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46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孔大人是读书人,应该是看不上金银,他也送一棵不要钱的灵芝吧。
    边走边在想,还有谁夸奖过他来着,他得一一上门感谢。
    古代就是这点好,人情味十足,他得学着点。
    第31章
    孔颖达从徐家的新超市出来后,心情就愉快了,
    还好, 徐家并没有像魏征说的那样, 以商谋取暴利,虽然弄出了个莫名其妙的会员制度, 但价格的确没有上涨。
    弄清楚了情况,孔颖达松了口气, 不然他这个推荐人脸上就不好看了。
    现在整个长安谁不夸他一句慧眼识英才,读书人嘛,什么都可以不在乎,唯独名这一点无法不放在心上。
    想想时间, 徐家子也该进国子监了, 到时候得好好和这个后生聊聊,一定要认真读书,等读书有所成, 他这个推荐人面上也有光。
    不过想想,连太子都认可的徐家子,才华是肯定的,品质嘛, 皇后娘娘赞他品学兼优,应该也是顶好的, 这样的话考取功名应该不难。
    而且,徐家子那道通过太子之手张贴到国子监的数术题, 至今还没有人找出规律。
    听说祖老博士的孙子倒是得了些提点,最近正在闭门研究,三更半夜都能听到痛苦的哀嚎,研究得都快癔症了。
    这么难的数术题徐家子都会,更别提什么经义策论,毕竟读书人都是先读书再去花少量时间学君子六艺。
    想到这,孔颖达更不疑徐长生的才华了,只等着徐家子一举成名天下知。
    越想越心情舒畅,经过国子监门口的时候,孔颖达突然说道,“先停轿,老夫今天要为国子监门外的学生讲学。”
    国子监,作为大唐的最高学府,不是什么人都考得进去的。
    这些没考进国子监这个读书人圣地的学生们,很多时候会聚集到国子监门口,因为一些高义的国子监博士,时不时会在国子监门口讲学,惠济天下读书人。
    今天也一样,不少学生都聚集在国子监门口等待,看看是否有哪位弘学博士会讲课。
    孔颖达走过去的时候,一群学子都激动了。
    “竟然……竟然是孔老大人亲自讲学。”
    “快,快去告知同窗和好友!”
    奔走相告。
    孔颖达盘膝坐下开讲的时候,周围已经坐满了人,作为国子监祭酒,才学无须质疑。
    这样盘坐在国子监门外宣学,已经是长安家喻户晓的事情,并不奇怪,反而被读书人交相称赞,传为佳话。
    徐长生要去的孔祭酒的府邸,正好在国子监不远。
    经过国子监的时候,都愣住了。
    这是在干什么?
    好像邪教开大会!
    看看,那老头摇头晃脑的,一看就是邪教头子。
    下面的人还听得如痴如醉。
    徐长生也跑了过去,他也听听。
    讲的居然是四书五经,引经据典好不厉害。
    只是徐长生对这些不太感冒,不过对方的确讲得好,不由得对最外围的一个如痴如醉的学生问道,“喂,这老先生谁啊?这么厉害,简直舌绽莲花。”
    那学生头都没回的答道,“当然厉害了,讲学的正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老大人。”
    幸好他没回头,因为大白正对眼前的脑袋挺感兴趣,这人坐着,脑袋刚好在大白嘴巴的位置。
    孔颖达老大人?还真是邪教,不对,文教头子。
    徐长生眼睛都亮了,他不正要找孔老大人嘛。
    孔颖达上了年纪,没讲多久就有些精力不济,有些遗憾,难得他今天心情好,却是讲不长久,毕竟这里不是国子监内,盘坐地上,风吹日晒,并不好受。
    “今日就到此为止。”孔颖达在仆人的搀扶下站了起来。
    徐长生早就等不及了,刚才孔大人讲学,他又不敢打扰。
    上次去房相那,也不知道抱大腿成功没有,徐长生看向孔颖达,这个大腿虽然没有房相粗,但也是顶好的,看他小马屁精的厉害。
    孔颖达刚站起来,就被一声大叫吓了一跳。
    “好,老先生讲得真真好。”
    徐长生小短腿跳起来拍手,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嗯,略显夸张。
    徐长生一个劲的跳,一个劲拍手,一个劲叫好。
    孔颖达先是一愣,然后嘴角上扬,这谁家孩子啊,这真是不错,就是太激动了,害得他被赞得都有点不好意思。
    孔颖达心情越来越不错,他觉得今天一定是十分美好的一天。
    只是,那些学生就脸色有点发白了,连连向四周散开,因为……有一只大老虎站在他们身后啊,他们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听说长安城中来了一骑虎小童,没想到居然是真的。”
    “这种事情,巡抚司居然不管?造成混乱了怎么办?”
    好吧,已经混乱了。
    “听说这小童背后,有贵人替他担保,所以巡抚司的人才没敢管。”
    “背景似乎有些大啊,也不知道是什么贵人,这种事情都敢担保。”
    比起这些学生的惊慌,孔颖达脸色都没变,他经历过的事情,比路遇猛虎要凶险得多,他早明白,人有时候比猛虎可怕得多,只是有些惊奇的看了一眼灵性十足的大老虎,然后说道,“大家散去吧。”
    一群学生连连应是,看向大老虎的表情什么都有,然后陆陆续续地离开。
    孔颖达看了一眼徐长生,“小后生,这里是长安城内,就算有贵人担保,就算这大虫真不咬人,以后也莫要做那惊吓人的事情。”
    说完,准备上轿回家。
    徐长生还在发愣,他不吓人的话,怎么才能被赶回徐家村?他现在可是时时刻刻想回徐家村搞建设的。
    回过神,就看到孔颖达正要上轿离开,赶紧跑了过去。
    徐长生礼礼貌貌地跑到了孔颖达轿子面前。
    孔颖达一愣,“小后生,可是有事?”
    徐长生像大人一样作揖,虎头虎脑的,看上去奇怪得很,“学生刚才听先生讲学,胜读十年书,收益匪浅。”
    孔颖达看着有模有样的开裆裤,嘴角微不可查的上扬,这孩子嘴巴也太甜了,不知道哪家的好孩子,只是吧,他刚才主讲的策论,他一个小开裆裤能听懂?
    这么小只的孩子,蒙学估计都没开始,就算家学渊源,最多也就识得一些字吧。
    孔颖达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小后生倒是个读书的材料,以后进学,也当保持这份赤子之心,至于现在,还是早些回家,别在街上晃悠。”
    其实徐长生也不是一个人,还有个族叔带路,跟在不远的地方。
    孔颖达说完正要上轿。
    徐长生又走近了几步,“先生,学生本是去贵府上拜访先生的,没想到半路巧遇先生讲学……”
    孔颖达一愣,一个四五岁的开裆裤特意拜访他?这……
    不由得问道,“不知道小后生来自哪家?”
    徐长生赶紧恭恭敬敬作揖,“学生徐长生,特来感谢先生举荐之恩,让学生小小年纪,四岁之龄进入国子监就读,学生知晓,那些寒窗苦读数十年,胡子都白了的读书人,都没资格进入国子监,可见先生对学生之才是多么的看中,先生不顾世俗的目光,让一个四岁孩子进入国子监,学生羞愧……”
    孔颖达都懵了,这个开裆裤在说什么?
    他说他是徐长生?
    自己举荐他进国子监?
    不顾世俗的目光,让四岁孩子进国子监,佩服他?
    “等等。”孔颖达打断滔滔不绝的徐长生,他得理一理。
    这怎么可能?徐长生可是帮助朝廷解决了突厥借粮的问题,那两道难住了满朝文武的难题,就是徐长生解决的,所以对徐长生的聪明才智无人能怀疑。
    徐长生又是太子好友,太子结交的人,肯定是才学出众的俊才。
    加上徐长生一道算题难住了国子监众人的壮举。
    结合所有,无论如何也不该是一个穿开裆裤的孩子。
    不只他一个人这么想,全长安的人都这么想啊,所以,他才主动请旨将这样的才俊纳入国子监。
    但现在,一个穿着开裆裤的四五岁孩子,跑他面前说他就是徐长生?
    这一定是个天大的玩笑!
    孔颖达看向徐长生腰间的白色玉箫,脸色更加惨白,哪怕自欺欺人,太子的白玉箫却是做不得假的。
    身体摇晃着向后晃了几步,有些站不稳,他将一个还在穿开裆裤的四岁孩子举荐进了国子监,天下读书人挤破头都挤不进来的国子监?
    这事情传出去后,天下读书人还不得闹翻天?他这个国子监祭酒如何服众?这是在打天下读书人的脸啊,说他们寒窗苦读数十年,还不如一个四岁开裆裤。
    恐怕他要被天下读书人用笔杆子戳死。
    想到事情的严重性,孔颖达身体又开始晃了,他要晕倒了。
    等等,听说房玄龄就是在徐家子去拜访他的时候晕倒的,该不会根本不是传闻中因为操劳国事晕倒,而是……
    比起房玄龄,他好像还要惨,房玄龄最多被人戳脊梁骨,他得被别人唾沫淹死。
    徐长生还在滔滔不绝进行他的抱大腿计划,“先生慧眼识人,敢做天下人不敢做之事,长生从来没有佩服过人,但现在,先生就是我佩服的……”
    声音滔滔不绝,赞美之词源源不绝,只是孔颖达听得心肌梗塞,眼睛一翻白,向地上倒去。
    “不好了,老爷晕倒了。”
    “嘎?”徐长生的声音愕然而止,什么情况?怎么古代的人动不动就喜欢晕倒,他都遇两次了。
    孔颖达被人抬上轿,也不回家了,直接送往医馆。
    徐长生尴尬得不得了,不过他好像听说,房相晕倒就是吃了他的灵芝好起来的,他当时十分怀疑传闻的真假,他的灵芝能那么厉害?明明就是房相底子不错,自己好起来的。
    不过,徐长生还是追了上去,“这是我送给先生的灵芝,先生身体不好,记得用灵芝炖鸡汤给先生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