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138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徐长生大声道,“各位不信,可以仔细看我给的资料,上面有父母关系的一些记载。”
    这也是花费时间最多的,要不是让李承乾动用了礼部和吏部的官员帮忙,根本完不成这个工作量。
    众人不由得翻了起来,每一条都在仔细看。
    但越看越心惊。
    上面的记录似乎都在验证徐家子所说非假。
    徐长生沉声道,“所以,自古以来,所谓的亲上加亲并非真的亲上加亲,它就是一个魔鬼,不知道造成了多少悲剧,长生昨天前往长安衙门就遇到了一起,亲身父亲将自己的痴傻儿子推进了井里,这……就是亲上加亲的结果,因为错误的结合,毁了一个完整的家庭。”
    众人都哆嗦了一下,当真是人伦悲剧,再凶残的老虎也不会吃掉自己的儿子,但就因为这样的悲剧,一个父亲,却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徐长生的声音很沉重,“请各位大人认真看看手上的资料,这些身体有缺陷的人的死亡原因,他们大多数都是被人抛弃或者死于意外,所以长生昨日所见,并非独一无二,而是桩桩件件,数不胜数……”
    众人心中也是一沉,又是证据确凿吗?
    太子和徐家子还真是干了一件捅破天的事情啊。
    连自古以来,亲上加亲的说法都给推翻了。
    李承乾的声音响起,“父皇,儿臣恳请父皇修改大唐律,凡是近亲三代以内,禁止婚嫁。”
    百官:“……”
    又是要求修改大唐律。
    以前,要是如此频道修改大唐律,算得上是大的变革了。
    每次变革必定腥风血雨,但……
    看了看手上的资料,他们如何辩驳?
    不少人张了张嘴,都怎么也说不出话来,谁希望自己的家族后代中出现身体缺陷痴呆之人?
    其实这也触及了很多人的利益。
    比如长孙无忌,他就张了张嘴,一次又一次。
    因为他才入宫,将他们长孙家的一个女子推荐给长孙皇后,希望这女子成为李承乾的太子妃,这样不仅能让长孙家与皇家更亲近,他的地位也将更稳固。
    他推荐的女子和李承乾正好在三代近亲之内,
    但他敢反对吗?
    要是他推荐的女子成了太子妃,却生下身体残缺的后代,他恐怕也难辞其咎。
    而生下身体有残缺的后代,以这资料上的统计来看,概率还不低。
    别说这么高的概率,就算有一点这种可能,他都不敢。
    所以,虽然动摇了他的利益,他却不敢反对。
    和他情况一样的也有很多,他们要是反对,到时候那些人真生下残缺的后代,别人还不得跑他们家砸他们大门,指着他们鼻子大骂。
    朝堂之上安静了一阵,还是由房玄龄出列,“陛下,徐家子所给……所给证据确凿,臣附议太子的提议,请陛下修改大唐律。”
    一群人也站了出来,“臣等附议,请陛下修改大唐律。”
    李世民点了点头,“准。”
    徐长生松了一口气,擦了擦头顶的汗,他还以为和第一条一样,得他强力争辩,没想到这些人居然就这么被说服了。
    其实说服他们的不是徐长生,而是他们知道他们反对也无济于事,又何必徒劳。
    大唐的朝廷之上,毕竟为国为民的官员更多。
    徐长生也算功成身退,跑回了门口,他原来该站的位置。
    众人还有点恍惚,大唐律一天两改,可以说是十分少有的事情,但因为太子和徐家子,今天却真的做到了。
    朝议继续,徐长生和太子的事情虽然重要,但其他要讨论的事情就未必不重要了。
    国子监博士参徐家子荒废学业的帖子直接被房玄龄扣下了,直接打了回去,提都没提。
    下朝后,徐长生走出金殿,觉得阳光都明媚了不少。
    他算是拯救了很多很多人吧,这样的感觉还不错,至少问心无愧。
    两道政令很快就颁布了,记录进了大唐律,凡是大唐子民都必须遵守,强制执行。
    但在大唐百姓看来这两条命令就特别奇怪了。
    第一条,未满16不许婚嫁,这是什么奇怪的条款,他们以前可不用这样,他们家的姑娘不都得成老姑娘了?更有甚者觉得姑娘就是泼出去的水,他们为什么要一直养这么大?
    第二条,三代近亲内,不许婚嫁。
    这条更离谱,亲上加亲是自古以来的说法,现在居然直接违法了?以后就没有亲上加亲了?
    律法更改,当然有按照李世民的要求进行讲解原因,只是……大唐的识字率……
    徐长生也去看了新法令的颁布,毕竟是他一手铸成的。
    颁发法令的地方,一个老妇人刷地哭倒在了地上,嚎嚎大哭,“我可怜的女儿啊,就是因为太年幼嫁给了他人,难产而死,为什么这条法令不早点颁布啊。”
    徐长生也叹了一口气,希望以后这种悲剧少一点吧。
    又有人紧张地道,“我家娃儿和他表哥定了亲,这可如何是好?”
    那宣讲新法令的人说道,“这条法令是强制执行,也就是说无论定亲与否,你家娃儿和表哥的亲事在三代近亲之列,衙门都是不承认的,也过不了户籍,强行在一起就是苟合。”
    “……”
    有人劝道,“不是说三代以内近亲婚嫁很可能生出残缺的后代吗?你还是尽快死了这条心思吧,我们家邻里家就有一个智障儿子,现在想想他们父母就是表兄妹。”
    那人脸都吓白了,“我这就去退亲。”
    反正衙门都不承认,也是婚嫁不了的,她也不挣扎了,还不如处理好。
    当然这些都是比较开明的。
    而一部分人,看向徐长生的眼神就不怎么友善了。
    小声道,“都说宁拆一座庙不拆一桩婚,徐家子这是拆了多少人已经定好的婚姻,就不怕报应吗?”
    “就是啊,16才能婚嫁,我家女儿本来就订好日子了,这不就得推迟?要是我那亲家以后反悔,我女儿还还找不找得到这么好的婆家?”
    “你这还是好的,我听说不少人家以年幼不适合婚嫁为由,已经退婚了,现在不知道多人在偷偷咒骂徐家子。”
    他们的声音很小,但就是刚刚让徐长生听得见而已。
    徐长生一皱眉,然后就松开了,看向那群长舌妇,一本正经地道,“长生无错,问心无愧。”
    是非曲直,自有时间来判断对错。
    徐长生走在路上,到处都是对他的指指点点。
    他抬起了头,昂首挺胸,他无错。
    但内心还是有些感叹的,那些宣讲法令的人其实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陈旧的观念在这些人心中早已经根深蒂固。
    长柏哥儿也跟在徐长生身边,“长生,我爹说你是为了他们好,可为什么他们还这样?”
    徐长生心道,是啊,为什么会这样?他心中也有些迷茫,
    说他们太愚昧?
    或许是吧。
    这里还是长安,比较开明的地方,也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地方,尚且如此,其他地方骂徐长生的恐怕就更多。
    谁喜欢被人骂?
    徐长生反正不喜欢。
    居然敢骂他,徐长生气鼓鼓的,他可是拼了好大的力气在帮助他们,他非得让这些无知的人知道,他主张的这两条大唐律是正确的。
    至于怎么让更多的人知道他为什么要主张这两条大唐律?
    光靠那些站在布告栏下宣讲新法令的人根本不够,他刚才就看了,围着听讲的人虽然不少,但相比整个长安乃至整个大唐的人口,那才几个啊。
    也就是说,知道为什么颁布这两条法令的人少之又少。
    这可不行,不理解的人还不得天天骂他。
    徐长生心一动,就往家跑,他准备办一个大唐都市报,让所有人都知道,他到底该不该被骂。
    他要把他主张这两条法令的理由写在大唐都市报上,当然随便也能宣传宣传他们徐家村的新品,还有他的一些小科学知识。
    第58章
    徐长生准备办报纸, 也不是没有考虑过现在的条件。
    他们徐家村现在就有一个很小的印刷厂,厂也算不上吧, 就一个小房间。
    他的儿童科普读物和《西游记》的票就是在那个小房间印刷出来的, 而且还是彩色印刷。
    所以, 地方虽小,工艺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办报纸, 第一需要内容,第二就是印刷了, 大量的印刷,至少要满足长安之地的需求。
    第一期的内容他已经想好了,主要是讲解为什么要16岁以后才能婚嫁,以及三代近亲为何不能婚娶。
    他现在被骂得可惨了, 他得为自己正名, 让骂他的那些愚民自己打自己的脸去吧,哼。
    当然,光是这样肯定吸引力还不够, 要成为畅销的报纸,一定得有有趣的东西。
    他准备将报纸分成好几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就用来写大唐最新发生的大事件,被他称为新闻板块。
    所谓新闻,当然是写大家都关心的内容了, 这样才有热度,他现在是朝官, 正好可以接触到一般人接触不到的新闻。
    第二个板块,就是小说板块, 正好将他的《西游记》连载完毕,西游记现在都还是口口相传,虽然说口口相传也精彩无比,但其中未免遗漏和传得似是而非,让听的人摸不着头脑。
    这中情况不用想,都知道肯定存在,他正好用纸质的方式来补足这一方面。
    小说板块也是最不用担心的,光是《西游记》都能连载好久,更不要说他还有好多动不动几百万字的牛逼小说。
    这个板块也是最能黏住用户的,他还不信大唐的人看了他的小说,会忍住不买下一份,所以,他的大唐都市报,他一点都不担心卖不出去。
    第三个板块,被他称为科学小讲堂,用来讲述一些科学小知识,算是传播科学基础吧。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