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82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李世民一愣,“这么说来,根本没有什么呼风唤雨之术?”
    徐长生一叹,“没有,不过是人为而已。”
    虽然这么说,下面那些大臣脖子还是伸得老长,想要看看书上到底是什么内容。
    李世民翻了翻,明明全部都是在否认神鬼之说啊,青雀怎么就反其道而行之。
    不过,这书上的东西还真是新奇,以前都没有见过,甚至有些被说成是常识,他却看不懂。
    整个金殿都是李世民翻书的声音,以及下面脖子伸得老长的一群大臣。
    半响,李世民才抬起头,“还真是有趣。”
    徐长生一笑,“只是常识而已,当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以后,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稀奇的了,更不会将它们当成神鬼之说来糊弄人。”
    可不是糊弄人嘛,那小胖子就凭一个淀粉遇碘变蓝的反应,就将一群人糊弄得一愣一愣的。
    李世民又看了一会儿,除了有趣也看不出个所以然,然后说道,“徐家子,你救助江南道百姓有功,想要何赏赐?”
    正事儿来了。
    徐长生知道,虽然是李二在问他,但他要是回答一个让李二下不来台的要求,估计倒霉的还是他。
    徐长生说道,“长生有一愿望,望陛下答应。”
    “说。”
    徐长生继续道,“长生想要在国子监门口宣学的资格。”
    散播科学的种子,就从这里开始吧。
    所有的人都愣住了,徐家子,一个四岁孩子居然想像弘学大儒一样宣学?
    这这……
    有人刚想开口,但又闭上了,以前他们用徐家子年幼为借口反对之事,到头来打的都是他们的脸,现在还是先静观其变吧。
    这就是徐长生前后帮助解决突厥借粮问题和解决江南道病情的事情后显现的效果。
    至少没有人会因为他的年龄不加思考的进行反对了。
    李世民觉得有趣,“你准备向天下读书人讲什么?”
    徐长生挺起了腰杆,“科学。”
    第41章
    徐长生的回答让殿上的人都愣住了。
    科学是什么?
    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说这么一门学科。
    徐长生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 “它是研究世界的本质,探索万物变化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在这个与众不同的时代, 徐长生第一次郑重其事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再也不想面对那种, 明明是救人, 却被无数人谩骂的场景。
    他不怪任何人,因为他们的认知是不同的, 也怪不得别人。
    但……他要让所有人知道,他们以前的认知都是错误的, 都是愚不可及。
    “比如,我的这本儿童科普读物上面提到的,雨形成的根本原因,四季变化是何缘故, 日夜交替的现象又是为何……, 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看见它们的本质,这就是科学。”
    侃侃而谈。
    或许说得有些复杂, 但殿上都是聪明人,大概也听懂了一些,不由得面面相觑,“徐家子, 你又怎么保证,你说的本质就是正确的, 而不是歪理学说?”
    徐长生一笑,“这就是科学有趣的地方, 支撑起科学的不是什么信仰,而是用证据说话,我所讲的科学,每一个点必定有让人无法辩驳的事实为依据,而不是靠推测,靠信仰凭口胡说。”
    “就像你们说什么妖魔作祟,可有任何依据?不过是以往的信仰支撑着你们的这个想法而已,但事实就是它是无凭无据,凭空想象而已。”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很多东西都是长久以往的习惯和信仰在支撑,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徐长生继续道,“而我说的科学依据,是通过无数实验验证得出的结果,以后,我所宣之学,每一个观点,必定用具体的实验来进行展示,这也是支撑科学理论最基本的东西。”
    用具体的实验来进行展示
    徐家子说的这门学说倒是有趣,和现如今的学说完全不同。
    现如今的学说,可没有什么用实验来证明的说法,多为心证,唯心而已,这也是古代思想家哲学家百花齐放的一个原因。
    徐长生提出的,更多的是唯物主义思想,和唯心主义是有很大区别的。
    至少在殿上百官看来,新奇得有些超乎想象。
    徐长生继续道,“陛下,我所要之赏赐,不需其他,唯此而已。”
    一个宣学的机会。
    李世民心里想得更多,徐家子这个学说,简直就是在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对着干。
    天人感应就是唯心主义,是悬挂在皇权之上,节制皇权最锋利的一把剑。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可没有任何事实证据,要是徐家子用那什么实验来一一推翻……
    那就有意思了。
    李世民不动声色,说道,“诸位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站了出来,“微臣觉得可,不过是宣学而已,旁人能不能接受,还得看徐家子的学说是不是被大家认可。”
    他这是投之以桑榆,报之以桃李,徐家子让太子名声大涨,他如今在这事上帮上一句也无不妥。
    长孙无忌这人,怎么评价勒?说他是好官吧,他还真不是,很多时候他的私心胜过了为国为民之心,说他是藏污纳垢的奸臣吧,又没到那程度。
    孔颖达眉头皱了一下,李二陛下能看出来的问题,他这个儒学代表,孔门后人又如何没有察觉到。
    天人感应是儒教重要学术之一,徐家子这所谓的科学简直直指天人感应之说。
    但……乱世佛道盛世儒,说到底儒学也是为帝王服务,用天人感应节制皇权,本就是将儒学和帝王对立起来,再加上,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和他孔门也有些不对付,别忘了子不语怪力乱神。
    这句话说的可是,读书人去谈论神鬼之事干什么!
    李世民现在心中如何想,他或许比殿上任何人都清楚。
    叹了一口气,站了出来,对徐长生道,“徐家子,希望你莫要忘了,你出自国子监,你的老师多是儒门鸿儒,你祖父徐文远也是儒学大家。”
    说完也不再说什么,徐家子毕竟只有四岁,就算给他这个机会,也未必能对根深蒂固的天人感应之说产生什么影响。
    徐长生一愣,然后赶紧抱拳,答道,“学生紧记。”
    他所宣之学,非儒门之学,所以最大的困难其实就是这些鸿儒,毕竟当世显学唯儒家独大。
    可别小看这一点,别忘了,百家齐放的时代,诸子百家争斗的凶残,什么墨家名家杂家纵横家,不都败在了儒家之手。
    这些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才是真正的兵不血刃之辈,要是这些大儒都与他为难,他的宣学之路将困难重重。
    徐长生对儒家其实也没什么意见,甚至有些推崇,儒学有些不好的地方,但好的地方更多,不然数千年的儒门独大也不是没有理由。
    在现代有很多贬低儒学之人,说儒学束缚了其思想,其实也不过是盯着儒学不好的一面一直踩,而没有看到其美好的一面,一直盯着黑暗看的人,内心恐怕也光明不到哪去。
    文官中,本有些人眉头紧皱,但看到连儒门代表孔颖达都没说什么,也只得偃旗息鼓。
    见无人反对,李世民脸上带着笑道,“徐家子,就准你所请,一个四岁孩童就宣讲自己学术,这也是我大唐文教繁荣的象征,而文教繁荣,无不预示着盛世的开启。”
    “陛下圣明,我大唐盛世指日可待。”官员齐呼,这是一种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徐长生脸色也带起了笑容,这是他在大唐真正迈出的第一步。
    殿上其乐融融。
    这时,一传令兵跑了进来,“禀陛下,长安发生一起离奇抢劫案。”
    众人一愣,一起抢劫案有必要报上金殿?
    不由得竖起了耳朵,恐怕此事有蹊跷之处。
    传令兵看了一眼徐长生,这才道,“徐家车队在长安城外被一群身手不凡的蒙面人抢劫,徐家超市在同一时间也被一群蒙面人闯入。”
    徐长生都惊呆了,居然和他们徐家有关?
    他们家才起步,也不算富裕,这些人抢什么啊?抢油?该不会抢他们家的豆干吧?那也太……
    传令兵继续道,“所抢之物,乃徐家准备在徐家超市出售的神仙书,一本不剩,其他物件全部原封不动。”
    抢……抢啥?
    徐长生一愣,身手不凡的蒙面人,这么大张旗鼓,不顾这里乃是天子脚下,就敢作案,就为了抢他的儿童科普读物?
    等等,古代的书可是很贵的,抛开印刷工艺不说,光是纸都得花好大价钱才能买到。
    徐长生脸都黑了,这次亏惨了,忍不住道,“这些贼子胆子也太大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在长安就敢抢劫。”
    徐家村赚的都是辛苦钱,居然就这样被抢了,气死他了,“到底是什么人,居然其他东西原封不动,只抢我的书?”
    只对徐家的神仙书感兴趣,而且还身手不凡,大殿上,李淳风眉头皱了一下,这事恐怕和最近长安城中越来越多的道家中人有关,他本就是道家中人,徐家子手中的神仙书对他们有多大诱惑他最清楚,不过徐家子不都说了吗?在徐家超市进行售卖,这些人怎么还出手抢夺。
    李淳风只是猜测而已,说出来道家就真的得罪陛下了,这是在挑战大唐的治安法制,哎,叹了一口气,道家最终追求的是长生永恒,但太过缥缈,也不知道道家以后的路在何方。
    脸最黑的估计是李二陛下了,他才嘉奖徐家子,结果在长安就有人将徐家给抢了,这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抢他的功臣。
    不怒自威,说道,“长安的治安何时如此懈怠?”
    下面有几人脸都白了,这是在说他们失职,赶紧出来请罪,他们也晦气得很,到底是什么人给他们不痛快。
    “彻查,必要还我长安百姓一个安宁。”李世民说道。
    “臣等领命。”
    原本其乐融融的大殿之上,也被这事给搅和了。
    徐长生离开的时候,一半是开心一半是不高兴。
    开心是因为他有了宣学的资格,不高兴就是,这次真的亏大了。
    他得赶紧去看看损失。
    骑着大白跑到徐家超市,超市现在围了不少人,都是看热闹的。
    徐长生让大白开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