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五一

去我家写作业吧 第120节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小贴士:页面上方临时书架会自动保存您本电脑上的阅读记录,无需注册
    小明下雨不打伞:【我妈快高兴疯了,非迷信说是有什么神保佑我,昨天去庙里烧香,今天说周末要跟着我姑去教堂做礼拜】
    星火:【[大笑]】
    星火:【你报志愿,想报哪个学校】
    小明下雨不打伞:【中国传媒,希望好运继续罩我】
    他是想学新闻的,早就和曲燎原说过。
    小明下雨不打伞:【你别怪我又说,我老想劝你回心转意,我要有你那分数,谁也别想拦着我报清北】
    星火:【没事,你说】
    星火:【我意已决】
    康明发了个哭泣表情。
    曲燎原乐观地发了一句:【希望你能考上传媒大学,这样我们就都在北京了】
    小明下雨不打伞:【说这个,你还记得姚望吗?】
    曲燎原当然记得,过年时姚望还通过qq给他发了拜年消息,但是他看到以后再回复,姚望没再回,头像也一直是灰的。
    小明下雨不打伞:【我在校内网上碰见他了,还聊了几句,你猜他考了多少分】
    星火:【多少】
    小明下雨不打伞:【666!】
    星火:【[吃惊]】
    北京卷是比他们做的全国一卷难度要小些,姚望以前怎么说也是自己考上一中的,还在一中上了两年才转学到北京,能考上不错的学校实属正常,但考666分,以他当时在一中的成绩看,这分数实是太夸张了。
    宋野面试结束后,和负责面试的港大老师告别,和同小组面试的其他几个学生互相留了联系方式,他们这组表现都很好,大有遇强则强的意思,其中至少两三位,极有可能将来会成为同学。
    他回到那间自习室来找曲燎原,曲燎原耳朵里塞着耳机,趴在桌上睡着了,前排有两个女生切切私语地讨论着“这个小帅哥是哪个系的?”
    宋野过去把曲燎原叫醒,曲燎原还迷迷糊糊,宋野拉着他的手,他就乖乖跟着宋野走。
    那两个姐姐很小声地:“哇!”
    曲燎原闻声回头看看人家,还问宋野:“怎么了?”
    “没怎么,看你帅。”宋野早就了解了所谓腐女文化,一直装傻不想跟曲燎原说而已。
    两人出来到走廊后,曲燎原清醒了点,忙问:“面试怎么样?”
    宋野道:“感觉还行,问题不大,回家等通知吧。”
    曲燎原听他这样说,知道是有把握了,道:“肯定行,你最棒了。”
    两人勾着手指,一晃一晃地走在北语的林荫校园里。经过冰心雕塑,曲燎原还请路过的同学帮忙,给他俩拍了一张合影。
    7月5日,宋野收到了香港大学工程学院的电子录取通知书。
    第131章 漫长而短暂的暑假和多愁善感的夏天
    十几天后, 曲燎原也受到了录取通知书, 他以当年公大录取名单上全国一卷最高分的成绩, 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专业录取。
    曲大江和高秀月请了厂里关系好的十几位老同事吃饭,庆祝家里两个孩子在高考中的优异成绩。
    宋野因为宋志国的关系,不想去, 毕竟厂里还是有部分职工对宋志国很有意见的。
    曲燎原就说:“那我也不去了。”
    “你还是得去,”宋野道,“你要是也不去, 高姨曲叔脸上不好看, 别人该说你没礼貌了。”
    曲燎原既是想陪他,也是有别的想法, 说:“我还怕去了别人问我,为什么高分低报, 我跟他们说不清楚,跟同学解释那么多次, 我嘴皮子都薄了。”
    宋野来捏他嘴唇,道:“让哥哥瞧瞧怎么薄了?”
    两人打闹一下,又亲了嘴。
    宋野道:“放心吧, 有人问了, 你实话实说就行,高姨曲叔人好,人缘也好,来的那些叔叔伯伯是来祝贺你的,不是来拆台的。”
    曲燎原也觉得自己不去没礼貌, 请客那天还是去了。
    令他意外的是,居然没有人问他“为什么高分低报?”
    后来他才听爸爸说,妈妈电话邀请别人来的时候,都事先替他解释过,并对来的叔叔伯伯阿姨婶子明确提出了:“不要当面问孩子怎么不报清华北大,要报他也能考得上,他就是想除暴安良为人民服务,孩子有这种想法我们当然支持了,再说公安大学也是好学校,他刚考上,来了可别问东问西的,本来好事,再把他问得不高兴了。”
    饭桌上他也和长辈们一起喝了酒,马上要上大学了,大人也逐渐开始把他当成大人看。
    结束后,他和爸妈一起送了客人们,然后帮着高秀月把喝大了的曲大江送回爸妈住的出租房里去,他再火急火燎地去找宋野,宋野一个人在市中心商场等他。
    等见了面,宋野提着大包小包一大堆东西。
    曲燎原一张醉脸,咆哮道:“你怎么又花钱?!”
    宋野道:“吃冰激凌吗?”
    曲燎原:“……吃。”
    宋野带他去了冰激凌店,曲燎原平时是绝对不肯进来的,因为知道贵,现在头晕脑胀甚至不太清醒,坐在位子上等,宋野买好了给他,他就接过来吃。
    “给你买了几件衣服,”宋野道,“尺寸应该没问题,要是不放心,一会儿找个试衣间你试试。”
    曲燎原道:“我去上学了发衣服,你带去香港自己穿吧。”
    宋野道:“是你的尺码,周末你出校门要穿常服的,你到时候自己会买吗?我给你买好就省事了。我去了香港自己买,香港什么没有?比这边还便宜。”
    “那我一会儿试试。”曲燎原也不知道价格,就不管了,道,“刚才有好几个叔叔问你了,都说你厉害,考了全市第一,我跟他们说你中暑了在家睡觉。“
    宋野道:“还说什么了?问你了吗?”
    曲燎原道:“没有问……对了,听他们说林苗报了南开,她总分考了六百四十多。”
    他们的老同学林苗在文科班也一直都是个尖子生,一模二模都在全市文科生前十里,高考也稳定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准。
    “那应该问题不大,”宋野想了想,说,“去年南开线好像六百三?她家现在也不住厂里了,从高考到现在我都没见过她,你见过吗?她没有联系过你?”
    曲燎原说:“没有,也没见过。她跟你比较熟吧,你俩初中就加过qq,我以前学习不好的时候,她还有点看不起我。”
    宋野看他两眼还发直,知道他没那么清醒,道:“人家才没看不起你,她喜欢你,你这小二百五。”
    曲燎原:“嗯???”
    宋野道:“好吃吧,还吃不?哥哥再给你买个巧克力球。”
    “好吃好吃,”曲燎原朝柜台那边看了看,忽然表情一变,一脸我是谁我为什么在这里的表情,道,“这……是哈根达斯?”
    “不是,”宋野蒙人道,“这是肯德基。”
    不久后,陆陆续续传来了同学们被录取的消息。
    康明的好运气虽然没能罩他到最后,他妈妈求神拜佛地也未能保佑他考入中国传媒大学,但最终他也被并不比中传差的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专业录取……谁说求神没用!康明妈妈如是说。
    高一时曲燎原的好友江波考入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专,杨晨光被省师范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录取,郭小天则考去了大连水产学院。
    而和宋野、曲燎原同在实验一班同窗两年的同学们,多数都得以进入不错的高校。经班里数位同学提议,曲班长牵头组织了一次班级聚餐,三十位同学实到二十八位,只有一名家在县区的同学和一位已经出了国的同学没能到场。同学中有两位清华,一位北大,还有数位被浙大复旦等名校录取,其中显得稍差的也是一所211、省医科大学,全班仅有一位同学志愿没有报稳,录取结果不够理想,正计划复读。
    另外还有就是,二班张钰通过qq,告诉宋野,她收到了同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两人互相送上了祝福。
    宋野和曲燎原也听爸妈说,林苗被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录取了。
    高考后的夏季,是人一生中最长的暑假。
    但对宋野和曲燎原来说,这个夏天太快了,快到来不及留下更多。
    说起来倒也做了很多事。
    实地“考察”了公大,带父母旅游,选填专业,港大面试。
    宋野办好了赴港一应手续,曲燎原也办了一张港澳通行证。
    两人还都趁着暑假,把驾照考了下来。
    近三个月的时光,用完了。
    进入八月下旬,距离开学倒数计时,他俩像许多即将异地相隔的情侣一样,分别前的压抑之下,还爆发了几次小规模摩擦。
    这天,刚拿到驾照没几天的两人开着曲大江的旧捷达,去买了两个同款行李箱,美国旅行者,30寸,一黑一银。
    买的时候,宋野问曲燎原意见,曲燎原心不在焉地说:“都行,随便吧。”
    可是回到家后,在谁用哪个颜色的问题上,两个人产生了分歧。
    “你用黑的,”曲燎原道,“挑的时候,你就说黑的好看了。”
    宋野则说:“我说好看,是说你用好看。”
    曲燎原道:“那你不说清楚?我还以为你自己喜欢黑的。”
    宋野反问道:“你是不喜欢我给你挑的吗?”
    这是已经有点不满了,曲燎原还没眼色地说:“我想用银色的。”
    宋野拉起那只黑色箱子,就往门外走。
    曲燎原:“……你去哪儿?”
    “去换成银色的!”宋野道。
    曲燎原意识到他好像生了气,忙追上拦在防盗门前,说:“你干什么?我用黑的还不行吗?”
    宋野木着一张脸,把箱子就地一放,又转身回了房间里。
    曲燎原只好拉着拉杆,把被宋野拖来的箱子拖了回去。
    他掀了布帘,看到宋野坐在床边,低垂着头,周身弥漫着低气压。
    “小野?”他叫宋野一声,宋野也没理。
    他讪讪地走进来,动作很轻地把拉杆箱推到一旁,和那只银色的挨在一起,自己站在那里想了想,认错道:“我错了,你别不高兴。”
    宋野抬眼,见他像罚站一样站在那,心里的郁气一下散了,也低了头道:“是哥哥心情不好拿你撒气,你没错,想用哪个用哪个吧,这也不是什么大事。”
    曲燎原道:“不是,在商场你问我喜欢哪个,是我心情不好敷衍你,才说都行、随便,其实我喜欢银色这个……黑色也挺好看的……我用哪个都行,你挑剩下的给我。”
    他伸手又推了推行李箱,万向轮灵活得很,两只箱子被他推得一起朝里面滑出去几公分,停下来时还紧紧挨在一起。
    “我要是个箱子就好了,”他突发奇想地说,“别是个人,就不用上大学,也不用工作,你去哪儿,我就只管跟着你。”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按 →键 进入下一页。