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301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泰脸都黑了,“凭啥?本王又不是太子,凭啥本王也得批奏章?”
    庞德公公眼观鼻鼻观心,就当什么也没听到。
    李承乾和李泰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两人默契的一人分了一半。
    庞德公公看得眼睛直跳,以前太子和魏王为了多为陛下分忧,多批一点奏章,那是争得面红耳赤,怎么今天这么安静?不争了?
    李承乾运了一堆奏章回他的小楼,这得批到什么时候啊?看来今天的钓鱼安排得泡汤了,不对,应该是今天明天后天,任何安排都泡汤了。
    但没办法,认真批吧。
    这一批,就直接到了晚上,连晚饭都没来得及去吃,批改奏章到没时间吃饭,这是经常的事情,李承乾都已经习惯了。
    这时候,一个小身影偷偷摸摸地从外面露出一个小脑袋。
    李承乾抬头,“雉奴你怎么来了?”
    来的正是李治,李治提着一个食盒走了进来,“院长大人让我来给太子哥哥送饭。”
    小短腿走了进来,将食盒递上,然后道,“雉奴还要回去复习功课,就先走了。”
    正准备离开,李承乾就道,“等等。”
    李治看向李承乾,奇怪,怎么太子哥哥眼睛一转一转的,就像院长大人动歪脑筋的时候一模一样。
    李承乾边打开食盒边道,“雉奴,你现在在跟着大班的同学学习《大学》和《十年国策》了吧?”
    李治摇了摇头,“没有啊,我就跟着念着玩。”
    李承乾不容置疑地道,“那就是学,什么叫念着玩?我现在要考考你。”
    李治抓了抓脑袋,迷迷糊糊地,“哦,怎么考呀?我都不会的。”
    李承乾向旁边的奏章一指,“考题就在这里,开始吧。”
    李治甩着小短腿,去翻奏章,哼,他学得可好了,他刚才只是谦虚而已,他可是班长,看他在太子哥哥面前表现一番。
    李治拿起笔,想了想,开始落下。
    等李治将第一份奏章批好交给李承乾的时候,李承乾有些惊讶地看向李治,然后默不作声地指向一堆奏章,“继续,以后每天都来我这接受考核。”
    李治小脑袋瓜一抬,凭什么?
    不过看了一眼没有表情的李承乾,小脑袋瓜赶紧缩了起来,他怂,他不敢反抗。
    李治都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离开的,小手手都酸了,好可怜,不可太子哥哥也见识到了他的厉害,还夸了他,就是以后每天都得来接受考核。
    但走了几步,就发出哎呀一声,惨了,他忘记院长大人让他也给青雀送饭了,撒腿就跑,去拿了食盒向李泰住的地方跑去。
    李泰头发都快抓掉了,这奏章也太多了?父皇在长安难道也啥事都没干?怎么堆积了这么多?
    正愁眉苦脸忙得抬头的时间都没有,这时候李治小短腿小脸羞红的提着食盒进来,“青雀哥哥,院长大人让我给你送食盒来。”
    哎呀,怪不好意思的,饭都凉了。
    李泰一愣,他都忘记他没有吃晚饭了,对一个吃货来说,这简直不可思议。
    赶紧打开食盒,食盒比较保温,还算有些温度,李泰吃了起来。
    这时候,李治小短腿呆头呆脑地看向一堆奏章,“青雀,你这里怎么也这么多考题?”
    李泰一笑,考题?这可是正儿八经的奏章,以为是学院考试的那些内容啊?不过学院学的东西的确有些惊人,都是教如何解决问题的实策。
    李治抓了抓脑袋,一副得意的道,“刚才雉奴去太子哥哥那里送饭,太子哥哥还用这些考题考雉奴,还夸奖了雉奴,还让以后天天都去接受考核。”
    李泰看了看奏章,李承乾用这些奏章考雉奴?怎么回事?
    突然,李泰心头一震,好像想到了什么,李承乾这个死不要脸的……该不会在挖坑?连雉奴这么点大都不放过。
    但……他能比李承乾更不要脸,不由得露出了笑容。
    李治都被吓了一跳,啥情况?青雀这个笑容好诡异。
    还没弄清楚,就听李泰用一种关怀亲兄弟的声音道,“雉奴,我这也有一大堆考题要考核考核你。”
    李治赶紧摇摇头,他小手手都酸了,虽然被太子哥哥夸奖很开心,但他手酸。
    才要拒绝,就看到李泰横过来的眼神,“不答应?信不信我抽你。”
    “答……答……答应。”
    李治说话都哆嗦,妈呀,青雀好可怕,听说青雀最喜欢欺负其他皇子了,呜呜呜。
    学院的灯都快要熄了,李治才甩着小短腿离开,手酸得抬都抬不起来。
    李泰看着李治给出的答案,眼睛都笑眯了,这小短腿平时唯唯诺诺的,居然还挺厉害啊,批的奏章虽然规规矩矩的,基本都是照搬《十年国策》上的处理方式,有些平庸,但……稍微修改一下足够了。
    李泰的声音传出,“雉奴,我发现你是个天才,记得每天来接受考核啊。”
    天……天才?
    李治被夸得就差飞起来了,满脸羞红,又有点小激动,太子哥哥和青雀都夸他了,他们真好。
    第119章
    李治最近发现事儿有点不对, 因为除了晚上,连中午他都被太子和青雀拉去考核了, 还是开卷的, 可以带上《十年国策》边查阅边考。
    他原本一天撒着个小短腿满学院乱跑, 可开心了,但现在, 只要有那么一点点时间,小手手都酸得抬都抬不起来。
    啥情况啊?这个小迷糊抓了抓脑袋, 然后就将头埋进比他还高的“考题”中,边批阅边露出小激动的笑容,因为太子哥哥和青雀天天都夸他,他天天跟吃了蜜一样, 他能不高兴?太子哥哥和青雀可是从小公认的天才中的天才, 现在两位大天才都在夸他这个小天才。
    只是……太子哥哥好像去和院长钓鱼了,青雀也好像钻进不知道哪一个实验室了,他们居然都不像先生一样守着他考核, 有点点小小的失落。
    而长安,第一批奏章已经运回了太极殿。
    李世民自从将所有奏章都运去了学院后,心情什么的就愉悦了,不回长安怎么的?还不是得每日每夜的给他批奏章。
    看着运回来的一大批奏章, 顺手就拿起一本,这一瞧就懵逼了。
    怎么回事?这字迹不对啊, 李承乾和青雀的字迹他能认不出来,而且奏章上的字明显有些……青涩?
    李世民眉头一皱, 仔细看了起来,批阅的内容也和李承乾和李泰以往的风格有些不同,怎么说勒?中庸保守了很多。
    中庸保守不好吗?不,得看什么世道,比如盛世,首要的就是一个守字,都说开业容易守业难,一点不假,而现在正是大唐迈入盛世的时候,正缺少一个守字。
    李世民眉头越皱越深,又拿起了几本奏章看了看,同样青涩的字迹,有些字迹旁边有些修改,是李承乾或者青雀的笔迹,也就是说李承乾和青雀是过目过这些奏章的,只是……批阅的内容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改的?
    而且这青涩字迹怎么越看越眼熟,“这不是雉奴的笔迹吗?”
    有些震惊又有些不可置信,对旁边的庞德公公道,“你去将雉奴以前的字帖拿来给朕看看。”
    庞德公公一愣,雉奴远在学院,陛下怎么突然想看雉奴的字帖了?
    而且陛下以前可从来没这么关心过他这位儿子。
    庞德公公不敢怠慢,跑去取来了李治以前的字帖。
    李世民对照了半天,绝对没有错,可这是怎么回事?
    又亲自翻阅了好几本奏章,都是按照以往的处理方案,批阅得中规中矩,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稍微有些差池的,也有李承乾和李泰的修改,做了纠正。
    李世民懵逼得很,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他怎么看不懂了?不动声色的对庞德公公道,“让人将这些奏章重新抄录一遍,然后交回中书省让几位丞相核查。”
    庞德公公一愣,陛下批阅的奏章交回中书省核查,这是常规操作,如果没有问题就会直接执行,如果有歧义,就会和丞相们商议,但重新抄录一遍这是什么操作?以前没这流程啊,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庞德公公虽然不明白,但作为李世民身边最得力的公公,当然知道他的本分,答道,“是。”
    然后就开始收拾起一堆奏章了,收拾过程中,不可能看不到奏章上面的字迹,庞德公公都懵了。
    这字迹……明显不是陛下,太子和魏王的,倒是十分像他刚才去取的雉奴的字帖上的字迹。
    庞德公公身体都哆嗦了一下,但皇家的事,他可不敢过问,也不敢参与进去,额头的冷汗一滴一滴的往外面流,他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大把年纪了,还要受这惊吓。
    李世民看了一眼,“安排抄录的人不许传出任何消息,懂?”
    庞德公公冷汗直流的点点头。
    庞德公公走后,李世民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李承乾和李泰这是什么意思,脑门疼,最近这是怎么回事?好像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他明明感觉到了,但就是差最后一层窗户纸没捅破一样,让他有些迷糊。
    批阅的内容他也看了,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也已经被李承乾和青雀纠正过了。
    又看了看新堆积的一堆奏章,得,叫人继续运去学院,他最近得保养保养身体,徐家子说的那个什么枸杞泡水,一天喝多少来着?
    此时,学院,徐长生和李承乾钓了好大几条鱼,正回学校,徐长生看着一天无所事事,天天来找他的李承乾,“太子殿下,陛下不是运了好多奏章来让你批阅吗?你怎么还有空约我钓鱼?”
    李承乾嘴角轻微上扬,“没事,能批完,不耽搁。”
    他只需要回去检查一遍雉奴批阅的结果就可以了,可比原来轻松得多。
    徐长生“哦”了一声,奇怪,早上他问青雀,好像也是这么回答的,批阅奏章不是应该很费时间的吗?
    哎呀,他关系这个干什么,他连朝官都不是,然后就高高兴兴地和李承乾去食堂让族叔做鱼吃了。
    而李治,还在哼着小曲,高高兴兴地做他的“考题”。
    当然,有些问题他也是解决不了的,不过太子哥哥说,除了“考题”不能拿出去外,他可以找同学商议,然后再给出结果。
    于是,他首先找到了李拾遗,李拾遗因为上次偷摸装硫酸的瓶子,还在被罚天天吃包子。
    最终,李治在答应每天分一半伙食给李拾遗的情况下,李拾遗答应了。
    不过,李拾遗这个小机灵鬼,又借着李治班长的身份,狐假虎威,发动小班的全班同学给他想“解题”的方案,于是小班的同学每天都拿着一本《十年国策》翻来翻去,看得中班大班还有先生们一愣一愣的。
    连小班都这么勤奋?大班的同学就更加的努力了,在学院中掀起了一股学习的好风气。
    小班一天热闹得不得了,“李治李治,你一天哪来那么多考题?”
    李治小手手放在桌子上,好酸啊,他连续被考核多久了?答道,“我是班长,考题当然多了,肯定是这样的,当班长的要求可高了。”
    一群小班同学哦了一声,突然一个同学将《十年国策》举得老高,“你们快看,五年前也出现过考题上类似的情况,上面有当时解决的方案,我们稍微改一改,应该也是可行的,不知道班长能不能用来交差?”
    李治高兴惨了,他的考题又解决了一道,还是他的同学班底给力。
    李治小脸美美哒,满脑子想着李承乾怎么夸奖他,一看就不怎么聪明的亚子。
    ……
    学院中,医官们经过一个月的学习,终于学会了怎么接种牛痘。
    这一个月,对于这些太医院的医官们来说,也是神奇无比的,他们似乎学到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不仅开拓了视野,还滋生了不少新的想法。
    对能继续留在学院系统学习的学生,居然充满了羡慕?不由得暗叹,等这些学生毕业,从学院走出来的时候,不知道整个医林会发生怎么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