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大唐理工学院 第14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不需要土地就可以种植?
    大唐之所以缺食少粮,不就是因为可以耕种的土地越来越少,土地肥力也越来越不足。
    一斤豆子能生五斤豆芽?三天之内就能完成?
    这……他最近府里也买豆芽吃,怎么没听说过啊?
    想象一下,一斤豆子当五斤用……
    想到这,他整个人都哆嗦了一下。
    这个发现,这得是……多大的功劳啊!
    崔之桐惊得都站了起来。
    然后又不动声色的的坐了下去。
    大唐缺食少粮的问题一直无法解决,连长安周边都有饿死的人,其他地方可想而知,向朝廷进献如此能解决粮食问题的大策,肯定是大功。
    但功劳有多大,就很有操作的余地了。
    如果他进贡的时候,说是徐家发现的此法,那他也就只是尽职的功劳了。
    如果说此法是他们崔家发现的,那就不一样了,整个家族都会受惠。
    而且,现在长安城里都以为徐家不过是走运,在什么特殊环境中摘取了豆芽来卖。
    只要操作一下,未必不可行。
    他也承认是徐家首先在什么地方发现了冬季里的豆芽,但却是他们崔家亲自前去考察,根据特殊环境找到了不用土地,三天内让一斤豆子变成五斤豆芽的方法。
    崔之桐的确有些小聪明,凭借崔家之力,还真有可能做到,假假真真最是容易让人相信。
    崔之桐对大祖父说道,“可以,但烧毁衙门还是得小惩以示朝廷威严,就罚你们徐家不许在长安售卖豆芽。”
    如果徐家还来长安卖豆芽,那就有破绽了,生豆芽的法子既然是崔家发现的,那么徐家为什么也会生豆芽?
    只要等朝廷公布了生豆芽之法后,谁管他在哪卖去。
    至于现在公堂外听到一些只字片语的人,不过几个平头小百姓,到时候他们就算怀疑,能掀起什么风浪?
    第13章
    徐长生和长柏哥儿两人跟在大祖父身后向西市走去。
    长柏哥儿还在小声嘀咕,“那只老鹰是谁家养的啊,下次见到了一定用杆子戳它。”
    徐长生一愣,他今天还真看到过一只老鹰,国舅府那少爷不就提了只?
    ……
    西市,徐家的人在高高兴兴地卖豆芽,还不知道,这可能是他们在长安卖豆芽的最后一天了。
    今日的西市,今天的长安,有些不一样,因为一群腰间挂着算盘的小孩子跟在卖豆芽的大叔旁边,刷刷地在算账,又快又准。
    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连不买豆芽的人都围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连连称奇。
    其中就有穿了一身穿国子监学生服饰的祖佑铭,跟着一个挑着担子的大叔看了一路,目光一眼也没从那算账孩子手上的算盘离开过。
    他观察得特别仔细,无论来人买多少豆芽,那算账的孩子只要用一个长方形的工具,噼里啪啦地扒几下,就知道该收多少钱,速度非常快。
    他一一核实过,无一出错。
    他敢肯定,就算是国子监的贡生,都未必有这孩子算得准确。
    担子里的豆芽已经卖完,开始向西市集合。
    祖佑铭开始还以为只有这样一个孩子这么特别,但到了西市,看着一群腰间挂着算盘的孩子,不由得愣住了,这些……难道都会算账?
    看着那算盘,若有所思的陷入思考中。
    这时,大祖父带着徐长生两人回来,叫上人准备回村。
    祖佑铭赶紧上前,拱手道,“在下国子监贡生祖佑铭,刚才见你们家小郎君手上的物件似乎和算学有关,甚是有趣,不知道可否告知,这是何物?”
    一群卖菜的族叔哪知道啊,面面相觑地看了看,不过国子监贡生居然礼礼貌貌地来和他们搭话?顿时一脸骄傲,心道,小仙人的东西就是不一样。
    旁边一个小孩子挺着胸,傲娇得不得了,道,“这是算盘啊。”
    那动作活脱脱一个徐长生翻版。
    这可是小仙人教给他们的,别人都不会。
    祖佑铭愣了一下,算盘?听名字应该和算学有关,可是他居然看不懂,满脸兴趣地问道,“不知道这算盘是何原理?”
    一个小孩子怎么可能知道算盘的原理,抓了抓脑袋,半响才道,“不知道呀,小仙人怎么教,我们就怎么用,反正算账可好用了,哼。”
    小仙人?又是谁?算盘就是这个小仙人教的?祖佑铭怎么觉得疑惑越来越多,正准备询问。
    这时,大祖父上前道,“这位后生,我们徐家出了点事情,现在得离开长安,若有什么事情,下次再问可好?”
    说完招呼着人离开。
    祖佑铭看着匆忙离开的人,心有不甘,但别人家里有事,他也不可能拧巴着不放,而且他也打听了,徐家的人每三天就会来西市卖豆芽,也只能等下一次再问了。
    想到那算盘,越想越神奇,一个半大孩子,借助算盘,计算的速度居然这么快,如此准确。
    满脸兴奋地去东宫等他祖父,告知今天的见闻,他祖父是国子监算学博士,现在正在东宫和太子探讨那道奇怪的算题。
    ……
    徐家的队伍,回去的路上就得知,他们以后都不能去长安卖豆芽了,免不了一阵悲叹。
    但得知是用生豆芽的法子,救了长生三人,心中又有些庆幸,要是真吃了那二十大板,长生他们以后恐怕都下不来床了。
    “人没事就好……”族叔们感叹道。
    眼看他们徐家村就要富裕起来了,没想到居然遇到这事。
    回到徐家村,村里人得知消息后,也是一阵感叹,多好的生意啊,就这么没了。
    饭桌上,长柏哥儿耷拉着脑袋,好像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错一样。
    大伯娘也有些生气,她都去看好鸡仔了,准备一开春就去买,结果……
    不由得说道,“长柏,你这么大人了,怎么就不带着点长生,只会惹事,生豆芽的法子可是我们全村人的希望。”
    大伯徐正也愁眉苦脸,看了一眼大伯娘,“在孩子面前说这些干什么,吃你的饭,至少我们村度过冬天的粮食不愁问题了。。”
    徐长生看着这气氛,愣了愣。
    怎么了啊?跟好日子到头活不下去了一样,一脸鄙视地道,“卖不了豆芽我们可以卖其他的,反正那县令只是不许我们去长安卖豆芽,又没有说不许卖其他的。”
    大伯和大伯娘一愣,看了过来,“我们还能卖什么?”
    徐家村除了豆芽也没什么了啊?
    鱼倒是能通过挖冰洞的方式抓一些,但是数量太少了。
    徐长生雄赳赳气昂昂地拍着小胸口站了起来,“ 能卖什么?让我想想。”
    大伯:“……”
    大伯娘:“……”
    长柏哥儿:“……”
    这气势还以为胸有成竹,结果……
    现在想就能想出来?这……
    徐长生看着桌子上清淡的炒豆芽,眼睛一动,“对了,我们可以卖油!”
    正好现在不能卖豆芽了,剩下的黄豆可以用来榨油。
    黄豆油可是顶好顶好的。
    大唐用的都是动物油,现在连人都快饿死了,哪还养得起家禽,所以肉价才会那么高,油价自然也就昂贵了。
    但黄豆不同,大唐的主食豆子饭就是以黄豆为主,所以种黄豆的农家是很普遍的。
    豆子油一旦弄出来,价格肯定比动物油便宜很多,据他所知黄豆的出油率可以达到20%左右,也就是十斤豆子能出两斤油左右。
    榨油剩下的豆粕也可以做成豆饼之类,本来徐长生想说,豆粕可以用来喂家禽,但他估计说出来会被打,人都还没饼吃,喂什么家禽。
    “卖……卖油?”大伯和大伯娘都惊住了,“我们村子也没养猪羊之类的家禽,哪来的肉熬油卖?”
    徐长生一脸鄙视,小脸一扬,“谁说只有肉才能熬出油了,豆子也可以。”
    于是,小仙人要用豆子变出油的消息轰动了全村。
    小仙人说了,卖不了豆芽有什么关系?卖豆芽不赚钱,他们以后改卖油。
    徐长生:“……”
    大伯家外面都围满了人,有人在掰着手指数,“这是小仙人的第三个仙术了。”
    “第一个生豆芽,第二个抓鱼,第三个豆子出油,太神奇了。”
    太神奇?徐长生觉得是太生气,难怪村子的小孩子动不动一口一个仙术,都是跟他们老子娘学的。
    迷信,封建!徐长生气得跺脚,但没有办法,某些东西太根深蒂固了,纠正他们错误观念的任务还任重道远。
    徐长生叹了一口气,现在重要的是榨油,他已经厌倦了大伯娘家那块据说用了快半年的猪皮了,想想都可怕。
    大伯娘借来了好多口锅,在徐长生指挥下开始炒豆子。
    徐长生还太小,都没灶台高,他肯定炒不了。
    将豆子炒干水份,表皮变得有点油的时候就停了下来。
    搬来舂米的石臼,还好人手多,很快就将豆子舂成了细小颗粒。
    这法子太费人力了,徐长生想了想,得让十六叔将石磨给整出来,那样就方便多了。
    不过现在就先将就着吧。
    将弄成颗粒的豆子用布兜了起来,现在就差榨油了。
    古代就是不方便,什么智能一点的工具都没有。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