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3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徐家村的人看不懂,但长生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弄。
    一群徐家村的孩子正在将一盆盆的花摆上花台。
    徐长生看了看,眼睛一动,跑了过去。
    “孩儿们,花不是这么摆的。”
    说着笑呵呵的又开始在花台上画了起来。
    “红色的月季摆我画的框框里面,其他的地方摆栀子花。”
    花台有五六米高,要摆的花还是不少的,这一摆就弄到了中午。
    好不容易摆完。
    “啊!”突然,长柏哥儿发出一声大叫。
    徐长生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有人摔着了。
    就看到长柏哥儿满脸兴奋地指着花台,“这是字,我认识,第一个字是“徐”字。”
    叽叽喳喳的声音响起。
    大祖父用千字文给他们启蒙,他们是认识一点字的。
    远远的看去,整个花台都是花,特别的壮观,而其中的红色月季组成了大大的文字。
    古时候哪见过这门艺术。
    一群小孩子眼睛都亮了,兴奋得不得了。
    一个稍微大一的孩子喊道,“我认识,我全认识,这三个字是徐家村,它说的是我们徐家村。”
    这时,已经是中午,劳动了一上午的徐家村的人也准备吃午饭,吃完下午再继续修房子。
    路过的时候听到一群孩子兴奋的尖叫声,看了过来,然后就走不动。
    “徐……徐家村!”
    花台上由红色的月季组成的“徐家村”三个字,又大又震撼。
    这说的是他们徐家村啊。
    太漂亮了,就像他们现在的徐家村一样。
    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徐长生小胸膛挺得老高,看到没,看到没,这就是艺术。
    连大祖父都跑来看了,看得满脸笑意,“好了,都回家吃饭吧,下午还要修房子,想看以后慢慢看,它又跑不了。”
    众人这才一步三回头的离开。
    真的是一步三回头。
    徐长生看了看广场,还是太单调啊。
    可是没办法,徐家村的男人在修房子,女人在修路,根本空不出手来弄其他的了。
    不过,这群一天像野猴子一样的孩子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哈哈,都是童工,不过古时候,农村的孩子谁不帮着家里做点事情。
    徐长生喊道,“孩儿们,回家吃饭吧,下午去山谷将我的那些果树移植出来。”
    他的苹果树苗,香蕉苗,还有葡萄苗,已经长得很高了,葡萄都开始爬藤了,再不移植,以后就不好移植了。
    他准备将这些果树移植到广场四周,将广场围起来。
    哈哈,一面种苹果,一面种香蕉,一面种葡萄,剩下的一面是入口。
    以后在果树围成的广场运动休闲,如果季节对了,口渴的时候还能立马摘点水果吃,真是太棒了!
    下午的时候,一群孩子就风风火火的干了起来。
    果苗虽然小,但其中几株居然有挂花的迹象了,看得徐长生高兴得不得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接出果子来。
    忙活了好久,徐长生又跑了。
    徐家村的基础设施现在正在大变样。
    唯一遗憾的就是生活水平。
    他孵的小鸡,第一批因为被徐家村自己养了,还没有收入。
    第二批就可以卖钱了,到时候想吃啥买啥。
    不过现在嘛,他得弄点东西吃。
    现在是春天,正是种麦插秧的时候。
    麦和豆是大唐的主食,秧只有少数人家会插一些。
    前几天,徐家村的妇人趁有空的时候,就将麦子洒地里了。
    这些麦种还是卖油的钱买来的,以前徐家村的人只种黄豆,因为黄豆种便宜。
    徐长生想了想,麦苗应该长得很好了吧,他去割点长歪了的麦苗榨汁喝,可营养了。
    如果有奶搅在麦汁里就更好了。
    徐长生跑回家,拿起一个篮子就往外面跑。
    当然,他一个小孩子出门,徐家村的人肯定不放心,一个长得比较壮实的妇人跟了去,正是彪悍的十三婶,听说叉着腰骂街从来没有输过,一脸横肉……
    ……
    田梯里,有一家十分特殊的人正在插秧。
    说出来可能有点吓人。
    正是李世民一家人。
    李世民是一位好皇帝啊,为了体验农民的辛苦,治理好天下,每年都要身体力行,带着一家子人亲自下田插秧。
    能想象皇帝一家子,皇后,太子,公主,弯着腰,像农民一样插秧吗?
    李世民就这么干了,而且年年都这么干。
    还不是形式主义,而是认认真真插好几十亩田。
    李世民抬头,他的这几十亩田是连在一起的。
    他和长孙皇后插一块田,剩下的李承乾负责一块,李泰负责一块,长乐公主负责一块,其他儿子女儿还小,就没有带出来了。
    小胖子李泰一个劲的擦脸上的汗,脸上弄了不少泥,看了一眼旁边的李承乾,怎么插秧脸上都不弄脏的?还挺优雅,肯定不认真。
    喊道,“长兄,你又偷懒,脸上都没有泥,今年我这块田收获肯定还是比你高。”
    李二和长孙皇后也看了过来。
    他们每年都会比试谁负责的田产量高。
    说来也奇怪,每一年都是李泰的那块产量最高。
    李二都怀疑,是不是李承乾没认真插秧了,看看,正如青雀说的那样,脸上都没泥,农家孩子可不会这么优雅。
    李承乾也纳闷,他每年也认真插秧,怎么产量就是没有别人的高?
    因为这个还被一些有心的人说,他天命不如青雀。
    当然,也没什么人当真,他还是那个监国的太子。
    李承乾抬起身,太久弯着腰会有点不舒服。
    正准备回田梯上喝点水,但不由得愣住了。
    田梯上,一个穿着开裆裤,提着个篮子,戴着个虎皮小帽,咬着手指的小孩子,正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他们带来的一些糕点,就差流口水了。
    这不是……
    李承乾都有点愣,这里好像离徐家村不远……
    李承乾走了上去。
    徐长生正准备卖萌,骗两块糕点吃。
    但抬头一看,也愣住了。
    这人虽然穿着粗布麻衣,和第一次见时的锦衣玉服完全不同,但那面无表情的冷俊脸,还是一模一样好看得不要不要的。
    这不是他大唐好基友,高明兄弟吗?
    徐长生嘎的就笑了出来。
    两人对视。
    徐长生规规矩矩地做了一个揖,“人生何处不相逢,高明兄近来可好?”
    李承乾:“……”
    要是对方不是穿了开裆裤,说这话也无不妥。
    但……一个孩子这么和他说话,还真是怪怪的。
    对方还在穿开裆裤啊,开裆裤!
    徐长生顺着李承乾的目光看了一眼,然后脸刷地就红了,丢……丢死个人了。
    他都给大祖父说了,他不要穿开裆裤。
    不行,气势不能弱。
    徐长生正了正身体,一副大人的语气,“高明兄,我前几日送给你的花,可喜欢?”
    李承乾一愣,说起这个,他的两盆花现在可是出名了,自从一群夫人被邀请进宫赏花之后,简直将那两盆花捧到天上去了,弄得整个长安人尽皆知,听说一些贵勋家里,还到处找花匠,也想买一些花,可惜求而不得。
    徐长生说完,就看向旁边的糕点,意思很明显,我送你花了,你得请我吃糕点。
    李承乾嘴角微不可查的上扬了一下,将糕点递了过去。
    徐长生接过,眼睛笑得跟月牙一样。
    这时,李泰还在嚷嚷,“长兄,每年都是我这块田产量最高,你肯定没用心插秧,哼,不是一个好农民……”
    徐长生边小口啃着糕点边看了过去,眼睛一眨一眨的,指了指旁边一块田,“这块田是你种的?”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