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12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只是可惜了这么漂亮的童子拜寿图,居然被我们给吃掉了。”
    “……”
    徐长生吃了一会儿,就觉得味道单一了,跑了出去。
    最高兴的莫过于一群小朋友,怎么也舍不得出来,而且甜食对小朋友有一种天生无法抗拒的诱惑力。
    不过,他的童子拜寿图虽然看上去大,但耐不住这里人多啊。
    没多久,整张图都给吃没有了。
    百官走出来的时候,表情特别奇怪,看向徐长生,“徐家子,以后吃食莫要做得这么漂亮。”
    害得他们都下不去手,一边吃还一边有一种负罪感。
    徐长生:“……习……习惯就好。”
    宴会继续。
    接下来就没有徐长生什么事了。
    都是一群大臣和李二拉拢拉拢感情,聊聊天什么的。
    不过隔得远远的,徐长生似乎都能听到好像有聊到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
    徐长生松了一口气,终于算是将李二陛下的生日宴糊弄过去了。
    无论是《西游记》第一回 猴王出世的表演,还是他如同童话一样的童子拜寿图,花费的时间可都不少。
    心道,这么难忘的礼物,李二陛下应该十分满意吧。
    那么皇宫采购他们家的香皂和油肯定跑不掉了。
    他都忍不住给自己点一个赞,他就是一个完美的业务员。
    李二的生辰,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交际宴会。
    不同层次的官员有不同层次的交流圈,徐长生就惨了,他好像是一个平民,没人和他说话啊。
    也不是没有,徐长生看着围在他旁边的一群小皇子小公举,叽叽喳喳。
    徐长生内心是拒绝的,他是成年人啊。
    可是除了和他们交流,似乎就没人了,就当奶孩子吧。
    “徐家子,下次你们家的自行车运来长安的时候,直接卖给我们吧。”一群心机鬼还对自行车念念不忘。
    徐长生随口应付着。
    天色逐渐偏晚,宴会也接近尾声。
    徐长生以为该散场了。
    但……一个小公公跑了过来,“徐家子,陛下宣你上去。”
    徐长生一愣,这个时候,文武百官都在,找他干什么?
    不敢怠慢,走了上去。
    这时,大唐的几位大佬居然都在李世民旁边,眼睛看向徐长生,表情怎么说勒?有些难以猜测,反正徐长生看不出来,这表情是什么意思。
    要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就算是采购他徐家村的香皂和油也用不着这么大阵仗吧?
    徐长生跑了上去,“平民徐长生参加陛下。”
    他得将身份放低一点,就算他犯了什么事儿,这么多大佬也不用和他一个平民计较吧?
    李世民点了点头,“徐家子,可知道朕叫你来是为何”
    徐长生摇了摇脑袋,他怎么知道,都说伴君如伴虎,现在可是皇权至上的年代,他得小心点,想了想,他挺本分的啊,应该没有犯事儿吧?
    这时,李世民正了正神,大声道,“徐家子,且上前听封。”
    徐长生一愣。
    周围还在独自聊天的人也停了下来,看向上方。
    李世民继续道,“徐家子贡献制冰之法,于国于民有益,当赏。”
    “徐家子贡献滑轮组之法,使我国工程建设消耗大减,于国于民有益,当赏。”
    “徐家子贡献养猪新法,于国于民有益,当赏。”
    “徐家子制作渔网使我大唐百姓保住了收成,当赏。”
    “徐家子贡献隆田之法,使稻谷产量大量提升,于国于民有益,当赏。”
    “……”
    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将徐长生都给打晕了。
    晕的还有一群大臣。
    这……
    陛下这是准备大肆封赏徐家子了。
    如此,徐家子算是光耀门楣了。
    而且,陛下就算重赏徐家子,他们也说不出什么反对的话来。
    一条一条利国利民的条款摆出来,可都是实打实的利国利民之举,他们怎敢反驳。
    只是,徐家子才四岁啊。
    想一想他们家四岁的孩子在干什么?
    就以光耀门楣而言,徐家子当为所有世家子弟,寒门学子,乃至大唐所有少年的楷模。
    就是不知道陛下的赏赐是什么,但一定不会轻,这些条目加在一起,赏赐轻了陛下脸上也不好看。
    李世民说道,“敕封徐家子正七品官衔,太子秘书郎,中书舍人。”
    众人一愣,居然是正七品。
    一般人,官职都是从九品开始,有些意外,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刚才陛下罗列的那么多功劳,任何一条其实都能让一个官员升职,哪怕是徐家子从九品开始做起,这些功劳也已经足够他升正七品了。
    像让稻谷产量增产四成这种事情,要是徐家子背后有世家或者其他关系的话,光这一功劳,就已经不只是正七品,可惜徐家子出生平民,背后没什么大的势力支持,寒门出生一个。
    太子秘书郎,中书舍人,是东宫属官,执掌东宫宿卫,监管秘书,侍从等职责。
    当然,徐家子这么点大,肯定是不能执掌东宫宿卫的,太子秘书郎,中书舍人一职,主要由四人当此职,具体负责什么,就看太子安排了。
    众人点点头,李二陛下的安排合乎情理,大家都知道徐家子和太子关系好,封一个东宫属官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还是特别看重的人才会封这个官,东宫啊,不出意外那可是未来的皇帝,在东宫任职,可以想象,以后肯定是会被重用的。
    但,李世民的声音还在继续,连他身边的几位大佬都是一愣,刚才和陛下商讨之时,也就是这一官职而已,为何陛下还在继续。
    只听李二继续道,“……兼职从七品宣义郎。”
    兼职从七品?比正七品的官品还要低。
    但……李世民的声音才落,几个官员同时站了出来,“陛下不可。”
    从七品宣义郎是个闲散官职,不领什么职务,但……它和正七品的太子秘书郎,中书舍人不同。
    这个官职他得上朝啊。
    也就是说,一个四岁孩童,他得上朝。
    李世民的声音一落,一片哗然,他们都不敢相信,他们和一个四岁孩童同时上朝会是个什么诡异的情形。
    不少官员都站了出来,“陛下不可,宣义郎虽然是闲散官职,并无要职,但……敕封徐家子此官职不妥。”
    徐长生也有些愣,他不知道这些官什么用,但李二陛下一次居然赐予了他两个官职,太给力了,他得领两份俸禄吧?
    闲散官也是有俸禄的。
    美滋滋。
    当官的俸禄应该很不错吧,美滋滋。
    只是他还在美滋滋的时候,没想到居然站出来一群人反对。
    瞬间就不开心了,怎么的?他还不能当个官了?
    陛下都说了,这是他的功劳换来的,他名正言顺,又不是走后门。
    李世民心道,他费尽心思让徐家子进入朝廷,为的不就是这一刻。
    他要让天下寒门子弟看到,他重视寒门。
    如果光是封一个东宫属官,肯定有人认为是因为徐家子和太子关系好的原因,而不会想到他的寒门身份。
    但直接封一个宣义郎就不一样了,这可和东宫没什么关系。
    反正,如论如何,今天这官徐家子当定了。
    李世民身边的几个大佬都一脸诧异,陛下这是何意?为何要封徐家子一个宣义郎?
    李世民面无表情,说道,“诸位可是觉得徐家子的功劳当不得这个官职?”
    “这……”
    功劳连正七品都当得,更何况是一个从七品。
    但这不是功劳大小的问题,而是徐家子才四岁……
    有官员站了出来,“陛下,这与礼不符。”
    李世民一笑,“哦,说说看,和哪条礼不符?”
    大唐礼法,他还能不熟悉。
    那官员一愣,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
    又有官员站了出来,“陛下,根据我大唐律,的确没有不许四岁孩童上朝的规定,但陛下,历朝历代,可有此先例?”
    李世民早就想好了说辞,“诸位都知道甘罗十二为相,在甘罗之前可有此先例?”
    “嘶!”众人忍不住嘶了一声,陛下竟然将徐家子和甘罗相比。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