷嬷愕然抬头,望着眼前这位熟悉而又陌生的少女,竟然晃神片刻。
    像,实在是太像了。
    温良辰端庄的眼神,简直和襄城公主一模一样,令人不自觉便生出敬意来。但是,她们又有不一样的地方,她身上散发出来柔和而娴雅的气度,正是襄城公主所缺的。白嬷嬷也不知这是好,还是坏。
    白嬷嬷可以肯定,郡主在这三年内,定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变化。不过,如今的温良辰,却让她心中陡然一安,再大的困难,她也不怕了。
    “进去罢,莫要让父亲久等了。”
    温良辰跨过二门,温驸马已站在坪中,并未呆在厅中等候,他见女儿进门,竟然直接奔了过来。
    温驸马上上下下打量着温良辰,顿时眼泪水潸然而下,呜咽道:“女儿,父亲等你好苦,你长高了,也长大了。”
    “父亲,女儿回来了。”温良辰只是得体地笑了笑,并未表现太过激动,平静得好似没瞧见父亲哭似的,她望了一圈周遭仆人,朝温驸马小声道,“父亲,我们进去说话。”
    待得下人们尽数撤去之后,温良辰将脸色一收,抓着温驸马的手臂,焦急而认真道:“父亲,我在山上……庵堂收到消息,听说主院要改建花园?”
    其实改建温府和公主府之间连的小花园不算何等大事。但是,究其根本的原因,而是温老太爷近日生了重病,不知谁四处传谣,声称公主府这边挡了主院的风水,导致温府主院风水不畅,温老太爷的病是受了公主府阻塞的影响。
    后来又有传言刻意称温良辰即将守孝完归家,众人隐隐约约有些奇怪,为何温老太爷平时不病,偏生在这关头给病了。
    而在前两日,温府嫡长子温仪华又突然一病不起,请来郎中皆束手无策,温老太太派人前去寻黄觉观的道士,那道士说是什么阴邪入体,晦气污身,须得请污秽离去,温仪华和温老太爷才能恢复过来。这道士说话倒是灵,次日晚,温府东北偏院突然闹出女鬼,半夜吓死一位巡逻门房。
    此事一出,温府内哗然一片,是故温良辰回府,温家主院那边连人都没派过来,只有大太太遣丫鬟过来问候了一声。
    温良辰早知此事,懒得理会他们,故意一身孝服杀回来膈应人,也不管那边人瞧着是个什么反应。
    在太清观学习三年,她最明白的一点,便是——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鬼。
    温驸马脸色“唰”的一白,冷汗直下,哆哆嗦嗦道:“女儿……你说会不会是公主……她她她回来了?”
    温良辰烦闷地侧过头,咬紧唇瓣不语。
    她最厌恶的谣言出现了,那群人当真当四房死光了么?拿死人做文章又是什么个事儿?尤其是,这传言的矛头,还是她的母亲!
    “父亲休要胡思乱想!”温良辰坚决地否认,肚子中直冒火,“母亲乃是皇族公主,有皇帝舅舅龙气护体,即便母亲薨了,怎会等同于那些孤魂野鬼!”
    温驸马顿时眼睛一亮,身子不抖了,声音也不颤了,露出恍然大悟之色,道:“是是是,女儿说的有道理。”
    “所以,那只是些孤魂野鬼罢了。”温良辰捏紧袖子,咬牙切齿地道。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从明天启动防.盗章模式,请亲们注意,大概9点我会放防盗章节,11点替换正文。
    买到了的没关系,反正是打折,替换后刷新就能看了哦,有问题可以留言,么么哒~~
    ☆、第32章 夜阑珊
    对于改建花园一事,温良辰生气归生气,但没有贸然行动。
    温家世代立于朝堂多年,于老太爷这一代将温家扶上一个新高,老太太作为一家主母,温家能够平和崛起,证明她在某些程度上不糊涂。
    若是轻易改迁花园,便坐实了公主薨后引起温府风水变化一事,先不消说别家如何看,至少皇家面子上过不去。
    当真敢做出这种举动,对温家没有半分的好处,是故主院那边一直按压不动,坐等事态变化。
    那么,谣言的传出,到底所图者何?
    温良辰一边收拾衣裳,一边回忆着徐正的教诲。
    徐正曾说,善谋者观大局。
    当初温良辰和秦元君一道学棋,她曾向徐正抱怨自己技穷,徐正笑看她一眼,抚须道:“你们二人倒有趣,元君善谋,下棋杀伐果断,你的确不如他。但是,为师却观你棋路柔缓,步步不漏,放在世下,便是一个“断”字,况你善识人,若当真较量,还不知谁赢谁输,你莫要妄自菲薄。”
    温良辰将诸事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暂时放下心来,老太太不会放任谣言不管,四房也是温家嫡系,至少此事传出,对温府百害无一利。
    她将诸事整理妥当之后,便前往偏院寻师叔薛扬。
    因为薛扬是成年男子的缘故,进府之时十分低调,安排的小院地处偏僻,并派有心腹护院把守。
    薛扬虽不明白,却也安分地接受此事。
    温良辰前来,乃是叮嘱他们诸多事宜。
    早有婆子和丫鬟将院子里收拾妥帖,用度皆是从库中新取出上好的,薛扬和英娘二人吃完饭,正在屋中坐着,冷不丁温良辰到了。
    英娘战战兢兢地看她一眼,习惯性地端茶倒水,温良辰才刚坐下,她便手脚麻利地摆好了杯子,动作行云流水,连半滴水都不曾洒。
    此次跟来的贴身丫鬟是鱼肠,乃是头一次见英娘。鱼肠震惊了片刻,侧头瞧了温良辰一眼,见自家姑娘一言不发,又马上闭上了嘴。
    “英娘你不必紧张,将此处当自己家便好。”温良辰笑了起来,“师叔在山上助我良多,我感谢你们还来不及。”
    “哎,五姑娘客气了,劳烦五姑娘亲自来瞧我们,能做些什么,都是我的福分。”英娘小心翼翼地答道,身子不住地轻轻颤抖,似在害怕着什么。
    自从进府后得知温良辰的排行,她已经改口叫“五姑娘”,并且叫得还十分顺溜。
    温良辰心道奇怪,英娘这是怎么了,竟将姿态放得如此之低……当初在薛扬家中,明明不是这般。
    “你们今日新来这儿,我也是想过来瞧瞧,与你们说上几句话罢了,你不必如此多礼。”温良辰斜眼看着她道。
    英娘忙站起身来,朝温良辰歉意一笑,弯腰道:“是我老糊涂了,你们师叔师侄二人说话罢,我先出去。”
    鱼肠疑惑地皱皱眉,也抬脚走了,顺手还关了房门。
    薛扬的脸在暖暖的烛光的照映下,显得比平日多了几分人气,温良辰放下心来,知他来此地甚是习惯。
    “师叔,你们可否再住些时日,晚些离去?”温良辰率先开口提道。
    薛扬并未多问,只是点点头,一派平静地答道:“好。”
    连缘由都不曾问?
    好歹温良辰已经习惯于他的作风,循循善诱继续道:“可能需要师叔办些事。”
    “师侄不妨直说,我定会鼎力相助。”他突然抬手,将随身佩剑往桌上一拍,因为用力过猛,桌子发出“砰”的一声响。
    “不……你莫要激动,我不是让你去杀人放火。”温良辰被吓了一跳,赶紧扑过去按住他的剑,略有些好笑地道,“只是让你几日后配合我调查,帮忙瞧瞧咱们府上的风水罢了,算不上什么大事。”
    薛扬将剑往回慢慢拉,嘴角微不可察地勾了一下,用秦元君平素的口吻道:“我逗你的,师侄。”
    “……”温良辰顿时按住额头,觉得场面有些惨不忍睹,幸亏这三年内薛扬时不时给她来一下,否则定会以为他被鬼怪附身了。
    薛扬见她反应奇怪,心道,难道他又做的不对?秦元君明明和他说过,若要讨好姑娘家,便要在姑娘有难时拿出些胆色来,最好是武器之类的物事,姑娘要是瞧见了,定会开心不已。
    没想到温良辰只是愣了片刻,然后半点反应都没有。
    薛扬倒是不知道,若是换成别家女子,早被他吓得掉进桌子下去了。
    “好罢,你遣人叫我过去瞧便是。”原来是涉及本行之事,薛扬答应得倒爽快。
    温良辰被他这一遭搅得七上八下,又忍不住交待道:“师叔,待你出了这间院子,便不能唤我为师侄了,你可明白?”
    薛扬微微颔首:“秦元君已经交待于我,称你为五姑娘。”其实他还是有些羡慕,秦元君能称温良辰为“表妹”,听起来更为亲近。
    “……对。另外,若有人问起你的身份,便说是我父亲温知文请来做客的友人,你可记清楚了?
    “知道了,你且放心,我话不多。”薛扬曾听徐正与温良辰对话过家中事,那一堆伯伯伯母兄弟妹妹,早已让他大开眼界,其中各个暗流涌动,更令他匪夷所思。
    而宅门生活最需要做到的,也是最普遍的生存要义,那便是:多说多错,少说少错。
    既然他无法做到完美,那便少说话,不随意行动罢。
    温良辰托着下巴,又想了片刻,将诸多细节一一交待完毕,得到薛扬惜字如金的首肯之后,便从他的院子离开了。
    薛扬跟在她的身后,慢慢踱步至院中,温良辰转过身来,拂袖告辞道:“薛扬,你不必送了。”
    一阵冰凉的夜风吹来,鱼肠急忙走上来,往温良辰身上披上一件鹅黄色的披风。
    “夜寒露重,你走罢。”待得带子系好之后,温良辰蓦然抬起头,忽然发觉薛扬正看着她。
    暗色的夜幕之下,薛扬仿佛不觉得冷似的,身上依然是薄薄的青衫,更衬得身形颀长,笔挺如竹,他就这般静静伫立,全身上下散发出一股不容弯折的刚强之感,温良辰却明白,那是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的缘故。
    温良辰不由地皱了皱眉,心道,莫非自己留下他……是做错了?
    是否不应该将他带下山,让他生活在洁净之处,永远保持一颗不污的赤子之心?
    “师叔,若你觉得不适,可回观中去。”一想到京都和府内的浑水,温良辰便不自觉地生出此意。她不能因为自己的自私,伤害到薛扬干净无瑕的内心,或给他带来任何的困扰。
    “嗯?”薛扬顿时回过神来,他盯着温良辰的双眼,片刻之后,他露出怀疑之色:“师侄,你明明想让我留下帮你。”
    温良辰被他说中心事,只好讪笑道:“你的面相学得好些了。”
    “我会留下。”薛扬说的很坚决。
    温良辰抬头看他一眼,只好无奈道:“好罢,那你小心。”
    她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再回头望他一眼,跟在提灯笼的鱼肠身后,迈着大步子快速离开了。
    薛扬望着她离去的的背影,眉尖不经意地蹙了起来。
    她变了。
    变得让他手足无措,让他觉得浑身不适,让他更有些……无所适从。
    不过,无论她变成何模样,他都不会轻易离开。
    早晨天未亮之时,温良辰便起早贪黑随温驸马一道吃饭,这三年来,温驸马每日坚持上朝,虽说无甚功绩,却终于不似从前那般像空气。
    如今,他偶尔会在朝上附和那么几句,虽然次数稀少,也算在朝堂上站稳了脚跟。当然,温良辰心中是门儿清,温驸马可是公主之夫,谁站不住他都站得住,只要他不造反,在金銮殿永远都有一块砖给他站。
    温良辰笑着赞扬温驸马几句,往他碟中夹了一块点心,垂眸提醒道:“父亲今日去朝堂上,可莫要忘了记下曹国公,以及长兴侯等人的言行。”
    温驸马心知肚明,忙点点头,道:“为父记着呢,这三年写了十卷,连他们二人流出的奏章都不曾落下,都堆在我房中角落的箱子中,你若想查看,随时去翻便是。”
    “如此甚好。”温良辰在山中学习,每隔许久才能收到山下的邸报,再加上课业繁忙,于京中许多事项生疏了,如今得花些时间和精力仔细研读。温驸马的记录,倒是给她帮了个大忙。
    “最近,曹国公与清流走得近。”温驸马虽然没用,但甚在努力,平日没事便躲着悄悄观察曹家人,居然还真被他瞧出了几分端倪。
    “那是自然,他有从龙之功,近年来功高盖了主。皇帝舅舅素来多疑,朝他下手只是时候问题。”
    “曹国公素来老奸巨猾,想趁着皇帝舅舅改主意之前,再多拉拢些读书人,好给自己留条后路。”温良辰随意搅了搅碗中的粥,露出沉思之色,“不过,我尚且不明白的是,为何三年前皇帝舅舅那般依仗曹国公。”
    宣德帝放着好好内阁不用,去重用一名外戚,他到底在忌惮什么?
    温驸马上朝时间早,又容易当场紧张,并不敢多吃,不过,他如今倒是比当年第一次上朝吃得多些了。
    温良辰顺势唤来白嬷嬷,大肆称赞一番厨下手艺进步,又打赏了银子下去。
    又休息了许久,温良辰提前动身去主院,唤来白嬷嬷和鱼肠、纯钧,纯钧一路都在打哆嗦,终于在接近荣禧堂的门前小声道:“姑、姑娘,我害怕……”
    纯钧是后来提上的丫鬟,从前只在温良辰院子中打转儿,如今要陪同去老太太的院子,昨晚又被鱼肠交待诸多,心中一直忐忑不安,生怕出了差错连累了自家姑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