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117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世民也叹了一口气,明明就是丰收年,却……
    麻雀又小又能飞,能将它如何?
    但还是说了一句,“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对策?”
    百官沉默不语,这是经年累月的问题了,如果有好的办法,早就提出来了。
    而且,现在还只是小麦收割的开始,在等一段时间,麻雀会更多,田里的小麦能收割多少都是问题。
    李世民也是一叹,无论是灾年还是丰收年,怎么苦的都是他大唐百姓。
    这时程咬金有些扭扭捏捏的。
    李世民一愣,怎么卢国公似乎有话要说?
    一般这种国策的事情,都没武将什么事,他们也拿不出什么好策略,打仗的时候才用得上他们。
    金殿上有些死寂,李世民开口道,“卢国公可是有话说?”
    百官一愣,特别是文官一列,这种时候,卢公国凑什么热闹?平时这种时候不都是站那听着?
    程咬金站了出来,“陛下,大家都知道俺在洛阳加盟了两家徐家超市吧。”
    众人都愣住了,卢国公这是要说什么?
    李世民也愣住了,别看卢国公五大三粗,平时大咧咧的,其实熟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细心之人。
    可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提他加盟的两家徐家超市?
    魏征眉头都皱了起来,如此大事之前,岂能突然将私人之事拿上朝堂来打断众人。
    程咬金继续道,“大家都知道徐家超市生意火热,洛阳的也一样,所以进货比较频繁,前两天俺府上的人就去徐家村进货了。”
    众人嘴角都开始抽了,卢国公简直岂有此理,这里可是金殿。
    正要呵斥,这时,卢国公继续道,“进货的人回来,给俺带了一大麻袋麻雀,说是徐家村多得吃不完,还有,这次进货中多了一种新品,是一种奇怪的渔网,徐家的人特意交代,这种渔网除了捕鱼,还可以捕麻雀,听说送俺那一袋麻雀就是用渔网捕的。”
    渔网捕麻雀?
    金殿之上落针可闻,它到底是渔网还是鸟网?
    听得人一愣一愣的。
    这时,秦琼也站了出来,“我秦府的人去徐家村进货的时候,也被送了一麻袋麻雀,听说是格外福利,我看明明是他们吃不完。”
    又有几个武将站了出来,“我也得了一麻袋麻雀,当时还好奇,怎么抓了这么多。”
    全都是徐家超市加盟商。
    李世民都愣住了,送了这么多?难道徐家村真能捕捉那些到处飞让人束手无策的麻雀。
    房玄龄也站了出来,“陛下,老臣也收到了一麻袋麻雀,不过老臣没怎么过问徐家超市的事,倒是不知道有能扑麻雀的渔网售卖。”
    要是他知道,也不用等一群武将提出来了。
    李世民点点头,“如此看来,徐家村真有捕雀之术,快快让人将那徐家村的渔网取来一观。”
    很快就有人将渔网取了来。
    而且,送网来的正是大伯徐正,因为李二让人将徐家的人带来,有些问题要问。
    大伯还是第一次上金殿,都有些懵。
    朝廷百官围着渔网看个不停。
    “它是如何捕鸟的?”
    “如此纤细的渔网,岂不是用不了几次就坏了”
    “不对不对,这材质不对,和以往的渔网大有不同。”
    百官看向大伯。
    徐正懵得不得了,赶紧答道,“这是长生研究出来的新材质,十分耐用,虽然看上去纤细,但比以往的渔网更经久耐用,而且捕鱼效果更好,价格也便宜。”
    说完还加了一句,“长生说这种材料不够环保,用坏了必须回收,由我们徐家村处理。”
    百官哪听得懂,听到价格便宜,点了点头,赶紧问了一句,“它可能用来捕麻雀?”
    徐正也是一愣一愣的,居然问他渔网能不能捕鸟,这是什么怪问题?
    不过,他这几天可是吃了好几天麻雀,当然知道徐家村现在晒粮食的地方,果树上,都立了这些渔网,就是用它捕捉的麻雀。
    答道,“可以,我徐家村正是用它捕的麻雀。”
    一片安静,然后满脸惊喜。
    “陛下,吾等秋收有救了。”
    李世民也是一喜,有徐家村的例子在,肯定假不了,加上渔网便宜,可行,说道,“赶紧去徐家村核实,如果确实有效,督促徐家村大量生产渔网,务必运送到大唐十道。”
    大伯徐正提醒道,“用坏的渔网不要丢弃,我徐家村高价回收。”
    渔网也是塑料回收机制中的一环。
    自有官员前去办理相关事宜。
    大伯也跟着下去,走路都带风,他一个老百姓居然上了金殿,虽然也就说了两句话。
    金殿上原本愁云惨淡的气氛都变了。
    “这个徐家子,有好东西居然不提前交出来,害我等愁眉不展了这么久。”
    “可不是这个理。”
    “如果这渔网能护住粮食,哪怕一成的粮食,徐家子也算立功了。”
    “这可是为天下百姓保住了粮食,功劳可不小。”
    有人提议道,“陛下,徐家子有恩于百姓,还请陛下重赏。”
    李世民想了想,道,“上次徐家子提出的养猪新法,有利于民生,朕还在想着怎么奖赏他,如今,他又制造出能捕麻雀的渔网,这样吧,等渔网的事情落实,一并奖赏。”
    百官点点头,不少人脸上羡慕,徐家子才四岁,居然就屡立功劳,又和太子交好,怎么看能前途无量。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徐家子可是他作为寒门代表安排进朝堂,本来觉得年纪实在太小,还得等几年才能见效,没想到居然屡屡给他带来惊喜。
    看来他还是太保守了,有些步伐可以加快一点。
    而被李世民寄予厚望的寒门代表徐家子,正和一群孩子在后山掏鸟窝。
    “长生长生,好多麻雀窝,好多鸟蛋。”
    徐长生心道,难怪他们徐家村这么多麻雀,抓都抓不完,原来都在山里安家了,生了一窝又一窝。
    看他直捣老巢。
    麻雀蛋虽然小,但烤来吃特别好吃。
    当然,他是不敢在山上生火的,要是发生火灾就罪过了。
    除了捣鸟窝,他们还带了渔网取捕鱼。
    徐家村山下就有一条河流,正是秋季鱼肥的时候,河鱼味道比池塘养的鱼可好吃多了。
    徐长生和一群孩子疯得都快忘记他是个读书人了,这样无拘无束的快乐十分难得。
    等徐长生和长柏哥儿提着鱼搂着一捧麻雀蛋回徐家村的时候,他才知道朝廷来让他们生产渔网了。
    大生意啊,眼睛都亮了,这可得赚不少钱。
    但……
    大祖父正和前来的官员交谈,“这次的渔网,我们徐家村只收取成本费用和一些人力费用。”
    那官员感恩戴德,“天下的百姓一定会记住徐家村的恩惠,陛下一定会记得徐家村的付出。”
    这次购买渔网,可得朝廷补偿不少钱,哪怕这样,对大唐百姓来说也是一笔额外开支。
    徐家村愿意低价出售,为天下百姓带来了实在的好处。
    徐长生耷拉着脑袋,唉声叹气,但他听了一会儿也就知道,这是国难财,的确不可取,他徐家超市还挂着利国利民四个字,他可不想被人说欺世盗名,人啊,有些东西还是要坚持的。
    他虽然知道麻雀在古代危害极大,但没想到危害居然到了这种程度。
    想了想漫天赶都赶不走的麻雀,他知道这个官员没有夸大说辞。
    既然是为国为民,不赚钱的事情,徐长生扭扭捏捏地看向面前的官员,“这事儿陛下知道吧?”
    那官员一愣,然后笑了,“徐家子放心,陛下说了,你上次提出新法养猪有功,加上这次为百姓保住粮食,到时候一并赏赐。”
    徐长生松了一口气,这就好。
    他又不是圣人,无私奉献这等好事肯定要让陛下知道啊,况且做好事的人不赏赐,以后肯做好事的人就会越来越少,那就罪过了,可不能开先例。
    既然陛下知道,徐长生又没心没肺地跑去玩了,走的时候还让大祖父送一点麻雀给这位官员。
    徐长生想了个办法,就是将麻雀炸了抽真空,放徐家超市卖,味道真的不错。
    这个假期,他风风火火的玩个痛快,当然也不全是玩。
    比如,他现在带着一群孩子到处跑,但还是会抽空让他们拿出儿童科普读物来教他们。
    他可不会忘记,他每次宣学的时候,那一双双迷茫的眼睛,他明明已经尽力简单的讲了,可别人还是听不懂。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一点基础没有。
    徐长生要散播科学的种子,那么身边这群小孩子是最好的对象。
    年龄小,世界观还没有彻底形成,观念很容易改变,教这群小孩子说不定比教那些读书人还快一些。
    比如,现在问这群小孩子,他们都能回答出水的三种形态,还知道怎么改变水的形态。
    这种东西在小时候教给他们,他们会根深蒂固的记在心里,当成常识,而大人,只会当成十分奇怪的东西。
    山野之中,每个孩童腰间都挂着一个算盘,手上拿着一本彩色的书。
    坐在大树下,开开心心地念着书上的内容。
    徐长生崇尚的是因材施教,并非一定要在安静的教室中才能教学。
    看他面前的这些学生,不就学习得特别认真特别感兴趣。
    如果不感兴趣,是很难学好的。
    长柏哥儿最嘚瑟,因为这些他都学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