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21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
    一场赌局,坑了一个博士。
    最近的话题莫过于此。
    有史官动笔,带着笑将其记录在了野史之中,对于大唐来说,也算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它发生在纸张变革的节骨眼上,而且还是这场变革当事人发生的事情。
    故事也在民间流传甚广,颇具传奇色彩。
    欧阳询火了一把,只是这火得让他有点唉声叹气,徐家子还真是……说他聪明劲儿没用到正途上吧,也不对,别人为大唐文教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说他用到正途上吧,他居然连老师都坑。
    不过,徐家子的学院离长安也不算远,来回长安也不算麻烦。
    欧阳询是怀着吃苦念头去徐长生的学院的,所以,他就一个人收拾了一些简单的行李,家人什么的都留在了长安。
    只是等他到了徐家村,被正在喝茶聊天的大祖父和严文殊接去学院后,他是连夜回到长安将他的家属接去学院的。
    他觉得他的人生怕要开启一段传奇的故事了。
    能够到这样的学院任教,非得羡慕死原本国子监的同僚。
    别说任教了,让他呆学院一辈子他都愿意。
    这哪里是学院啊,简直就是人间仙宫。
    现在让他住皇宫他都不去,他就住学院。
    接下来的时间,徐长生又去了国子监几次,拜访了几位教他的其他国子监博士。
    他如今露了馅,就不好忽悠人了,所以一个也没成功。
    当然徐长生是不承认他忽悠技术不好的,而是将责任推在了孔颖达孔祭酒身上。
    因为每次他来国子监,孔颖达孔祭酒就像防贼一样跟着他,小眼睛一个劲在那些博士身上瞪,哪个还敢答应啊?
    徐长生心道,这小老头肯定吩咐了国子监大门的守门人,他一来国子监就去通知他,不然也不可能每次那么刚好的,他都还没有和博士们聊,孔老头就跑来了。
    徐长生见在国子监捞不到好处,只得唉声叹气的离开。
    不过拜访了一圈以前教过他的老师,叙叙旧,也颇有收获。
    他来长安,如果不去拜见他的老师,是说不过去的。
    徐长生在孔颖达的“目送”下气呼呼地离开国子监。
    心道,国子监没有搞头,以为他就没有目标了?
    他还有文坛泰山北斗,裴矩裴老爷子。
    不过,这老头子精明得很,他如何才能让对方上钩?
    徐长生一边走,一边想,然后眼睛一亮。
    裴老爷子名声虽然响亮,但他提出的这一条件,裴老爷子应该拒绝不了吧。
    于是徐长生回了太子府后,带了些礼物又出门了。
    徐长生一出门,街上的人就发现了。
    有热情的人看着徐家子的礼物,远远地问道,“徐家子这是又准备去坑……不对,去邀请谁去你的学院吗?”
    徐长生脸都黑了,什么叫坑?
    他这是诚心诚意的邀请。
    随口答了几句,继续前进,走了一会儿,停在一府邸前。
    裴行俭一家子卖了祖产,花光积蓄买了这么个不大不小的院子,住着也算不错。
    “这是四门助教裴行俭家吧?”看热闹的人说道。
    “难道徐家子打完他那些老师的注意,现在连同窗都不放过了?听说国子监祭酒孔先生现在对徐家子是非常的不满,连带在朝堂上都攻击太子好几次了。”
    “裴行俭的官职不大不小,有政务在,不可能也没有时间去徐家子的学院任教吧?”
    “那徐家子……”
    有人突然一惊,“听说四门助教裴行俭的祖父裴老爷子最近来长安了,你们说徐家子该不会……”
    妈呀,想想都哆嗦,徐家子还真下得了手。
    本来,一个新的学院,现如今有大儒徐文远,礼学丰碑严文殊,书法大家欧阳询,已经足够惊讶人了。
    “徐家子这学院不得了啊,他这学院的先生一个比一个厉害。”
    “徐家子这是准备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学院?难道还想和国子监,弘文馆,崇文馆齐头并进不成?”
    如果徐长生知道他们的想法,一定会说,也太小瞧他徐长生了。
    他的学院必定站在大唐之巅,是大唐的第一学府,人才的摇篮。
    如果是以前,还只是一些普通人家,想着将自己孩子送进徐家子的学院读书,那么在看到相继加入的教书先生后,连一些功勋和世家都开始心动了。
    第84章
    徐长生站在裴家府邸前, 周围看热闹的人还挺多。
    徐长生觉得他在长安,和明星差不多了, 小鲜肉, 嫩得很, 呸,他是靠才华吃饭不靠脸。
    上去敲了敲门。
    开门的管家居然认识徐长生, 那天回长安的路上就有这个管家。
    赶紧将徐长生迎了进来,管家说道, “行俭少爷不在,徐家子先坐一会。”
    徐长生心道,他又不是来找裴行俭的,爱在不在, 他是来忽悠裴老爷子的。
    赶紧道, “不知道裴老先生可在家,长生这次是特意来拜见裴老先生的。”
    管家一愣,也对, 徐家子来拜见老太爷也是说得过去的。
    答道,“徐家子先坐,我这就去通知老太爷。”
    徐长生没等多久,裴矩就来了。
    裴矩这人, 生活阅历之丰富,当世少有。
    他甚至参与过隋灭陈之战, 讨伐过岭南,辽东, 突厥。
    先后效力于宇文化及、窦建德等,最后在大势所趋下降唐。
    所以裴矩经历过的朝代和经历过的事情让他的想法很少会受外界的事情干扰,自有他自己处事的一套哲理。
    裴老爷子估计已经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
    所以要说服裴老爷子这么大年纪出山任教,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徐长生是裴行俭的同窗,又救过宝儿,裴老爷子对徐长生的感观还是非常好的。
    见裴老爷子进来,徐长生赶紧起来行礼,“长生不请自来,叨扰老爷子了。”
    裴矩一笑,“现在的后生倒是礼貌得很,哪像我们那一代的读书人,动不动就一手拿着书一手提着刀上战场,蛮横得很。”
    徐长生:“……”
    裴老爷子身缝乱世,那时的读书人的确和现在的有些不一样,读书人上阵杀敌那是常有的事,不像现在文官和武将分得十分清楚,讲究一个运筹帷幄。
    听裴老爷子中气十足的声音,徐长生也就更放心了。
    裴矩继续道,“徐家子先坐,你和行俭是同窗,先前又救过宝儿,说起来对我裴家是有恩的,来到我这也不必太过拘礼。”
    徐长生答了一句,“岂敢。”
    让他不拘礼就不拘礼,以为他傻,要是他真敢,传出去还不得被人指着鼻子骂。
    裴矩让人上了茶,上了些点心,这才道,“听说你是专门来找老夫的?”
    最近,上门找他的文坛后辈也不少,不过他都以年纪太大拒绝了,不然门前哪会像现在这般冷清,早就络绎不绝了,他现在喜欢清静,不想再受这些颠簸。
    徐长生刚才进府的时候,看外面院子里面一副幽静之景,大概也能猜出几分现在裴老爷子的情况。
    他这是准备享享清福,享享天伦之乐,度过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
    这就难办了,想要让裴老爷子出山更困难了。
    听裴老爷子问话,徐长生答道,“裴老爷子来长安,长生怎么也得上门拜见的。”
    裴矩有趣的看了一眼徐长生,这小子是个滑头,明明是行俭的同窗,却先打着看他这老头子的名号,一定有什么事情。
    裴矩也不戳破,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
    他以前就听过徐家子的一些事情,不过时间都有些久远了,都十来年了,如今进了长安,倒是又听了不少关于徐长生的事情。
    说实话,他这一辈子什么人没见过,但对徐家子他却有些看不懂。
    徐家子之才,可以说哪怕追溯历朝历代,也很少有人能望其项背,要不是他突然因为身体原因销声匿迹了十多年,以他原本的发展速度,恐怕天下无人不识徐家子。
    按理说,这样才华横溢之辈,必定心怀远大抱负。
    可……徐家子他不。
    看看徐家子现在,连个正经的官身都没有,还是那个替东宫管理下人的挂名属官。
    所以事情有些反常啊。
    裴矩看着徐家子,若无其事的问了一句,“现在外面都在传,你改进了造纸工艺,很快大唐的读书人都不必在为买不起纸张而烦恼,这么大的功劳,不知道徐家子准备向陛下求一个什么样的官职?有太子帮衬着,想必只要不太过分,陛下都会答应。”
    求取官职?
    徐长生闻言都哆嗦了一下,他是多艰难才辞掉官的啊。
    他回太子府后,李二还专门找了个公公来询问他身体是否已经好了,潜在意思,好了就快滚来上朝。
    吓得他几天没下床,以此告诉李二他病入膏方。
    知道他来长安这么久了,李二为什么还没有召见他吗?
    就是因为这事把李二气得吹鼻子瞪眼好几天,现在都还没有消气。
    李二属于那种十分爱才惜才之人,哪怕敌方的有才之士他都欣赏得不得了,这才让无数人投奔他麾下,加上徐家子早被他打上自己人的标记,徐家子居然拒绝入朝,他能不生气。
    裴矩看着徐长生的反应,有些惊讶,他不过试探的问一句而已,没想到徐家子居然真的是在抗拒入朝为官。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